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2022-02-09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生心理

郭 鑫

(青岛胶州李哥庄镇李哥庄小学 山东青岛 266300)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国民的生活质量和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越来越重视。针对此,需要开展相应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社会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教师在对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经常遇到困难。当前,国家、省市政府都相继出台了相关文件和政策,规范和指导了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我国最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与指导意见》中“开展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进行学校心理健康宣传”的相关内容指出未来需要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的关注。可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

一、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可能都会导致他们出现不良的心理现象,若是不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注意,现如今,已到了培养中小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习能力和身心健康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纲要》相继颁布,各级教育部门也相继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1]。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学校管理人员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部分学校的管理人员认为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不务正业”之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系统、深入的认识。例如,一些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育、智育工作,为加强学生德育、智育的质量和效果,将提升小学德育、智育水平作为管理人员工作安排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了能够顺利通过上级检查、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工作,紧抓德育、智育,所以可能会忽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此之外,一些学校管理人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轻视,使得建设好的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没有得到相应的管理,开放时间不确定、宣传工作没到位,这也导致部分小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后,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疏导。心理健康是小学生人格发展完善的重要部分,学校管理人员应当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工作安排中并认真实践,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2.教师心理素质教育意识薄弱,没有进行系统培训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与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学科一起实施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但是目前,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还停留在传统和灌输的阶段,特别是在心理学课程上,学校几乎没有考虑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2]。有些小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时候只是侧重于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更不会去探究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去预防和治疗学生心理问题以减轻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有部分教师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了,但是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去处理。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例如,学校应当为教师开办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课程,提升小学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加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过,很多学校虽然从课程设置、活动安排、课程资源等方面对心理学课程进行了系统研究与设计,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将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将其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样往往使课程流于形式或内容枯燥乏味、吸引力不够、效果不理想。

3.教学方法落后,仅依靠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或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上,没有开展系统、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往往仅依靠德育工作者顺带负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也正因如此,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较差,很少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帮助。此外,不少学校往往采取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参与、家庭支持、舆论支持和心理健康教育者主导五种方式。学校是主体,教师则是主导角色,学生则是被动参与。这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学校教育“重教轻管”“重知识轻能力”“重教师轻学生”等现象[3]。另外,一些学校重视德育工作缺少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往往把目光盯在学校成绩上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这可能导致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单一、效果不明显,也容易产生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够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要想把这门课教好,学校必须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在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利用先进办学设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以满足师生不断提高的心理健康知识需求。

4.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缺乏,未重视心理素质的自我发展过程

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但在这一群体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有学者认为:小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状况不够了解,是其身心发展不够完善的主要原因。他们对自己心理状况缺乏应有的认识和了解,也没有关注自身发展速度缓慢而导致自信心降低。他们无法意识到自我表现的积极意义以及如何去应对它们,也很难去改变或克服自己的不良境遇。现在许多学生不敢面对自己的现状和问题,无法积极地面对学习过程中出现障碍和挫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多注意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通过引导他们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小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学习问题,就要求教师将注意力集中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上来。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更加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从而减轻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一些学生与同学产生矛盾导致情绪低落时也需要老师给予适当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沟通,使学生们了解自己的行为会给周围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和体验,从而学会积极面对生活,增强自信心,并培养自尊、自爱和自信的生活态度[4]。

5.家长普遍忽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一些家长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及综合素质,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为许多家长的普遍心理,这种心理的形成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家长普遍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和指导能力,致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动力。家长不注重家庭教育方法,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教育方法单一化和片面化;缺乏科学家教指导方法。部分家长也忽视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哪些困难和挫折,缺乏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学会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家长自身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水平直接决定了家庭教育效果[5],而目前一些学校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不重视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家校联动的心理学活动设置不合理、内容简单、知识枯燥,没有很好地整合学生的课程资源,导致学生和家长对于心理学教育都兴趣平平。家长对学校组织的心理学教育活动学习的兴趣不浓、参加学习活动积极性不高,这些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加以重视并积极进行改进和探索。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征

1.性格孤僻

孤僻是心理平衡被打破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家庭关系和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原因,小学生有可能不愿意与人交往和沟通,难以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有的学生虽然喜欢和人交往,但缺乏自信,从而变得性格孤僻。性格孤僻是儿童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的表现。

2.自我意识淡薄

自我意识是儿童对自我进行客观评价、判断、评价的心理基础。自我意识的发展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淡薄的儿童一般对外界的评价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自我意识淡薄的儿童比较内向,不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等。因而也影响了心理平衡的保持和发展。自我意识的淡薄不仅影响到小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到他们的社会性发展。

3.优柔寡断

优柔寡断表现为做事犹豫,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在处理事情时往往感到犹豫、拖延。有时因有困难而放弃,从而丧失了采取行动的机会。有时因被拒绝而感到恐惧或恼怒,习惯于采取消极回避的方法来处理问题。

