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价值与文明互鉴
——2020年以来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选题研究

2022-02-09朱超亚

电影文学 2022年23期
关键词:雪豹题材选题

朱超亚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北京 100024)

纪录片因其生动形象的非虚构媒介特性,被公认为是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高效载体。而中国故事“共同讲述”的中外合拍纪录片,选题与话语都要经过中外团队的多元整合,更能有效降低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国家的外在形象,本质上是外国公众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基本国情的整体感知,故选题是决定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即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到冬奥开幕)这两年间30余部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的文本分类和细读,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为优化“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效果,不同类型的合拍纪录片在选题上做了哪些努力?这些纪录片在选题上的经验是否值得在今后沿用?以及这些经验是否还有值得提高的地方?

一、真实的中国:当代中国的融通性知识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1]出于这一现实的需要与国家意志的导向,这两年间(指2020年2月—2022年2月,下同)的合拍纪录片“当代中国”的选题明显增多。受西方媒体批判视角的影响,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受到一定的污名化,因此,合拍纪录片对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进行创作是非常必要的。就这两年间的情况来看,在当代中国时代主题中发掘“融通中外”的知识,是合拍纪录片选题优化传播效果的重要方式。一方面,这些知识“融通”的面可以宽泛到全世界,也可以仅局限在中国和某个特定的国家;另一方面,不同的选题,发掘融通性知识的难度有很大的悬殊。

这两年间,合拍纪录片“当代中国”题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抗疫类,包括《中国抗疫志》《新冠肺炎:与魔鬼的战斗》《高考2020》《行进中的中国》;(2)脱贫类,包括《中国减贫:史无前例的人类奇迹》《中国脱贫攻坚》《走近大凉山》《行进中的中国》《柴米油盐之上》;(3)冬奥类,包括《粉雪奇遇》和《飞跃冰雪线》;(4)其他类,包括《光阴的故事:切水不断》《相遇在中国》《来自东方的列车》《火车上的中国》《智慧中国:前沿科学》《超凡未来:你不了解的中国科学故事》等外交、基建和科技创新等重大选题。

就上述的四类题材来说,抗疫与冬奥比较容易发现融通性知识。武汉“封城”震惊世界,同时,中国又是最早控制住疫情的国家,两年来,如何抗击疫情是全世界的难题,国际社会对中国疫情及抗疫的看法非常复杂并充满疑惑。《中国抗疫志》和《新冠肺炎:与魔鬼的战斗》就很好地诠释了中国科学家如何发现病毒,如何阻止病毒扩散,及在“封城”中如何保障生活物资供应和救治病人,这对外国观众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此外,2022年初受全球瞩目的冬奥背后也蕴藏着丰富的融通中外的知识。讲述各国冰雪运动员是怎样训练和生活日常的纪录片《飞跃冰雪线》,以及对比东西方冰雪运动的文化异同的纪录片《粉雪奇遇》,都不失时机地利用了冬奥背后的融通性知识。

然而,另外几种题材,脱贫、基建、外交与科技创新,即宏观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在其中发现选题的融通性知识就有一定的难度了。绝大多数外国观众并未来过中国,他们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要么并不感兴趣,要么带有一定的刻板印象。因此,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问题中发现融通性知识就需要认真策划。有学者总结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的特征认为,“中国,这个飘浮在梦幻与现实之间的他者形象或异域,只有在为西方文化的存在提供某种参照意义时,才能为西方人所接受”[2]。这两年间,表现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最成功的合拍纪录片题材就是扶贫。中国的扶贫题材是勾连政治和经济等多方面复杂知识的表现对象,向外国人讲清并不容易,但是《柴米油盐之上》《中国减贫:史无前例的人类奇迹》《行进中的中国》这几部合拍片无一例外都找到了一个融通中外的知识,即城市与乡村的关系,这几乎是每个国家都有的社会二元结构。《柴米油盐之上·开勇》和《中国减贫:史无前例的人类奇迹》这两部纪录片将这种二元结构看作是一组现代社会的矛盾,前者肯定甚至敬佩中国的小康政策,但也以一些细节上的“阵痛”来反思这种与旧生活旧传统一刀两断的进程是否过快;而后者则在看到农村人口减少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再有从事耕种的农民后反观本国(日本)的城乡格局被完全打破后农民完全放弃耕作,“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实现了对日本社会的自我反思。再如,《行进中的中国》则将中国的精准扶贫理解为“把繁荣的城市和欠发达的乡村联动起来”,而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产业扶贫。

二、古老的中国:文化共性与以古鉴今

中国作为一个高语境国家,与西方世界的文化隔阂较深,与周边相似文化圈的日韩及东南亚等国合拍历史题材纪录片则相对容易,与西方国家合拍这一类纪录片有很大的难度。然而,这两年间中外合拍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基本都是中国与欧美合拍的,其在选题上有所创新。

