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全民数字素养教育作为图书馆新的信息与教育使命

2022-02-08

图书馆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纲要全民图书馆

柯 平

2021年11月《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1]的发布,不仅对于全民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而且对于图书馆服务开拓创新乃至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 从读者服务到全民服务

长期以来,图书馆服务从理论到实践都是以“读者”作为服务对象和研究的重点,产生了“读者至上”“读者第一”的理念和思想。随着图书馆由“文献服务”到“信息服务”的转变,确立了“用户”新概念,以信息为对象的用户服务扩大了传统的基于文献的读者服务范畴,推动了图书馆与信息社会的契合。

《行动纲要》立足中国,从国家和人民的需求出发,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为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这对于图书馆为读者和用户服务具有新的启示意义,将进一步推动图书馆从“读者服务”“用户服务”向“全民服务”发展。

十九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十九大后出台的第一部文化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图书馆的发展方针。笔者在中国图书馆学会宣讲文化立法和图书馆法时,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对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的价值,呼吁改变过去仅仅局限于读者和用户的理念,将目标定位于服务全民。《公共图书馆法》55条只有4条6处提到“读者”,而有9条11处提到“社会公众”[2]。特别是在公共图书馆的界定和服务要求中,将服务对象由读者或用户发展为“社会公众”,将“推动、引导和服务全民阅读”作为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任务。

《公共图书馆法》和《行动纲要》的精神对于我国各类型图书馆开展全民服务,包括高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都具有时代和发展意义。

2 新的信息使命

《公共图书馆宣言》将公共图书馆作为各地的信息中心,提出在信息、扫盲、教育和文化方面的主要任务应成为服务的核心内容,这里将“信息使命”作为图书馆的“首要使命”[3]。

图书馆在信息技术驱动下,从20年前的数字图书馆转型到今天的智慧图书馆,为信息使命赋予了新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主要目标是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促进图书馆传统手工流程和纸质化业务的深刻变革。进一步,在网络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影响下,图书馆有了新的信息使命,这就是“数字使命”。

图书馆的数字使命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基础上,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全民数字服务。《行动纲要》顺应数字时代要求,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工作,提到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数字动力支撑和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的战略高度。图书馆在《行动纲要》指导下,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加强服务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的理论探索,特别是从实践上,结合全民数字生活、数字学习、数字工作、数字创新四大场景开展图书馆数字服务,在推动数字资源开放共享、促进数字公共服务普适普惠等方面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

3 新的教育使命

图书馆学理论早已定位了现代图书馆信息和教育两大职能,信息素养教育一直是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的重点领域,引领着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发挥。《行动纲要》的出台赋予了图书馆新的教育使命,即“素养教育使命”。

图书馆素养教育从最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信息检索教育发展到包括图书馆利用宣传、数据库推介在内的信息素养教育。图书馆素养教育使命表现出新的特征:在教育对象上从读者扩大到全民,在教育内容上从资源检索与利用扩大到数字社会,在教育形式上从传统发展到数智化,在教育空间上从课堂教学转向泛在化教学。

图书馆的素养教育使命站在一个更高的目标,即将图书馆素养教育纳入国家数字人才强国建设的内容。在《行动纲要》指引下,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有两个着力点:一是从内容与资源出发,以丰富数字教育培训资源内容为抓手,将教育培训资源建设纳入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点;二是从需求与服务出发,以强化数字化思维为先导,以数字素养教育全过程与新型教育模式为抓手,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的数字资源获取能力、数字资源应用能力与数字资源评价能力。

未来数字素养教育将从图书馆出发,走向社区、走向乡村、走向军营、走向企业,走向更需要和更远的地方,提升全民高品质数字生活水平,开启信息素养教育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纲要全民图书馆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全民·爱·阅读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图书馆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去图书馆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