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理教育中“行动导向”模式的创新应用

2022-02-06高之翀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行动导向导向岗位

□高之翀 胡 雯

“行动导向”模式作为当下我国高职护理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作用性不言而喻。然而现阶段有关高职护理教育中“行动导向”模式的创新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基于该问题现状,要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如侧重分析明确岗位能力实际需求、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树立职业意识、完善课程设置与提升教师素质等,对高职护理教育中“行动导向”模式的创新应用进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高职护理教育概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教育体制改革日益完善,职业教育逐渐向多元化、专业化转变。高职护理专业是当下较为热门专业,在就业及市场竞争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高职护理主要包括临床护理、基础医学、药理掌握、技能应用等,对患者康复及医疗开展十分重要。护理专业称为医疗救护的重要屏障及先锋。高职护理教学涉及专业学科也颇大,主要包括:基础医学、心理学、人体解剖学、诊断基础学、内外科护理学、药物机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高职护理教育主要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及理论知识层面入手。同时,高职护理教育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而是科学、合理的系统布局,是对整体医疗体系及学术的框架构建,并从学生就业层面出发,为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及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二、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对高职护理教育的影响意义

教学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对促进职业规划与实践操作意义重大。高职护理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科,主要以学生专业技能与护理知识应用为主,强化其时效性、实用性。行为导向教学方法是指将职业技能与专业技能进行融合,形成一种复合职业行为及工作理念的综合技能。这种技能具有相对的涉及性,包括心理、素质、思想、理念、技能等。它是基于当下社会发展及市场竞争的一种必然需求产物。从详细层面来讲,行为导向,即综合技能中所涉及到的技能包括:心理承受能力、社会人机交往、自我批评及评价、书面表达、社会组织协调、获取信息及知识等诸多相关技能。

通过分析后发现,行为导向教学理念非常适合高职护理教育,主要是基于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快速提升,将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进行融合,形成更为系统、科学、全面的职业教育体系。行为导向主要以技能实践及应用为主,对护理行为进行重新规划与设计,并对工作流程、护理步骤等进行诠释,让学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及职业身份中去,将教学与实践进行统一,将临床与操作进行融合,对提升学生职业心态及应对心理十分关键,并可提高学生技能操作与职业角色明确。当然巩固行为导向教学理论应用,让学生综合素质及思想层面极大巩固,树立医者救人的工匠精神,即意义影响深远。

三、当下高职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理论缺乏实践应用。通过分析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护理教育过程中不能从学生角度出发,对其未来就业考虑不够。偏重于理论内容教学而不是其实践性,护理专业主要以实践为主,理论无非是依附实践的必然依据。如果缺乏实践操作就无法到达职业技能提升效果。具体问题如下:第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书面知识,对重点、要点的实践引用不够,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第二,实践应用方面存在应付性,部分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中存在对付态度,对动作、手法及注意事项讲述不够。第三,缺乏实践与职业二者之间的有效关联,多为单一实践教学不能引入职业角色等,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角色感[1]。

(二)专业课程与市场需求存在差异化。部分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严重不符,主要是高职院校对市场职业需求了解不够,在进行教学内容设定中依然采用传统思维。例如:养老护理与社区护理方面很多学生都不懂,主要包括社区保健宣传、慢性病宣传管理、社区相关护理工作等。主要是高职院校在养老护理专业课程开设方面不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也很少涉及到社区、养老院,多为去二级以上医院进行实习,所以在课程设置中一定要结合市场需求与职业规划。在满足市场及岗位需求的同时也要对相关专业课程进行系统优化,对可能出现的衍生学科进行设计[2]。

(三)缺少文化素质教育及精神成长塑造。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文化素质及精神成长至关重要,但很多高职院校都缺乏其该方面培养。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对实习生缺乏自主性、纪律性培养。同时责任性缺乏与团队合作不足也是其主要问题。造成该情况出现主要是高职院校在护理教学中不能从培养核心素养层面考虑,缺少对学生职业精神引导塑造。长此以往下去不利于学生日后职业生涯规划与工作融入。当然学生在精神成长中也需教师对其进行树立与引导,并不断对其进行监督、告诫,为学生日后快速成长打下基础[3]。

