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素养对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

2022-02-09冯晓娜徐爱燕

商展经济·下半月 2022年1期
关键词:拉萨市收入居民

冯晓娜 徐爱燕

摘 要:本文运用西藏民生研究中心2019年拉萨市农牧区民生发展调查数据(LLDR),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金融素养对居民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素养与家庭收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边际效应为0.278,且金融素养对于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风险偏好家庭影响显著为正,而对中等收入家庭、风险规避家庭影响则不显著。据此,提出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要提高居民金融意识,将金融知识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并针对不同类型家庭增强金融知识教育特色化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素养;收入;居民;拉萨市

本文索引:冯晓娜,徐爱燕.<标题>[J].商展经济,2022(02):-077.

中图分类号:F208 文献标识码:A

金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起重大支持作用的部门,逐渐成为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时代不断进步、金融市场深化发展及数字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对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民金融素养的提升,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其金融技能和风险控制意识,还可以促进普惠金融市场和整体经济平稳运行。西藏处于我国西南边陲,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历史和现实等因素制约,城乡二元结构分化较明显。2019年,西藏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值为24459元,同比增长9.45%;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西藏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较低,这逐渐成为新时期决策者和学者们重点关注的西藏民生问题。因此,在大力推广普惠金融教育的时代,从金融素养的视角研究其对家庭收入的影响,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它不仅关系着居民的切身利益,更关系着西藏的长治久安和边疆稳定。

1 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金融素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定义,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金融教育网络部门的定义,金融素养是指为了做出金融决策、改善个人和社会的金融福利而具备的意识、知识、技能、动机和行为,它是获得金融信息和积累财富的一种能力。第一,关于金融素养的测度和衡量,Lusardi(2014)指出可以从计算利息、通货膨胀、投资风险等方面测算出个体的客观金融素养水平;熊芳等(2018)将农户金融素养分为金融意识与金融技能,在金融意识方面主要包括贷款知识与保险知识,金融技能主要包括基本计算能力、财务能力與产品比较能力;张欢欢等(2017)从基本金融知识认知、理解、应用、风险、回报、规划等6个方面,构建专门针对我国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评价框架。第二,在金融素养的影响因素研究上,王宇熹等(2015)通过分析消费者个体金融素养的影响因素,发现很多消费者对金融概念及金融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消费者的年龄、学历和职业等是影响金融素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吴雨等(2016)发现乡村地区、40岁以上年龄群体及户主受教育程度低的家庭金融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第三,关于金融素养与金融行为,曾志耕等(2015)指出金融素养水平高的家庭,其投资组合的分化程度会更高。胡振等(2017)研究认为金融素养与家庭理财的规划选择和时间跨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客观金融素养水平较高的家庭一般比较低的家庭有更强的理财规划意识。第四,关于金融素养与收入,王正位等(2016)研究发现国内居民金融知识水平差异较大,金融知识的提高有助于低收入家庭跃迁至高收入阶层;李庆海等(2018)基于工具变量的Probit模型,研究发现金融知识水平越高,家庭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可能性就越大。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关于金融素养对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较为贫乏,而且很多研究忽略了区域的特殊性,特别是对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因此,本文研究以拉萨市为例,分析金融素养对居民家庭收入的影响,以期为提升居民金融知识和居民家庭经济福利提供政策建议。

2 变量设定与实证模型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西藏大学珠峰研究院西藏民生研究中心在2019年度于拉萨市范围内进行的微观家庭抽样调查,数据涵盖拉萨市二区五县(除城关区),剔除异常值后共计得到724户家庭作为本文的数据样本。

2.1 模型设定

基本回归方程设定如下:

表示居民家庭收入的对数,为核心解释变量金融素养,表示除核心解释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居民家庭收入的因素,为随机误差项。

2.2 变量界定

2.2.1 家庭收入

本文被解释变量为居民家庭收入总水平,对其取对数且以万元为单位。

2.2.2 金融素养

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和调查问卷特点,并参考相关学者对金融素养的测度,主观金融素养问题包括风险偏好问题、是否上过金融课程和培训、对银行卡功能的了解程度、银行卡遗失或忘记密码处理方法、是否会鉴别人民币真伪等,客观金融素养问题包括利息计算问题、通货膨胀理解问题、金融市场风险问题、是否申请过银行贷款等。通过居民对金融知识题目回答正确与否,对其进行赋值。本文借鉴尹志超等学者(2014)的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素养指标。

2.2.3 控制变量

为控制其他相关因素对家庭收入的影响,选取户主的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变量和地区特征变量作为控制变量。样本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3 金融素养对居民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3.1 基本回归结果

