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写的“重庆人”
——大战大考下的重庆志愿者2022年群像

2022-02-10陈诚

当代党员 2022年24期
关键词:缙云山骑手防护服

文︳七一客户端暨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记者 陈诚

12月来临,魔幻的2022年进入尾声。

即将过去的2022年,重庆似乎从未远离“困难”二字。高温、干旱、山火、疫情……让这一年的“年终总结”变得颇为曲折。

风高浪急之间,接住现实带来的每一次考验的,是重庆人民爬坡上坎、迎难而上的果敢与坚毅。

站稳脚跟,逆风而行,是重庆人民写给2022年的答复。

“志愿者”则是这一年最为生动的注脚,从农民工到退伍军人,从“白衣天使”到党员干部,他们汇聚杯水之力扑灭“困难之火”,很多人甚至都没有留下姓名。

他们为这座城市带来昂扬向上的伟力,也带来温暖和慰藉。

从“火”线到“疫”线的“骑手”

夜里11 点半,璧山区青杠街道的公路上空空如也,只有沿途的路灯亮着橘黄的光。

吴朴慧骑着她心爱的“小黄”,戴着耳机一首接一首地听歌,让自己在浓厚的夜幕中显得不那么孤寂。

这天是2022年11月16日,是吴朴慧成为璧山骑士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的第3天。

进入11月,重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复杂,吴朴慧在青杠街道注册成为一名防疫志愿者。

这个被全网称作“蝴蝶结女孩”的姑娘,曾骑着越野摩托车在缙云山火场飞驰运输物资。如今,她每天清晨都会穿好志愿者服装,准时骑着“小黄”从家里出发,拿着扩音器,沿路宣传防疫政策。

很快,疲惫和无措感随之而来。在缙云山火场,吴朴慧每趟运输几十公斤物资,一天往返几十趟,“靠的是热血和激情”,但抗疫靠的不是热血,更需要耐心和温柔,“需要我一遍一遍劝说他们才会听,但我是个急性子”。

在紧凑的志愿服务中,让吴朴慧惊喜的,是碰到同在缙云山火场担任“骑士”的龙杰。

那是11月17日,吴朴慧收到求助信息,一名志愿者搬运的物资太多,需要骑手前去帮助。等她赶到现场,才发现这个“大白”是龙杰。

不同于仍为“骑士”的吴朴慧,龙杰的身份更多。在暂时停摆的社区里,他同时是物资“运输员”、交通“协管员”、楼栋“消杀员”和社区“守门员”。

身着防护服,一天的工作完成下来,哪怕是曾在缙云山火场连续逆行36 个小时的龙杰也颇感疲惫,“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穿防护服,确实有点闷热”。

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的不仅仅是吴朴慧和龙杰两位“骑士”。在这群志愿者中,25 岁的陈成年龄最大,19岁的佐平年龄最小。

“我们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与其待在家里,不如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无论是‘火’线还是‘疫’线。”陈成说。

这群山火“骑士”有一个微信群,大家时常在群里调侃:“在城区,自己的‘爱车’没机会一展雄风了。”

而相比车,吴朴慧更注重精神的传承,“缙云山山火扑灭后,我就将自己的越野摩托车捐赠给了北碚博物馆,蝴蝶结头盔也捐赠给了璧山博物馆”。

12月7日,吴朴慧和几名山火“骑士”相约缙云山,再度骑着越野摩托车向山顶冲刺,沿途那些被火烧毁的树木上,嫩绿的新芽正在生长。

“流动的爱”温暖这个冬天

2022年11月25日下午4 时许,志愿者车渝华和孟建庭收到了黄瑞发来的照片。

照片里,一名新生儿张着小嘴,紧紧握着拳头,正安然熟睡着。

看着照片中可爱的新生儿,车渝华和孟建庭倍感欣慰。

那是一场生命的接力。

25日上午,孟建庭突然接到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红色管家”志愿服务中心主任唐文娟的电话。