四、行动导向模式在高职护理教育实践中的创新应用

(一)侧重分析明确岗位能力实际需求。行为导向模式创新需根据市场需求与岗位实质进行设计,高职院校应对当下市场环境与职业岗位进行调查分析,结合相关数据等进行集中研讨。对高职护理课程设置及专业导向进行明确。具体如下:第一,分析当下护理专业岗位需求,对岗位能力进行侧重研究,如养老护理、孕婴护理及社区护理岗位较为火热,且岗位能力与素质要求也相对颇高。其后院校应根据岗位能力、素质要求进行课程规划与职业导向[4]。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理论学习等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并对养老护理、育婴护理及社区护理的素质要求方面进行内容添加,提升学生对该职业的认同感,如尊重老年人、爱护幼儿、热爱基层社区工作等,这些都是基本素质标准。第二,结合岗位需求采用多元化能力培养方法,多元化能力培养是行为导向模式核心实质所在。主要以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为导向向其他能力进行延展,如社区护理中的人际沟通能力、常见病症判断能力、急诊救护能力及相关计算机能力等;养老护理中的责任感、爱心及相关书写口头表达能力等,这些都是根据岗位技能需求而衍生出的综合技能。因此,侧重分析明确岗位能力实际需求十分关键。

(二)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树立职业意识。高职护理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技能,将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结合是其重点工作。一是应对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结合行为导向理论方法,将职业行为与学习行为进行融合,让学生充分融入到职业工作中去。如创造护理环境与工作情景,通过布置设计让学生明确职业定位,并在实践操作当中按照其岗位规范进行,最大限度提升学生对岗位属性的认同度。二是需对职业意识进行强化,医护人员是医疗机构重要组成部分,医护人员自身素质与精神对患者治疗,甚至抢救生命都尤为关键。院校应将行为导向继续深化,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医护工作的重要性,将职业神圣感作为日后工作态度,树立医者救人的工匠精神。三是对实践技能进行重点提升,并对具体工作进行细化、量化,如护理方法、护理流程、护理急救等,只有将工作细化才能快速提升教学效率、学习质量。

(三)完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市场不同时期变化,按照国家教育大纲与要求,对就业快、热度高的岗位职业进行选择,并开展针对性专业课程,如养老护理、育婴护理、社区护理、私人护理等。并将专业课程内容进行细化,根据不同课时与具体要求构建行为导向课程体系,依然以强调岗位技能提升与快速融入角色为主。具体如下:第一,对现有课程进行分析研究,对可创新及完善内容进行明确。第二,对新岗位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必须按照职业教育规划与计划大纲设计。第三,将行为导向课程体系进行完善,对细节工作进行责任化明确,提升院校监督作用。

(四)提升教师素质。要对教师综合素质进行提升,教师是开展行为导向教育的重要核心推手,只有对教师自身能力进行巩固才能起到事半功倍效果。例如开展专业课学习、集中培训、职业化技能巩固等,让教师明白职业意识树立对日后学生就业的重要影响。在教师培养过程中也要从教师自身素质入手,对工作态度不认真、思想觉悟不高的教师进行坚决替换。另外,也要侧重对高素质人才进行引用,确保师资队伍建设良性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职护理教育中“行动导向”模式的创新应用进行分析研究,从多方面、多角度对“行动导向”模式方法在高职护理教育中应用进行论述,并结合实际情况及教学要求,提出具体应用设计方案,包括:侧重分析明确岗位能力实际需求、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树立职业意识、完善课程设置与提升教师素质等,为未来高职学生就业及素养提升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行动导向导向岗位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探讨行动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背景下学生探究力的有效延伸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听障生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行动导向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