根据前文对模型的设定和相关变量的定义,本部分将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模型运用stata15.0对金融素养影响居民家庭收入的具体情况进行回归分析。在此设计了两个模型,模型(1)研究了控制变量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在控制模型(1)中变量的基础上,模型(2)加入了金融素养变量,以研究金融素养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见,第(2)列在控制了户主个人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变量及地区特征变量后,回归结果表明金融素养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边际效应为0.278。说明金融素养越高,家庭收入增加的可能性就越大。从可能影响家庭收入因素的估计结果来看,控制变量的估计系数与模型(1)相比变化情况没有太大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在个体特征上,户主为村干部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可能是由于村干部责任意识更强,会将更多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中,同时具有一定地位的人说明其自身能力也比较强。户主已婚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由于已婚家庭涉及抚养子女和父母养老等各方面问题,他们对家庭收入会有更长远的打算。户主为全日制工作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全日制工作的时间、薪酬等比较稳定,有利于家庭增收。户主的性别、健康程度、政治面貌、职业类型和教育程度会对家庭收入产生正向影响,户主年龄对家庭收入会产生负向影响,但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在家庭特征上,人口规模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家庭人口数量越多,劳动力数量也会相对更多,从而促进了家庭收入的提高。建档立卡户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可能是由于建档立卡户经济贫困,自我发展能力较为薄弱。和睦程度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家庭成员互帮互助、和谐相处有助于家庭创造财富。拥有自有住房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拥有住房的家庭面临的选择更多,更有可能将其资产投入到更合适的地方。拥有存款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有存款的家庭不仅可以得到存款利息,而且可以将其进行各种投资以获得收益。种植农作物、养殖牲畜会对家庭收入产生负向影响,但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在地区特征上,农牧区类型会对家庭收入产生负向影响,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3.2 内生性检验

模型估计考虑到金融素养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这里选取与受访家庭居住在同一村庄其余家庭平均金融素养水平(Ave_finaliteracy)作为金融素养指标的工具变量,采取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同时为避免弱工具变量情况对估计结果的影响,选用有限信息最大似然法(LIML)代替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来克服内生性问题。由表3估计结果进一步表明,金融素养可以促进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

4 金融素养对居民家庭收入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金融素养对不同类型家庭收入的影响,选取家庭收入水平差异、风险偏好差异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4.1 不同收入水平家庭

本文参考田丰(2017)对收入群体划分方式,将家庭收入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三类。

由表4可知,對于不同收入水平家庭,金融素养对家庭收入的影响程度和方向是有差异的,金融素养对低收入水平和高收入水平家庭的影响显著,且低收入水平家庭金融素养的边际效应高于高收入水平家庭,但是对中等收入水平家庭影响则不显著,因此提升居民金融素养将有助于从低收入家庭跃进到中等收入家庭。

4.2 不同风险偏好家庭

为考察金融素养在不同风险偏好家庭中影响的异质性,本文分别考察风险偏好和风险规避家庭中金融素养对其影响的差异。

由表5可知,金融素养对风险偏好家庭收入的影响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而对于风险规避家庭而言,金融素养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相较于风险规避家庭,金融素养更能够提高风险偏好家庭提高收入的可能性。可能是由于风险偏好家庭在理财和投资过程中更加关注高风险带来的高收益,这些家庭即使缺乏金融知识,也会试图通过参与股市和创业等途径来实现增收。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运用拉萨市农牧区民生发展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测度金融素养水平,并分析金融素养对居民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素养对家庭收入的影响都显著为正,在此基础上进行内生性检验,发现结果稳健;同时对金融素养的异质性影响进行分析发现,金融素养能够显著促进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风险偏好家庭的收入。

本文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第一,为了提升全民金融素养水平,政府和金融机构要承担金融知识普及、提高居民金融意识的责任。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场所、手机短信、网络平台等载体,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并掌握居民对于金融知识和服务的需求。第二,增强金融知识教育的针对性,如金融素养对低收入家庭的赋能效应更为明显,因此对低收入的家庭进行金融教育与扶助,将有助于低收入家庭提高收入水平;对不同风险偏好家庭,金融监管部门不仅要加强基础性金融知识教育,还要注重加强风险教育,促进居民树立正确的金融消费和投资理念。

参考文献

Lusardi.Financial Literacy and Retirement Planning:New Evidence from the Rand American Life Panel[J].Working Papers,2008.

熊芳,项梓薇.农户金融素养测量指标体系研究述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9).

张欢欢,熊学萍.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测评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河南两省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 2017(3).

王宇熹,范洁.消费者金融素养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海地区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5(3).

吴雨,彭嫦燕,尹志超.金融知识、财富积累和家庭资产结构[J].当代经济科学,2016(4).

曾志耕,何青,吴雨,等.金融知识与家庭投资组合多样性[J].经济学家,2015(6).

胡振,臧日宏.金融素养对家庭理财规划影响研究:中国城镇家庭的微观证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2).

王正位,邓颖惠,廖理.知识改变命运:金融知识与微观收入流动性[J].金融研究,2016(12).

李庆海,张锐,孟凡强.金融知识与中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8(3).

尹志超,宋全云,吴雨.金融知识、投资经验与家庭资产选择[J].经济研究,2014(4).

罗靳雯,彭湃.教育水平、认知能力和金融投资收益:来自CHFS的证据[J].教育与经济,2016(6).

田丰.中等收入群体变动趋势和结构性分析:(2006-2015)[J].河北学刊,2017(2).

陈镜宇.资本账户开放能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吗?: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研究[J].经济经纬,2017(5).

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5).

猜你喜欢

拉萨市收入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城镇化进程与农民收入、消费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计量经济模型下的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消费定量研究
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问题研究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收入的确认及纳税特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