APP下载

南京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路径探索

2022-02-11郏江杰肖自强康争光

科技中国 2022年1期
关键词:都市南京中心

郏江杰,肖自强,康争光

(1.江苏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2.南京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推进南京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江苏建设科技强省、南京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支撑。通过对标北京、上海、粤港澳、成渝等地创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经验和成功做法,分析南京的优势和问题,探索构建以南京为核心、以南京都市圈为主阵地,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实现路径。

一、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及特点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一般以城市或城市群为建设单元,是国家支持具有创新辐射效应的创新型城市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整体水平,解决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引发的区域分化问题的重要平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布局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科技部明确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支持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见表1)。从国家明确支持的城市或地区不难看出,科技创新中心具有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技创新活动集中、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成果辐射范围宽广的特点。除此之外,新时期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也更加注重区域科技资源链接与配置能力,是否拥有强大的创新资源整合利用能力和区域协作能力成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因素。

表1 科技部重点支持建设的四大科技创新中心情况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中心城市科创资源高度集聚。纽约、伦敦、硅谷和特拉维夫等全球性科技创新中心均建立在强大的科创资源基础上,依托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顶尖的科研基础设施、高端的科研领军人才等创新要素,逐步发展确立城市的区域科技创新地位。二是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网络。中心城市因其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带动创新资源、创新成果的外溢和扩散,尤其以制造业的扩散效应最为明显,周边城市围绕中心城市形成分工清晰的技术与成果扩散结构,中心城市依靠高端产业吸引集聚研发机构、人才、金融资本集聚,不断扩大创新集群的规模和影响力,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枢纽节点。三是多元开放成为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随着创新全球化的发展,区域创新中心对于区域边界的界定越来越模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每个创新主体可以与世界各地的创新主体开展合作,跨区域创业、高技术服务、风险投资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常态。

二、南京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和差距

新时期,南京科技创新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放眼全国,北京、深圳、武汉等城市在科技创新方面不断探索;聚焦长三角,上海和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前沿成果有待转化应用。南京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既是积极争取纳入新一轮国家创新体系布局的现实需求,也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更是勇担“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的迫切要求。

(一)建设基础分析

近年来,南京在综合实力、区域协作、资源禀赋、开放创新等方面成绩亮眼,南京都市圈协同一体化发展成果显著,为创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奠定了良好基础。

南京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2020年,南京经济总量超1.48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成为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特大城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3.4%,产生多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500家。在科技部发布的2020国家创新型城市排行榜中,南京名列全国第4位。

南京都市圈获批建设,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广袤腹地。南京都市圈作为我国最早启动建设的跨省都市圈,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是首个获得国家层面函复的都市圈规划。2020年,南京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亿元,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强度约2.4%,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400亿元,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信息技术、航运物流等高新技术产业联动和配套程度不断深入,形成了“研发在南京、生产在周边”的产业格局。

高端科创平台加速建设,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硬性支撑。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成功进入国家实验室序列,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成为生态环保领域重要策源地,紫金山科技城、麒麟科技城“两城”打造基础研究新高地,汇聚了一批“中科系”高端资源。全市共有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0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组建439家新型研发机构。

科教资源相对丰富,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核心支撑。作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南京科技资源富集,拥有高校53所,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12所,仅次于北京、上海。先后集聚了218名科技顶尖专家、9名诺贝尔奖及图灵奖得主、国内外院士132名,每万人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数量均排在全国第二位。

开放创新成绩斐然,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协作契机。南京积极推进国际合作,持续举办南京创新周活动,与全球24个国家合作紧密,共建立海外协同创新中心29家,最大范围集聚海内外高端创新资源,“创新合作人”队伍日益壮大。

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作为全国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南京从2018年开始连续四年出台市委一号文件,2020年成立市委创新委员会,确立了南京高新区“1+N”管理体制,形成了“市委创新委+科技职能部门+高新园区”的创新治理架构,宜商宜创的整体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生态。

(二)瓶颈问题分析

对标国际重要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南京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仍存在差距和短板。

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长三角跨区域发展仍存在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分配的问题。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在苏州、无锡等地较为显著,对江苏北部及安徽东部带动能力不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构筑区域产业协作优势方面能力有限,南京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在搭建原始创新与成果转化桥梁、带动次区域发展上做好文章,尤其是加快南京都市圈的创新一体化进程。目前,南京都市圈区域协作体制不顺、机制不畅的问题仍然存在,南京高校院所科研方向与都市圈内城市产业体系吻合度不高,周边城市对南京科技成果承接转化能力弱,城市间创新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待完善。

