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的研究

2022-02-10淦家爽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27期
关键词:路基施工人员桥梁

淦家爽

(江西百海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江西南昌 330009)

0 引言

市政工程作为民生工程,与大众的生活质量水平息息相关,在我国城市化逐渐深入的背景下,市政工程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是市政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会直接决定市政工程的应用效能,因此施工单位要做好分析,了解该区域的施工需求,掌握施工流程,准确设计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水平,保证工程效益。

1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分析

1.1 搭板设计

搭板设计作为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的重要内容,其设计水平将直接决定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质量与效率,因此在具体作业过程中要对其引起重视。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相应的设计方案,提高其应用价值。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搭板法的方式开展作业。该方式与普通施工方式相比流程比较简单,并且成本较低,可以有效控制施工成本,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成本过高导致工程效益下降,影响企业的经济利润。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开展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时都会应用该方式,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减少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保证紧实度以及紧密性,进而减少安全隐患事故。在具体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了解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具体情况,掌握过渡段的长度,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制定施工方法。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各类因素,判断搭板的受力程度是否符合工程的应用需求。设计人员可以通过相应的方式计算搭板的长度,进而提高其质量,如简支梁法。在末端搭设时,合理选择相应的材料,进而保证稳定性达到设计需求,保证施工质量,通过变厚式埋板的方式保证搭板的整体厚度以及刚度。

1.2 台背回填设计

台背回填设计作为新型的施工设计方式,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根据修建区域的地质情况综合考虑,进而保证设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设计方案与施工现场不符出现设计变更,加大施工成本。设计人员要做好材料分析,准确判断材料的级别,根据施工需求制定材料的配比方案,使各项材料充分融合,提高材料的整体性能。在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会应用透水性较强、可压缩性较低的材料来开展作业,如砾石、岩渣、砂砾等。这些材料的摩擦力以及强度都比较良好,能大幅度提高地基施工的稳定性,让整体工程更加安全。在材料设计与选择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做好前期调研,充分了解连接区域的具体情况,如地质情况、气候情况等,并以此为基础合理设计施工方案[1]。

同时,还需要在材料完成配比后开展试验,进而保证材料的整体质量符合施工需求,避免材料中出现杂质导致整体性能下降,影响工程的紧密性和质量。在具体作业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基于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配比方案,确保材料配比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根源上降低路面沉降现象出现。例如,水泥层作为该工程的核心要素,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因此在施工时,为了保证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稳定性,施工人员要进行严格检验,了解水泥材料的整体性能,如刚度、荷载力,选择性能良好的材料制作水泥层,使其荷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除此以外,施工人员还要加强对斜坡施工的设计,为了保证斜坡的柔度以及刚度,在开展坡度施工时需要适当加大施工长度,使道路与桥梁拥有良好的过渡空间,避免出现变形,导致错台高度持续上升。

在具体作业时,不同材料的价格都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材料的整体性能,确保施工质量,还需要结合材料的价格综合考虑,避免成本过高,影响施工进度。设计人员要结合市场因素开展综合分析,做好工程造价,进而保证材料的价格处于可控范围内,避免在后续施工时价格过高影响设计施工质量,降低工程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1.3 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保证工程顺利运行的重要依据,对于工程而言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施工方案,既符合施工现场的需求,又满足施工标准,提高工程的经济效应及社会效应。除此以外,施工方案还能在极大程度上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使施工流程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控制施工材料,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增加工程成本。

首先,设计人员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进行前期调研,了解施工区域的具体情况。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工程需求以及人员配置合理组建调研小组与监督小组,并赋予相应的职能。例如,调研小组主要是跟随工程进度,收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了解地质情况,掌握施工区域现场的实际状况。监督小组主要开展监督与管理,约束每一位施工人员的行为,让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开展作业,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技术交底,使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了解不同施工环节的技术要求,掌握各项先进的施工理念,将其与实际施工相结合,减少安全隐患事故。施工企业还需要在正式施工之前,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岗前培训,了解相应的规章制度,掌握不同的技术规范,进而提高施工水平。例如,在完成边缘切割以后,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开展压实作业,并清理周围杂质,做好接缝检验,避免道路与桥梁接缝处发生脱落,影响工程质量。施工人员还需在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涂抹材料,进行软化处理,使混凝土与地面更加贴合,保证压实度与效率[2]。

1.4 路基处理

路基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路基压实工作,进而提高路基的整体性能。

首先,明确路基的施工要求,并根据要求控制回填的厚度,进而保证回填厚度达到设计标准,使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压实厚度符合施工需求。

其次,做好材料选择,确保原材料的整体性能,选择透水性较强的原材料开展作业,避免在后续应用过程中,原材料透水导致路面出现积水。

再次,在具体作业时,以科学性为原则,合理选择机械设备,使规格及型号满足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路基施工的需求,提高整体施工效率。施工人员要尽量选择小型机械设备,主要是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的空间有限,如果使用大型设备会导致施工受到阻碍,在施工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延长施工工期,加大施工成本。同时,大型机械设备的作用力较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结构发生断裂,影响工程的安全性,降低工程质量。

