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兼职教师在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及功能发挥研究

2022-02-07陶东娅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6期
关键词:机械类校企院校

□陶东娅

2019年教育部针对职业教育提出“双高”建设即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在全国筛选了56所高职院校和141个专业群作为首批“双高”建设项目[1]。随后全国各省又在各自省份遴选了一批省级“双高”建设院校和专业群,从此全国进入“双高”建设时期。双高建设九大任务中的关键之一是“专兼搭配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以及师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2],因为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技能培养,要求教师既要通理论又要会实操,还要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才能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文章以机械类专业为例,分析兼职教师在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针对兼职教师在聘任、管理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兼职教师构建模式,建立有效的作用发挥机制。

一、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兼职教师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专职师资队伍主要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中招聘,虽然国家鼓励高职院校聘任新教师优先从具有两年及以上企业经历的人员中筛选,但各学校在招聘的时候具有企业经历的硕博士居少数。因此目前高职院校的专职师资队伍普遍行业经历较少,实践能力较弱,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专业为例,目前有专职教师108人,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只有17.6%(不包括参加过企业实践锻炼的教师),实践能力较弱。由此可见,高职院校亟需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一)兼职教师起到师资队伍实践技能保鲜剂的作用。兼职教师来自企业,每天都要与活生生的实践打交道,了解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同时也是最先接收新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掌握着行业的技术发展,了解企业各个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和职业的升迁规则。高职院校的学生就是要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方法,以便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校内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实践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因长期脱离生产一线,虽有定期的实践锻炼来弥补一部分,但是与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那些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因与实践接触紧密而更具有发言权,有他们的加入能够保证师资队伍的实践技能一直与行业企业的水平同步。

(二)兼职教师支撑模块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兼职教师与学校专职教师各有优缺点,在与专职教师的交流中,将学校专职教师引入行业、引入市场。校内教师将兼职引入课堂、引入教学,一道开展模块化教学改革,发挥各自的优势,兼职教师将行业中最新的信息、最前沿的技术、科学规范的操作方式、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引入课堂,将精湛的工作技能和优秀的职业经验传授给学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兼职教师起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企业兼职教师对行业企业生产工艺改进、新产品上市、生产设备改造需求等比较了解,校内专职教师普遍为硕士或博士学历的科研人员,双方相互沟通协作,联手进行技术攻关,企业兼职教师为校内教师提供需求、指明方向,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效率和实用性,同时兼职教师能够协助加快科研成果的落地,应用到生产上,提高科技对企业经济生产发展的推动作用。教师在与企业联合进行科研的过程中,又可以将成果反哺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

二、兼职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兼职教师制度虽然已经实施了很多年,各高职院校也都在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措施来聘任和建立兼职教师队伍,但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兼职教师仍然存在着一些困境亟待解决。

(一)教学时间难以保障。学校的课程教学时间通常是在学期初的时候进行课表排定,在授课的整个学期是固定不变的,除非是有特殊情况。固定的授课时间的好处是保障了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授课进度的统一,同时初衷也是有利于企业兼职教师提前安排工作空出时间。但是现实是企业兼职教师经常会有一些突发的事情导致不能到校授课,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技术骨干无法在固定的时候到位,即使是安排在晚上进行授课。这就导致调课较多,教学时间难以保障[4~5]。

(二)教学组织能力存在薄弱。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形态与学科教育的课堂教学形态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学科教育的课堂教学形态普通采用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但是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形态近年来进行了大面积的工学结合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这样的教学形态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要求较高,校内的专任教师因为经过多次的系统的训练和教学实践,接受过工学结合理念的培训等,对工学结合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形态相对较熟悉。而兼职教师普遍没有接受过教学法等专业的训练,原在校学习期间也普通接受的是传统的学科讲授式的学习,因此,对如何开展适合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缺乏经验。针对不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组织能力较弱[6]。

