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工作中美育的融入和提升

2022-02-06□李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美育情感思想

□李 雯

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对于精神家园的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经过多年的发展,高校的思想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各类教育方法中,美育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并有着其独特魅力,回顾我国几千年的教育史,各个时期的教育学家对于美育教育都秉持高度重视状态。美育教育本身就蕴含丰富的内容,包括行为美、道德美、自然美、艺术美、科技美、社会美等多个方面,对于社会风气的匡正、未来经济的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面对当前大学生思想工作中创新性、吸引力不足的困境,需要充分发挥出美育教育作用,提升思想工作的有效性。

一、美育与大学生思想工作的相同之处

在内容方面,大学生思想工作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核心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育教育事业是以各类美学思想作为重点内容,通过各种渠道,塑造大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具备丰富的审美素养和良好的审美心境,使之成为身心健康、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在整个素质教育体系中,美育、思想工作均是重要组成,没有美育的思想工作,是不够完整的,美育与思想工作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思想工作也是社会美的重要表现,能够用崇高的道德理想、科学的理论内容来教育人、感化人,因此,美育教育与思想工作的初衷是一致的。

在情感因素上,思想工作、美育教育之间也是相同的。美育教育的一项基本元素就是其情感性,通过美育,能够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潜移默化的塑造人、感染人,而思想工作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元素,思想工作是致力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需要教育者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思想工作的本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育他们的道德情操,通过沟通、疏导、交流和感化,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转变他们的错误观点和理念。

将美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工作相结合,可以构建出完整的教育模式,尽管美育也属于素质教育等组成,但是,美育教育的效果需要长期实践才能够反映出来,是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作用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给他们带来智的启迪,这种教育是其他教育内容和模式不可替代的。

二、大学生思想工作中美育的融入和提升

(一)强化美育重视,提升美育地位。一直以来,高校的主要教学精力和内容均是放置在智力培育上,对美育工作的重视度并不高,除了迎新、毕业晚会表演以及其他的专题文艺汇演之外,其他的美育活动较少,要将美育融入大学生的思想工作中,首先,就是要提高对美育工作的重视度。

1.明确美育教育目标。高校要重视人文素质的培育,将艺术课程渗透在各门学科中,优化美育实践活动,构建科学的美育教育体系,并开设符合学生个性需求的校园活动,使之可以主动创造美、接受美。高校管理者要打破传统意义上对美育存在的误解,通过选修课程来培育学生的艺术课程特长,开拓他们的人文视野,增强校内的美育氛围,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

2.创新美育教育课程。美育课程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在中学阶段,学生就已经或多或少的接触美育课程,其中,美术、音乐更是贯穿在整个中小学阶段,进入了高校后,尽管也开设了类似的课程,但是,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却不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需要为学生开设关于戏剧、舞蹈、影视、戏曲等方面的教学模块,将教育与娱乐之间相互结合,做到寓教于乐,积极推行美育实践类选修课程,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弘扬美育精神,营造出良好的校园美育氛围。

3.优化美育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发挥出理论教育的效果,需要将理论、实践之间深度结合,美育教育也是一样。美育实践活动是高校必须要关注的重点内容,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要为其提供美育实践活动的契机,让学生通过各类渠道获取理论知识,感受独特的韵味和审美内涵,将思政内容和美育实践之间深度结合,以取得理想的实践成效。

(二)优化教育渠道,拓展思想工作空间。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获取,要让美育与思想工作深度结合,就要采用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加强学生关于美的讨论和交流,为他们普及美育知识。

在思想工作中,包括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理性教育更加注重理性知识的传授,感性教育则侧重于发展学生的感情能力、思想工作方法,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教师要用理性、客观的态度为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想觉悟。美育则需要采用以尊重学生情感体验为主的感性教育内容,要用情感教育来影响人,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强化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人格美和心灵美。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将大学生思想工作的外在理论教育和美育内在感性因素结合起来,实现内容、形式的深度结合。

