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分工下局部劳动的发展分析

2022-02-06刘佳慧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社会分工分工专业化

□刘佳慧

一、引言

局部劳动的发展演变可以追溯于社会化的分工与协作,若从资本的积累过程研究,不难发现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经工场手工业、工业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作为资本积累的开端,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以资本雇佣手工劳动力的内在形式推进了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协作。在这一时期,由于生产基础仍旧是手工业者狭隘的生产技术,从事片面特殊职能的局部工人队伍逐渐发展壮大,这从根本上使得工人成为只适合从事于一种片面劳动的单一局部工人,其结果逐渐造成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强制性地将工人终身束缚在一种职业上,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局部工人的局部化劳动也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各自的专业化生产队伍。在这时,局部劳动在形式上从属于资本,实质上剩余价值并未完全服务于资本之中,也就是说此时的局部劳动仍保留有一定的自主性,工人的生产活动绝大程度上仍依赖于自我的手工技术。在此之后,随着机器和大工业的出现和发展,消灭了以手工及简单工具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分工与协作的生产形式,局部劳动作为其外在表现更加呈单一化、专门化的演变态势,在未改变劳动力隶属于资本的固有特征下,雇佣工人实则是与较高级化劳动工具相关联,生产工具的更新换代也可以说是让劳动力的发展愈发向专业化前行。但不得不承认,专业化生产队伍的发展与壮大以及基于单一化劳动技巧的专业化生产在当今社会分工的发展演进下,在外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不同的作用,究竟是专业化生产队伍加速了生产技术的进步又或是单一化的生产方式加深了劳动自身的固有矛盾,仍需要关注局部劳动的未来前进方向。为此,若从社会分工大背景下探讨局部劳动的发展,大致可从社会分工促进局部劳动专业化发展、社会分工加深局部劳动自身矛盾以及信息化时代下局部劳动的发展进步三方面加以分析。

二、社会分工促进局部劳动专业化发展

分工与协作在社会分工发展的整体趋势下,更加强调局部劳动的个体劳动力作用,因为其作为资本积累、价值创造以及产品生产的基础,离不开个体劳动的创造性发挥,而由此日益发展的局部工人专业化生产方式也得以延续。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认识来看,不难发现社会的发展进步必然是以新式分工的方式在劳动工具的更新换代下逐步代替旧式分工的方式进一步解放生产工人,促进其向专业化方向迈进。以生产性劳动者为例,尽管其作为单一劳动个体在随生产方式的转变下都或多或少地造成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即机器大生产的扩展使得单一异化劳动的壮大,但可以看到分散化的生产分配方式若无法合理配置必然会造成生产效率的低下,由此,局部工人在进行产品生产的同时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水平与专业化操作方式。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随社会内部分工日益细致化、专业化的发展,雇佣工人其实是逐步从单一生产工具中得到解放,商品生产与流通也离不开这一支日益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同时,作为其显著表象的局部工人在劳动工具的改善下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不仅推动了专业化、技能化生产方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技巧化的生产更大大节省了生产的更替时间,原有单一循环生产不仅使劳动产品的完成费时费力,而且其生产链割裂化现象面临严峻现实。从劳动性质的角度研究,从当前社会生产的条件来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间的本质差别可表现为管理、技术劳动与生产劳动之间的差别。在工业化、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新式社会分工下,局部劳动往往带有单一性的特征,管理、技术劳动与生产劳动三者间更是不易更换,无疑是对于专业化生产阶段归属程度的愈发加深。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角度出发,对企业内部的局部劳动作深入具体的考察,可以发现商品生产越发达,企业或工厂作为相对独立的生产单位就愈发注重其内部劳动的整体性,即将局部工人的局部劳动在其个性得以保留的基础上转变为一种总体性劳动,劳动产品集个性化与集体化于一身,而不是机械般的使不同操作简单结合,这也是当前社会商品生产得以个性化制造的必然趋势。由此可以看到,商品生产的发展、生产工具的进步对于局部劳动的发展和局部工人的专业化特征塑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应正确认识局部劳动的物质关系变换,为社会分工下的商品经济创造一批专业化生产队伍。

