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深度调查报道方法论

2022-02-11夏明瑞

传媒评论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公交车选题轮胎

文_夏明瑞 陈 丰

优质的内容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深度调查报道则是体现媒体竞争力,提升媒体品牌影响力的撒手锏,也是最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新闻体裁。深度调查选题如何找?深度调查应遵循哪些原则?应如何谋篇布局?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深度调查报道的记者,本文以《危险的“伪翻新胎”》为列,浅析深度调查报道的一些基础方法论。

“广义备题”与“狭义备题”相结合

深度调查选题如何找?是很多调查记者的困扰。笔者认为好选题从生活中来,从日常观察中来。以《危险的“伪翻新胎”》为例,因长期出差,在路上留意到国道、省道边遍布着大量的轮胎修补店,抱着对这个行业的好奇心多次跟修理工聊天,无意中了解到不少的重载车辆普遍使用“伪翻新胎”上路行驶的秘密。结合浙江省“除险保安”的中心工作,认为这是一个关乎民生安全的重大选题。

在播音专业上有一种“广义备稿”和“狭义备稿”的理论,前者是指平时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后者是稿件播出前做一定的准备。同理,找选题、作报道也可以参照该方法论,做好“广义备题”与“狭义备题”。“广义备题”是指了解好国情、社情,时代发展的特征,以及当下的中心工作来确定选题方向;“狭义备题”是指做好调查的准备工作,对将要调查的行业进行学习与熟悉。在做“伪翻新胎”的调查前,笔者特地去正规工厂,下车间学习翻新轮胎的基本工艺流程,还专程前往北京请教了中国轮胎循环利用相关专家,查阅了翻新轮胎行业的文件和政策。在掌握基本的情况后才开展深入调查,调查过程中的问题针对性和效率大大提升,这为报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打下了基础。

除了做好“广义备题”与“狭义备题”,还要有意识地训练新闻嗅觉,看到反常现象及时求证。根据多年的实践,笔者总结了寻找选题的8个方面技巧:城乡结合部发展无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大量社会矛盾,埋藏着众多线索;与三教九流搭讪聊天了解不同行业的问题,好选题会从对方口中得到;向热点新闻要选题,热点是矛盾爆发的泄口,挖掘热点背后的矛盾就是最好的深度选题;从边角料、琐碎的问题线索中筛出深度选题,好选题隐藏在细枝末节中;大选题具有繁殖能力,可延续再生,一个好的深度调查选题往往能牵连出其他问题;同行的报道也是好的药引子,外地同行曝光的问题可以拿来对照;互联网上的线索是最新鲜的,全民上网的时代民意在网上,社会乱象也在网上;到社会发展的前沿找选题,新事物、新经济有两面性,往往也藏着好选题。

孤证不立、孤例不举,单线不稳、物证可靠

深度调查报道讲究客观准确、逻辑严谨、证据链闭合。“孤证不立、孤例不举”是一个重要的原则。调查报道应建立在大量的实例上,只有一个证据难以支撑证据链,只有一个例子无法反推现象。《危险的“伪翻新胎”》报道就遵循这一原则,报道中展现的问题和乱象都有多个证据和例子支撑。特别是违法工厂使用废旧轮胎合成新轮胎这一环节,经过在多个地区进行排查式调查,直击违法翻新轮胎生产现场,用大量实例证实生产“伪劣翻新轮胎”是行业的普遍乱象,而不是一个区域性现象。整组调查仅暗访过的违法翻新工厂和作坊就达到21家,涉及到4个地市十多个县市区,尽管有不少暗访内容没有用上,但这些宝贵的调查素材为报道提供了强有力的事实基础。

