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泓煤业9306 工作面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

2022-02-08张青

煤炭与化工 2022年12期
关键词:切顶侧向采空区

张青

(翼城华泓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临汾 043500)

1 概 况

华泓煤业目前所采9+10 号煤层,工作面之间煤柱宽度留设20 m,造成资源浪费。巷道位于应力增高区内,围岩应力大,掘进作业中支护困难。回采作业中,工作面受动压影响,巷道变形,围岩难以控制,易发生顶底板、两帮收缩等问题,不利于安全回采。因此,研究区段不留煤柱、实现采区无煤柱护巷具有重要意义。

华泓煤业9306 工作面井下位于三采区南翼运输大巷东南部,工作面西南部为9304 工作面采空区,东北部为9308 衔接工作面,东南部为矿界F8断层。9306 工作面上覆2101 工作面已回采完毕。该工作面地面标高1 070—1 150 m,井下标高807—832 m,奥灰水位标高624.4—625.4 m,埋藏厚度285~320 m。工作面走向长546 m,采长为210 m。

9306 工作面开采9+10 号煤层,工作面总体形态为南高北低,大体呈单斜构造,煤层波状起伏局部有低洼,煤层厚度为1.9~2.6 m,平均2.3 m。煤层结构简单,普遍含一层较稳定的夹矸,上层煤厚0.7~1.2 m,平均0.8 m;夹矸厚度0.05~0.2 m,平均0.1 m;下层煤厚1.1~1.8 m,平均1.4 m。煤层结构为0.8(0.10) 1.4;煤层倾角1°~6°,平均倾角3°。工作面范围内全部稳定可采,煤层结构简单,层理较明显,节理不发育,硬度系数为2~3。煤种为低灰- 中灰、中硫- 中高硫、高热值- 特高热值的无烟煤。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如图1 所示。

图1 煤层综合柱状图Fig.1 Coal seam comprehensive histogram

为提高华泓煤业9306 工作面资源回收率,保证安全开采,现计划在该工作面实施无煤柱沿空掘巷开采技术,实施切顶卸压。

2 切顶卸压分析

切顶卸压是通过预裂爆破技术,将巷道上方基本顶、上覆岩层及一线岩层切断,使巷道顶板由长悬臂梁转变成短悬臂梁结构,阻断应力传递,降低回采动压对留巷的不良影响,并采取一定补强支护措施保证顶板稳定,在工作面回采后采取挡矸措施,使采空区顶板沿切缝垮落并沿挡矸措施一侧形成巷帮,配合临时支护措施使留巷度过工作面动压影响,最后回撤临时支护实现沿空留巷,如图2所示。

图2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原理Fig.2 Technical principle of roof cutting and pressure relief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3 沿空留巷切顶高度及关键参数确定

3.1 切顶角度的确定

适宜的切顶角度可有效减少切顶作业时产生摩擦阻力,有助于侧岩层的下落,卸压效果显著。实践经验表明,切缝线应偏向采空区一侧,且角度不宜太大,大角度导致切顶短悬臂结构长度过大,施工难度系数增加。结合9306 工作面实际情况,确定切顶角度≤20°。

3.2 切顶高度的确定

根据力学实验测得的岩石物理力学参数计算上覆岩层各层载荷,确定留巷工作面关键层位。9306工作面覆岩分层参数见表1。

表1 9306 工作面覆岩分层参数Table 1 Stratification parameters of overlying strata of 9306 working face

续表

根据采场“大- 小”结构原理,巷道属于小结构,因此初步判定9+10 号煤层上覆1~6 层中2 层石灰岩对沿空留巷巷道顶板的载荷影响较大,为关键层。因此,利用FLAC3D 软件,按照切断K2 石灰岩的高度和切断K3 石灰岩高度进行模拟分析,即切顶高度8.9 m 和15.8 m。

3.2.1 切顶高度8.9 m 时模拟结果分析

(1) 围岩应力分布。

切顶高度8.9 m 条件下巷道应力分布如图3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巷道顶板靠采空区帮一小部分垂直应力向上,其他部分垂直应力均向下,向下的垂直应力最大值为10.34 MPa,位于顶板实体煤帮肩角处;巷道底板垂直应力均向下,底板实体煤帮底角处垂直应力最大,为7.94 MPa,向采空区帮方向逐渐减小;巷道实体煤帮水平应力向左,最大值水平应力为2.96 MPa。

