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电子化管理方式的探析

2022-02-06李小捌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2年27期
关键词:保函交易中心投标人

◎李小捌

工程建设项目投标过程中,投标人需要向招标人提供一定金额资金作为担保,能够有效的防止投标人无故撤回投标而给招标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适应工程建设项目电子化交易的发展要求,需要结合信息化技术加强投标保证金的管理,通过运用电子化管理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可以大大提升管理的效率,增强资金管理质量。投标保证金管理既是交易活动的重要环节,又需进行资金管理和财务核算,因此保证金的电子化管理涉及业务和财务两个环节。下文将针对工程建设招标项目保证金电子化管理进行阐述。

一、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电子化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交易资金管理的效率

在未实施电子化管理前,投标单位对投标保证金的缴纳、退回要自行去交易中心办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个项目并非只有一家单位参与投标,如果投标企业过多,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工作量会大大增加,并且大大降低办理效率。而使用电子化系统对保证金进行管理后对投标保证金的缴纳、退回等工作不再需要直接到交易中心进行办理,投标单位能够直接在投标保证金管理系统中进行查询、办理。另外,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保证金管理系统批量退回,使投标保证金事项的处理效率大大提升。

就拿投标保证金的缴纳形式来说,如果使用现金、支票、汇票等形式,说明该投标单位具有很多的流动资金,侧面说明了自身实力;如果使用了银行保函形式,由于银行会提前对该单位的资信情况进行考察,一旦获得了银行保函,该投标单位的实力也一定程度上的得到了印证。所有投标人投标保证金的递交情况,开标现场核验,保证招投标活动的公开性;招投标中缴纳投标保证金也是国际惯例,能够使我国招标更快地与国际接轨。

(二)有利于提升招标投标工作的安全

传统的管理方式需要直接去交易中心办理相关投标保证金业务,不利于投标信息的保密,而采用电子化系统管理后,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环节,可以有效防止投标信息泄露。投标单位在缴纳投标保证金后,并且由银行确认收到汇款,银行将投标单位的保证金缴纳信息等生成系统汇总表。该汇总表在工程建设项目开标前是保密的,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在开标前不能获知投标企业缴纳保证金情况,投标企业更不可查询其他企业缴纳保证金情况,与传统的管理方法相比保密性更强。

(三)有利于提升财务无纸办公的节能

通过运用电子化管理能够简化交易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投标保证金管理质量,实现财务办公的无纸化。业务财务的一体化,实现了招投标平台中投标保证金业务的无纸化办公,在加快办公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纸张的使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有效践行了绿色环保的理念。退款结束后,银行及时向投标单位发送退款短信,以告知退回投标保证金的相关信息,不需要投标企业提供纸质查询请示。

(四)有利于降低各岗位人员工作量

业务平台上线之后,基本实现了投标保证金的全自动匹配,解决了保证金与招标项目匹配一对多、多对一、金额不符、查找困难等难题,简化了财务及业务工作,保证及时、准确地形成业务匹配。以前投标保证金到账核对至少需要两三天,目前在一天内即可全部处理完毕。投标人在支付保证金后,能够及时看到自己的保证金是否到账,免去了等待和电话询问的工作。这也解放了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减少了以前大量的手工劳动,以前两个财务人员1天只能处理上百笔保证金,现在一个人1天即可处理上千乃至上万笔保证金,大大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二、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电子化管理的方式

(一)交易业务环节投标保证金的电子化管理

投标保证金电子化管理涉及到的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四个:交易系统、保证金系统(或是在交易系统中的保证金管理模块)、银行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其中业务环节涉及的信息化系统为前三个系统,通过系统之间对接实现数据互联,从而实现业务环节的电子化管理。交易系统为每一项目标段对应唯一的银行子账号,并将项目标段、子账号等信息推送至保证金系统;银行系统将子账号的资金收付情况推送至保证金系统;保证金系统获取子账号资金收付情况后与项目标段自动匹配,将投标人的保证金缴退信息推送至交易系统;保证金退还时,交易系统按照时间节点发送保证金退还指令至保证金系统,保证金系统再推送至银行系统后银行进行资金支付,将结果反馈给保证金系统。