同时,两者的结合还要做到静态教育、动态教育的深度统一,静态教育是一种静止的教育模式,能够拓展学生思维,引起他们的想象和深思,动态教育则是一种具有动作、带有感官的表达形式,用声音、视觉效果来引起学生的共鸣。长久以来,我国的思想教育体系是采用应试教育方法,以分数作为本位,强调让学生通过背诵来取得满意分数,创新性不足,学生长时间被禁锢在课堂中,这并不利于他们的思维发展。要将美育渗透到大学生思想工作中,必须要促进静态教育和动态教育之间的和谐统一。在当前的思想工作中,是以静态教育为主,要让学生真正的发自内心接收思想工作,需要借助美育的动态教育方法,利用绘画、图片、照片、音乐、杂志、报纸等,用时尚的编曲、软萌的用语、实时的话题来为学生讲述理论内容,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同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利用VR技术、人工智能等,采用集齐声音、图形于一体的美育方式,让思想工作与每月教育深度结合,使之更加生动、形象、逼真,关注到学生的喜好,根据个体差异来安排任务,充分挖掘出学生潜力,丰富他们的课堂生活,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思想工作与美育教育的结合魅力。

(三)拓展美育空间,创设微观环境。思想工作、美育教育的深度结合离不开特殊的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大众传播环境等等,也要依靠学校、家庭、同辈之间的共同努力。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他们可以利用学校的图书音像资料、教学设施、社团活动来规划校园生活。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思想、行为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种文化建设,不仅体现在硬件上,也表现在软件方面。具体来看,需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根据高校的历史背景、学科特点、地域差异等,以校风和校训作为依托,将其转化为师生的信仰,做到言传身教,践行校风和校训精神。同时,发挥出大学精神的重要作用,大学精神是学校建校以来秉承的一种价值追求和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风采的表现,对此,需要将民族精神、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精神中,开设与儒学、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等相关的讲座,举办历史故事演讲、辩论赛、文化知识竞赛等,从历史变迁、自然环境等方面着手,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有更深理解,潜移默化地获取其中的美育元素。

2.创建育人环境。在学校环境上,要讲求和谐美、整体美,根据学校的校风传统、发展历史等,凸显出环境建设的艺术性和人文性,为学生打造出优雅,具有青春气息的学校氛围。

3.加强家校合作。在家庭方面,要加强家校合作,不少大学生均是异地求学,对此,邀请家长主动关心学生近况,洞悉他们的身心健康,培育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家校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营造人文关怀环境。

(四)结合美育素材,凸显思想内容理论美。具有诗意化的语言,让大学生能够更乐于接收思想工作,诗意化的语言,充分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兼具现代美、古代美,非常适合融入到思想工作中。“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情感是思想工作的精髓所在,仅仅依靠理论支持的思想工作,很难充分的感化人、教育人,还需要教育工作者根据不同内容题材和基调来挖掘情感元素,将饱满的情感渗透在思想工作中。同时,教育工作者要投入足够的热情和重视度,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渲染,用饱满的热情讲解知识,体现出思想工作的生动性和人文性,让学生可以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另外,思想工作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创设出一种愉悦、轻松的环境,能够启迪智慧、开拓思维,幽默风趣也是教育工作者学识、智慧、灵感的结晶。在学生出现懈怠感的时候,用幽默的语言,能够帮助他们领悟其中的哲理,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用幽默的语言来开展思想工作,能够达到更好的交流、互动和情感交融目的。同时,在思想工作中,还要善用各类语言技巧,利用排比、比喻、夸张、通感等修辞手段,将抽象乏味的概念讲清、讲精,为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三、结语

美育与大学生思想工作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两者能够实现良性互动、有机互补。在高校的思想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美育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各种渠道将两者充分融合起来,凸显出思想工作和美育之间的情感共振和思想共鸣,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思想工作推入更高的境地。

猜你喜欢

美育情感思想
论公民美育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思想与“剑”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