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输电线路精益化运维管理

2022-02-11宋大为马书文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精益隐患运维

宋大为,刘 浩,马书文,陈 盟,李 斌

(1.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山东 济宁 272000;2.山东五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1000;3.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学院分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2)

0 引言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输电线路因故障跳闸,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输电线路巡视检修工作十分重要[1]。线路不停电、不跳闸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是公司供电服务的硬指标。传统的输电线路运检工作以人工巡视为主,效率低、实时性差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近年来信息化、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发展迅速,如何将这些先进技术应用于输电线路运检工作中,实现输电运检工作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化的技术密集型转变具有重要意义[2]。

目前,输电线路巡视包括运维人员巡视、属地化防护人员巡视和可视化巡视,三者各有优势和劣势,如何发挥运维人员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属地化防护人员巡视半径小、环境熟悉,可视化在线监控装置全天侯在线、无疲劳等各自的优势,对实现“1+1+1>3”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依托输电线路精益管理系统,构建线路运维巡视、通道属地化巡视、可视化巡视三层相互监督、相互评价的快速响应的线路防护体系。通过输电线路精益管理系统的大数据,分析线路设备、线路通道健康状况,预测可能出现的隐患,提前采取管控措施,后台大数据为现场工作人员提供最优的隐患管控措施;通过分析工作人员的签到率、隐患上报数量、隐患管控措施、线路巡视轨迹等数据,分析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及时淘汰业务水平低的工作人员,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实现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1 输电线路精益化运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技术整合问题

传统的输电线路巡视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对人员素质要求不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在输电线路巡视工作中得到了应用[3]。但是,新技术并没有得到有效整合,面对大量的新、老技术,没有明确的巡视重点,没有建立完整的运维体系。例如,可视化在线监控技术的应用没有与人工运维有效融合,二者独立运行,增加了人力和物力投入。如何将新巡视技术与传统运维技术有效结合,建立全方位、多层级输电线路运维体系,真正实现提质增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人员管理问题

在新技术出现以前,传统的输电线路运维工作技术含量较低,导致电力企业不重视输电线路运维人员的培训,运维人员的能力得不到提升,阻碍了精益化管理工作的推进[4]。另外,没有建立科学的人员评价体系,无法准确评价运维人员的工作水平,运维人员优化替代工作无法进行[5],有些运维人员工作水平低,容易造成重大工作失误。

2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输电线路精益化管理

以精益管理系统数据巡视为中心,构建设备运维人员巡视、属地化防护人员巡视和可视化巡视相互监督、相互评价的线路防护体系,对输电线路形成三层防护,三层防护各有侧重点,实施优势互补。属地化防护人员是雇佣的线路附近的人员,每天对管辖线路进行通道巡视,其任务是发现通道内违章施工、易漂浮物等不安全因素,发挥属地化防护人员巡视半径小,地理、人文环境熟悉的优势,对发现的隐患进行现场应急处置,及时遏制隐患进一步恶化。运维人员长周期对线路进行全面巡视,重点排查设备本体存在的缺陷或隐患,督导属地化防护人员对通道隐患的管控,同时专业指导属地化单位治理重大的通道隐患。可视化在线监控装置作为输电线路通道防护工作的“千里眼”,利用图像、视频等手段进行可视化监控,解决输电通道点多、面广、人工巡视无法及时到位等问题,实现快速、精准、有效发现隐患,并即时通知属地化防护人员赴现场处置,打造“20分钟护线圈”。

2.1 基于大数据的线路高质量巡视

1)线路动态分类与巡视周期。依据线路运行隐患数据制定线路通道巡视重点一览表,根据线路本体状况和通道状况划分巡视周期,明确巡视重点。对隐患点正在施工或随时有可能施工的线路区段动态划为A类线路,对有可能出现威胁线路安全的隐患线路区段动态划为B类线路,对位于空旷田地等机械罕至的线路区段动态划为C类线路。对A类线路区段内的动态隐患进行现场蹲守;对B类线路区段每天人工至少巡视两遍,可视化在线监控装置每15 min回传一次照片;对C类线路区段每天人工至少巡视一遍,可视化在线监控装置每1 h回传一次照片,最大程度减少巡视盲区。线路分类情况根据每天巡视数据更新,指导巡视人员分工合作进行高效巡视。