(二)财务业务环节投标保证金的电子化管理

基于业务环节已有投标保证金电子化管理模式和满足财务环节实现保证金电子化管理要求的前提下,确定与会计核算系统进行对接的系统有三种选择,分别是:交易系统、保证金系统和银行系统。将会计核算系统与保证金系统对接,既能满足会计核算的各项要求,同时,也能避免数据多次传送后造成准确性降低和难以对账的问题,是财务环节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管理电子化的最优方式。通过将会计核算系统与保证金系统对接,在财务环节实现保证金的电子化管理,进而实现了业务、财务双环节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管理全流程电子化管理。

三、本地区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电子化运行规定

(一)缴纳金额规定

按照本地区《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代收代退管理规定》规定,凡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各类工程建设交易项目,投标人须按招标文件规定的缴款时间、金额、方式等,将交易保证金一次性足额缴纳到保证金银行专用账户。政府或国有投资项目的投标保证金按投标总价的2%缴纳,最高不超过80万元(其中,勘察、设计等项目按2%缴纳,最高不超过10万元;工程监理按不超过3%缴纳,最高不超过2万元)。民营投资项目的投标保证金按投标总价的1%缴纳,最高不超过80万元。其他特殊项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二)退款时间规定

未中标的投标保证金在中标结果公示期满后5个工作日(节假日顺延)由代理公司提出退还申请,交易中心审核通过之后银行自动退还;中标人的投标保证金在签订合同并送交相关部门备案后5个工作日(节假日顺延)由代理公司提出退还申请,交易中心审核通过之后银行自动退还;流标项目的投标保证金在招标失败公示期满后5个工作日后由投标人提出退还申请,交易中心审核通过之后银行自动退还。

(三)保证金缴纳规定

投标保证金到账截止时间为投标截止时间,到账时间以实际到达专用账户时间为准,保函必须在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前递交至托管银行在交易中心的服务柜台,未按时到账的保证金视为未提交。开标时,交易中心在开标现场按照标段(包号)公开各投标人保证金提交的情况并交评标委员会。根据保证金绑定情况分为独立的投标保证金系统、链接的投标保证金系统,独立的投标保证金系统通过线下提交投标保证金代收委托书、账号申请表、退还通知单、退款审批表进行部分网络办理,链接的投标保证金系统从交易系统全流程电子化简易受理。确认保证金模块用于投标人对投标保证金在缴纳截止前进行绑定,保证金成功绑定后确认状态会显示“已绑定”。投标人投同一项目下两个及以上标段(或包号)的,应按标段(或包号)分别提交保证金、银行保函。

(四)银行转账方式规定

投标(交易)保证金应以投标人自身的名义提交,并且必须从其基本账户转出,不得以分支机构等其他名义提交(按照规定,投标人可以为自然人的项目除外),否则无法绑定成功。保证金转账仅限电汇、网银方式,其他转账方式视为无效,不支持银行存现、提现业务。保证金提交的程序,投标人向招标文件中载明的保证金专户转入保证金;投标人进入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登录投标系统后,在“确认投标保证金”处查询保证金缴纳情况并确认保证金。保证金退款的申请受理,招标代理从交易系统提交投标保证金的退款申请,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招标单位的通知要求对非中标候选人、中标候选人、中标人退款申请进行受理。

(五)银行保函方式规定

保函申请人必须是投标人,受益人必须是招标人,保证人必须是投标人基本账户的开户银行;银行保函必须正确填写受益人和申请人的全称,并与招标文件规定的名称相一致,以免造成投标无效。保证金提交的程序,投标人登录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在“投标保函管理”的“提交投标保函”处填写保函相关信息并提交;投标人携带保函原件到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托管银行服务窗口办理提交手续,由托管银行代收保函原件后,对已录入的保函信息进行确认并打印回执。

四、项目建设中投标保证金管理中会存在的问题

(一)系统信息不能互通互容

信息的兼容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标保证金管理的效率。在投标单位缴纳完保证金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采用电子化系统,对所有项目的投标单位进行汇总。但是由于参与投标的单位来自各个地方,其开户行存在较大的差异。另外,对于备注的个别用途信息,需要先通过人民银行清算系统进行清算,结束后再转入交易中心的开户行,容易出现信息不兼容。如果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投标保证金系统信息不兼容,会出现部分投标单位的保证金不能成功缴纳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需要投标活动结束后结合银行回单再次由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无疑增加了工作量。