最后,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整体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水平,根据施工进度准确收集相应的数据,保证数据的精准性和可靠性。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控制碾压次数,避免碾压次数过多导致工程性能下降,施工人员需根据设计标准以及施工标准,合理开展压实作业,进而提高工程的稳定性。

2 提高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水平的有效措施

2.1 做好施工管理

该工程在实际作业时涉及的方面较广,容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工程质量下降,加大施工成本。为了提高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施工水平,施工单位在正式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组织协调,合理配备相应的资源,准确选择施工材料,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建设效率,控制施工成本,让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

首先,施工单位要做好技术交底,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安全防护装置,制定安全措施。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受外界因素影响导致安全隐患,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

其次,做好路基夯实工作。路基夯实是施工管理的核心所在,施工人员需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做好落实工作,使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准确开展填土作业。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土地基,要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如桥梁加固法。桥梁加固法的工序较为简单,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桥梁的承载力,使抗弯强度以及抗剪强度符合设计标准。由于该工程的特殊性,在具体作业过程中,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要做好数据收集,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准确测量数据,使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更加科学、合理,确保整体施工效能。施工人员需要从不同角度入手,开展精准测量,如压实厚度、平整度、含水量、松铺厚度,从根源上避免该区域出现沉降现象[3]。

2.2 加强养护力度

由于该工程属于露天工程,在施工完成以后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质量下降,影响工程的承载力,加大安全隐患事故风险。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施工质量控制,还要加强养护力度,进而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工程的应用情况,分析养护要点,制定养护方案,进而提高各项基础设施的应用效能。

首先,做好伸缩缝处理。在施工过程中以科学性为原则,合理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并且在施工完成以后加大养护力度。伸缩缝作为道路与桥梁施工的核心内容,是连接桥台与桥梁的重要区域,其养护水平对于工程应用有着关键的影响,直接决定工程的安全。所以施工人员要做好养护工作,避免在后续应用过程中伸缩缝出现问题,导致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下降,影响大众出行的舒适度。

其次,加强路基养护。在工程施工完成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养护时间以及方案,如使用情况、修建情况、应用标准,避免在应用过程中出现漏水或者沉降现象,加大安全隐患风险。在施工过程中,路基的回填材料具有较强的特性,如透水性、摩擦性,因此在养护过程中,为了保证回填材料的状态,施工人员可以结合具体应用情况做好更换工作,让回填材料能发挥自身的性能。如果在后续养护过程中不确定回填材料的状态,则可以利用仪器设备开展检验,使养护工作更加智能化和先进化。

最后,对搭板养护工作引起重视。搭板作为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核心要素,具有较强的承载性能。如果搭板位置以及状态受到影响,就会导致车辆在行驶时出现跳车的问题,加大交通安全事故风险。所以施工人员在完成施工以后,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以及应用标准判断搭板的整体状态。如果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其性能无法满足应用需求,则需进行维修,必要时可以将其更换,避免影响桥台与路基的应用状态,导致工程使用寿命下降[4]。

2.3 处理好各项施工问题

该工程在设计施工时,施工单位要综合考虑各类因素,控制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需分析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减少施工问题出现的概率,使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首先,在该工程中裂缝出现的概率较高,并且影响范围较为广泛。如果工程一旦出现裂缝就会导致工程结构发生问题,严重者还会出现工程坍塌,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人员必须明确裂缝出现的原因。在施工过程中,结构以及材料是导致裂缝的具体因素。设计人员要做好结构与材料的控制工作,使结构更加稳定,避免材料之间差异过大出现不相容的情况。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在具体作业时,还要对钢筋引起重视。钢筋作为该工程的重要结构构件,腐蚀性能较强,在应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导致腐蚀。而钢筋一旦出现腐蚀,就会影响承受力,导致连接区域出现崩塌。

其次,做好路基处理。目前我国大部分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路基都是软土地基,如果施工人员没做好处理就会加大质量问题。施工人员在正式作业之前,应该合理应用相应的设备,检验地基的强度。由设计人员根据其强度制定施工方案,并做好强度测试工作,避免出现安全隐患问题。

最后,边坡防护也是该类工程的核心问题。如果路面发生了沉降问题,应当结合当地的地质情况合理制定保护方案,使防护工作符合施工要求。

3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提高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水平,施工单位要做好数据调研工作,了解修建区域的具体情况,掌握地质条件,明确自然因素、影响范围,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并做好落实工作。让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开展作业,符合市政工程的应用需求,提高工程的承载力,为我国道路工程打开全新局面,奠定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

猜你喜欢

路基施工人员桥梁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句子也需要桥梁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用爱心架起希望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