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时代传媒专业形态的重塑和探索

2022-02-08王秀娟

传播力研究 2022年34期
关键词:时代

◎王秀娟

(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 广州 510000)

一、研究缘起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特别是在5G、AI、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加持下,云时代的序幕正在逐渐开启。新闻传媒作为反映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重要领域,其变化也正在与技术变革并行。例如,新闻媒体的采访方式与传播形式所发生的变革、传统新闻采访因适应融媒产品生产而进行的调适、利用精准定制算法促进投放方式的改变,以及由单向传播向圈层社交互动传播转型。但是,既有的研究对有关上述种种新闻传媒领域变化的讨论并不充分,部分学者囿于参与新闻生产实践的经验不足,较少结合新闻生产实践经验进行讨论。本文结合新闻实践领域的现实变化,讨论云时代技术变革对新闻业态与从业者的影响。

二、云转型对新闻业态的重塑

(一)云转型下新闻策划由被动选择变主动选择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三年多来,疫情减少了人员流动,阻隔了时空,很多时候传统的面对面采访方式不能实现。以全国两会为例,疫情后广东广播电视台的持证记者名额压缩为5名,全部在广东团封闭管理,大量的报道只能采取“云采访”的模式。当年5G已正式商用一年,有技术也有条件进行“云”转型。不过由于时间仓促,转向云上采访是一种被动之举,是对此前两会采访预案的紧急调整。当年的云采访,利用5G和新的直播软件,仅仅只是解决了画质不够清晰的问题,没有更多的发挥。

2021年,疫情依然此起彼伏,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各媒体做足了预案和充分的准备工作,云采访已经普遍地应用于两会代表委员的采访中。广东广播电视台的两会访谈类节目《超级访问》也将原来的一个演播室变为两个演播室,北京、广州各设一个,并解决了传输的问题,实现了主持人在广州演播室与北京的嘉宾进行连线访问。但这种采访方式对于访谈类节目来说,场景割裂,传输存在延时,互动性差,交流感较弱。

到2022年,高速率、低时延的技术应用更为广泛,VR/AR/MR崛起,成为传播领域最为耀眼的现象级产品。针对前两年在云采访中遇到的问题,2022年两会打造出《两会“云”客厅》,采用了虚拟技术和云连线应用结合的方式,实现实时虚拟合成,信号传输延时小于300ms,真正让主持人与嘉宾能够顺畅交流。

由此可见,云转型虽是受到疫情影响的被迫转型,但也是技术发展应用的必然选择。未来,视频生产将更多地融合新技术,催生出更多的“云”视频产品。

(二)云时代技术重塑新闻生产过程

云时代,技术是核心,高速传播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全方位嵌入新闻传播生产链,随之而来的是电视新闻在信息采编、内容生产、产品形态、分发渠道等各环节实现变革重塑,推动形成以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传播格局。

首先,新闻信息的采集搜索正在逐渐迈向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依托大数据、算法、深度学习以及相关传感器,对人的核心智能进行模拟、延伸和拓展,基于对逻辑主义、联结主义、行为主义的综合,人工智能表现出了明显的逻辑性、学习性和预测性特征[1]。在新闻传播领域,人工智能改变了新闻生产流程,提高了新闻采编效率。人工智能应用于新闻采访,在打破时空界限的同时,也突破了以往难以对庞杂数据进行高效分析的局限,帮助媒体在海量无序信息中搜寻重要的信息,透视事物内在发展机制与规律。

视频信息分类整理最大的障碍是“搜索”,以往的做法是,给每一段视频编码关键词,通过搜索关键词的方式来找到相应的视频素材。但这种做法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关键词少了,有些视频搜索不出来;关键词太多,不够精准,搜索也就失去了意义。近年来,广东广播电视台引入智能媒资系统,结合AI技术,进行人脸识别,通过大量的视频资料学习,能够迅速锁定需要找的人物所在的新闻片段,极大地提高了视频搜索效率。

