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富时代的财富管理创新亮点

2022-02-09连平张秉文编辑白琳

中国外汇 2022年18期
关键词:管理机构资管信托

文/连平 张秉文 编辑/白琳

2022年的财富管理行业充满挑战,也蕴藏机遇。海外地缘政治风云变幻,全球资本市场波动风险加剧,给财富管理行业的投资者服务、投资者教育等方面带来了挑战。政策红利则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区域性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养老金融等新政都有利于夯实行业发展基础,促进行业发展。行业主体积极以创新求发展,重视投研、风控体系建设,借助科技力量,发展家族传承和慈善公益等非金融服务。总的来看,财富管理行业在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展现出了更多新的发展亮点。

行业积极助力共同富裕目标落地

我国的共同富裕目标提出后,得到了财富管理机构的纷纷响应,2022年以来这一趋势表现得更为突出。

一方面,各类财富管理机构从产品、服务、资金投向和准入门槛等方面自发进行多领域、多模式的创新实践。在证券公司领域,2022年3月,某头部机构发布《服务共同富裕目标行动计划(2022—2025)》,明确提出“提升广大中小投资者的获得感”“当好乡村振兴和公益慈善的践行者”等。在银行领域,2022年有理财公司推出“同富”系列慈善理财产品,还有理财公司推出首款“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理财产品等。在信托领域,一些信托机构探索推出普惠型的家庭信托,起步门槛仅需100万元,且可通过期缴的方式实现,大大降低了信托账户的设立门槛(传统的家族信托委托资产规模高达1000万元以上,通常只有高净值或超高净值人群方能问津)。

另一方面,政府、监管部门和行业自律组织积极推动、引导财富管理机构形成供给合力。例如,为加快支持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开展先行探索,2022年3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联合浙江省政府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浙江省内多家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出台了支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举措,展现出各类财富管理行业在监管指导下助力共同富裕加快落地的决心和作为。2022年6月,中国信托业协会启动了《信托业助力共同富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专题研究课题,旨在加强信托业助力共同富裕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吸引机构和人才集聚

国内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是2022年值得关注的重要趋势。2022年5月,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北京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际影响力较大的全球财富管理中心。2022年8月,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的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目标是打造要素集聚、业态齐备、开放融合的现代化财富管理生态圈。此外,青岛、广州、成都、重庆等地近年来也出台了打造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或区域性财富中心的政策目标。

国内外更多业内领先的财富管理机构和专业人才将加快向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集聚。根据规划,到2023年北京将培育一批优质财富管理机构和人才,财富管理产品类型不断丰富,财富管理服务能力持续优化,其中不少成果在2022年就将初见成效。2022年1月,上海提出,将进一步提升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能级;大力支持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及其专业子公司落地,在人才落户、住房等方面给予更大便利。2022年3月,上海陆家嘴金融城与国际信托与资产规划学会(STEP)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就加强行业交流、助力中国财富信托与规划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等达成协议。

展望未来,国内将形成由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高能级、强辐射的财富管理高地和青岛、成渝等区域性或特色化财富管理中心构成的财富管理市场多极发展格局。

投资者权益保护和投资者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2022年,财富管理机构在市场持续下行和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的情况下,全面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投资者保护。由于今年以来许多金融投资产品出现较大幅度的回撤,一向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出现了短期“破净”的情况。为稳定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保护投资者的权益,监管部门多次向市场宣导正确的风险理念。在监管指引下,财富管理机构更加注重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2022年3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了2022年度“一司一省一高校”投教活动启动会。协会鼓励各机构积极探索创新投教工作方式,并通过丰富多彩、贴近大众的形式传播科学的投资理财知识。许多基金公司也举办了形式丰富的投教活动。2022年3月,按照银保监会的统一部署,多家保险机构举办了投资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有的举办活动聚焦老年保险消费者群体,旨在全面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有的借助公司官网、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的普及面。在监管部门的指引下,将有更多保险机构加入到投资者权益保护、教育的队伍中来。

养老金融产品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

在监管的规范引导和积极推动下,养老金融产品迎来蓬勃发展。在银行理财方面,自2021年底首批养老理财产品开始募集之后,养老理财产品快速进入常态化发行阶段。其中,首批试点的理财公司发行了多只养老理财产品;第二批试点理财公司也开始发行产品。截至2022年6月,全市场存续的养老理财产品有22只。在公募基金方面,监管方面不仅积极参与各类养老金投资运营管理政策设计,还支持优秀基金管理人参与养老金管理,鼓励其开发适配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的基金产品。结合2022年上半年发行情况和监管导向来看,2022年中长期限(3—5年)的养老基金中基金(FOF)发行数量和规模将明显增长。在保险方面,鉴于监管部门已批准自2022年3月1日起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加之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养老年金保险等产品将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3月,国民养老保险公司正式获批开业后,很快推出了“国民美好生活养老年金保险”等产品。考虑到国民养老保险公司拥有多家大中型银行、证券公司、保险的发起方背景,其产品分销能力和市场影响力将远超一般保险机构。在信托方面,通过银信合作,2022年可能会诞生一批“养老保障信托”创新产品。

展望未来,国内将形成由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高能级、强辐射的财富管理高地和青岛、成渝等区域性或特色化财富管理中心构成的财富管理市场多极发展格局。