“单线不稳,物证可靠”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别是遇到关键性线索更要多方求证,一条证据链很容易碰壁,只有多方调查、多线考证,直击核心“物证”方可下结论。在伪翻新胎调查中,了解到一个关键性线索:“不少公交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大量使用伪翻胎上路载人”。北仑区一家翻新厂负责人甚至出示了为公交公司生产的翻新胎,一般情况下,暗访到这一步已属难得。为了印证这一线索,我们蔓引株求、抽丝剥茧,辗转多地找到了宁波鄞州区的两处公交场站。进入公交场站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库房内果然堆放着大量的伪翻新胎,型号和品牌都与之前听到的传闻符合,随后对场站内的公交车轮胎逐一检查,发现多辆跑城乡线路的公交车都安装了“伪翻新胎”,这些轮胎品质十分差,甚至有多个轮胎胎面和胎体裂开,十分危险。为了查实安装伪翻新胎公交车上路载人的违法事实,笔者在公交场站门口进行了长时间蹲点,记录了多辆使用伪翻新胎公交车上路的证据,并跟随了其中的“微65路”公交车全程,记录了载客拉人的事实。节目播出后,宁波市对全市公交行业展开了大排查,查出有两家公司非法使用“伪翻新胎”,总计涉及358辆公交车,1260个伪翻新胎。接着,浙江多地开展了公交车、渣土车、工程车违法使用伪翻新胎大排查大整治;外省一些地方主管部门在看到节目后也开展了对当地使用伪翻新胎情况的整治排查。

展示现象、分析原因,反思制度、推动进步

深度调查报道如何谋篇布局?笔者认为,一篇优秀的调查报道应该有4个层面:展示现象、分析原因、反思制度、推动进步。展示现象、分析原因是报道的基础,反思制度、推动进步是做报道的目的。以《危险的伪翻新胎》为例,第一篇通过暗访调查,曝光了各地重载工程车、集装箱卡车、公交车普遍使用伪翻新胎上路行驶的乱象。第二篇对翻新胎的销售网络进行调查,揭露了销售过程中商家掩人耳目、躲避检查的伎俩。第三篇,直击伪翻新胎制造过程,曝光了违法工厂生产条件落后,依靠人力使用原始粗放的工艺翻新轮胎的现状。第四篇则专门探讨了翻新轮胎乱象背后的制度原因,揭示了产品缺乏国家强制标准,缺乏行业准入门槛的现实问题;揭露了政府监管迟缓、缺位的现状;最后呼吁优化顶层设计,尽早出台翻新轮胎国家强制性标准,明确部门监管权责。从制度、标准的源头层面反思分析,推动行业进步。

有效地“推动进步”往往来自报道播出后的一段时间,这时来自政府、行业协会、专家学者、民众等各方的意见会集中反馈出来,调查记者应该趁热打铁,及时地收集梳理,可通过反馈报道等形式,进一步推动问题解决。也可以以舆论监督报道+人大、政协、司法等形式放大报道影响力,形成合力推动棘手社会问题的解决,这也是深度调查、舆论监督报道建设性的体现。报道播出,并不意味着调查工作的结束。

特别要提的是,《危险的伪翻新胎》播出后,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对报道给予了高度认可,并组织行业内的单位、企业进行了收看、对照。浙江省检察院对节目曝光的问题也十分重视,多位检察官特地上门向参与报道的媒体记者了解曝光情况,并计划就涉及到公共安全领域的问题提起公益诉讼,从司法层面推动问题的解决。

调查报道面临着诸多的阻力,深度报道也会给属地政府带来不小的压力,但新闻曝光强于车辆爆胎,看报道出冷汗胜过车毁人亡流鲜血。不可否认的是新闻调查、舆论监督仍旧是维持一个社会健康运转的重要免疫手段,媒体监督是成本最低的监督。调查记者仍要扬鞭自奋,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本领,发挥媒体监督职责,用新闻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

猜你喜欢

公交车选题轮胎
你们认识吗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胖瘦自如的轮胎
拒绝公交车上的打扰
“蜂窝”住进轮胎里
大轮胎,玩起来
暴走的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