其次,新闻内容的生产依托技术变化逐步实现云端化。5G具有高速率、高容量、低时延、低能耗等四个特点,信息传输的高速率意味着视频语言将取代文字语言成为社会交流的主要表达形式。[2]社会交流对于视频的需求量更大了,这对于电视媒体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拍摄设备的小型化和高清化,每个人都能成为视频生产者,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只有不断提高内容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在视频这个赛道上立于不败之地。

广东广播电视台2022年上线了云上融媒制作与分发中心,包括云传输和云生产服务,提供多终端直播流、第三方内容源接入,支持4K直播传输,实现了与演播室实时连线互动交流对话直播服务,同时作为融媒体直播内容管理与分发核心服务,通过云导播和云转码,实现相应流媒体直播转推流功能,让直播快捷方便地为第三方媒体平台提供分发服务,云传输为开放式兼容服务,可以实现第三方云传输支持,云生产提供云收录、云剪辑和云存储,通过AI智能分析画面图像和语音识别技术,实现自动语音处理和智能拆条,为融媒体生产提供高效便捷的智能化服务。

再次,新闻产品的形态表现在技术赋能下呈现出多维化的形态特征。在融媒探索的初期,新闻学习互联网表达和形态,推动Vlog和H5产品,但在云时代,电视媒体已经在从学习走向创新,逐步引领互联网视频形态的发展方向。借助于虚拟合成技术、数字建模、元宇宙等技术能够构建一个“场景”,使得视频新闻的产品形态越来越多样化,从同屏到跨屏到融屏。

广东广播电视台打造的《两会“云”客厅》,看起来就跟实景采访一模一样,几乎看不出来抠像的痕迹。团队精雕细琢,从拍摄、传输、灯光、置景,到主持人的坐姿、视线等都精心设计,低延时、无障碍,不仅做到了跨时空自然逼真的视线交流,使云访谈从“屏对屏”走向“面对面”,还实现了“手握手”(见图1)。北京冬奥会期间,央视在行进中的京张高铁的演播室进行5G超高清直播,这对于稳定的信号要求更高。(见图2)新华社则是与百度希壤元宇宙平台合作,推出了“2022年全国两会融屏访谈”,将身处北京的新华社主持人“送上”中国空间站,与王亚平“裸眼3D”般面对面交流。数字建模,三维透视的场景复现,沉浸感更强(见下页图3)。

图1 广东广播电视台《两会“云”客厅》

图2 央视京张高铁5G超高清直播

图3 新华社与百度希壤元宇宙平台合作推出的“2022年全国两会融屏访谈”

此外,云时代技术变革已经倒逼新闻内容的分发渠道呈现出社交化的特征。云技术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决定了媒体不能再延续过去的老路,应该朝着更灵活的体制机制创新转型,将时政、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舆情监督等方方面面纳入智能媒体,借助云平台,将媒体打造成综合性信息枢纽。从内容分发渠道来看,依托广泛串联的信息库,人工智能能实时掌握社会环境、具体场景、用户状态、用户需求,以定制化为特征的算法新闻快速增长。尤其在云时代,媒体能够实现信息内容的精准分发,进一步加强了同用户的联系,新闻分发将更加个性化、智能化。同时,分发也不意味着单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更为广泛的社会参与,受众同时也能成为信息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广东广播电视台启动了2022年全国两会“我向两会说愿望”广东大中小学生建言短视频征集活动,学生们以短视频的形式,就自己关心的话题,为国家建设发展建言献策。截至3月12日,超过21.5万人参加活动,收到广东全省学生上传视频近1.1万条,征集作品收获点赞数达10.7万,更有多名学生的建议被代表委员纳入到议案建议中。视频新闻借助互联网的平台打造线上线下活动,真正实现了大小屏融合,传播者与受众的零距离交流。

(三)云时代对新闻从业者提出新的要求

云时代,媒体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发展需求,其内在发展逻辑、发展路径发生了深刻变化,也对新闻从业者进行了重塑。媒体工作者要善于把握融媒传播的内在规律,抓住新闻采写的焦点、难点、痛点与热点,创作出更多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有传播力度的新闻作品。云时代也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全新的技能要求,换而言之,这也是云时代技术加持下技术变革对新闻从业者的重塑。

