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的现实价值和路径研究

2022-02-09唐艳丽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后稷劳动文化

崔 晓 唐艳丽 陆 敏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杨凌农科传媒集团 陕西 杨凌 712100)

“耕读传家”的古训被许多家族奉为家规、家训,用以劝勉后世子孙以耕读为本,勤劳务实,善学进取。进入新时代,耕读文化传承更加与时俱进。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开展耕读教育。2021年8月底,教育部印发《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对涉农高校加强和改进耕读教育作出部署,提出把握耕读教育基本内涵、构建耕读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多渠道拓展实践教学场所、建设专兼结合的耕读教育教师队伍、加强耕读传家校园文化建设等5项任务举措。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耕读传家”的古训。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开展耕读教育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加快乡村思想文化建设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基础。涉农高校与“三农”有着天然的联系,传承千年耕读文化是涉农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涉农高校要通过弘扬耕读文化、开展耕读劳动、传承耕读精神,将耕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着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优良品质,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可贵精神,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切实为“三农”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耕读教育是弘扬中国耕读文化传统的重要抓手

从最初强调自食其力的自主要求,到“勤耕立家、苦读荣身”的耕读理念,再到“耕读传家”的人本精神,千百年来,耕读文化弘扬了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优良品质和报效国家、造福人民的人生价值。此外,人们晴耕雨读、昼耕夜读,遵循“合四时而劳作”规律,形成了尊重和敬畏自然的自然观,体现了对土地的依附、对时节的顺应。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进一步挖掘耕读文化内涵、特征和价值,形成了具有文化厚度、突出时代特色的耕读教育体系,促进了学生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双提升。

(二)开展耕读教育是加强涉农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

耕读教育是身心一体的全生命教育,其内含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青年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养成健全的人格。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以扎根“三农”为关键,以培养知行合一为重点,十分注重教育教学与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致富的结合,既拓展了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又提升了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励了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最终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确立高尚的人生追求。

(三)开展耕读教育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产业是基础。涉农高校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将开展耕读教育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在“读”上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价值塑造和知识传授,使学生厚植知农爱农情怀、坚定强农兴农使命;在“耕”上充分发挥办学特色优势,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将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在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寻找人生目标、汲取成长养分、实现自我价值,增强了乡村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的匹配度。

二、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筹推进

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不断拓宽实施路径,将耕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重要内容,融入“三全育人”工作格局,融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点带面、多方联动、整体推进,形成多元协同育人机制。

(二)突出文化内涵

深入挖掘耕读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特别是耕读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实践价值,进一步丰富耕读文化的新形态,引导师生感悟耕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高继承、创新耕读文化的意识与能力,让耕读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三)遵循教育规律

根据涉农专业特点和不同年级阶段学生特点,深度挖掘耕读教育元素,精心设计耕读教育内容,积极搭建耕读教育平台,联合开发耕读教育项目,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新时代耕读教育模式,将涉农专业的课堂开设到广袤田野,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和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三、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的有效路径

依托自身办学特色,聚焦立德树人,以弘扬“后稷文化”为主线,将其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职教特色的新时代耕读教育范式,培养了一批勤四体、分五谷、晓知识、行善美的服务“三农”践行者和乡村振兴圆梦人。

(一)挖掘“后稷文化”丰富内涵,凝练学校文化气质

4000多年前,农神后稷在杨凌一带“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启了我国农耕文明的先河。学校通过深入分析后稷教民稼穑的过程、后稷对中华农耕文明的贡献,进一步挖掘“后稷文化”的深刻内涵,赋予其时代意义,凝练出了“胸怀天下、扎根大地、力耕勤读、矢志兴农、立己达人”的文化内涵,并将其作为全体师生的价值引领与成才目标。

(二)构建“后稷文化”课程体系,加强学生文化认知

学校结合涉农高校育人的目标和特点,成立了耕读教育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根据学生的素养发展和学习水平,将“后稷文化”融于专业教学中,通过学习后稷教稼事迹、了解中华农耕文化、感悟劳动之美、践行“后稷精神”等,形成了“通识教育课(后稷文化传承课)+专业教育课(在专业教学中融入耕读教育元素)+第二课堂实践课(以劳动课、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志愿服务为主)”的课程体系,开发了《二十四节气暨农耕文化》教育读本。同时,邀请农史专家、农业院士进校园、入课堂,不断增进学生对“后稷文化”的认知认同。

