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性诱剂防治枣园桃小食心虫试验

2022-02-11鲁延芳钱万建刘东生甄伟玲

现代园艺 2022年1期
关键词:食心虫成虫防治效果

丁 磊,鲁延芳,钱万建,刘东生,甄伟玲

(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张掖 734000)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简称桃小,主要为害枣、苹果、山、杏等果树,果实受害后成为“豆沙馅”,直接影响果农的经济收入。该虫在甘肃河西地区1 年发生3 代,存在世代重叠现象,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土壤中结扁圆形冬茧越冬。如采用广谱性化学杀虫剂防治,1 年需要喷药2~3 次[3],既会增加果实的农药残留,又会杀伤天敌,同时如果不能做到适时防治,还将事倍功半。为生产优质无公害枣果,并科学监测虫情,开展了桃小枣桃小食心虫性诱剂防治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由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B)生产,橡皮塞为性信息素载体。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选用白色诱芯,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选用蓝色诱芯;诱捕器形状为三角型、船型2 种,诱捕器内选用粘虫板一致。

1.2 试验地点及条件

诱捕试验设置在临泽县现代科技示范园、沙河镇合强村2 个红枣园区,2 个试验地相隔3.5km。园内品种主要有临泽小枣、骏枣、灰枣等,树龄15~20 年,树高6~8m,株行距3m×4m,土质为砂壤土。

诱芯不同密度迷向效果试验设置在沙河镇西关村红枣园,主要品种为临泽小枣,树龄15 年,树高7~8m。

1.3 试验设计

诱芯试验设蓝色(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白色(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 个处理;诱捕器形状试验设三角形和船形2 个处理,每组试验重复3 次,共悬挂诱捕器12 套。诱捕器悬挂高度为1.5m,诱捕器间距20m。诱捕器内诱芯用细铁丝穿好悬挂在诱捕器中央,内侧有粘虫板。

迷向试验设3 个处理,分别使用诱芯225 个/hm2、450 个/hm2、750 个/hm2,以不设置诱芯为对照,处理及CK 采用“Z”型放置,诱捕器间距20m。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诱捕试验田间调查历时87d,从6 月5 日开始,9月20 日结束。每15d 更换1 次诱芯,每7d 换1 次粘虫板。由专人负责,每天10:00 观察记录诱捕器诱蛾数量,每次调查完清理粘虫板。

迷向试验每个处理随机标记枣树3 株,每株枣树固定3 个枝条,试验前将固定的枝条上虫果全部摘除,从7 月15 日开始每3d 调查诱捕器内诱蛾数量,至8月25 日结束。隔15d 更换诱芯1 次,每周一更换粘虫板。试验结束后,统计固定枝条上所有果实数量及虫果数,分析不同处理的迷向率、虫果率及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桃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消长规律

根据田间诱蛾结果,绘制出桃小食心虫成虫消长动态图(图1)。诱蛾结果显示,在临泽县现代科技示范园、合强村红枣园桃小食心虫成虫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桃小食心虫成虫于6 月5 日开始出现,9 月中旬结束,成虫发生为3 个半月,期间有3 次大的发蛾高峰,第1代成虫高峰期发生在6 月下旬,第2 代成虫高峰期集中在7 月中下旬,第3 代成虫高峰期发生在8 月中旬,有世代交替现象。6 月5 日-9 月14 日,临泽县现代科技示范园、沙河镇合强村红枣园2 个试验园全年诱蛾数量为4752 头,其中7 月16 日-7 月30 日诱蛾(第2代成虫)数量较多,诱蛾量为2448 头,占全年诱蛾量的51.5%;单日单个诱捕器最大诱蛾量43 头。

图1 不同区域红枣园桃小食心虫成虫消长动态(2018 年)

2.2 不同诱芯比较

6 月5 日-9 月14 日期间,临泽县现代科技示范园全年共计诱蛾数量为2248 头,其中,蓝色诱心(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诱蛾数量为1035头,占诱捕总头数的46.04%;白色诱芯(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性诱剂诱蛾数量为1213 头,占诱捕总头数的53.96%。合强村红枣园全年共计诱蛾数量为2504 头,其中蓝色诱芯的性诱剂诱蛾数量为1311头,占诱捕总头数的52.35%;白色诱芯的性诱剂诱蛾数量为1193 头,占诱捕总头数的47.65%。在临泽县现代科技示范园、合强村红枣园2 个试验园内不同诱芯全年诱蛾头数相差不大。

2.3 不同诱捕器比较

由表1 看出,利用船型和三角型2 种诱捕器进行诱蛾效果比较,从6 月5 日-9 月14 日期间,全年三角形诱捕器诱蛾头数为738 头,船形诱捕器诱蛾头数为1510 头,船形诱捕器诱蛾数量是三角形诱捕器的204.6%,二者有明显的差别。由此可见,船形诱捕器的诱蛾效果明显优于三角形诱捕器诱蛾效果。这一结论与汪永洋等[1]研究结论一致。

表1 不同诱捕器诱蛾数量比较 单位:头

2.4 诱芯不同密度迷向效果比较

由表2 可知,随着诱芯使用密度增大,其田间迷向效果与防治效果均呈增大趋势。其中,诱芯用量为750个/hm2,田间迷向率和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82.01%、70.10%;其次为450 个/hm2,田间迷向率和防治效果分别为61%、68.58%;诱芯用量为225 个/hm2,田间迷向率和防治效果分别为9.75%、38.72%。对3 种不同密度诱芯的田间迷向率、防治效果进行方差分析,750 个/hm2、450 个/hm2二者在0.01 水平下差异不显著,与225 个/hm2差异显著。表明设置450 个/hm2以上诱芯,对桃小食心虫可以起到较好的迷向和防治效果。

表2 不同诱芯密度下桃小食心虫迷向效果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无公害食品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各类杀虫剂在果实生产中受到严格控制。性信息素防治具有无毒、无污染、专一性强、不伤害天敌等特点,采用性诱剂进行桃小食心虫预测、防治,有利于抓住防治适期,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生产无公害果品。

通过不同诱芯、诱捕器不同形状对桃小食心虫引诱效果试验,从总诱捕量来看,2 个试验园采用蓝色诱芯(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白色诱芯(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诱蛾总量区别不大;船形诱捕器四周开放,诱蛾效果明显优于三角形诱捕器,生产中应用船形诱捕器配合信息素使用防治桃小食心虫效果好。

通过诱芯不同密度迷向效果比较试验,从节约成本及防治效果来看,生产中设置450 个/hm2诱芯,对桃小食心虫可以起到较好的迷向和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食心虫成虫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甘肃河西一带果园食心虫种类调查初报
北方大豆食心虫病防治措施分析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浅谈大豆食心虫病预防措施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