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奉贤宅基睦邻“四堂间”
—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

2022-02-10整理羽佳陶晨等

至爱 2022年1期
关键词:奉贤区养老老年人

整理|羽佳    图|陶晨等

针对奉贤农村地区纯老家庭、空巢、独居老人面广量大,现有的助餐点、日托所等养老服务难以深入到偏远地区,老年人“恋家”不愿意住养老机构,老年人购买力不足等实际问题,奉贤区民政局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整合各类资源,探索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四堂间”既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生活娱乐便利,又满足了农村老年人养老“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愁”的“四不离”情结,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始终拥有家园感、归属感、安全感和获得感。这一养老新模式甫一推开就受到了农村老年人和子女的热烈欢迎,填补了农村养老的空白,弘扬了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

01 奉献四堂间外景

2014年9月,奉贤区在青村镇李窑村率先成立了宅基睦邻点。截止到2018年底,奉贤区已建设完成321家。到“十三五”末,奉贤区建成500家“四堂间”,覆盖辖区内所有村委会。

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是利用农村地区闲置的宅基房屋,通过基础设施改造,以“政府牵头,企业赞助,村委负责,老人自愿”的机制,为本宅基(村民小组)独居、高龄、困难等老年人提供“吃饭的饭堂,休闲的客堂,学习的学堂,议事的厅堂”等就近养老服务,实现农村老年人“家门口”的互助抱团养 老。

1. 便民饭堂,实现小圈子用餐。为农村老年人提供集中用餐和上门送餐服务。每个“四堂间”的服务老年人数原则上不少于12人,服务半径原则上不超过2个村民小组。在政府一次性资金补贴下,由村委摸清老年人的需求,寻找合适的农民闲置房屋进行租赁,设施改造,设置厨房、餐厅,配备餐具、消毒柜、冰箱等厨房设备。老人根据自身需求每月报名就餐,“四堂间”每周公布食谱。针对卧床在家、行动不便或临时有突发情况的老年人,“四堂间”工作人员提供上门送餐。

2. 休闲客堂,实现小邻里联系。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相互交流慰藉、开始便民服务的温馨场所。村委以温馨、安全为原则,对“四堂间”的客厅进行整体装修,添置电视机、DVD等电子设备,设置图书角,添置围棋、象棋等老年人感兴趣的健康游艺器具。通过居家化的布置,老年人可以聚在一起聊聊家常、看书下棋、议议国家大事,满足他们渴望参与群体互动的需求,缓解孤寂、空虚等心理问题。每月定期安排活动,使“四堂间”成为便民服务、义诊服务、娱乐服务等志愿服务的有效载体,解决农村老人的一些生活困难。比如,村民志愿者为不方便出行的老人代缴水电费、电话费,社会志愿者定期安排理发、修皮鞋、配钥匙、磨剪刀、修理小五金等便民服务。邀请社区文艺团队等进行汇演,大大丰富了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3. 老人学堂,实现老有所学。选择适应农村老年人的老师,在师资配备上以本地人为主,讲授课程以本地方言为主,以图文、故事、视频、现场操作等老年人易于理解的方式,每月在“四堂间”开展教学宣讲活动。选取适合农村老年人的课程,在课程的设置上以身边事、村里事、国家大事为主,传授惠民政策、科学养生、安全防范等知识,如涉农政策、区内外热点事件、村内重点工作等;利用多媒体影音设备,播放一些老年人喜欢的戏曲选段和爱国影片。

依托各类社会资源,邀请家庭医生、志愿者为老年人健康养生授课,宣讲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知识,教授老年健康保健操等。比如,庄行镇吕桥村宅基睦邻点“百草堂”,本着“绿色养老 健康生命”的主题思想,邀请中医讲授中草药识别、种植、使用方法,授课结束后向老人们赠送草药回家种植,让老人们将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有益于老人身心健康,还增添了生活乐趣,陶冶了高尚情操。

4. 自治厅堂,实现小区域议事。“四堂间”成为了农村老人参与自治管理的重要平台。村委在一些涉及换届选举,本组、本宅基土地征用或流转方案,宅基地的建设使用方案,民政低保救助,镇保名额分配和其他群众意见较为集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关系本组村民切身利益的其他事项中,组织老年人聚在一起充分讨论,发表意见,让老人们享有本组、本宅基事项的知情权、讨论权和决定权。在“四堂间”的议事厅里,老娘舅、老舅妈经常化解老人之间、村民之间的大小矛盾,调解邻里纠纷;老人们平时积极关注宅基附近的情况,为村委会排查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为掌握了解社情动态提供信息。

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的养老模式,是当前社区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模式的有效补充,是破解农村养老难题的创新之举,不仅为政府减轻了压力,也使老年人得到实惠,对于农村地区的养老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 创造了养老服务新模式。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是对农村老年人传统养老模式的一种突破,营造了一个就餐娱乐、志愿服务、宅基课堂、民情收集、矛盾化解等多元一体的农村老年人就近活动点,老年人午餐后在这里休息聊天、拉家常、看电视、读书看报、下棋娱乐,解决老年人孤独感,真正满足了农村养老的“四不离”情结。幸福老年人从好的心态开始,远离心理健康疾病,安享幸福晚年生 活。

02 为老人免费理发

2. 拓展了村民自治新载体。在以老年人为主要村民的农村地区,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的创建,既实现了农村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自助养老模式,又体现了农村老年人的自我价值。同时,也为村委会开展政策宣传、了解掌握民情、收集民智和开展调解社会矛盾等工作开辟了新的前沿阵地,为相关部门开展文化下乡、慢性病防治讲座、义诊、体育健身等公益活动创造了新平台。

3.弘扬了社会睦邻新风尚。农村宅基睦邻点“四堂间”的探索,以“汇聚民意晓民情、汇聚民智办民事、汇聚资源展民风、汇聚民心促民生”为目标,建立了“志愿帮扶、邻里守望、乡情关怀”的新型邻里关系,彰显了新农村崇尚文明、邻里和睦的社会风尚。进一步弘扬了奉贤“孝贤文化”,传承了好家训和互助好家风。

“四堂间”的建设,得到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奉贤区代表处的大力支持,不仅多次组织柘中集团、南方国际(集团)等爱心企业捐赠400台立式空调、400台电视机,为奉贤区内近30家民办养老机构组织专业护理人员培训以提高服务品质,组织老年广场舞比赛,还针对社会老龄化问题带来的老年人心理问题日渐增多这一情况推出“知心善行 情暖夕阳”老年人心理关爱慈善项目。并在敬老月期间组织开展“百人百幅”老年书画作品、“新二十四孝”主题征文及区养老护理员“岗位能手”评比活动,对“老年友好环境”创建单位及“上海市首批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进行表彰。

猜你喜欢

奉贤区养老老年人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上海奉贤:科技干部奋战在抗疫一线
弘贤育德做先锋 五育并举促成长——上海市奉贤区奉城第一小学少先队工作的实践探索
薪火少年说——上海市奉贤区奉城第一小学少先队创新特色项目
养老生活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奉贤区金汇镇:“联”字特色谱写人大工作新篇章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