(一)以古鉴今

一方面,《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以古为友》等历史题材的纪录片,直接将历史作为阐释当代中国人价值观和精神气质的窗口,达到以古鉴今的效果。如果说前文所述的在当代中国发掘融通中外的知识是以纪录片讲述“真实”的中国,那么将历史与当下相结合,在当代中国中发现历史传承,在中国历史中发现当代中国的文化与哲学,就是为了讲述“立体”的中国。

纪录片《杜甫》在片头即提出一个问题,为何当代世界快速发展,历史离我们远去,而中国却能够找到很多历史的身影,而中国的古诗正是传承3000年未曾间断的文化。纪录片《杜甫》试图通过“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的一生去回答这个问题。这部纪录片几乎没有使用搬演影像的方法,而是以现实空间的走访,通过著名演员麦克莱恩对杜甫诗歌的朗诵间接与杜甫对话,以及通过对当代普通中国人的访谈,将杜甫塑造成一个悲天悯人的“儒家英雄”,从而勾连起古今中国人的情感与道德,使中国数千年的儒家文化得到了生动的图解。纪录片《与古为友》的影像同样以现实时空寻访为线索,探寻嬉皮士说唱、功夫、文玩、分子料理等当下流行文化对中国古人文化及日常生活方式的传承,在追古与探新之中,诠释了中国古典哲学及美学的生命力。

(二)从共同历史到文化共性

另一方面,一直以来,中外合拍历史题材纪录片都特别注重对两国特殊历史的发掘,如中国与加拿大合拍的《潜龙之殇:一战中的华工军团》,与韩国合拍的《万历朝鲜战争》,与美国合拍的《金山》等都是这类纪录片的代表。《从长安到罗马》《敦煌:生而传奇》《重返刺桐城》《寻找苏禄王》《海上来客》等这两年间的历史题材合拍纪录片,继续保持对共同历史的发掘,寻找中西方尤其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交汇点,促进中外文明互鉴和文化认同。

值得注意的是,百集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已经明显超越了共同历史的简单发掘,而是力求在共同的历史的基础上发掘古中国与古罗马乃至中国与整个西方社会的文化共性。该片基本没有使用情景搬演去复原历史故事,也没有采用历史纪录片惯常使用的线性时间讲述方式,而是在西安与罗马之间平行剪辑,在两座古城中移步换景,每十集就一个主题挖掘两个文明的历史在器物、观念和制度上的相似处。如“治国之道”这一主题,以西安未央宫遗址和罗马恺撒铜像的对比,阐释刘邦和恺撒为两个国家制度性奠基所做的努力与牺牲,这是汉帝国与古罗马帝国崛起的基础;以西安博物馆里的“獬豸”陶俑和罗马意大利最高法院的正义女神雕像的对比,阐释两个文明相似的法制文化;以西安大雁塔和罗马元老院的对比,阐释两个文明相似的选官制度;以西安碑林的画像石和罗马斗兽场座位的对比,阐释两个文明在古代相似的阶级划分。

有学者认为,西方社会“把中国人当成异类背后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深刻的文化和心理鸿沟”[3]。如何化解这个鸿沟,即“如何被文化他者感知和评价,如何避免由于定型观念和偏见造成彼此间的认知偏差”[4],在中西历史中挖掘两者的文化共性,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历史题材显然有着重要的使命。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这两年以及一直以来,中外合拍纪录片中历史题材能够真正反映中西文化共性的作品太少,两年间仅有《从长安到罗马》这一部,而这正是当下中国国际传播战略中最缺少的选题。《从长安到罗马》从主体间性出发,对历史题材进行中西文化共性的成功挖掘,为今后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合拍提供了一个范例。

三、生态的中国:野性展现与天人合一

自然题材纪录片,一般将奇特的地形地貌和珍稀的野生动植物作为拍摄对象,不涉及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容易被跨文化观众“对抗性解读”,是跨文化传播中文化折扣率最低的一种纪录片[5]。世界顶级的纪录片制作机构,如英国的BBC、美国的探索频道和国家地理频道都将自然题材作为制作的重点领域,通过加大自然题材的制作投入,以求在全球纪录片市场获得高额回报和影响力。以“总台”为代表的中国纪录片制作机构,一直重视以自然题材纪录片的制作和合拍,为观众提供非凡的视听体验来提升国际传播力。综观近两年的自然题材中外合拍纪录片,其选题明显有两个方向:

(一)野性展现

一部分自然题材纪录片,力求真实呈现自然环境中动植物生长繁衍和物竞天择的本来面貌,以此满足观众对于某些特定环境和物种的好奇心。不得不指出的是,这种拍摄方式对硬件和技术的要求甚高,是我国的制片主体难以克服的弱点。而2021年公映,中法德美四国合拍的《雪豹的冰封王国》,超越了以前所有的“寻找雪豹”的雪豹题材纪录片,真正将雪豹作为全片的“主角”。该片充分使用各种高科技技术,对一个栖息在崖洞和山谷中的雪豹家庭及周边多个成年雪豹进行长达两年的跟拍,十分完整地记录了母雪豹怀孕和抚养训练幼崽的过程,展现了雪豹捕猎岩羊等食草动物的形态,以及雪豹与狼、藏獒、同类雪豹竞争的艰难处境,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全方位展现了雪豹的生活习性。该片一直将雪豹之间的领地竞争作为全片影像叙事的主要线索——中国对雪豹栖息地的保护使中国的雪豹种群维持在4500~7000头,雪豹已经不再濒危。该片虽然没有中国人的形象出现,但纪录片将中国人对雪豹等珍稀动物的保护所做的努力以一个含蓄的方式展现给了世界。该片是5集纪录片《野性四季:珍稀野生动物在中国》的第一集,另外四集分别以东北虎、金丝猴、藏羚羊和亚洲象为拍摄对象,如果这即将推出的四集都以第一集的同等规格制作,这无疑是中外合拍自然题材纪录片的顶级杰作。

(二)天人合一

另一种自然题材纪录片则着重凸显中国官方及民众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直接宣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价值观,3集纪录片《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王国》正是这一类型的代表。国家公园是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主体,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6]。可以说,将国家公园作为自然题材纪录片的选题,既能展现中国的自然风光和动物的原始野性状态,又能诠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成就和中国人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就影像文本来看,《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王国》以超高清的跟拍镜头和故事化的剪辑呈现国家公园中各种野生动物较为原始的生存状态,这是国际顶级自然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同时,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政府及当地居民对于生态的补偿性和自发性保护也是该片的表现重点。如在记录藏羚羊的迁徙一节,藏羚羊和当地居民的近距离接触就被真实记录了下来,纪录片的配音还特意解说,摩托车原本是偷猎者的工具,藏羚羊原本对之闻风丧胆,而今偷猎者被政府雇用为保护藏羚羊的护林员,此时的藏羚羊也对摩托车的声音习以为常了。类似的纪录片还有《米尔斯探秘生态中国》《精彩中国》《最美中国:四季如歌》等,但是这三部纪录片往往对人的表现过多,如《米尔斯探秘生态中国》所表现的野生动物只有受保护和救治的野生动物,其原始野性的状态未能展现,在给观众的视听体验上要比《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王国》逊色很多。

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这两年间的自然题材纪录片大多缺乏多边性视野,往往只表现生活在中国的野生动物,没有真正做到国际化。其实很多野生动物的生活、迁徙是跨国的,此前的纪录片《灰喜鹊》正是一部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自然题材纪录片。该片从一个动物学上的疑问开始,即为什么世界上只有中国和伊利比亚半岛附近有灰喜鹊这一物种,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并不是该片最成功的地方,该片最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对两只灰喜鹊与人类的交往的深入挖掘,展示了人与灰喜鹊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并以此对比了中国与西班牙两国人民的动物保护观念。进行多边化拓展,可以作为今后中外合拍自然题材纪录片选题努力的方向,这也正是BBC、探索频道和国家地理等欧美纪录片巨头的自然题材纪录片能够抢占国际放映市场的重要原因。

结 语

综上,选题国际化以及力求国家形象的真实、立体,是这两年间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在选题上所做的努力与创新。中外合拍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纪录片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方式。2022年1月,国家广电总局在《关于推动新时代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中外合拍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反映文明交流互鉴的优秀纪录片”[7]。虽然本文列举和分析的这两年间近30部纪录片都是在《意见》之前摄制的,但《意见》所鼓励的纪录片选题弘扬“人类共同价值”、反映“文明交流互鉴”,其实正是这些纪录片所努力的方向。这两年间,当代题材合拍纪录片对当代中国时代主题中“融通中外”知识的发掘,以及自然题材对动物野性及中国生态文明观的展现,其实就是对“人类共同价值”的发掘;无论是讲述共同历史还是挖掘文化共性,抑或是以古鉴今地将历史作为阐释当代中国人价值观和精神气质的窗口,实际上都是历史题材合拍纪录片对“文明交流互鉴”这一选题意蕴的追求。因此,这些合拍纪录片的选题经验值得在今后的纪录片合拍项目中沿用。当然,历史题材对中西文化共性挖掘过少,自然题材普遍缺乏变化意识,也是今后中外合拍纪录片的选题亟待改观的地方。

2021年,受美国极端政客的煽动,中美合拍纪录片《中国的脱贫攻坚》在PBS官网下架,此事遭到美国社会各界的广泛抵制,而后PBS又将该片恢复上线。此事让我们看到西方部分社会群体对中国有强烈的了解欲,同时合拍纪录片的传播力已经受到部分政客的忌惮。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合拍纪录片有媒介上的优势,亦有媒介上的责任,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雪豹题材选题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有只雪豹叫迷糊
中国人首次领衔保护雪豹
“雪豹”飞驰撼大地
雪豹这只猫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