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重度失能人员家庭撑起“保护伞”宁波“长护险”明年起全域覆盖

2022-02-07胡珊通讯员徐铭穗责任编辑刘怡然

宁波通讯 2022年20期
关键词:长护险保护伞宁波

文/本刊记者 胡珊 通讯员 徐铭穗 责任编辑/刘怡然

(上图/杨亮)10月17 日,培训老师给护理员们讲解护理要点。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失能人员家庭的真实写照。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失能人员的照护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是一项通过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也被称作“社保第六险”。

我国的长护险制度从2016 年开始试点,宁波是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试点城市。2017年起,宁波先后在海曙、江北、鄞州、镇海、北仑等5 区开展试点,为居住在定点机构里的重度失能人员提供护理服务。今年,宁波全面深化这项工作,将从明年起实现长护险全域覆盖。

作为一项全新的政策体系,长护险推开后,服务能不能跟得上?失能人员能否及时享受到专业服务?失能等级如何评估?参保人员如何申请长护险待遇?……近日,针对市民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宁波市医保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护理机构等单位负责人,以及已享受待遇的参保人员家属,请他们予以解答。

嘉宾

宁波市医保局局长、党组书记 郑进达

宁波市民政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丁导民

宁波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党委委员 夏冠斌

宁波市医保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陈亚南

宁波福寿康医养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 荣 云

享受长护险待遇的参保人员家属 吕忠富

(上图/杨亮)10 月17 日,宁波福寿康医养服务有限公司的培训老师正在给护理员们上课。

(下图/孙美星)9 月2 日,护理员在护理过程中与老人互动,消除老人的紧张心理。

记者:请问宁波此次全面深化长护险试点工作,主要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郑进达:进一步深化长护险试点工作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其一,是原有制度不够健全。2017 年开始的试点工作是初步的、有限的,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制度体系,尤其是没有建立起筹资体系和服务供给体系,导致制度执行不可持续,因此必须从制度层面进行重新设计。其二,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重度失能人员的护理需求日益凸显。经初步评估,宁波有近3 万名重度失能人员,其中80%以上的失能人员居住在家里,无法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重度失能人员家庭对专业护理服务的需求很迫切,群众也非常期待制度能够尽早覆盖。

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把全面深化长护险试点工作作为落实省民生实事,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的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创新性地出台了《宁波市关于深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全面构建起可复制、可迭代、可持续的长护险制度体系。《指导意见》的出台,意味着宁波长护险制度已全面建成,标志着宁波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又增加了新内涵,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再次破题展开。

记者:此次出台的长护险基本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参保人员如何享受长护险待遇?

郑进达:《指导意见》从参保对象、保障范围、缴费标准、服务方式和待遇标准等五个方面对深化长护险的基本政策进行了明确。

(左、右图/杨亮)宁波福寿康医养服务有限公司内景。

第一,明确了参保对象。参保对象覆盖全市所有区(县、市)的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也就是说,只要是参加了职工或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人员,都将同步参加长护险。

第二,明确了筹资标准。《指导意见》明确,此次深化试点的人均筹资标准为90 元,由用人单位、个人、医疗保险基金以及财政共同分担。其中,城乡居民个人承担30 元,从城乡居民的基本医保个人缴费中划转,剩余60 元由财政统筹安排。参保职工由个人和用人单位各承担45 元,其中个人的45 元从职工个人账户中代扣代缴,用人单位的45 元从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险费中划转。《指导意见》还强调,今后筹资标准还将根据上级政策规定和基金运行情况,综合考虑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动态调整。

第三,明确了享受对象。经医疗机构或康复机构规范诊疗、失能状态持续6 个月以上,或者因年老失能的参保人员,在经过专业评估被认定为重度失能I级、Ⅱ级、Ⅲ级的,可以按规定享受长护险待遇。

第四,明确了服务方式。服务方式主要有机构护理和居家护理两种。机构护理是指失能人员选择入住定点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接受护理服务。居家护理是指失能人员选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上门提供居家护理服务。

第五,明确了待遇标准。根据服务方式和失能等级情况,实行差异化待遇保障。选择机构护理的,按床日定额支付待遇,重度失能Ⅰ级、Ⅱ级、Ⅲ级的标准分别为每床日40 元、50 元和60 元。选择居家护理的,按时长享受待遇,重度失能Ⅰ级、Ⅱ级、Ⅲ级的服务时长分别为每月20 小时、25 小时和30 小时。

陈亚南:参保人员申请长护险待遇的流程分为两种情况。已入住了定点养老、护理机构的参保人员由本人或家人通过入住的机构,向属地医保部门提出申请。收到申请后,医保部门将定期安排专业评估人员上门进行失能等级评估,根据失能人员日常生活活动、认知、感知觉和沟通等方面的能力情况确定等级。被评估确定为重度失能的参保人员,评估结果出具的第二个月,就可以按规定享受长护险待遇。相关费用由长护险基金支付给定点机构。居家护理的参保人员则可以通过“甬有长护”平台手机端自主提交申请。医保部门收到申请后,同样会安排专业人员上门进行失能等级评估,对评估为重度失能的人员,评估结果出具的第二个月,会有指定的居家护理机构人员上门提供不同时长的护理服务。相关费用由长护险基金支付给定点居家护理机构,个人无须付费。

