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焦理论探讨IgA肾病的辨治思路*

2022-02-09程爱新任秀敏李宵敏马鸿杰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中焦风邪三焦

程爱新 ,任秀敏 ,李宵敏 ,马鸿杰

1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300193

2 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 300193

IgA肾病是一种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颗粒沉积于肾小球系膜或(和)毛细血管袢的免疫病理综合征。作为全球高发的肾小球疾病,在中国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中,约24.3%为原发性IgA肾病[1]。该疾病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可以从无症状的镜下血尿到持续性的蛋白尿,直至演变为肾功能衰竭[2]。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病理表现多样且预后个体化差异较大,IgA肾病已成为目前医药界的研究热点。

目前现代医学治疗IgA肾病的方案主要是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对症治疗为主,未形成特异性的治疗方案,因此IgA肾病的治疗仍是临床的难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IgA肾病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且有临床研究[3]发现三焦辨证治疗IgA肾病疗效确切,所以笔者将从三焦理论出发,探讨IgA肾病的辨治思路,以期为中医药治疗IgA肾病提供理论依据。

三焦概述

三焦有部位三焦、六腑三焦以及辨证三焦的不同。六腑三焦指的是腹腔中的实质脏器组织如现代医学中的肠系膜、腹腔淋巴等[4-5],主要生理作用是疏通水道,运行津液;部位三焦则指的是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部位,其中各个部位又包括不同的脏器;辨证三焦则指的是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三个病理阶段。三焦辨证体系是由温病大家吴鞠通所提出来的理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若从具体而言,其实三焦理论分析温病主要是研究疾病的病位深浅,因此辨证三焦可以理解为部位三焦的延伸与拓展。

三焦辨证体系发展至今,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从三焦的发生学原理来看,有学者[6]提出要用以天地人为中心的三才思维模式去认识三焦,既能够明确三焦的事物分位,又可以强调三焦与整体的统一和谐。按照人体结构将其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并赋予其生理功能,即“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根据其生理功能,将全身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将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更直观的展示了出来。

目前从三焦辨治慢性心力衰竭[7]、强直性脊柱炎[8]、心肾综合征[9]等病已应用于临床,并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三焦与IgA肾病

1 部位三焦与IgA肾病

《类经·藏象类》曾说:“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流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由此来看,部位三焦主要发挥着通达全身气机,输布全身津液的作用。IgA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水肿、血尿、蛋白尿等,即为津液输布不利的表现。

上焦主要包括心与肺。六淫之邪,风邪最为常见。《黄帝内经》中记载:“风邪上受,首先犯肺。”会出现咳嗽、咽痒等肺部症状,在临床研究中,多数IgA肾病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的前驱史,且扁桃体切除术也是治疗IgA肾病的手段之一[10-11]。若风邪侵袭,未立即发病,根据中医伏邪理论,风邪侵袭肺后,伏于体内,当人体正气亏虚时,伏风邪气从肺入肾,也可发为肾病;中焦主要包括脾胃,《灵枢·营卫生会》中说:“中焦……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中焦的作用主要是将饮食水谷转化为气血津液等物质输布全身。由于IgA肾病常病程较长,久病伤阴,即会导致阴液耗伤,加之患者饮食过于滋补,均会导致患者体内湿热内生,湿热之邪郁阻中焦,导致中焦脾胃不能泌别清浊,水谷精微流于下焦从而产生IgA肾病患者常见的蛋白尿;下焦主要包括肾与膀胱,《灵枢·营卫生会》中说:“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下焦的主要作用是排泄糟粕。肾居下焦,若肾阴不足,即如《见间录》中所记载:“肾阴亏损,下焦结热,血随溺出”,血尿即为临床中IgA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若是肾阳不足,无以温煦,即如《医宗必读》中所言:“水虽制于脾,实则统于肾,肾本水脏,而元阳寓焉。命门火衰,既不能自制阴寒,又不能温养脾土,则阴不以阳而精化为水,故水肿之证多属火衰也。”水肿亦是IgA肾病的常见体征之一。

2 六腑三焦与IgA肾病

《素问·五脏别论》中记载:“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名曰传化之腑。”三焦作为六腑之一,具有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特点。同时《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记载:“三焦者,决凟之官,水道出焉。”说明三焦是水液代谢的必经之路;此外,《医学源流论·君火相火论》言:“肾火守于下,心火守于上,而三焦为火之道路,能引二火相交。”此认为,三焦也是火的通路。如果三焦功能失常,水路不通,那么水液代谢不利,就会出现IgA肾病的水肿等症;火路不通,则全身的阳气无法输布全身,肾阳无以温煦,就会导致津液停滞而形成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还会出现IgA肾病患者常伴的畏寒、面色㿠白等症。此外,现代研究[12]通过对肾组织病理诊断发现,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以及新月体形成等与中医“瘀血致病”的概念相通,并且成庭柱等[13]也基于此提出了从络病理论辨治IgA肾病,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综上来看,无论是六腑三焦还是部位三焦,都对全身的气机、津液输布起着重要的作用,都会对IgA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于部位三焦来说,上焦起病,主要是伴咽喉以及肺卫症状,如咽痛、恶风、咳嗽、舌红苔黄、脉浮数等;中焦发病,以中焦脾胃输布失常为主,多表现为泡沫尿;下焦发病,多表现为胕肿、小便不利等。于六腑三焦而言,既会出现水肿、尿少等症,又会伴有阳虚寒症、血瘀的症状体征。