首先,云时代对新闻从业者的能力要求更加立体,锻造全能型记者势在必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3]。“四力”建设对媒体工作者的政治站位、业务水平、工作作风等方面提出了综合要求,为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者固本强基、弘扬传统、提升本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脚力”指的是调查研究的能力。云时代,需要区分“在场”与“不在场”。所谓“在场”是身体本身在事情发生、进行的现场;在场是一种主体间交往互动的实际关系。影像是身体的虚拟在场,在信息时代,虚拟化在场似乎比实际在场更重要[4]。所以,云时代并不是说就不需要践行“脚力”,恰恰相反,电视融媒记者不仅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线下的实地调查,而且要善于深入抖音、快手、B站、知乎等社交媒体平台,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做好线上社会调查,加强数字时代无形的‘脚力’。”

“眼力”指的是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电视融媒记者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选题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层意义和价值。在云时代,电视融媒记者践行“眼力”,既要注重练好内功,也要善于借力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合成等新技术,有效提升新闻工作者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层次与能力,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脑力”就是思考和学习能力。在云媒体时代,人工智能能够完成信息收集、数据分析、AI翻译等部分工作,有效提高新闻生产效率,但是对于新闻导向把控,宣传角度的选取和传播的“时度效”把握等,还是需要记者的“脑力”来判断,把握时机,实事求是,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语言来讲好中国故事,才能有效避免“低级红”和“高级黑”。

“笔力”指媒体工作者的语言表达和行文能力。除了文字功底过硬,电视融媒记者的“笔力”更需要运用新媒体的手段,从画面剪辑、包装、特效、制作、配音、配乐等各方面提升片子的整体可看度,用可视化的视听手段把新闻故事讲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比如,一个有“网感”的标题就能立刻吸引受众点击进去了解内容;网络流行热词、流行语的运用,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而弹幕、表情包、动画特效、带感音乐的加持,则更加符合年轻受众的审美,受众喜欢看、看得进、看得懂,才能接受片子所传达的核心价值,达到宣传的效果。

其次,新闻从业者必须更新知识架构,坚持突破与创新,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建模等技术与新闻业深入融合,全方位嵌入“内容生产—渠道分发—用户消费”的产业链条,智媒体能够做到协同联动,新闻内容生产与传播效率更高,在促进舆论引导、主流价值传播上具有更大的优势。

2017年6月,新华社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投资成立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新华智云,2019年,新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的25款媒体机器人,助力新闻人“采集”和“处理”新闻资源,这是国内人工智能机器人在新闻内容生产领域首次实现矩阵化落地。新闻从业者的鼻祖能够主动拥抱技术变化,主动参与技术加持下“媒体+”的突破,同其他领域其他主体有机交互,助力跨领域的资源协同联动,这也成为媒体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再次,新闻从业者必须融入社交圈层,利用好社交媒体[6]。在这个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人都是内容生产者,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什么样的产品才能迅速抓住受众的眼球?那一定是有创意的产品,创意可以是一个吸睛的标题,可以是别出心裁的剪辑手法、动感十足的配乐,也可以是俏皮可爱的动画特技。如今好的产品不断迭代更新,受众可能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这就需要媒体从业者发挥智慧,不断创新,引领受众的审美。

我们正处于“无处不圈层、无处不社交”的环境中,大量的消息会被无视,只有符合某些特定社群的共同兴趣,才能被社群成员所认同,进而阅读并传播。因此,传统媒体应该大力挖掘媒体的社交和消费属性,每一条融媒产品必须有清晰的受众定位,用定制化算法来进行精准投放,这样才能不断满足日益成熟的消费者需求[7]。媒体应真正融入到社交圈层中,成为“社交达人”,才能进一步扩大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三、结语

云时代,技术是核心,新技术全方位嵌入新闻传播生产链。媒体从信息采编、内容生产、产品形态、分发渠道等各环节实现变革重塑,由传统的新闻报道转变为融媒产品生产。在新形势下,媒体需要不断颠覆创新,拥抱新技术,充分挖掘媒体的社交属性,融入圈层社交,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时代
20时代,辉煌开启
最美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立足新时代 展现新作为
冷恋时代
“两会”“典”亮新时代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