2)线路区段定员与到位标准。属地化单位要按照“定人员、定设备、定职责”的原则,每基杆塔都要落实到人;巡视人员要配备合格的智能手机和望远镜;人均防护不超过50基杆塔,确保正常情况下护线员20 min内可以到达现场,打造“20分钟护线圈”。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和110 kV电铁线路每天至少巡视一次,110 kV及以下非电铁线路每三天至少巡视一次;巡视时要在每基杆塔50 m范围内完成签到,并拍摄清晰的杆塔或通道照片,发送至输电线路精益管理系统,无照片视作未到位,巡视到位率每周由管理人员审核确定并通报。

3)三层防护与隐患管理。构建设备运维人员巡视、属地化防护人员巡视、可视化巡视三层相互监督、相互评价的线路防护体系,最大限度减小巡视死角,巡视人员发现隐患要现场拍照传入输电线路精益管理系统,并电话上报管理人员;系统自动汇总、核对三方发现的隐患情况,记录未及时报送隐患的单位或个人,确保起到“1+1+1>3”的效果。班组每天早会安排各小组工作重点,每天下午汇总隐患跟踪、管控情况,在一患一档中填写,班组每周将一患一档电子版文件汇总报送至车间;巡视人员严格执行《通道异动报告制度》,班组每周计算其工作质量得分。周末及节假日隐患督查、特巡计划,由班长于每周最后一个工作日前将特巡计划输入输电线路精益管理系统,期间工作重点为重大施工隐患现场督查、突发紧急隐患现场处理和输电线路精益管理系统推送的隐患现场处理。

2.2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隐患精准跟踪

1)树木隐患自动分析与跟踪。建立树木隐患数据库,按线下树木隐患、防护区内树木隐患和超高树木隐患3种类型,详细记录树木种类、垂直和水平距离,并将省内44种树木的自然生长高度和年生长速度录入输电线路精益管理系统,系统根据录入的年生长速度和不同气温下的弧垂大小智能增加树木高度,达到预警值后,自动提醒管理人员和巡视人员。

2)施工类隐患自动分析与跟踪。运维人员严格按照计划开展状态巡视,每天对施工类隐患开展现场特巡,每天视频巡视至少两遍;每周在隐患点悬挂巡视监督牌不少于50块(用于监督属地化防护人员巡视情况);隐患发现48 h内完成各类警示装置的安装,并将隐患相关信息录入输电线路精益管理系统。对修路、建房等不同类型的隐患,输电线路精益管理系统智能提示应重点关注的危险因素和管控方向,每天定时向施工人员发送高压线下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以有效避免各类意外情况造成的线路故障。

3)异物隐患的自动分析与跟踪。巡视人员在巡视过程中将线路300 m范围内的塑料大棚、驱鸟彩带、防尘网等易漂浮物信息及所有权人信息逐条录入输电线路精益管理系统,在大风天气前系统自动给物主发送信息,提醒物主对大棚等易漂浮物进行加固,并调取可视化在线监控装置拍摄的隐患资料进行核查,发现异常情况后,属地化防护人员20 min内赶赴现场进行处理。大风时及大风后,可视化在线监控装置立即对刮风区域进行全面巡视,发现隐患立即上报处理,防止造成线路短路等故障。