(三)教学规范性欠缺。高职院校的课程都是有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过程也都是有所要求的,包括教学过程记录、作业批改、考核等。兼职教师因经常在更换,每学期聘请的基本都是不同的人员,对教学的规范性要求知之甚少,甚至有些根本不知道要完成哪些工作,结课后要递交哪些材料等。虽然在聘任和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也派遣了兼职教师联系人与兼职教师保持沟通交流,但是因对业务不熟悉,兼职教师往往没有注意教学规范性。

三、机械类专业兼职教师作用发挥的路径

兼职教师因还存在着上述的一些困境,因此为了使兼职教师发展作用,就要采取措施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在解决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机械类专业的特点采取适合的策略来发挥兼职教师应有的作用。

(一)深化校企融合,构建持续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通过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和水平,充分为企业让利,高职院校采用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等方式与企业构建利益共同体,可以逐步成为当地企业离不开的工人供给基地,并在区域内形成职教集团,与企业成为“一家人”。同时,高职院校要依照市场规律,办出特色、办出效益,更好地发挥企业内部资源和技术人才优势,吸引企业投入优势资源,用心派驻优秀兼职教师。在构建利益共同体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优先选择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以保障各自利益为基础、以实现各自规划为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一味依靠企业的观念,明确自身定位和任务,为企业提供利益支持。通过从社会声誉、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引导,高职院校可以使企业认识到校企合作所带领的积极影响,即实现互利共赢,进而获得更多更稳定的兼职教师。

采用校企深度融合,让企业意识到参与学校的教学是为他们自身获取稳定人才储备的最有效途径,从而愿意安排优秀的人员到校内参与教学。以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为基础,以企业的全力支持为保障,进而解决以往兼职教师散聘出现的教学时间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同时基于校企的深度融合,企业的大力支持,高职院校就可以对所构建的兼职教师储备库的教师进行“上岗”前的教学能力培训等。在日常的校企交流、学生的实习管理等过程中先融入到一起,由校内教师将教学理念、学生管理等逐步传导给企业的兼职教师。之后通过构建兼职教师管理机制,从统一教学能力培训、聘期考核、聘后激励等方面解决兼职教师教学组织能力薄弱、教学规范性欠缺等问题。

(二)落实课程改革,构建结构化师资。从以往的实践经验已经清楚地获知企业兼职教师普遍无法独立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同时行业企业的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求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模块化课程和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步显现出来,为了应对新的变化,高职院校要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进行模块化改造。在模块化课程的改造过程中,要打造配套的结构化师资队伍,发挥不同专业、不同类型教师的长处,由多师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各承担一个环节或者一个模块的实施。在这样新的形式下高职院校通过顶层设计,预先提出在课程的哪些环节和模块需要企业兼职教师协同来完成,将原先整门课程的教学转变为校企双师协同完成,进而充分发挥企业兼职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规避兼职教师时间无法长期保障等等弱点。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远程协同教学。课程由校企双师共同承担实施之后,高职院校可以允许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探索实践企业兼职教师通过信息化工具远程辅助教学。以机械类专业为例,在进行机械制图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为大一学生,普遍对企业的真实生产不了解,尤其是对机械图纸在企业生产现场的作用没有直观的感受,如在学习尺寸公差时可以通过钉钉直播等工具连线在生产一线的企业兼职教师,由企业兼职教师在企业生产现场利用企业所加工的实际零件作为案例展示零件图纸上尺寸公差在实际加工零件时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手段,企业兼职教师可以在工作时间短暂协作教师传授某一知识点,对他本职的工作也不造成影响,有效避免了时间无法保障的情况,又可以较好地利用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所展示给学生真实的工作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语

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高职院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构建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以课程模块化改革为手段,以结构化师资建设为抓手,实施课程的校企双师授课,以钉钉直播等信息化工具为支撑,探索企业兼职教师远程协同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使兼职教师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猜你喜欢

机械类校企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机械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定量分析计算若干问题探讨
机械类“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