图3 切顶8.9 m时巷道应力分布Fig.3 Stress distribution of roadway at 8.9 m roof cutting

(2) 侧向支承压力分布。

切顶高度8.9 m 条件下留巷侧向支承压力曲线如图4 所示,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在短距离内急剧增长至峰值位置,随后又迅速降低,直至距离留巷煤帮30 m 左右位置时垂直应力变化才开始缓和。侧向支承压力峰值在距离留巷煤帮12 m 左右的位置,大小为19.23 MPa,应力集中系数2.20。

图4 切顶8.9 m时侧向支承压力曲线Fig.4 Lateral abutment pressure curve at 8.9 m roof cutting

(3) 巷道位移分布。

切顶高度8.9 m 条件下留巷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分布如图5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巷道顶板整体向下变形,其中实体煤帮侧顶板下沉量较小,向采空区帮侧逐渐增大,至采空区边缘顶板下沉量达到最大,最大下沉量为122.11 mm;巷道底板整体出现底鼓现象,其中底板中部靠近实体煤帮一侧底鼓量最大,达到283.08 mm,向两侧逐渐减小;巷道实体煤帮实体煤出现涨帮现象,在实体煤帮中下部水平位移达到最大30.59 mm。

图5 切顶8.9 m时巷道位移分布Fig.5 Roadway displacement distribution at 8.9 m roof cutting

3.2.2 切顶高度15.8 m 时模拟结果分析

(1) 围岩应力分布。

切顶高度15.8 m 条件下巷道应力分布如图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巷道顶板靠采空区帮一小部分垂直应力向上,其他部分垂直应力均向下,向下的垂直应力最大值为8.24 MPa,位于顶板实体煤帮肩角处;底板最大垂直应力区域在实体煤帮底角处,达7.48 MPa,向采空区帮方向逐渐减小;巷道实体煤帮水平应力向左,最大值水平应力为1.95 MPa。在切顶高度为15.8 m 的情况下,巷道围岩应力在邻近采空区一侧有部分卸压,相较于切顶高度为8.9 m 的情况,卸压程度比较明显。

图6 切顶15.8 m时巷道应力分布Fig.6 Stress distribution of roadway at 15.8 m roof cutting

整体来说切顶高度越高,顶板最大垂直应力越小,切顶高度达到基本顶及其上覆关键岩层高度后,切顶高度的对顶板最大垂直应力的影响逐渐减小。

(2) 侧向支承压力分布。

切顶高度15.8 m 条件下侧向支承压力曲线如图7 所示。初始距离内迅速增大,持续一段距离后急剧下降,随后回升至峰值,一直到距离留巷煤帮30 m 左右位置时垂直应力变化才开始持续降低。侧向支承压力峰值出现在距离留巷煤帮30 m 左右的位置,大小为16.95 MPa,应力集中系数1.94。

图7 切顶15.8 m时侧向支承压力曲线Fig.7 Lateral abutment pressure curve at 15.8 m roof cutting

理论上讲,切顶高度与顶板侧向支承压力峰值呈反比关系,切顶高度达到基本顶及其上覆关键岩层高度后,对侧向支承压力峰值及应力集中系数影响减缓。

(3) 巷道位移分布。

切顶高度15.8 m 条件下留巷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分布如图8 所示。巷道顶板整体朝下变形,实体煤帮侧变形相对较小,采空区边缘的顶板变形最大,下沉量101.51 mm;巷道底板发生底鼓,中部偏向煤帮一侧底鼓最为严重,达177.57 mm,两侧底鼓变形缓慢下降;巷道实体煤存在涨帮情况,中下部水平位移最大,为14.27 mm。

图8 切顶15.8 m时巷道位移分布Fig.8 Roadway displacement distribution at 15.8 m roof cutting

3.3 切顶关键参数确定

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及顶板岩性情况,综合确定此次切顶高度为15.8 m。超前预裂切缝包含打钻和爆破,施工范围为9306 进风顺槽切眼至停采线外15 m。

4 爆破钻孔参数

4.1 钻孔开口位置

为最大限度保护顶板的完整性,确保留巷断面,钻孔尽可能的贴近回采帮,同时结合钻机回转范围确定开孔位置。一般孔位距离回采帮≤300 mm,且钻孔成一条线分布。

4.2 钻孔角度

如图9 所示,钻孔倾角α 是指在巷道中线剖面图中,钻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倾角β 是指在巷 道断面图中,钻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图9 爆破钻孔布置示意图Fig.9 Blasting borehole layout

钻孔倾角α 需考虑因顶板是否有利于钻机施工、是否有利于钻孔装药、是否能保证切缝效果、是否能减少装药量等因素;爆破钻孔倾角β 需考虑切顶后基本顶、上覆关键层悬露长度等。结合9306 工作面现场及设备情况,确定向工作面回采帮倾斜,α=75°,β=0°。