(三)搭建多元育人载体平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一是成立后稷书院,通过探索书院制通识教育实验班、举办文化专题讲座、开展系列后稷文化活动、赋予“后稷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等,为“后稷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二是建成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耕读文化馆,包括序厅、耕耘树艺、科技惠农、力耕勤读、耕读体验五个部分,通过图文展板、实物展陈、模型展示、场景还原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悠久、厚重、多元、包容的耕读文化,构筑了师生耕读研学基地。三是建立学生劳动教育基地,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在此进行生产劳动和义务劳动,并依托该基地常态化开展中小学学生和党员干部劳动实践研学活动,通过认识传统劳动工具、农作物种植体验、劳动技能大比拼等,拓展了不同群体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四)开展形式多样主题活动,传承厚重农耕文化

一是在学生中开展“中华经典晨读”活动,要求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利用早晨第一节课前20分钟,开展包含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经典古诗文等内容的“中华经典晨读”,诵读内容以学校编写的《中华经典晨读百篇》读本为准。二是在学生中开展“二十四节气暨农耕文化”教育活动,通过挖掘节气由来、诠释节气概念、掌握节气养生、举办节气活动等,使师生知农时、晓农事,通地理、益养生,在全省乃至全国涉农高校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三是组织学生走进教稼园开展研学活动,通过仰望后稷塑像、沿走教稼台、循踩巨型脚印、参观仿古代石农具、辨识“五谷”图片、了解“农事授时图”、研究花卉苗木生长特性等,感悟“后稷文化”。四是策划举办年度后稷祭祀祈福暨农耕文化传承大典,积极组织师生参加。

(五)创新社会实践内容形式,践行力耕勤读精神

一是开展“百名教授进百村”乡村振兴大调研活动,在全校遴选300余名专家教授组成百余个服务团,利用暑期深入陕西省各地市百余个村,开展政策宣讲、技术培训和帮扶慰问,并形成乡村振兴系列资政调研报告。二是开展“培育爱农情怀 助力乡村振兴”劳动实践活动,在果蔬采收季节,组织涉农专业学生帮助农户采收果蔬,体味劳动快乐,并了解果蔬生长特性、栽培技术、采摘后储等相关知识。三是依托在陕西省建立的12个产学研示范基地,组织一批知名农业专家教授常年活跃生产一线,选派部分科研骨干带着学生和课题到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的真正需求,帮助当地培育特色产业,提升了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六)营造浓郁校园文化氛围,彰显鲜明办学特色

一是凝练以“后稷文化”为引领的大学精神,形成了“明德强能 言物行恒”的校训、“诚朴 勤奋 求实 创新”的校风和“照准目标 矢志不渝”的学校精神,组织师生学习领会,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在各教学楼内绘制了二十四节气文化墙,在学生劳动教育基地设立了二十四节气标识牌,并为每一个节气配有相关图画、农耕活动、诗词谚语。三是在学生劳动教育基地设立了长6米、高2.6米的“力耕勤读”景观石,在其背面镌刻《劳动赋》一篇,以弘扬“耕以养身,读以明道”的耕读文化精神。

“后稷文化”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使学校构建了“课程体系夯基、载体平台促学、文化活动赋能、社会实践深化、校园环境浸润”的“后稷文化”育人体系,形成了独有的文化魅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厚滋养,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屡获国奖;给师生树立了学习榜样,学校涌现出一批常年扎根一线、钻研业务、致富乡里的后稷新传人。

文创产品是文化的延伸品。在赓续耕读文化中,学校也可结合开展的耕读实践和开设的涉农专业,鼓励师生积极参与耕读主题文创产品设计,引导广大师生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打造系列凸显办学品位和育人特色的文创产品,将耕读文化更加生动、丰富地呈现出来。

猜你喜欢

后稷劳动文化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后稷族居地在关中不在晋南
《天问》与周之始祖试探
谁远谁近?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后稷教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