以三焦辨治IgA肾病

三焦功能失常,气化不利,津液不通,导致肺气宣发失常,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下焦不利,产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成为IgA肾病的病理基础,因此治疗时应因势利导,根据患者具体病位及临床病情,辨证施治。

1 上焦证治-辛凉透表,开宣肺气

在IgA肾病中,上焦病变常常处于疾病初期,主要症状以咽痛、发热、流涕等肺卫症状为主。银翘散出自《温病条辨》,被称为辛凉平剂,是治疗上焦病变的主方,选用了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等,用方配伍上体现了“治上焦轻如羽,非轻不予”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刘玉宁教授[14]提出“开肺气,复宣降”的治法纲要,治疗上应该跟随肺的特性,选用辛凉透散的药品如连翘、杏仁、桔梗等,在疾病早期阻断疾病向中下焦传变。风邪侵袭上焦,病邪易清除,因此“邪既入, 则以逐秽为第一义”,付斌教授[15]也提出使用金银花、连翘、牛蒡子等质轻之药,并指明无论IgA肾病患者是否有肺卫症状,均要采用辛凉宣透之法,给邪出路,驱邪外出,以免关门留寇,邪无出路。此外《灵枢·经脉》中记载:“足少阴之脉……其直着,从肾……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由此来看,肺与肾两脏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所以在治疗IgA肾病时,辛凉清透,开宣肺气为总的治疗原则,及早治疗,防止疾病从肺入肾引起下焦更严重的病变,同时也体现了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

2 中焦论治-承上启下,分消湿热

IgA肾病中,中焦病变多处在疾病中期,多以湿热为主要病理因素。内生与外感湿热均会导致中焦脾胃不和,因此从中焦论治IgA肾病,多采用清热利湿,宣畅气机之法。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采用豆蔻、薏苡仁、竹叶、飞滑石、白通草等药物,有宣上、畅中、渗下之意,虽说是中焦病变,可能是上焦之病未解,传变至中焦,也有可能是中焦病久,下焦湿热已现,故治疗时将三焦湿热分消,寓理气于祛湿,纳清热于渗利。高继宁教授[16]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时,也认为湿热是泡沫尿产生的重要病理因素,故将清热利湿法贯穿始终,遂用三仁汤加减治疗,并且已有现代临床研究[17]发现,三仁汤加减治疗IgA肾病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对于因服用激素产生的副作用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下焦论治-三法和用,畅达三焦

IgA肾病中,下焦病变常处于疾病的中、末期,常常是从上焦或是中焦传变而来。且肺与肾关系密切,若上焦病变治疗不及时不彻底,风邪由肺入肾,肺主行水,位于水之上源,肾为水脏位于水之下缘,两脏协同助力津液的宣发肃降,母病及子,肺肾同病。因此治疗时,除了要贯彻清宣肺气的治则外,还要补益肾气,多项研究[18-20]也表明,金匮肾气丸等补益肾气的方剂对肾小球肾炎中的血尿、水肿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中焦湿热不解,湿性重着黏腻,易趋下,累及下焦,即会表现为腰酸、小便不利、镜下血尿等,同时《金匮要略》中也记载到:“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邪气结聚于下焦,病久不愈,就会形成瘀血,故治疗时要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清利下焦湿热时可选用黄柏、白花蛇舌草等药,若瘀血较甚者,应加用大蓟、小蓟、茜草等活血化瘀药物。总的来说,从下焦辨治IgA肾病时,因下焦病变既有虚,又有湿热和瘀血,所以既要补益肾气,又要清热祛湿,活血化瘀。三法合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临证加减。

此外,叶天士说过:“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因此也有医家[21-22]提出用“和”法治疗IgA肾病,疏利少阳,和解三焦,即可恢复三焦正常生理功能,从而达到了不错的治疗效果。

结 语

中医并无IgA肾病的病名,但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将其归属于“水肿”“血尿”“尿浊”等范畴。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认识还不全面,笔者从三焦理论出发,认为本病发病受风邪侵袭肺卫,导致上焦发病,因饮食及药物因素等导致体内湿热内生,阻遏中焦,迁延不愈,最终导致肾气亏虚,久病成瘀。三焦在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难经·六十六难》中也提到:“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三焦功能正常,元气通畅,气机调畅,则阴平阳秘,即“三焦之气和,则五脏六腑皆和。”IgA肾病患者三焦功能失常,气血津液代谢功能失常,即导致患者出现水肿、血尿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中医学论治IgA肾病,把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脏腑功能出发,基于三焦理论辨证论治,将IgA肾病分为早、中、末期,但又不完全拘泥于疾病的分期和上中下焦,根据具体的病情和症状体征,临证加减,为临床诊疗IgA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中焦风邪三焦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三焦竭部”理论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应用
侯江红从三焦论治小儿久咳
从三焦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探讨
态靶结合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芳香三味饮加减治验浅析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王作顺主任运用“因时学说”治中焦病经验举隅
从三焦湿热相火论治慢性肝病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