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粤古驿道定向赛事发展现状分析

2022-02-10马昊东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南粤驿道古村落

殷 瑞,马昊东

(肇庆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一、前言

(一)选题依据

南粤古驿道是指1913 年前广东省辖区用于传递文书、输送物资、人员往来的运用传统技艺修建的通道,包括驿道(官道)和民间古道是广东历史上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1]根据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以及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精神,自2016年开始广东省人民政府着力开展了以定向越野为途径的古驿道活化项目。

当前,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通过结合定向越野运动项目和古驿道文化项目,融合了体育运动资源和古驿道文化资源,以道兴村。同时也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定向运动在中国的推广与发展。本文对近五年内的古驿道定向赛事的发展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赛事所产生的成效与不足,为定向赛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一定的意见与建议。

(二)定向运动

1.定向运动是什么

定向运动是依靠一张有着特定符号的地图和一个指北针,依照地图上的检查点顺序依次到达地图上的控制点,以短时间通过全部控制点的人为胜者。在日常生活、出去游玩、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即时的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应该出发的方位。而定向运动就可以锻炼这一点,它可以在各种环境下进行,并在参与的过程中给人以娱乐的感受,例如空中、水上和水下、森林中、草原、沙漠、城镇、公园、大楼中等。在这些场地中可以使用不同的代步工具,如飞机、皮划船、汽车、自行车、滑雪橇等,也可以直接进行徒步定向运动。在进行的过程中参与者需要利用地图及指北选择道路寻找目标,穿越一些不可知的地区,给人以挑战的刺激感与趣味性。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参与者与大自然充分的结合,体验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感觉,回归自然。

2.定向运动起源

定向运动,在最开始是作为一项军事定向活动,于19世纪在北欧的瑞典兴起。1961年国际定向联合会 (IOF-International Orienteering Federation)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成立,现有71个成员国。1977年国际奥林匹克组委会将其列入到了奥林匹克运动中去,定向运动在2001年被世界运动大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2]

3.定向运动在国内的发展

1979传入香港并在香港迅速发展起来,于1983年正式传入内地,1992年中国加入了国际定向联合会(IOF),2004年成立了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定向运动最初只在一些军事院校中开展,后来在全国学生定向锦标赛的带动下,普通院校也开展了定向选修课或必修课。定向运动在国内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

4. 定向运动的分类

目前定向运动的类别有:徒步定向、滑雪定向、汽车定向、自行车(摩托车)定向、划船定向、残疾人(轮椅)定向。[3]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资料、田野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以2016年-2020年举办的南粤古驿道定向越野比赛的情况为调查对象,以南越古驿道定向赛事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对赛事组委会工作人员、参赛运动员以及当地村民进行访谈,了解赛事目前发展的现状。统计分析2016年-2020年的南粤古驿道定向越野比赛的分站数据。

三、南粤古驿道定向比赛

(一)南粤古驿道定向比赛赛事情况介绍

2016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创办了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同年7月开始了它的第一场比赛,由表1-5可知,截止到2020年12月共举办了47个分站赛。赛事设置了猎狐、专业、体验、少儿、成年五个组别以及短距离、中距离、接力、积分、团队、夜间定向等多个比赛项目。在这五年中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经过了许许多多的乡镇、村落、港口和岛屿,其中乡镇有48个、村落有66个、古港码头有5个(湛江徐闻古港、龙皇岛茶船码头、广州黄埔古港、江门台山海口埠、汕头樟林古港),岛屿有两个(汕头南澳岛、肇庆砚洲岛),超过两千公里长的古驿道得到了修缮和维护。

(二)南粤古驿道定向越野比赛2016年-2020年的具体数据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在2016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共设置了8个分站,分别在8个古村落举办。在参赛人数方面,作为一个新兴的体育赛事除却第一站其他每一站的参赛选手都达到了300-600人的规模,总决赛更是有760多人参加。作为一个省级的体育赛事,可以看出其品牌效应的展现。

