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策略探讨

2022-02-07张光伏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大学生能力发展

□张光伏

实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十分复杂和繁琐的工程,是各大高校教育教学开展的重要目标之一。高校是为培育符合社会发展建设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领地,为了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实现就业,必须将开展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提到重要位置。要想切实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真正收获创新创业能力,不仅需要学校重视,更重要的是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在全社会共同的支持和协作下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构建更加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符合大学生发展需求。大学教育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从学习走向就业的关键环节,大学是从专业理论到全面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重要领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发展的中流砥柱,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思想发展相对成熟。大学生正是渴望做出成绩,实现自我价值的阶段,他们有热情、有想法、有冲劲,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黄金时期[1]。然而创业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理论基础、创新能力、企业管理等全方面素质的长期积累。系统全面的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满足大学生发展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创新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增长点是国与国之间竞争的重要力量,国家要实现发展就应当重视创新力量的培养。大学生是一群充满新想法、新想象的人群,是国家创新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通过扎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升学生专业技能,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不断挖掘创新创业培养与学生专业课程教学的交汇点,紧跟国家创新发展的步伐,为国家创新发展添砖加瓦。

(三)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我国人口基数大,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就业压力已经逐渐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数量逐年增长,教育部相关数据指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率一直处于70%左右,无法实现就业而居家待业的人群越来越多,增加了社会负担和潜在风险。就业压力是每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无法避免的心理问题,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给予大学生创业发展平台,是解决一批人的就业问题,有效缓解就业压力的有力措施。

二、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更新速度快,创新创业是促进社会发展、推动经济形态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各大高校也开始逐渐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从近几年来各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整体来看,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养的效果。

(一)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不准确。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已经成年,这一年龄阶段的青年思想发展趋于成熟,思维活跃度高,能够更迅速的学习和接受新事物,是创新创业能力形成的最佳时期。然而在开展过程中,部分高校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定位不准确的问题,这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表面性和随意性。大部分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通过创新创业设计大赛等理论层面上的活动,与社会实际脱节,不能实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的形式极其容易造成学生从纸上谈兵到实践操作时难以适应,难以真正的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2]。

(二)创新创业培育方式和内容单一。以大部分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实践的指导,培育方式和内容皆偏向理论化。尚未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创新创业的课程往往以选修课程的形式进行开展。教学方式仍然沿用传统时间固定、地点固定、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学内容以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为主,缺乏时代性和实践性,考核方式以创新创业报告为主,教学过程本身不具备创新性,更难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具体路径探讨

(一)分层构建创新创业培育模式。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为社会建设发展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创新创业不仅要求人才具有够硬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应当构建具备层次性、针对性的定位,对于思维能力活跃、具有创新天赋和能力的学生,应当提供一定的平台引导并鼓励这些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尝试。对于能力和素质稍有欠缺的学生,应当不断挖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激励他们构建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保持创新创业就业的热情,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价值。各大高校应当联合社会力量,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对创新创业环境的营造,保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萌芽提供丰沃的土壤和养分。在如今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大量采取利好政策,出具了相关的法律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的保障,开辟了一定的融资渠道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丰厚的资金支持。在这一政策环境下,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将更加无后顾之忧。高校应当构建持续性和规模化的创新创业培育体系,逐步构建“专业层级—学院层级—学校层级”逐层递进的系统化组织框架,在专业层级以专业学科特点为基础,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构思,构建小型的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可以融合各个专业构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在院内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模拟训练。学校应当不断挖掘各个学科之间的交汇点,引导各个专业学生合作开展从创业构思、风险评估、生产的可操作性、市场营销全过程的创业活动,不断在实践中锻炼和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创业能力。

(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新阵地的作用。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通过互联网了解社会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是现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时应当充分认识和利用大学生的这一特点,充分利用网络独有的开放、共享、互动、高效等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短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渗透基础的创业知识,宣传创新创业精神。利用校园论坛、微博、贴吧、社交网络等平台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构建完善的校园网络和论坛,通过良好的网络管理构建具有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以及服务性的创业主题网页,让学生在其中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的“金点子”,在其中更好地实现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不断激发和挖掘学生创新创业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密切关注学生在其中的交流,不断拓宽学生创新创业交流的渠道和空间[3]。向学生开放创新创业邮箱地址,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创新创业方案和计划发送给邮箱,并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在校园网站上开展线上创新创业指导,开设相关的课程。实现线上线下大学生创新培养的有效联动,不断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兼顾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创业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实施的。创业过程一定是曲折的、艰苦的,这就需要创新创业者具备极强的思想素养和心理素质。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在思想道德教育上的强化,努力培育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创业动机驱动学生的创业行动。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是当前高等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缺失而导致的问题。为了避免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出现一味地功利化、“向钱看”等问题,应当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开展必要的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联系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明确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邀请优秀校友或者当地优秀企业家到学校开展讲座或者创业研讨会,让学生在其中充分学习先进范例的创业精神、职业道德风范。在思想道德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并驾齐驱发展下,增强学生的抗打击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沉着应对、迎难而上。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在校大学生社会经验相对较少,所以在进行创新创业的过程当中,考虑问题的全面度也无法满足创业的各项需求,综合素质能力相对较低,无法承担整个项目的运行,此时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效果。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就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的方式,积极提高各教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程度,在提升教师积极性的情况下保证其日常的指导工作更科学更合理,当然学校也可以通过聘请企业导师的方式,指导大学生进行创业训练或者实践训练,使得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得到整体提升。在进行实际指导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结合不同学生的专业背景以及性格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创业计划。因为大学内部的很多导师本身也缺乏创新创业的经验,所以聘请企业的导师具有很高的必要性,为学生讲解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的经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还保证了教育的高效性以及大学生创业的可行性。

四、结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就业压力已经逐渐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下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的时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各大高校必须充分重视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展开,联系社会发展实际,不断增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充分联合社会各界力量,不断完善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给予学生更多的创新空间,构建更加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平台。

猜你喜欢

大学生能力发展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大学生之歌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