权益类资产仍是配置热点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较好控制,宏观经济基本面逐渐改善,权益类资产的估值有望获得基本面、政策面等多方面支撑,走出“前低后高”的向好态势。权益类资产估值水平取决于国内宏观经济走势以及市场对未来的预期和信心。目前看,这两方面都正在出现回暖。供给和需求端受到的疫情影响正在减弱,消费、生产、投资等都在逐步恢复,部分消费领域甚至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较大力度的政策推动会在节奏上加快企稳反弹的进度,经济回暖的程度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超出市场预期。

权益类资产估值“前低后高”的走势可能在2022年三季度后带动权益类金融产品热度回升。一是偏股型基金、银行理财、信托等类型产品有望在下半年获得市场的更多关注。部分投资者由于对行业和个股投资缺乏信心,可能更加倾向于交易性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等指数型产品。二是“固收+”类型银行理财、基金等产品估值有望回暖。三是部分投资者可能开始增加和股票市场相关性较低的另类权益资产投资,如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权益类资产仍有望成为2022年下半年的投资热点。

营销与服务“线上+线下”模式更加普及

受疫情因素影响,财富管理行业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更加普及。一方面,疫情之下,线下网点营业受到一定限制,不少财富管理机构相继升级完善线上“云理财”平台,加大理财产品的线上推广宣传力度。2022年6月,某大型商业银行发布公告将对线上平台相关业务进行整合升级,并计划将以手机银行作为面向C端用户的线上主入口,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金融+非金融”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对线上金融服务专业化、综合化、场景化、便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银行、证券公司等财富管理机构纷纷推动数字化转型,上线财富开放平台,与资管机构共建财富管理开放生态。有的银行率先以线上APP为依托构建了“财富开放平台”,一端链接全市场优秀的资管机构和产品,形成完善的财富管理生态循环;另一端链接个人客户,以“去中心化”的模式让客户同时享受银行和优秀资管机构的专业服务。一些证券公司也相继上线财富开放平台,并邀请资管机构入驻共建财富管理生态,为客户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产品超市”和“服务聚合”。此外,公募基金等财富管理机构探索内容视频化等模式,将理财产品营销与互联网直播结合,并尝试通过制作投资科普小视频等形式,开展线上投资者教育,在满足疫情期间客户购买理财产品需要的同时,丰富客户的金融和理财知识,为经营受限网点拓宽了营销渠道的同时增加客户黏性。

“管顾分离”趋势近几年已经开始形成,随着监管政策的推动将实现加速发展,形成全行业范围的运作模式。

“管顾分离”模式得到更多推广

“管顾分离”模式,即资产管理业务和投资顾问业务作为相互独立的公司实体运营,而不是以同一公司不同部门的方式来运营。这一趋势在近几年已经开始形成,2022年随着监管政策的推动将实现加速发展,形成全行业范围的运作模式。

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适度放宽同一主体下公募牌照数量限制,支持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公司等专业资产管理机构依法申请公募基金牌照,从事公募基金管理业务。5月,证监会又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对证券资管、保险资管和银行理财公司设立公募基金公司做出了具体规定。这就为证券公司和保险资管独立公募资管机构扫清了障碍。在此背景下,5月28日,某头部保险资管机构发布公告称,旗下控股的基金管理子公司于5月26日获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由此其公募事业部正式转型为独立的基金公司。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独立资产管理部门,未来银行、保险、证券、第三方财富管理等类型机构将形成和巩固母公司运营投顾服务业务、子公司独立运作资产管理业务的模式。投顾服务将更加以客户为重心,避免受到强势资产管理部门掣肘,从根本上扭转行业“销售导向”的市场形象。

家族信托和慈善信托业务加快发展

信托投资在财富保值增值方面的独特作用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重视。随着高净值人群对代际传承需求的持续增长,2022年财富管理机构将加快家族信托、慈善信托业务发展。

一方面,作为信托本源业务之一,慈善信托成为信托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目前超过九成的信托公司设立了慈善信托,涉及三农、环保、扶贫、助老助残、教育、医疗等多个公益领域。另一方面,银行、证券等联合信托公司推动家族信托业务发展。2022年,某私人银行引入合作信托和保险公司,推出集家族信托、人身保险、养老理财、养老增值服务四大功能于一身的“养老保障特殊目的家族信托”,由合作方组织资源,向客户提供衣食住行、老有所医、老有所学等增值权益,并发挥家族信托“财产独立性”特有优势,保障资金安全,为老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一些头部证券公司也相继发力高净值财富市场,与信托公司合作推出家族信托服务。2022年3月,某外资证券公司协同第三方合作信托公司正式推出境内家族信托信息资讯服务等相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资产传承、风险隔离、资产保值等需求挖掘。此外,主流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通过旗下家族办公室搭建服务架构,再由合作信托机构执行的模式打造家族信托业务的差异化竞争力。

猜你喜欢

管理机构资管信托
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来了
破题信托净值化转型
信托QDⅡ业务新征程
加拿大自然资源管理机构及职能
历代大曲管理机构考
资管新规正式落地,金融生态重塑在即
盛松成:资管新规意义重大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财政部:资管产品暂按3%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券商资管挑战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