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医学科镇静与麻醉镇静有什么异同

2022-02-07凌斌

健康之家 2022年21期
关键词:医学科处方重症

凌斌

两种镇静方式的概念

重症医学科镇静的概念

适用病情危重、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较为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包括神经紊乱、呼吸困难、肝肾功能出现代谢功能下降等,需要在ICU内由专业的人员守护,以随时关注患者身体特征、数据的变化,并进行记录、检测。这部分患者的意识时而模糊、时而清醒,并且病情变化速度较快,所以在镇静药物的用量上须细微谨慎,且整个治疗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到。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药物消除患者身体上的疼痛,缓解较大的情绪波动,用催眠的方式诱导其遗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对身体的干预,也是对情绪、记忆上的消除,帮助患者拥有较好的睡眠,增加其对气管插管的耐受性,避免身体缺血、缺氧对神经、血流动力造成不良影响。这也是对于护理重症患者的基础操作。

麻醉镇静的概念

麻醉镇静针对需要手术的患者,一般用于手术期。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自身原因等,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式及药物用量。使用麻醉镇静后,患者会逐渐失去意识、感觉,以便手术顺利进行。麻醉分为全身性麻醉和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可以让患者在无痛中进行手术,且降低了应激和自主神经反应,应用于无痛人流、肠胃镜检查等。

两者之间的区别

药物的分类不同

重症医学科镇静主要是通过中枢抑制作用,更好地调节患者情绪、睡眠等,并没有麻醉作用。由于这类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烦躁,使其情绪恢复平静,因此又被称为催眠药,常见的有米达唑仑、丙泊酚等。而麻醉镇静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手术、延缓患者的疼痛,患者会在一段时间内失去意识、机体感觉等,如做无痛胃镜时使用麻醉镇静,通常会达到麻醉和镇痛的双重效果。

应用人群及阶段不同

重症医学科镇静大多用于ICU内危重症患者,其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内心所承受的压力较大,有焦虑、烦躁等情绪,睡眠质量较差,甚至出现抵抗情绪,沟通较难。麻醉镇静更多使用在手术准备过程中,让患者逐渐失去意识,以确保手术能够正常进行,包括全麻、半麻以及局部麻醉等,此外还可以用于晚期癌症患者缓解癌痛。

管控方面的差异

在此之前需要了解几种处方。其中,白处方是普通药物;红处方则是有剧毒的麻药,包括麻醉药品、精神镇静类药物等,在开具时需要医护人员格外慎重。

重症医学科镇静药物属于白处方中的精神类药物,是国家严加管控类的药物,因其成瘾性极强,使用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资质审核,按照正常流程进行登记。麻醉镇静药物则需要使用红处方,管控上更加严格,因其对人体的危害更大,麻醉师一般会全程在手术旁监护,一旦在手术过程中有突发情况,需及时调整麻醉的用量和方案,确保手术正常进行。

重症医学科镇静的临床运用

重症医学科设置的目的在于争分夺秒挽救患者生命。在救治过程中,由于患者病情严重,在陌生环境中可能会对周围的人员、仪器造成一定的应激反应,并出现暴躁、导管脱落、坠床等意外。为了减少这类情况的出现,提升治疗效果,让患者能够配合检查,减少抵触情緒,往往会采取一定措施避免患者出现过激的行为,而镇静治疗是最优的选择,这也是当前治疗、护理过程中的重点。

随着临床治疗经验的丰富,根据药物作用机制的不同,其所表现出的镇痛效果也有所差距,因此往往会采取多模式镇痛。即根据药物属性不同,通过作用互补、相加,在不损害患者身体的情况下,通过剂量的增加或减少,达到最佳镇静效果,同时将不良反应降至最低。在临床上,大多以阿片药物为基础,通过其他药物的配合,降低阿片的剂量,让患者在减轻疼痛的同时,将不良反应降至最低。此外,患者处在陌生环境,受个体情绪的影响,可能出现长期慢性应激和短期剧烈应激,导致身体状况、免疫力下降,甚至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低下等情况。针对这类患者,可以选择镇静的方式,以便更好地提供后续治疗,确保诊治方案能够顺利进行。

麻醉镇静的临床运用

麻醉最主要的目的是减轻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疼痛,为手术操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因此在手术前,会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手术的内容及生活嗜好等进行评估,从而判断麻醉药的使用时间、是否需要缓期进行手术等,并制定合适的方案,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麻醉后,手术的全过程都需要麻醉医生在场,时刻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及体征变化,对麻醉情况、深度、效果进行实时判断,并根据具体情况精细调整,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正常。术后,患者的麻醉效果逐渐消失,疼痛开始出现。对于疼痛感明显的患者,在必要时需要麻醉医生制定术后镇痛方案,以减少患者在疼痛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麻醉镇静一方面是为了暂缓疼痛感出现,增加患者舒适度,同时使大脑短暂失去意识,让手术能够在患者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下进行;另一方面,人在面对可能出现的创伤时,内心会不自觉紧张,甚至出现应激反应,为了避免出现意外事件,需要通过麻醉镇静减少机体在面对惊恐时所表现出的防御机制。所谓应激反应,主要是身体在面对外界伤害时表现出的一些反应,正常的应激反应能够让人在面对危险时做出一些下意识的反应,比如眼前有危险时,眼皮会自动闭上;但过度的应激反应会对人体造成损伤,比如身体疼痛时,心率会加快、血压上升,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而言是不利的因素,可能会引发心肌梗死等情况。麻醉镇静可以了让患者的意识、疼痛暂缓,平稳进行手术,从而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

很多人对麻醉的恐惧来源于彻底丧失知觉,并且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被唤醒;并且,在麻药效果没有消退前不会自己清醒过来,害怕对自身机体、记忆力、智力等多方面造成影响。对此,医护人员应在进行麻醉前积极引导患者调整好心态,保持身体放松,积极配合手术,提高治疗效果。

总结

麻醉镇静和重症医学科镇静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让患者在平静、无痛中得到救治,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确保身体尽可能恢复到健康状态。

猜你喜欢

医学科处方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人间处方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处方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