考虑到部分居家的失能人员,可能不会使用手机自主申请,我们还提供协助申请服务。只需要向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或医保窗口提出申请,我们就会安排居家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上门来协助和指导失能人员做好各项申请准备。

目前,全市失能评估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下阶段各区(县、市)将分别接受申请。通过评估的人员,从明年1 月1 日起,就可以享受长护险待遇。

记者:此次宁波深化长护险试点工作,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郑进达:《指导意见》既总结了宁波2017 年以来的试点经验,也吸收借鉴了国内其他试点城市的做法,总体上体现了共富的要求、制度的公平和人文的关怀。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全域化,就是按照共享发展的理念,实现参保人员在哪里,制度覆盖到哪里。无论是山区海岛还是市区农村,全市所有区域都被纳入试点范围,实现了区域全覆盖、城乡无差别。无论是职工还是城乡居民,都参加长护险,实现了人群全覆盖、身份无差别。所有参保人员按照人均90 元标准进行筹资,实现了标准和待遇的统一。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进一步体现了制度的普惠性和互助共济的要求。

第二个特点是专业化,就是按照做专服务的理念,实现参保人员在哪里,服务供给到哪里。不论是机构护理还是居家护理,都是由定点机构向重度失能人员提供直接的护理服务,这也是在总结先行试点地区经验的基础上确定的。只提供服务,一方面可以避免直接货币补偿带来的弊端,防止重度失能人员的护理服务得不到有效落实,违背制度设计的初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释放就业空间,做强做专护理服务,推动培育宁波养老护理产业规范、有序发展。

第三个特点是数字化,就是按照数字赋能的理念,实现参保人员在哪里,服务监管到哪里。我们已经打造了“甬有长护”数字平台,建成了1 个与医保系统连接的长护险业务数据库,业务经办、评估管理、护理服务3 个系统平台,以及覆盖参保人员、护理人员、评估人员、稽核人员的4 个App,能够实现从申请、服务、支付到监管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记者:深化试点工作全面铺开后,宁波的服务能力能否跟上?失能人员能不能及时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

陈亚南:为了确保失能人员能够及时享受到高质量的长护险服务,市医保局以服务能力建设为核心,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一是组建市县联动、专业公正的评估队伍。民政、医保、财政、卫健等部门共同组建了失能等级评估委员会,选取医疗、康复、护理等领域专家组建评估专家库。目前,全市已建立以1 个市级委员会和核心专家库为主干,以10 个县级委员会和评估人员库为支撑的“1+10”专业评估体系。

二是走村入户开展失能人员评估,确保应筛尽筛。结合全市60 岁以上老年人生活能力筛查,医保与民政部门分工合作,在各街道(镇乡)进行了多轮筛查。对经评估确定为重度失能的人员,按规定纳入长护险保障。目前,全市已累计排查60 岁以上老年人13 万人。

三是构建布局合理、供给充分的护理服务市场。此次深化试点不仅覆盖机构护理人员,还首次新增了居家护理人员。在机构护理方面,市医保局已开展首批定点护理机构的申报,把更多符合条件的医疗、养老机构纳入长护险支付范围。在居家护理方面,一方面引入福寿康医疗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寿康”)等一批国内一流的居家护理机构,引领形成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的护理市场;另一方面,积极吸纳本地符合条件的护理机构参与居家护理服务,形成市区、农村全覆盖的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已经有251 家机构护理单位和114 家居家护理单位被纳入定点,共有护理员6200 余人,能够较好满足全面深化试点后失能人员的护理需求。

四是开展小区域、全流程的先行先试。为确保方案更加科学、更有操作性,今年5 月起,宁波已在江北区慈城镇和海曙区白云街道进行了全流程闭环试点,全面检验了政策方案的实施情况、“甬有长护”平台的运行情况和居家护理的保障能力。目前,两个试点区域已有223 人申请,其中,158 人已享受长护险待遇。

记者:长护险推开后,民政部门将如何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做好长护险相关工作?