2.3 基于智能决策的隐患高效处置

输电线路精益管理系统存储了较齐全的隐患处理措施,可根据具体录入的隐患情况提供最优的处理流程、解决措施和现场控制方案,有效避免经验不足造成的管控措施不全面的问题。对驱鸟彩带、大棚等异物隐患比较密集的区域,输电线路精益管理系统提示可采取以下措施:拆除可能危害电力设施安全的导电驱鸟彩带等异物;压实压牢防护区内的塑料大棚;搜集防护区内的小型漂浮物,并就地掩埋或带离现场;压牢不能搜集的小型漂浮物。对树木隐患要主动协调处理,根据输电线路精益管理系统提供的法律法规及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对树木进行处理,对不能当场处理的,要确定隐患所在的行政村及树主的联系方式。对施工类隐患,输电线路精益管理系统提示可采取以下措施:现场告知安全注意事项;当天做好限高、限位等安全措施;与施工人员签订安全协议;给施工人员讲解有关安全的知识,播放触电类警示视频。对危急隐患,输电线路精益管理系统自动生成隐患督办单,并发送给相应单位,属地化单位要在一周内反馈隐患处置情况,并由安质部、运检部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验收,若隐患逾期未消除或验收未通过,将对责任单位进行绩效考核。

2.4 基于隐患热点图的差异化宣传

根据输电线路精益管理系统存储的隐患,生成不同类型的隐患热点图,针对不同隐患的密集区采取差异化护线宣传。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将电力设施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安全用电等方面的知识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针对蔬菜大棚种植区塑料大棚易被大风刮起造成线路故障的情况,在组织专门力量对蔬菜塑料大棚进行排查的基础上,采用《致大棚种植户的一封公开信》、与沿线大棚种植户签订电力设施保护协议等方式,督促大棚种植户由过去用铁丝绑扎改为用尼龙绳绑扎或用竹杆封压,降低了塑料大棚被大风刮起造成线路故障的机率。针对建筑施工、违章作业、植树等重点问题,组织对全市吊车、挖掘机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备案,配合市技术监督局对特种车辆司机进行专题安全培训,并对其发放了《特种车辆在电力线路防护区作业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在线路附近作业时的安全。针对破坏电力设施的典型案例,有代表性地选择相关单位进行重点处罚和曝光,组织有关用电单位召开事故现场会,以进行警示。增加线路通道防护宣传的多样性。不能仅依靠人员宣讲,应开拓思路,丰富宣传方式。通过播放触电类影像资料,让更多民众意识到触碰高压线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通过发放简单常用物品、微信有奖答题等宣传活动吸引更多民众,使其了解高压线路并主动避让,甚至主动参与线路防护;通过电视、广播进行线路通道防护宣传,让线路防护走进千家万户,引导广大民众自觉养成良好的用电护线习惯。各属地化单位大力宣传电力设施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与当地政府沟通,严格控制防护区内植树、线下建房、机械施工等隐患。

2.5 基于进阶式学习的技能提升方案

输电线路精益管理系统存储一套不断升级的输电线路学习考试系统,其分为3个阶段。新入职输电线路运维人员进行第一阶段的学习,学习完成后参加在线考试,考试成绩80分合格,合格后被评为“一星员工”,可单独进行线路巡视工作。第一阶段学习合格后可进行第二阶段的学习,学习结束后参加考试,考试成绩80分合格,合格后被评为“二星员工”。完成第三阶段学习并考试合格的人员被评为“三星员工”。同时,系统根据每个人发现隐患的及时性、输入隐患信息的准确性及隐患处置情况对其进行升级或降级,运维人员绩效跟员工级别挂钩,以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不断增强责任心,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巡视水平。

3 结语

本文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输电线路精益化巡视管理模式。构建了以运维人员、属地化防护人员和可视化在线监控装置为主体的全方位、多层次输电线路运维体系;构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隐患精准跟踪体系,精准消除输电线路通道隐患;建立了运维人员综合评价和提升体系,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护线水平。下一步将继续优化以大数据为支撑的输电线路精益化管理模式,不断吸收融合输电线路运检新技术,进一步提升输电线路精益化管理水平,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猜你喜欢

精益隐患运维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风电运维困局
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