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折翼少年”的生命跋涉

2022-02-09

求学·理科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海走路教室

右手肌肉萎缩,就用左手练习写字。走路不协调,就积攒力气一次次练习,逐步越过人生中的一道道坎。

被诊断为“脑瘫”后,郑宇宸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贴上了“励志”的标签。2021年高考,他以超出广西理科一本线144分的成绩,成就了“折翼少年”逆风飞翔的绚烂。

开学季,郑宇宸和同龄人一起迈入了大学校园,用十多年在学海里重塑的“躯体”,一步步走向人生的新旅程。新起点,是厦门大学敞开的一扇门。

“逆风”成长

2001年11月,郑宇宸在福建降生。沉浸在喜悦中的家人们,没有察觉到厄运的来临。直到7个月大,这个容易哭闹和容易受到惊吓的婴儿,才被郑卫抱去医院检查,才得到“脑瘫”的诊断,原因在于出生时遭遇难产。

“我抱着孩子,蹲在医院门口大哭。”父亲郑卫在广西河池市投资砖厂,事业刚刚迎来上升期。

“从我记事开始,爸爸就一直陪伴在我身边。妈妈当时在福建当小学老师,我爸带着我来河池做生意。就这样,我爸把我拉扯到了三四岁。”郑宇宸回忆道。

频繁外出给儿子做康复治疗,砖厂生意渐渐力不从心,最后亏本关停。为专心照顾孩子,任教14年的妈妈刘平辞掉了教师工作。夫妇约定的每年旅游,变成带着孩子奔赴各地求医。

尽管身体存在缺陷,但郑宇宸仍是刘平心中的珍宝。“你最珍贵。”这4个字出现在郑宇宸小时候与刘平一起做的手工画作上,多年来一直摆放在家中的显眼位置。

“我生来残疾,多少有点自卑。到了入学年龄,我不想去上学,害怕别人的嘲笑。”郑宇宸在一篇作文中写道。爸爸答应他,一整天都在学校里陪他,他这才勉强同意去上学。

上课时祈祷着不要被点名回答问题,下课时死死抓紧爸爸的衣袖,躲在他身后看着同学们嬉笑打闹。这是郑宇宸的校园生活。

开学几个星期后,下课铃响,扶墙走出教室的郑宇宸看不到爸爸的身影,“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被哭声吸引来的老师和同学,纷纷问我出了什么事。所有人都安慰我,说只要一放学,爸爸就会来接我,还搀扶我回教室。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家人以外的人带给我的温暖。”

“我开始尝试着融入集体,试着和他人交流,不知不觉中,我忘了父亲离开时的悲伤。到了放学时间,爸爸如期而至。我没有问爸爸为什么突然离开,多少也明白了爸爸的用意。”

“老鹰会把长齐羽毛的小鹰驱逐出巢,因为只有离开巢穴的小鹰才能翱翔天際。从那天开始,又有一只雏鹰扑腾起翅膀,又有一个孩子收获了成长。”郑宇宸的心绪随着回忆起伏。

于学海中重塑“躯体”

郑宇宸的双脚因“脑瘫”引起“尖足”,即脚后跟不能着地,只能踮着脚尖走路。“我一旦走路就无法自己‘刹车,碰到墙扶一下,卸力后才能停下来。”

郑宇宸的双腿只能分开一个拳头大小,走路时两脚容易“打架”。要改善走路状态,双腿至少要分开到60度,而这需要用强力撑开。

从“手刹”转变为“脚刹”,郑宇宸要经受“撕心裂肺”的康复治疗。刚开始,年幼的他疼得大声哭喊,郑卫看着孩子的满头汗水与泪水交织,心如刀割,嘴上却不断地鼓励他“再坚持一会儿”。

