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2-02-07□孙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辅导院校

□孙 硕

随着大学教育的逐渐普及,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大众化的教育体系。近些年来,高校所招收的学生已经陆续毕业成为社会中的人才,与此同时,体现出相对比较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尤其是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来说,就业问题极其复杂。在此基础上要求能够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学生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水平,体现出教育的客观意义和价值,帮助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进行更加合理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率,促进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一、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情况

(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相对来说不够强烈,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综合分析,大学生阶段的学生正在逐渐走向独立,实现从学生角色向社会人员角色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其未来的职业生涯感觉到好奇,但是仍然缺乏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认识,导致学生没有充分地了解到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概念。实际中,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认知程度不高,同时缺乏对未来的有效规划,对于自身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也比较弱,这就影响到了学生毕业之后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和人生发展的定位[1]。

(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未来从事专业的选择方面不够客观,缺乏清晰的职业目标定位。一般来说,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选择其职业时,通常会根据职业的具体方向和领域来选定,让选择的专业适合学生自身以及社会未来的发展需求。如果没有客观去选择职业生涯,就会导致学生在职业生涯选择方面失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资源。目前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进行的教学过程中,他们对于专业的选择方面具有盲目性,学生参与到专业选择方面力度不足,对所选择的专业缺乏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所选择的专业,这就导致学生在其未来进入职业生涯中对于所选的专业满意度不高。在学生群体中,学生不喜欢目前学习的专业的情况十分普遍,这样的情况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影响到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除此之外,很多学生在对其行业选择时,没有充分地研究过行业的发展前景,也不了解自己所想要进入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还有企业的文化、用人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缺乏对自身从事职业的概念认知甚至完全没有概念,学生忽视了对个体年龄以及发展方面的考虑,一些大学生的就业目标设定不够合理,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自信,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导致其制定的就业目标比较低,这些都是大学生职业目标不够确定的一种具体表现,这会影响到大学生个人的就业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2]。

(三)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缺乏自我对就业环境的客观认知。大学生的年龄以及知识增加的前提下,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会不断地增强。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对于事物的思考方式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在心理方面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通过分析发现,仅有少部分人能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以及个性,还有自己在职业选择方面面临的优点和缺点。大学生群体对外部环境普遍缺乏关注以及了解,他们对自己所喜欢的职业从业要求不清楚,也没有重视过自己所喜欢或想了解职业的变化趋势,这就导致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缺乏较大的盲目性。由于没有经历过职业能力方面的专业性测试,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对自身认识存在不准确性,同时又缺乏对外界环境的客观认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目标就会受到影响,这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3]。

(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自我职业生涯目标不够明确。在对大学生进行了解的过程中,发现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所设定的职业目标体现出一定的功利性,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他们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过分关注就业过程中的经济利益。在对理想的职业影响因素方面,所选择的职业本身所处的地区对学生的吸引力以及所提供的收入是影响最大的因素。这就表示在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职业方面,已经逐渐转变为务实主义,学生会重视职业所带来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职业所存在的理想价值,他们将对前途以及成长的长远期盼转化为对具体的工资收入、住房、职称的客观需求,在此基础上,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择业时就会存在追求功利性的特点。另外,针对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外部因素,学生们普遍认为,影响到其未来职业生涯成功的影响因素还在于自身的机遇以及人际关系,这反映出目前社会对于学生就业观的影响,仍然体现出经济性的目标特点[4]。

(五)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认可职业生涯规划,但是不认可学校方面的实施。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们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认同感比较高,尤其是在毕业后求职经历比较坎坷的学生。但是在学校具体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时,没有按照学生的目标来设计实施计划,这就导致学生在执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缺乏相关的认识,没有体现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重要价值。在学校方面缺乏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重视,相关知识的普及力度不高,所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也无法满足学生们的客观需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们对学校所开展的职业生涯辅导工作不满意。实际中,高职高专院校所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并从多个方面来指导大学生,通过辅导员、德育教师以及相关方面的专家对学生进行教育,辅助进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现出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重要价值。

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应对策略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应当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工作,将其作为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使之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阶段中。在此基础上,需要安排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指导机构,为大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提高其个人的竞争力,并促进学校的长期发展。

(一)构建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机构。通过设置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中心,让专业的人员来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具体来说,要求高职高专院校能够设立相关的资料室、洽谈室、会议室以及相关配套的一些多媒体设备等,还要包括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量需要用到的计算机、各种测量软件、测量仪器、书籍资料等。在此基础上,要求在辅导的过程中能够密切关注大学生未来就业市场的发展情况变化,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大学生想要从事的市场经济对于大学生的具体需求,从而能够为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提供有力的指导[5]。

(二)组建一支专业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通过专业性的、对市场熟悉的、具有良好管理体系的专业辅导队伍的建设,来奠定为大学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求教师们能够了解学生的工作,又了解学生的就业市场,帮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对职业生涯进行有效管理的人才。同时,专业队伍中的教师还需要结合社会中的具体职业情况和学生的个体情况来制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实现其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与此同时,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指导队伍还需要定期开展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咨询和服务工作,适当开设讲座课程,帮助大学生掌握求职技能以及相关知识,结合在对大学生进行辅导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对大学生进行指导[6]。

(三)构建全面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应当了解到高职高专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始终贯彻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系统性、可选性、可操作性的要求,从而能够保证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水平。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的职业个性和测评辅导,让大学生能够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扬长避短,在其未来的学业、职业方面更加容易取得成功,从而能够掌握就业的主动权[7]。

三、结语

总体来说,高职高专院校对于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体现出重要的价值,是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以及择业的重要途径。要求高校高职高专院校能够认识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重要性,从而能够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帮助开展有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提高自身的职业鉴别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完善自我,从而能够获取更良好的市场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辅导院校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曼巴传奇 KOBE20
Kobe Bryant beats Michael Jordan’s career points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