4.3 钻孔直径及间距

根据华泓煤业钻机设备的实际情况,确定钻孔直径d=50 mm,深孔钻孔间距L深根据爆破破裂区范围确定,浅孔间距L浅根据深孔间距,考虑岩层性质均匀布置。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深孔间距L深=800 mm。浅部仍然采用爆破切顶,结合上述分析结果,浅孔钻孔间距L浅=800 mm。即深孔- 浅孔间距400 mm,深孔- 深孔间距800 mm,浅孔- 浅孔间距800 mm。

4.4 钻孔深度

依照9306 工作面综合柱状图和数值模拟结果,目标切顶高度为15.8 m。钻孔深度H 可通过如下临界公式计算:

式中:H0为目标切顶高度,15.8 m;α 为钻孔倾角,75°;β 为钻孔倾角,0; σ 为煤层倾角;c为钻孔超过目标切顶高度厚度,取0.1 m。计算得预裂切缝钻孔深度H=16.8~16.9 m,因此钻孔深度取17 m。

依照《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深孔爆破时封孔长度不低于孔深的1/3,即封孔长度不小于6 m,而华泓煤业9+10 号煤层直接顶为8.3 m 厚的K2 石灰岩,深孔爆破后对K2 石灰岩基本无影响,可采取深浅孔结合的方式进行切顶卸压。考虑到深孔封孔长度为6 m,则浅孔深度设为7 m,具体参数见表2。

表2 爆破钻孔参数Table 2 Blasting borehole parameter

5 装药及封孔结构

装药及封孔结构如图10 所示。

图10 装药及封孔结构示意Fig.10 Charging and sealing structure

(1) 炸药。

选用三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直径φ=32 mm,长l=200 mm,重量m=200 g。

(2) 装药量和药卷数量。

深孔爆破孔深度17 m,装药段长度为11 m,封孔段长度为6 m;浅孔爆破孔深度为7 m,装药段长度为4.5 m,封孔长度为2.5 m,均满足规程要求。

线装药密度q=1.0 kg/m,装药段装药量Q=Lq。则深孔装药量为11 kg,药卷数量55 卷;浅孔装药量为4.5 kg,药卷数量22 卷。

(3) 装药及封孔结构。

孔内分为装药段和封孔段。装药段采用O 型聚能管装药,封孔段采用黄土/ 粘土炮泥和水炮泥封孔,炸药引爆采用矿用电雷管引爆,一起爆破的炮眼雷管段别相同,孔内并联、孔间串联连接,每次爆破个数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按照华泓煤业通风风量计算得到,每次爆破使用炸药量不得大于37 kg,即每次爆破2 个深孔和2 个浅孔,满足要求。

6 巷道补强支护

为确保巷道安全,采取高强预应力锚索补强支护顶板。补强支护施工范围与切顶范围相同,为防止爆破振动对顶板支护的影响,顶板补强支护在切顶后、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前完成施工。

补强支护锚索规格为φ21.8 mm×7 200 mm,施工间排距1 650 mm×1 300 mm,钢托盘规格为300 mm×300 mm×16 mm。锚索全部垂直于顶板分布,要求锚固力≥520 kN、预紧力≥292 kN,如图11 所示。

图11 巷道补强支护Fig.11 Roadway reinforcement support

7 结 论

(1) 华泓煤业9306 工作面采用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通过对巷道表面变形监测数据分析,巷道表面变形后平均顶板下沉量为101.51 mm,平均两帮移近量为14.27 mm,巷道两帮收缩和顶板下沉位移满足巷道宽度和高度变形要求;两帮移近后巷道宽度大于4 000 mm,满足巷道留巷要求;清理底鼓后,高度满足巷道使用要求。实践表明,此次切顶卸压沿空留巷设计应用效果良好。

(2) 华泓煤业9306 工作面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后,取消了保护煤柱,煤价按照每吨600 元计算,多回收煤柱煤量3.45 万t,增加效益2 070 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切顶侧向采空区
老采空区建设场地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及防治
庄子河煤业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关键参数研究
马兰矿坚硬顶板切顶充填留巷围岩变形研究
东河煤矿切顶留巷参数模拟分析
腾晖矿坚硬顶板切顶充填留巷围岩变形研究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军航无人机与民航航班侧向碰撞风险评估
侧向风场中无人机的飞行研究
基于 L1自适应控制的无人机横侧向控制
乘用车侧向安全气囊性能稳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