这只是众多康复训练中的一环。拉伸、下蹲、站起、走路、爬楼梯……这些非常简单的动作,郑宇宸要忍着疼重复无数遍。时间久了,他不再哭闹,疼痛化成脑门上一颗颗汗珠。

如果没有康复训练的直接干预,等待郑宇宸的将是瘫痪在床的余生。随着训练,他的身体状况渐渐改善,7岁那年,他迈进了小学课堂。

枯燥的康复训练中,郑卫曾尝试教儿子乘除法,并意外发现儿子的计算结果快且准;教儿子认字,他也总能很快学会。他想,或许儿子在学海中能寻觅到一条更好的出路。

学习道路上,郑宇宸收获了“奔跑”的畅快淋漓。他以六科A+的中考成绩,进入河池高中。

右手肌肉萎缩,郑宇宸就用左手写字,并以超出常人数倍的刻苦练出了一手工整的字。由于字写得慢,他抓紧一切能用的时间,最后总能按时交作业。郑宇宸说,他要做龟兔赛跑里的那只乌龟。

每日6时许起床,深夜12时入睡,这是郑宇宸的作息表。“没有上过补习班,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他坦言,取得好成绩其实并没有“密钥”,不过是勤奋与专注的结果,毕竟学习没有捷径。

“在他身上是可以汲取到力量的。”同班同学吕雨睿说。探讨解题时,他发现郑宇宸不仅善于拓展,还会探究规律,抽丝剥茧找到最本质的东西,由此举一反三。“这时我就会反思,自己学习到底是不是那么认真。”

在学海中重塑了崭新的“骨骼”,郑宇宸浇筑了更为丰满的“血肉”。

朝夕相处中,吕雨睿看到的是郑宇宸为他人着想的点滴。体育课时,一个人留在教室自习的郑宇宸会主动关掉教室的空调。吕雨睿问他为什么,他答道:“大家都不在教室里,我一个人吹一台风扇就够了。”

走得比别人慢,就多一些努力

2021年6月7日,郑宇宸带着一点紧张和更多从容,去迎接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在前往考场的路上,他还用上了新轮椅。

对历经苦难的少年来说,这更像是在履行与自己的一个约定——“奔赴高考的日子终究要画上句号”。郑宇宸和爸爸在考场外留下一张合照,定格在“高考倒计时0天”。

高考前,郑宇宸面临读书十多年来的第一次低谷。高三的学习重压下,他有些喘不过气来。因为写字时间一长,他的左手就开始抽搐。过去的考试,他没有交过一份答满的试卷——在相同时间内,他写字速度慢,注定无法答完所有的题目。

“每次考完,我都特别遗憾,因为后面还有很多题没答完。”郑宇宸以理综为例,写到三个科目的最后一科时,最多能答到一半。

班主任不免为此担忧,但他很快看到了“满血复活”的郑宇宸——即使无法在规定时间内答完所有的题目,他也能保证所答题目的准确率。后来,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鉴定,郑宇宸得到了在高考中延长考试时间的许可。

查询高考成绩那日,一家人陪他守候在电脑旁。“631”,屏幕上跳出这个数字,超出2021年广西理科一本线144分。郑宇宸的第一反应是核对名字,“先是不敢相信,然后才是一阵狂喜”。

去学校拿录取通知书的路上,郑宇宸已归于平静。拆开包装,露出一张红彤彤的录取通知书,他如愿被厦门大学计算机类专业录取。

初中毕业后,郑宇宸曾自学C语言。“后来我让他暂时放下了,如果真的喜欢,那就努力考上大学,让专业的老师来教。”郑卫的鼓励,坚定了儿子的选择。

除了想攻读研究生,郑宇宸还没有具体的人生规划。他说:“世上没有哪条路会一路平坦,多少有些坑坑洼洼。我会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不久前,郑宇宸踏上前往福建的路程。与他同行的,是辞掉工作的父亲和一车满满当当的行囊。一如父亲多年来的承诺,“只管放心去,你去哪里爸爸就去哪里”。

郑卫打算先陪着儿子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再谋份离学校不远的新工作。

而郑宇宸心里明白,父母总有一天会老去,自立是他唯一的选择。“我从小到大都需要父母帮助,但我不能一直依赖他们。”

“实现自立之后,我要思考能为社会做点什么。奋斗没有止境,到大学更不能放松。”郑宇宸说。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猜你喜欢

学海走路教室
不要在教室打闹
赞农民书画家张学海夫妇
会走路的蛋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宝宝学走路
朱建中
会走路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