表1 2016年南粤古驿道定向越野大赛基本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在2017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一共设置了10个分站赛和两个世界赛预选赛,分别在7个古村落、3个古港码头和1个岛屿举办。相较于2016年多加了两个分站,参赛地点新增的有江门台山、汕头、湛江徐闻、广州增城和广州从化。为了增加赛事的影响力,首站江门台山站放在了世界定向日当天举办,在这一天世界上有超过2000个城市和地区同时举办了定向活动,赛中还举办了两场世界排位赛预选赛。世界排位赛则放在了总决赛广州站上举行,这次比赛吸引了来自19个国家的选手与中国的定向运动员一同竞技。将南粤古驿道厚重的历史文化展示到了国际友人的面前,使“南粤古驿道定向赛事”真正的推广到了世界舞台上。

表2 2017年南粤古驿道定向越野大赛基本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2018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共设置了9个分站赛和三场世界排位赛,分别在8个古村落、2个古港码头和1个岛屿举办。经过2017年的大赛举办经验,为了使大赛更加的国际化更加的成熟,南粤古驿道组委会联合国际定联在古驿道的佛山三水、广州增城以及肇庆鼎湖三站举办了世界定向排位赛。

表3 2018年南粤古驿道定向越野大赛基本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共设置了9个分站赛,分别在9个古村落举办。在第五站的佛山南海分站赛上与定向世界杯决赛同时举行,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人参加了定向世界杯840人参加了古驿道佛山站,这是100多年来世界定向组织赛事第一次在国内举行,此次赛事得到了广泛的肯定,认为它将定向世界杯的办赛标准和模式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此次世界杯决赛中国队的郝双燕获得了女子短距离赛的冠军,李卓业获得了男子短距离赛的季军,两人均刷新了中国队在定向世界赛上的最好成绩。

表4 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越野大赛基本情况

从表5可以看出:2020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在疫情的影响下共设置了7个分站赛,分别在6个古村落和1个岛屿举办。同时经过实地访问得知,在疫情防控方面组委会做出了以下几点的要求:每站报名前需提供一周内的核酸检测报告、运动员从报道到集合出发设置了多个体温监测区、运动员在除比赛中的任何场所都必须带口罩、排队时保持一米的间隙。也正是这些要求,才得以确保2020年古驿道大赛的顺利进行与圆满完成。

表5 2020年南粤古驿道定向越野大赛基本情况

(三)南粤古驿道定向比赛开展对古村落的意义

自2016年,在广东省政府的带动下,广东进一步挖掘和拓展南粤古驿道的特色和内涵,以道兴村为点,将沿线的贫困村落以及散落的文化遗迹串联起来。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举办有力的带动了沿线村落的经济发展与基础建设,定向大赛举办5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65场比赛为当地创造的直接经济产值30多亿元人民币,让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打破。随着定向大赛的开展,各村落修建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化解了古村落地理位置偏僻、距离城市远的尴尬,打破了古村落与世隔绝的状态,促进了村落与村落之间、村落与城市的交流与联系;开发了极具当地特色的旅游产业,不断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刺激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促使当地人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还有力的完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比如修建了干净方便的现代化洗手间、搭建了供人们消遣娱乐的娱乐设施、栽培了为当地颜值加分的绿化带。同时,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开展唤醒了沉睡的文化遗迹,不仅让古村落有机会重新出现在大众眼前,而且让古村落发出新时代的“声音”,紧紧跟上新时代步伐,真正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让陈列在广阔大地的遗产活起来”。[4]

(四)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开展的成效

1.赛事的开展顺应了体育强国的建设,打造了一张闪亮的“定向名片”

南粤古驿道定向赛事以其自身特点,汇聚了各界爱好定向的人士、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参与其中、促进了全民参与健身活动、顺应了体育强国的建设要求。自2016年7月开始,南越古驿道定向大赛在五年的时间里,获得了巨大的成果,受到了国内乃至国外各界人士的认可与肯定,在2018年获得了2019年定向世界杯的顶级赛事举办资格,[5]于2019年10月25—29日在佛山南海举办,这也是国际定联对我们的最大的认可,与世界各地的顶级选手同台竞技不仅提高了我国运动员的技能水平,也让国外友人看到了古驿道的文化底蕴,打造了一张闪亮的“定向名片”。

2.赛事的举办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打造“一站一特色”,利用当地的传统习俗与文化特色来开展民俗活动,每站还邀请体育名人冠军运动员作为赛事嘉宾参加开幕与颁奖仪式。2018年第一站湛江徐闻站,就将菠萝旅游文化节和自行车骑行活动与定向赛事结合到了一起响应联动,赛事当天还邀请了世界竞走冠军刘虹和男篮国家队主教练杜峰作为赛事的开幕嘉宾鸣锣开赛。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与参与,也推动了全民体育的顺利进行。将定向赛事与当地特色旅游进行有机结合,打造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起到了刺激当地旅游消费的作用,得到了当地居民的大力支持与喜爱。