(二)投标信息不能很好保密

采用单一的开户银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电子系统投标单位保证金缴纳信息的对接,但由于单一的开户银行,造成投标信息的保密性不强。以某投标单位为例,如果只选择一家开户银行处理保证金的缴纳等相关工作,虽然可以对标书下载、申清、保证金缴纳等环节进行间歇性屏蔽,但是在银行系统中投标保证金信息却不能做到有效屏蔽,使投标信息的安全性、隐秘性不能保证。

(三)账户资金不能确保安全有效

在使用电子化系统管理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后,虽然其便捷性大大提升,简化了繁琐工作的工作流程,但是方便的背后却使投标保证金账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使用电子化系统后,对于投标保证金的退款处理等事项不再需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财务人员出具电汇纸质凭证,只需要登录电子化投标系统保证金回退模块,接着点击“退回"就可以完成退款操作,之后的工作直接交给银行处理。这种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银行和交易中心是两个不同的主体单位,容易出现交易中心财务人员发送的指令与银行实际业务相悖的现象,容易造成一定的资金风险。

(四)保证金管理水平不高

在实际业务过程中,业务人员、财务人员、投标人对保证金的管理感到不满意。比如,投标人需要尽快查询保证金是否到账,业务人员也需要及时知道各个投标人的保证金是否已经支付以及是否足额支付。投标人有时候会针对一个项目多次汇款,或者一笔汇款针对多个招标项目,这些情况导致实际到账费用和在线录入的数据不一致,从而给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的识别、匹配带来困难,需要花费时间去查询核实。业务人员在收退保证金过程中,需要多次提交纸质单据给财务部门,浪费大量纸张,而且工作烦琐,花费大量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五、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电子化管理的措施

(一)增设投标保证金缴纳专户开户行

为了投标保证金管理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应在原有保证金开户行的基础上增加开户银行,通过增加多样的保证金专户开户行可以为投标单位提供选择的机会,投标单位可以自行选择其中任意一家开户行激纳投标保证金。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给投标单位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避免投标单位信息过于集中。另外,增加多家开户行应注意对电子化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增强信息兼容性。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投标保证全的信息安全,可以与开户行建立战略合作,并且签订保密协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防止开户行泄露保证金账户信息。

(二)提升银行系统与电子化系统兼容性

信息兼容性是制约电子化系统管理效率的关键,因此单位应重视优化设计网银流程,使其能够适配多家银行。在增设多家保证金开户行后,应对账户相关信息进行统一对接,采用网银端口将其统一对接到单位的电子化系统中,保证多家开户行的信息兼容性。单位应重视不断优化升级系统。提升其适配性,对电子化系统中存在的漏洞问题要及时修复,提高系统操作的效率。

(三)完善投标保证金系统的监督管理体系

采用电子化系统加强投标保证金的管理,需要重视优化监督管理体系,确保投标保证金工作的规范、顺利进行。交易中心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投标保证金流动过程的全面监控。对于交易中心保证金的监督管理除了资金管理之外,还要重视账户信息的管理。招标单位可以引入电子数据监督系统对保证金进行动态监管,可以建立资金管理数是库提升对资金信息的分析能力,可以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与监督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联动。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投标保证金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保证项目建设投标保证金的规范性和严肃性,我国法律对投标保证金的数额、缴纳方式进行了一定的限制。采用电子化操作系统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的管理,可以规范投标人的行为,可以规范财务操作流程,缩减繁琐环节,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提升资金信息的科学性,促使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招标单位要重视运用电子化操作系统加强投标保证金的管理,提高招投标双方工程交易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保证金管理在实现全流程电子化的基础上,应进一步优化相关功能模块,利用大数据技术,完善保证金收退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提供决策参考,创新保证金收取方式,探索与电子保函系统的对接等,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保函交易中心投标人
采购招标过程中评审基准价的选择和适用性分析
以市场机制推动自愿减排 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建设有序推进
把握银行独立保函的相对性
可转让保函风险规避
保函回归本源
可转让保函的风险规避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英国天然气交易中心启示
当前招投标环境中投标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