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位一体”协同视域下农村卓越小学英语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2022-02-06周超英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卓越视域

□周超英

卓越教师是将具体的学科进行结构化后,能够不断的思考、反思、总结经验教训的优秀教师,将科研、教学、反思、实践等融于一身。所谓的“三位一体”协同视域下,是指将高校、政府、中小学三者进行联合,共同提升当地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指导理念。实行农村卓越小学英语教师培养模式,是基于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教育改革的方向下的综合考虑,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三位一体”协同视域下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基本概述

(一)“三位一体”协同视域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提出背景。随着当前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在面临着激烈的市场变革,教育作为肩负着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接班人重任的重要领域,教育领域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推出是为了适应社会的人才培养需要和时代发展要求所作出的伟大决策,具体包括完善教育的培训机制、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卓越教师是具有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部在2014年颁布的《关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卓越教师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就是我国当前的教师培养工作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弊端,暴露出许多的问题,例如,教师的适应性不强、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质量不高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提升教师的培养质量,推动教师教育的综合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二)“三位一体”协同视域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在“三位一体”协同视域下,进行卓越教师培养时要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指导、协同创新、深度融合”[1]的基本原则,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提升,在高校、政府、中小学的三方共同努力下,形成“目标相融、权责明晰、优势互补、互惠共生”的长效协同培养机制[2]。在具体的实践环节,高校起着主导作用,政府发挥协调作用,而各地的中小学则是参加的主体。三者在开放、融合的理念指导下,进行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共同培养出具有高尚师德、高超的教学实践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师队伍,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行“双核心、两课堂、三实习”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双核心”是指教师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两课堂”是指大学课堂和小学课堂、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常规课堂和网络课堂。“三核心”是指教育实习、项目实习、顶岗实习。在“双核心、两课堂、三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下,强调将教师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3]。

二、“三位一体”协同视域下农村卓越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目标

(一)服务农村发展的信念目标。农村地区的经济落后,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较为艰苦,对人才的吸引力比较低,教育资源少、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水平都比较低,和城市的教育教学相比更是相形见绌。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农村地区的经济落后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进入农村,提升农村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然而,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之下,农村的教育发展也相当滞后,难以培养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不利于推进农村地区的建设发展。培养农村地区的卓越教师,能够有效地提升农村的教学质量,培养一批与当地的发展相契合、热爱农村、关心农民、能够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有利于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提升学科建设的知能目标。为农村地区培养卓越小学英语教师,使其能够关注国际、国内的教育改革的前沿动态,了解国家在基础教育上的改革方向和政策方针,熟悉农村地区的教学现状,并且有着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和一定的教学技能,成长为拥有广博知识、综合素质、精通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三)增加教学效果的技能目标。农村卓越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建设中,不仅要提升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也要加强对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方法的培养,这就使得教师不仅能够胜任小学英语的教学任务,对其他学科的教学也能得心应手、触类旁通。这一点能够有效地缓解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缺乏的发展困境。

(四)升华专业发展的科研目标。能够对农村地区的教学改革的进度、热点、难点等问题进行持续的跟进,在具体的教学工作能够立足发展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基础等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拥有较强的反思能力、实践能力,在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不断推动当地教学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的提升。

三、“三位一体”协同视域下农村卓越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路径

(一)创新培养机制,建立长效共赢的合作机制。“三位一体”协同视域下农村卓越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发力的作用过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小学或教育机构)的合力,以专家讲座、网络课堂或者岗位互换等多种形式,探索培养机制的创新,在多方的共同参与与建设下提升校内外的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使其成为职前培训、职后反思、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打造教师实训基地、语言实训基地以及英语教育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多方联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同时,要加强校企协同的教学、科研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其成为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建立专业的教学资源库,使其充分发挥培养、培训的两方面作用,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能够满足教师的在职培训的需要。对于高校而言,要不断提升英语教学专业的参与水平和作用价值,大力开展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在职前将英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并举,根据当地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教育培训工作,在职后的教师培训中,以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的原则为指导,根据教师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

(二)革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的导向作用。在卓越教师的培养中,要坚持“双核心、两课堂、三实习”的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占比,加大对实践效果的跟踪指导,提升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加强对教师培养模式的完善,具体而言,将教师的培养划分为职前和职后两个环节,将两个环节的工作做好的同时,也要注意工作的整体性,做好衔接和联通工作。职前的教师培养是“三位一体”卓越教师协同培养的基础,作为培训的初始环节,职前培养注重的是对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学技能、教学信念等方面教育,旨在提升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这一阶段,重在资源的整合的优化上,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拓展、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实践的优化等。职后培训是“三位一体”卓越教师协同培养的延续和提升,作为培训的深化环境,职后培训侧重于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成长、知识的更新创造、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等,这一环节是对之前的完善和发展,这一环节,教师应该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通过前期的理念联系实际,提升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并且对毕业生进行定期的追踪和回访,巩固培训成果,针对教学中新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解决。职前培训与职后培训的衔接环节是提升教师的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的关键,一方面,要做好校内、校外的协同指导培训,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教研人员的辅助作用,在培训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和满足教师的诉求,在人文关怀下提升教师培训的效果。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扩充师资力量。

1.建立教师队伍共同体,扩充师资力量。加大外来人才的引入力度,聘请外界优秀的专业学者、名校名师进入高校担任相应的兼职教师,来定期从事卓越教师的培养工作。在具体的授课环节根据课程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师。例如,专业的核心课程应该由专职的培训教师担任,而实践类的核心课程则应该由一线的高水平的兼职教师进行授课。在课程的开发、建设环节,应该由专职的教师与小学的一线教师通过协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由小学的兼职教师负责共建课程。同时,不断探索课堂与实习基地的一体化建设,促进实践与教学的良性机制的建立。

2.加强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力度。专业带头人对于地方的教学发展能够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专业学科带头人需要既把握教育教学的整体方向、当地教学的实际状况、学科的专业发展情况,又需要具有高水平的教学实践能力,并且在学科和教育行业内部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威望。加强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力度能够有效地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实现良好的发展效果,同时要不断地加强对于专业带头人的考核和监督、管理。

3.加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素质培养和队伍建设。通过定期开展讲座、培训、由外界引入人才等形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机制,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四、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培养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三位一体”协同视域下进行农村卓越小学英语教师培养工作,是具有现实意义和发展意义的重要工作,能够有效地服务农村发展、提升学科建设、增加教学效果、促进专业的科研发展。通过建立长效共赢的合作机制、突出实践的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能够有效地提升农村卓越小学英语教师培养工作的质量,促进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卓越视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