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构与机械零件》课程思政的课堂实践与探索

2022-02-06赵林林于兴艳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大国齿轮机构

□赵林林 于兴艳

《机构与机械零件》课程是智能制造专业基础课程,此课程讲授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理念,结合企业的具体实践,包括了偏心泵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及自由度计算、搅拌机构的分析、内燃机配气凸轮机构的设计、船用锚机减速器齿轮传动的分析、带式输送机的设计五个项目。开设学期在第二学期,本次课程的授课对象是19机电班。在被立项为课程思政改革项目后,首先与思想政治教师进行讨论,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制定了课程标准。然后,按照课程标准,上课期间融入思想政治内容。

一、教学标准融汇思想政治元素

通过润物无声的原则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将思政内容和原课程内容合二为一,不刻意出现思想政治标题,但处处又体现思想政治的内容。恰当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生态理念等内容。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鼓励学生把个人前途和祖国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围绕“培养大国工匠”为课程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机构与机械零件课程中,使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协调同步、相得益彰。经过学习,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大国工匠的精神,具有爱国精神。以机械人的责任和使命为引领,围绕中国制造2025,对中国制造具有自信心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建立安全、环保、节能等意识。

二、教学内容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在教学内容上,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加强大国工匠精神为指导思想,在原有的课程教学内容中进行融入思政元素。围绕绪论,讲解机械发展简史、超级大国、大国重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围绕轮系讲解团结合作精神,提升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围绕螺纹连接,讲解精益求精、中国梦的爱国精神。

(一)在绪论中融入。介绍机械发展史、中国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发明经历,塑造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探索的勇气和追求真理的决心。简单介绍当前的我国机械行业现状,介绍我国机械行业现在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让学生明白从来没有什么轻而易举,从来没有什么理所当然,从来没有什么一蹴而就,真切地让学生感到“落后就要挨打”,让学生明确学生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介绍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的制造强国战略,需要学生发扬不畏困难的精神,推动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赶超世界发达水平。课后推荐学生观看《超级大国》《大国重器》等视频,通过观看C919飞机、嫦娥四号探测器、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复兴号动车、中国天眼、辽宁号航空母舰等高科技装备的研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课后观看《大国工匠》视频,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只有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才能拓展人生价值。凭借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才能成为顶级人才。

(二)在齿轮机构中融入。以国徽中的齿轮进行讲述,上面的齿轮代表工人阶级,象征着中国的工业,齿轮在机械设备中是非常重要的传动零件。介绍齿轮简史,从青铜齿轮、指南车、水运浑象仪、机械钟等齿轮机械设备,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播放中国高铁视频,高铁速度为什么能爬出世界第一,关键在于高铁上的精密齿轮传动系统设计的关键设计,引导学生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介绍中国制造2025关于齿轮的计划。明确重点发展超大型、高参数齿轮和高精度齿轮的传动装置,齿轮作为工业的基本元素,是制造装备业中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关键部件,提升学生的知识认同感。播放齿轮的传动视频,通过观看齿轮的特点,在传动中,通过凸凹啮合,运行时能够互相补足产生动力。象征着一个团体要相互团结、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齿轮传动中,轮齿在变化的弯曲应力反复作用下,当应力值超过齿轮材料的弯曲疲劳极限时,轮齿根部就会产生疲劳裂纹,裂纹不断积累扩展致使轮齿疲劳折断。这一视点告诉我们要注意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成功是不断坚持、一点一滴的积累过程,学习亦然。同时,生活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课后撰写齿轮在机械行业中的地位、中国齿轮行业的发展等文献综述。

(三)在螺纹连接中融入。展示中国古代螺纹机构机械史,包括地动仪机构(螺纹驱动机构);木牛马车,多足步行机构(螺纹驱动机构)等的展示,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这是中国梦的起点。通过现有的大国重器,地震仿真仪器,振实器;多足步行机器人,月球车等机器,展示螺纹的螺旋式上升,实现中国梦的回归及升华。讲解螺纹连接时,需要两个被连接件的准确定位,引申到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中,要给自己定位,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讲解螺丝钉时,将雷锋的螺丝钉精神融入在知识点中,培养学生自觉地把个人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去,个人服从整体,服从组织,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手段融入思想政治元素

在《机构与机械零件》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运用讲授法、课堂翻转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利用智慧职教云平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课前布置任务,查阅机械发展简史、名人故事等,课中结合讲授的具体知识点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理念、大国工匠精神等;课后组织观看《大国重器》《超级大国》等纪录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一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将C919大飞机、嫦娥四号探测器、深海载人潜水器、复兴号动车、中国天眼、辽宁号航空母舰等设备,穿插到课程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二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新时代的先进工作者,如机械行业的名人传记和相关事件,用先进事迹去感化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做一名优秀的机械设计工程师。三是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具体的机构设计结合,培养学生将个人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时代使命感。

四、考核方式上融入思想政治元素

在考核方式上,将思政知识点的学习纳入考核评价范畴中,包含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类型。,形成型评价包含智慧职教平台在线课程学习、出勤、作业、考试、思政学习等,占比50%,其中将思政学习纳入到平时成绩中,占据10%,;终结性评价,期末成绩占比50%,其中期末考试的试卷中含有思想政治元素。

五、实施效果

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学生们对机械发展史、中国制造的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还体会到了大国工匠等对机械制造行业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同时对大国工匠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希望学习他们身上的高贵品质。总之,同学们坚定了“四个自信”,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学生们非常认可课程思政,希望以后继续坚持课程思政教学方式。

六、反思

通过对《机构与机械零件》开展课程思政,在讲述知识点的同时,有机并全程融入了思想政治元素,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对教师提出了挑战,如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而不至于有强加之感。所以要做好专业分析(素质、知识、能力规格)、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素质)、课程分析(讲哪些内容,课程对学生的作用)、就业岗位分析(岗位所需要品质),从而总结出思政点,进而与教学内容融合。但具体存在下列问题:一是需要完善《机构与机械零件》的课程知识点和思政元素的紧密度,对具体的思政元素的融入方法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对融入思政元素后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效果和科学性需要进一步的评价。三是对开展课程思政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需要进一步的应用。

猜你喜欢

大国齿轮机构
东升齿轮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你找到齿轮了吗?
异性齿轮大赏
大国气象
齿轮传动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