3.赛事与历史文化遗迹深度融合

古驿道定向大赛以历史悠久的岭南文化为依托,各地独特的历史文化赋予定向赛事不同地域风格。[6]在政府与大赛组委会的帮助下,有力的完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好的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群,刻画了当地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使当地的传统文物、传统语言、传统手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在赛事影响力的扩大下,当地的宣传和推广也得到了有力的提升,增强了当地的文化自信,让人们重视和保护当地的文化资源。

4.赛事促进精准扶贫脱贫

根据数据调查显示:古驿道两侧各5公里范围内涵盖的贫困村数量为1320个,约占省定贫困村总数(2277个)的60%。[7]以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为载体,有效的带动了沿线村落的经济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组织了专业的志愿者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庄进行指导与帮助,对其破旧落后的农房进行升级改造。完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和优化了当地和居民的居住环境,同时也提升了各地游客的参观旅游体验,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赛事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当地居民返乡创业,也促进了城市务工人员的回流。达成了逆城镇化的伟大成就,实现了小范围的共同致富。

(五)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开展的不足

1.赛事运作问题突出

目前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运作方式还处于政府主导多个部门协作参与进行,不论是在资金还是人员配制都是由政府来主导进行。在赛事初期这种运作方式确实能有效的推动赛事迅速发展,提高赛事专业化与档次。但长时间由政府主导,会导致社会组织对比赛参与的热情逐渐减弱,大大降低赛事的灵活性和持久性。

2.赛事专业组织人员的不足

地图是一场定向大赛的灵魂,没有地图就没有赛事的开展。而制图人员是地图的创造者,没有制图人员就没有地图的产生。但是现在我国存在着制图人才缺乏的问题,制图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潜心学习很长时间才可以掌握,而且描图要求极强的耐心与专注力,因而学习制图或者说精通制图工作的人,在全国来说屈指可数。在近几年的比赛中制图和路线的作者只有9个人参与了制作,其中有超过80%的地图都是豆天爽老师为主制作的,导致地图风格单一化。虽然在质量上不会出现不足,但是却大大降低了参赛选手的猎奇感与新鲜感。

3.赛事器材昂贵,保修管理难

指卡、卡座等一系列赛事器材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经过风吹日晒很容易受到磨损,保修和管理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在日常的使用中由于比赛场地的不规范性和专业性赛事组织人员的缺少也会使比赛所需器材丢失或损坏,最新一代的比赛所需器材还要在国外采购,比赛成本就此便会大大增加。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举办顺应了体育强国的建设要求,促进了全民体育的热潮,使定向人口由最初的不到4万人增加到了15万人以上,并为中国定向培养了16名专业运动员并使其在世界级的比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每站赛事突出“一站一特色”结合当地特色,同时完善了沿线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农业的迅速发展。但其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专业组织人员不足、过分依赖政府主导、赛事器材昂贵保修管理难的一些不足。

(二)建议

1.赛事组织多元化

要降低政府对赛事的控制与资金的投入,将其改为政策上的供给和制度上的安排。多引进社会资本进入赛事领域,让赛事的市场化加快。赛前准备、赛中运营、赛后管理、产品营销等各个领域实行分级化管理,构造赛事的多元化投资体系。

2.构建健全的赛事管理人员的培养体系

在大赛的各个阶段都应有专业的赛事管理人才去施行。每一个地方都应培养一个或多个专业人才,深挖当地特色打响“一站一特色”的赛事品牌,在地图的制作上也做到“一站一特色”。在赛后继续维持比赛场地的运作,实现古驿道的可持续发展。

3.增加对自主品牌设备的投资力度,降低比赛后期的开展成本

政府在政策上、经济上对相关公司采取一定的扶持,使其进行良性的市场竞争,完成对国外优秀产品的追赶。

猜你喜欢

南粤驿道古村落
南粤赏花
“12221”:重塑南粤农产品市场体系大手笔
粤赣古驿道河源段考古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稻菽卷起千层浪 丰收画卷耀南粤
古丝路驿道上的千里走单骑
行走在驿道上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火焰山下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