三、社会分工加深局部劳动自身矛盾

专业化劳动力得以发展壮大的条件如果未能合理规配同样会使得单一化生产方式更具其局限性,专业化生产队伍的产生不能忽视其局部工人自身日益被劳动工具所束缚的本质,除了局部劳动的日益细化使劳动力从各自生产方式的占有形态转化为资本的附属关系这一不足,对于局部劳动只服务于局部生产的事实,原有产品的全部占有形式转变为各自生产部分的局部占有形式,局部工人的“专业化”劳动逐步向“碎片化”转变特征愈发突显。随着机械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在生产力的进步下逐渐成为生产主流形式,局部劳动也因此趋向于简单化、碎片化,劳动力并未摆脱劳动工具的有形束缚,而在机械化生产活动所支配下的生产工人其“碎片化”生产方式也使得散而不精的生产特点冲击着整个社会市场。专业化生产如何在保持生产效率的基础上避免片面化生产技巧、避免劳动力的异形化发展以及如何将局部劳动和生产、消费市场相结合才是未来社会合理分工的进步方向。从分工与收益的角度来看,在局部劳动独立化为雇佣工人的特殊职能后,工人日益为劳动工具所束缚,但其身上仍无法摆脱其刻有的资本附属物的烙印,工人出卖劳动力所产出的剩余价值更是被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的一般形式所掩盖。所造成的结果是局部工人无法完全获得等同于自身的价值产物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其片面生产技巧所终身束缚,产品价值无法真真正正地为工人所获取。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当今工场内部分工实则使得各个产业链的工人各自独立化,如若掌握不好其独立化界限抑或是封闭化程度那便极易造成步骤分工的分散以及使得内部生产监督环节的矛盾更加激化,因此只有市场分工日益有机化才能在发挥劳动生产个性的基础上解放劳动工人。必须要指出的是,局部工人异形化的另一表现形式是对雇佣工人歌舞娱乐、知识学习及各种消费等权利在一定程度上的剥削和占有,有闲时间的内在约束属性使得工人无法凭借内在倾向积极地投入与生产创造与进步,进而长期束缚于一种生产方式上。自由劳动作为人类全面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社会分工大生产下必然需要局部劳动力克服其单一片面性而更加强调其内在创造。

四、信息化时代下局部劳动的发展进步

当今社会,随后工业社会下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局部工人的地位及作用作为专有生产形态随生产力的进步逐渐发生转化,当前的分工与协作对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更加具有特殊的经济要求,不得不承认的是无论在工场手工业或是机器大工业发展中,分工都以一定的形式简化了局部劳动,既加深了劳动工人对各自既定操作的认识,又提高了各自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同样,不可否认现代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使得生产要素愈发得以合理配置,优化了产品的生产过程,缩短了其生命周期,局部劳动逐步向脱离有形劳动工具发展。若从我国社会分工与协作的发展起点加以探究,可以看出我国封建时期社会经济结构松散、生产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少分工,在那时还无法在展开协作的基础上建立广泛的经济联系,而在当前信息化的高级生产方式的演进下,在经济社会大分工下所带来的各行各业的交互联系的影响下,如何完善和发展好社会主义分工与协作关系同样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突破地区分割和阻碍,在社会大分工下维护产业内部协作,使得局部劳动在信息化不断渗透各级产业链的大趋势下起到推进作用才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保证生产活动在产业链中发挥有机协调作用。在当前工业化迈向信息化时代的转变中,劳动方式的发展演化对于劳动力的外部作用也愈发明显,对于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形式演变可以看到新时代的劳动者不仅应追求其技能化、专业化的进步,对于其劳动的内在价值观以及专业技能化的高度要求也不应忽视,在劳动工具无形化、信息化的演进中,为避免局部工人的片面化生产也必然离不开观念意识的全局化,只有这样产业链生产有机化的最大效果才能发挥出来。未来局部劳动者的发展进步必须要结合信息化时代的现状对自身不断提以更高的要求,使得劳动个体性与劳动总体性在整个工业信息化时代下有机结合。

五、局部劳动的未来发展

局部劳动产生于分工,在社会分工大背景下,如何推动局部工人在更好地发挥其个性的基础上不影响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成为我们所应关注的重点。劳动从在形式上从属于资本到实质上从属于资本再到重新突显其个体创造价值的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到“体脑并举”的发展路径越来越成为主流,在信息化时代下提升劳动思维的核心目标才能更好地发挥劳动自主性,才能使得劳动工人避免成为单一劳动工具的附属品。从生产外部性工具来说,局部劳动的小单位生产逐步演进为专业化生产,简单生产工具经历了从机械化复杂劳动工具向科技化、数字化的无形劳动工具演进,这都需要劳动力在不同的时期因时制宜,充分利用劳动工具作为其外在保障的作用,努力适应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新演变。从生产内部链来看,产业链的交互极易割裂各自局部环节的联系与沟通,为保证劳动力多视角、全方位参与生产,应普及劳动者全方位知识技能,加强监督与培训,使其更好地完善各自负责的生产环节,实现更加有机的分工与协作。最后,立足于劳动力自身,为发挥劳动力的个体创造性、避免其成为相对过剩劳动力而被日益进步的社会加以淘汰,只有提高其素质技能、加强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创造更多的生产机遇,提高产品的内在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也是目前以及之后发展中都应重点关注的一点是,如何使得劳动力出卖自身劳动的同时获得尽可能大的剩余价值而又不使得雇佣者无力盈利。实现双赢的条件,也许是每一位劳动者都尽可能最大程度为自己服务,形成各自进步产业链,将社会的分工与协作以更为全新的方式传递下去,局部劳动与整体劳动的有机结合与循环创新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由此可见,我国在迈入现代化国家行列的步伐下,更好地发挥劳动个体创造性,并使之与劳动总体性协调融通才是未来局部劳动创新化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社会分工分工专业化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社会分工的历史衍进及相关理论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