4.厌学心理

部分家长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强迫孩子参加各类兴趣班,学生可能就会因为压力过大而精神紧张,出现上课不听讲、下课捣乱、甚至逃课等行为。家长对小学学段的学生要求过高,学生是很难承受的,在这样的压力下,不少学生的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压力过大、被教师责骂、与同学产生矛盾,这些都是诱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因素。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增强学生适应能力

随着小学生活的展开,以及社会竞争,小学生处于社会生活的重要角色,但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且要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上、生活上等一些客观条件上对其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然而,小学生的心理不稳定往往是因为他们的适应能力差,尤其是在受到挫折后,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和应对困难或问题的经验,缺乏对困难和问题做充分评估和了解的能力,从而造成挫折心理过强[6]。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学校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很好地舒缓学生心理压力,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首先,应当做一些日常生活方面的处理问题。例如,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和挫折感等积极活动。其次,应当耐心引导他们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当教师发现学生出现了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时应该及时进行干预,并在生活上予以引导。同时,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学会正确面对困难、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逃避困难或逃避问题,这样反而可能加重问题并影响个人日后发展。只有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2.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小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克服各种困难,才能成长为适应社会需求、真正实现自己价值的优秀人才。而自我控制能力是小学生人格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能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和冲动心理,才能使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自己是幸福的、是快乐的,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性和自制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语言是人们沟通心灵、沟通思想的重要工具,心理健康的人往往能做到既讲道理又谈心理,而不会发生心理冲突,从而稳定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把思想和情感传达给学生,更要把表达心理活动的正确方法传递给学生。学生往往都喜欢模仿身边大人们脸上的表情或神情来表现自己的想法,这就更需要教师运用好心理学中的有关知识对他们讲解生活中一些有实际意义的事件或情景,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心理调节知识[7]。例如,教师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让学生对着镜子说出“我想做什么”,或者是让学生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内心活动,让学生学会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身的感受,以达到提升学生自制力的目的。自制力强了,就不会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干扰而冲动或暴怒。好的自制力可以使一个人在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和影响的情况下保持健康情绪。坏的自制力则会使一个人在受到干扰和影响产生逆反行为时产生烦躁情绪,甚至做出违背自己意愿和想法的行为。所以,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他们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还表现在对人际关系的高度关注、乐于与人交往。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都比较高,同时他们也很喜欢交朋友,这使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态度都比较客观的。如果一个学生有这样的心理感受,那么他的言行也容易表现出一种符合实际情况的健康状态,不至于因为虚荣心过强而使自己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同时对自我评价也要客观地分析自己在人际关系中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只有这样才能采取适当方法对自己进行调节。小学生建立人际关系是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事情,人际关系对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且深远的意义。在交往中不仅要学会求同存异,更要学会相互尊重与理解,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与人交往中感到舒适又安全。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还会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及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能力。好同学之间感情深厚、亲密、融洽,遇到问题不会斤斤计较;师生之间关系和谐、融洽;同伴之间相互关心、互帮互助;同学间生活有规律有条理等,都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所必需的素质要求。当然这是由个体生理特点和心理活动特点所决定的,绝不能一概而论。而这种素质在不同情况下要表现出不同程度方面的差异,那就需要不断地进行磨炼提升了。

4.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体现在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能认真听讲,并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知识内容讲给别人听,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会自主地利用所学的知识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或为自己的学习做准备,这都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体现。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避免单纯依靠老师的督促、提醒而完成任务、学习态度消极、懒惰等不良行为。因此,教师对于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注意学生不同年龄时的个体差异性,要避免单纯依靠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作出评价[8]。要让学生从自己的思想深处去思考问题,要把学生培养成“学得会”“学得好”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上课时语言表达困难和书写潦草难以辨认文字的实际情况,在进行适当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时发挥一定作用。当发现学生书写潦草时,要加以批评并纠正其错误,同时要对学生学习上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适当调节和鼓励。只要教师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学生才能更快地发展出自主学习的能力。

5.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

小学生的身心素质与人格密切相关。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绪稳定、积极乐观。二是性格开朗、活泼。这两个方面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小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征,这与他们所处环境、性格特点有直接关系。从个体的年龄和能力看,小学阶段应是儿童智力发展较快的时期。从心理素质的角度看,小学阶段应是具有健全人格和丰富想象力、创造力的心理发展阶段。从生活经验反映看,小学中、小学生一般较少受到挫折感影响,具有自我保护能力,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因此,在这种前提下,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结语

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投入到了这一领域中。但遗憾的是,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很多教育工作者并没有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没有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分析,本文致力于阐明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希望更多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提高认识,做到既重视素质教育与素质培养,也要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教师和学校有关人员的作用,及时了解小学生动态,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小学生解决心理障碍问题。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小学生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心理感受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