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南京及都市圈各城市需要在创新型产业能级和科技领军企业质态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从领军企业看,北京、上海拥有多家全球知名中央企业和跨国公司,深圳、杭州拥有华为、中兴、阿里巴巴等多家科技领军企业,2020年,南京入选世界500强企业总部的仅有苏宁1家,中国独角兽企业南京仅有11家企业上榜,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远低于深圳、广州等地。从产业能级来看,南京制造业多项总量指标偏小,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全省排第7位,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在全省排第4位,缺少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为特征的“高质量升级”,工业化进程尚未完全迈入中高端。

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南京及都市圈各城市需要在高端科创载体建设方面实现“量”与“质”的双突破。南京都市圈科教资源布局相对分散,缺少如北京怀柔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合肥滨湖科学城这样的科创高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方面,南京都市圈内仅有未来网络试验设施一个“国之重器”,数量远低于北京、上海、合肥、成渝等地区。国家布局的国家实验室、国家研究中心、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南京均未能列入其中。

三、南京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路径及对策建议

南京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应充分发挥科教资源密集优势,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使命,加快形成以南京为中心,以南京都市圈为主阵地,内连长三角城市群,外接珠三角、粤闽浙、长江中游等城市群的创新主引擎、源动力,提升创新协同和产业协作水平,将南京都市圈打造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引擎和国家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样板区及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

(一)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水平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不仅需要拥有较强的综合实力,还要具有辐射带动整个区域乃至国家发展的潜力。在南京都市圈区域内,南京需要发挥中心城市作用,联合都市圈城市建立稳定的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培育一批未来产业,打造风险共担、利益分享的跨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在长三角区域内,南京需要联合上海、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围绕科技项目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大仪器设备共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建等方面开展合作,利用上海对国外先进技术的“窗口”吸引能力和合肥全国领先的基础研究“策源”能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创新城市群。在全国范围内,南京需要与北京、深圳和成渝等科技创新中心建立常态交流机制,加强同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粤闽浙沿海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的沟通协作,集聚国际顶尖科技资源,获取和转化南京所需要的特色技术成果。

(二)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建设南京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打造一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战略科技力量。着力建设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升以紫金山实验室为代表的高端研发平台在国家实验室体系中的作用,积极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试点。瞄准基础研究前沿领域,建设国家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适时论证一批后备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推动未来网络试验设施产生更多前沿科技成果。重视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建设,支持在宁高校院所主动承接更多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和大科学装置,分类培育一批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

(三)构建自主可控产业体系

建设南京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发挥区域优势,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南京都市圈产业链现代化改造,编制产业“卡脖子”技术攻关清单,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科研攻关机制,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一批高能级科技服务平台,配套设置引导基金和招商公司,通过市场化运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通过引入、孵化、生产等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和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建设一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支持创新联合体开展应用性基础研究,加快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开展跨区域创新联动和产业协作。

(四)深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

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强化扩大协同创新的范围和影响力,发挥江北新区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制度创新优势,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创业生态,营造更加适于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便利环境。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与国际知名高校、实验室、跨国公司等开展科技人文交流、技术转移等,建立健全以项目为纽带的稳定合作机制。着力把“南京创新周”打造成全球创新品牌,构建链接外部高端智力资源服务南京的主通道。

(五)强化科技创新赋能发展

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强化科技民生供给。加快实施“双碳”科技攻关计划,加强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科技创新,打造江北新区碳中和示范区和江心洲、南部新城零碳未来城等战略高地。加快建设长江“生态眼”环境监测系统,联合南京都市圈兄弟城市,强化长江全流域管控科技支撑。提升公共卫生治理科技化水平,促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在联防联控、流调溯源、资源调配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互联网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建设资源整合高效的智慧产业集群。

(六)完善创新协作体制机制

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要从源头上解决区域协同的问题,构建合理的区域利益分享机制。在南京都市圈范围内,重点打造一批协同创新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飞地经济”模式,探索项目流转、区域合作利益共享和利益补偿机制。加快完善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联合南京都市圈城市共建南京都市圈技术交易市场和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平台,推动“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生态图谱”运行。加快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支持南京都市圈联动其它长三角地区,整合利用各类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资源和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数据资源。加快政策的跨区域一体化,加快制定和完善以人才为牵引的创新政策体系,在南京都市圈内部加快统一人才政策和社保制度,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

猜你喜欢

都市南京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南京不会忘记”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穿越水上都市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南京·九间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