丁导民:长护险实施后,市民政局将会同相关部门,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对长护险定点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指导、监督和管理,全面提高全市养老服务机构的护理照料水平。

一是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建设。按照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到2025 年,全市将新(改、扩)建养老机构65 家,每个街道(镇乡)建有1 个以上拥有嵌入式养老床位的托养护理机构,新增养老机构床位约1.6 万张,实现整体设施配置升级、功能定位迭代升级,全面增强长护险护理照料服务的硬实力。

二是进一步增强养老服务机构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医养康养结合力度,继续推进护理型床位和认知症床位建设,加强养老护理员等专业人才配备,推动一批优质的公办养老机构专业化、集团化、品牌化发展。到2025 年,全市护理型床位占比将超70%,每万名老人拥有的认知症床位将超20 张,全面提升长护险护理照料服务的软实力。

(图/孙美星)9 月2 日,参保人员家属给江北区医保部门送上锦旗。

三是进一步加强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提升。做好护理服务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护理人才的培养。我们将全面落实养老护理人员岗位津贴、入职奖补等支持政策,引导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开设老年医学、老年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鼓励培训机构(基地)加大培训认定力度,逐步建立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学历教育为依托的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此外,宁波还将深入实施护理人才“百千万”培训工程,每年培训家庭照护者1 万人次、养老护理员1500 人次、老年认知障碍照护者200 人次,全面提升长护险护理照料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四是进一步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指导监管。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规范标准,健全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制度,持续开展养老服务机构地方标准等级评定和全国标准星级评定,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开展长护险定点机构资格认定。同时,加快建设“甬易养”智慧养老平台,建立养老服务信用激励惩戒机制,健全部门共管、机构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线上线下合一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体系,全面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及其人员的行业管理,确保每名失能老年人都能享受到舒心、细致、专业的优质护理服务。

记者:在失能等级评估方面,如何做到准确、公平、公正?

夏冠斌:为确保失能等级评估工作准确、公平、公正,保障失能人员及其家庭的合法权益,卫生健康部门高度重视,与医保、民政等部门密切协作,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失能等级评估工作。

一是精心组织,高标准组建评估队伍。严格按照标准,遴选4831 名业务水平较高、责任心强的医护人员组成基层评估员队伍。每个区(县、市)组建本区域的县级评估专家队伍,市级层面组建由骨科、神经内科、康复科等专家组成的市级评估核心专家组,明晰职责分工,协同开展失能人员的评估工作。

二是精细管理,高质量进行专题培训。在全面评估前,由市级评估核心专家组对失能等级评估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并按照评估要求,分级分层对各区(县、市)评估专家组、评估员开展专题培训,解读评估标准和要求,确保评估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是精准对标,高要求制定评估流程。制定全市统一的失能等级评估实施办法,明确失能等级评估流程和操作规范。由评估员具体负责对失能人员自理能力等的评估以及评估结果的上报,属地评估专家组对有疑义的评估结果进行复核,作为最终评估结论。

四是精心落实,高效率推进项目攻坚。完成失能评估是确保长护险推进落实的前提,各级卫生健康部门高度重视,在确保医疗救治、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在1 个多月时间内完成13 万失能人员的评估工作,确保全市评估工作准确、快速、有效。

记者: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居家护理需求正不断凸显。作为全国知名的护理机构,从福寿康在其他城市运营的经验看,企业应如何促进这一行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荣云:福寿康深耕居家和社区护理领域十余年,目前已在全国50 个城市布局。从我们在其他城市运营的情况看,养老护理市场持续、健康的发展离不开行业自治。

宁波明年起实行长护险全覆盖,会吸引一大批居家护理机构进入市场,届时首批定点的服务机构或超200 家,市场竞争会很激烈。为保障服务品质,让长护险真正惠及失能人员,建议成立行业自治组织,制定长护险行业服务标准,指导企业加强内部流程管控,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并重。

保障服务品质的同时,企业还应加强队伍建设,可以常态化组织学习培训,开展内部评级竞争,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护理员队伍。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推动建立宁波市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定机制、多层级多方位的护理技能评价机制,对开设培训学校的护理机构给予政策支持,对护理人员给予关爱。

此外,企业可以充分挖掘居家护理的服务需求,优化服务项目清单,拓展个性化生活护理、慢病护理、康复护理等多层次服务,共同做大蛋糕,助力宁波养老护理产业发展。

记者:长护险制度对您的家庭有帮助吗?

吕忠富:我母亲今年94 岁,卧床在家已4 年多,日常的起居生活都需要我们几个子女照料,身边一刻都不能离开人。今年7 月,海曙区白云街道成为此次深化长护险试点的先行先试区域之一,我们给母亲申请了长护险待遇,次月通过审核。从8 月起,长护险护理人员就开始每周两次上门服务,给母亲擦洗、活动身体、剪脚指甲等。

这个政策真的太好了,我今年68 岁了,姐姐也有70 多岁了,大家都是老年人,照顾母亲并不容易,尤其是给母亲洗澡,十分困难。自从长护险护理员上门后,这个事情就交给护理员完成。有了专业的护理,母亲的状态明显比以前好,让我们宽慰不少。

猜你喜欢

长护险保护伞宁波
被铲除的“保护伞”
一图读懂宁波
孝文化对长护险推广的影响因素探析
对“长护险”的建议
上海市长护险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长护险亟待激发创新活力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冯成康:一心为华人华侨撑起保护伞
为小朋友们撑起“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