“华润二十四城一期业主黄瑞妻子的羊水突然破了,需要马上送去医院。”电话那头,传来唐文娟焦急的声音。

孟建庭立马招呼车渝华出发,9点29 分,两人到达黄瑞家楼下,9 点40 分,抵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过几个小时的等待,黄瑞传来“母子平安”的消息和新生儿的照片。

自11月初重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后,重庆公共交通暂停运营,加之私家车禁行,这座山城迅速从喧嚣中安静下来。

渝北区外卖骑手廖泽萌却无心欣赏静下来的重庆。

“每天跑8 个小时,送近百单。”廖泽萌说。

每天早上醒来,登录外卖平台,廖泽萌便开始接单,每一次送单都是一次接力。

第一棒是将保供物资运往商家,第二棒是骑手,第三棒则是小区志愿者,“将订单送往指定小区后,小区志愿者便会接力,将订单送往居民家中”。

虽然很累很危险,但廖泽萌心里很清楚,外卖员是商家和客户之间的桥梁,要尽全力满足市民的购买需求。

如果说外卖骑手骑行在运送物资的“最后一公里”,那么小区“跑腿小分队”志愿者则连接着物资与居民的“最后一百米”。

江北区五里店街道工校社区的工作人员李莉志愿为独居老人送饭;渝中区七星岗街道抗建堂社区网格员张群志愿为居民购买药品;北碚文化馆文艺工作者彭光辉志愿为社区居民配送物资……

他们身着防护服,或开着机动车、或驾驶摩托车和电动车、或干脆以步行的方式,成为穿梭在城市中的“摆渡人”,在安静的城市中,他们组成了流动的“血脉”。

在冬天成为重庆的守护者

2022年11月4日,沙坪坝区,气温18摄氏度。

端坐在核酸检测台后,田由丹充分感觉到降温带来的凉意。来做核酸检测的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学生一个个走过,田由丹熟练地消毒、取棉签、采样、掰断棉签。

这是田由丹来重庆中心城区的第二天,来重庆前,她并未预测到会有寒潮。

11月1日,新冠肺炎疫情在沙坪坝突然暴发。11月3日,身为奉节县人民医院儿童保健康复科副护士长的田由丹主动请缨,前往沙坪坝,担任核酸采样员。

核酸采样的准备工作自3日晚便开始了。经验丰富的田由丹有意识地控制了当晚的饮食,“第二天一旦穿上防护服,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在上午采样结束前去上厕所”。

上厕所要脱防护服,注意事项很多。

“主要还是为了节约时间,更好地进行采样工作。”田由丹说。忙的时候,她每天要工作8—12 个小时,为上千人采样,短暂的休息时间都不多,“不断重复抬手采样的动作,一天下来手很酸,抬不起来,拿筷子都没力气”。

从学校到高铁站再到社区,田由丹自工作以来还从未如此高强度地工作过。

“疲惫感袭来的同时,还有一种身为守护者的光荣感。”田由丹说。

不仅是“白衣天使”在战斗。

11月13日,江北区退役军人“战旗”志愿服务队队员徐丹丹、梁远菊在石马河街道新意境小区遇到紧急情况——专业医护采集员人手不足。

为尽快完成采样,徐丹丹和梁远菊不惧风险,主动申请参与采样。经过医护人员精细指导,在完成采集客户端注册验证后,二人成功从志愿“小白”变为采样“大白”。

而抗疫志愿者姚兵则守护着九龙坡区的高风险区域。

“我们三人成组,有采集员、信息员和引导员,各司其职,为的是提高效率。”姚兵说,“唯一不好的是,很多楼栋是楼梯房,平均下来一天要爬一百来层楼梯。”

面对困难和危险,他们真的无所畏惧吗?“并不是,但我们不会逃避,因为重庆是我们自己的城市”。

猜你喜欢

缙云山骑手防护服
上班在“狂奔”,保障似“裸奔”——“抢单”的骑手们常常要面对“拖单”的社保
独具IP魅力的防护服时装秀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基于高温防护服设计的数学模型研究
女骑手
缙云山
缙云山森林土壤微生物数量与群落特征
陈群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