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培育的模式与内在机制
——基于定西市安定区安置点的调查分析

2022-02-06董运来王艳华

新疆农垦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安定区易地马铃薯

○ 董运来 王艳华

(1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2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8)

一、引言

易地扶贫搬迁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十三五”时期,我国有将近1 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堪称是中国减贫史上的伟大创举。同时,随着搬迁任务的结束,构建后续扶持政策体系,包括安置区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生计转型、设施配套、社区治理、心理调适、社会融入等方面,成为后脱贫攻坚时代的主要任务。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居住空间的改变,更是经济层面生计模式的重构,其减贫机理在于改善区域资源禀赋提升搬迁群众的就业增收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产业发展是保障搬迁群众后续生计的重要部分,而就业创业则是保证搬迁群众“稳得住”的重要手段。基于上述宏观政策背景及搬迁终极目标,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为例,着重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后续产业培育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其他地区的后续扶持提供经验借鉴。

二、安定区易地扶贫搬迁概况及主要成效

定西市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设有12个镇、7 个乡和3 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为47.02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3万人。耕地总面积为243万亩,年降水量较少,蒸发量较大,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①数据来源:安定区政府网站(http:/www.anding.gov.cn/col/col535/index.html)。。安定区是全国马铃薯产业“高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100 万亩,总产量达到160 万吨以上,马铃薯产业总产值达到33亿元,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的收入达到2 500元以上。

(一)安定区易地扶贫搬迁的总体概况

2016-2018 年,安定区先后下达了16.1 亿元资金用于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搬迁总规模8 331户36 728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 146 户27 022人(较规划增加了5 623人),非建档立卡群众9 706人,搬迁任务分别占全省、全市总搬迁规模的5%和34%,位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2019-2020 年无搬迁任务)。先后建成安置点530 个(其中,6 户以上的集中安置点301 个),建成50 户以上集中安置点21个,特别是鲁家沟镇将台、巉口镇康家庄等安置点搬迁规模达到700 户以上,脱贫攻坚期结束前,搬迁群众入住率达到100%。

(二)安定区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成效

“十三五”期间,安定区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显著。持续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有力地拉动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全区的城镇化水平。通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幼儿园、小学、卫生室、社区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如在安置点配套建设了道路199.68公里、护坡13.64公里、人饮管道121.97公里、排水管道105.46 公里、文化广场23 处、村级服务场所7 处、太阳能路灯1 124 盏,等等,有效改善了安置区基础设施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激发了搬迁群众自我发展、建设家园的热情。通过拆旧复垦复绿,有效地缓解了迁出区生态环境的承载压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后续产业培育和就业帮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安定区立足安置点资源优势,引导帮助搬迁群众发展马铃薯、草牧、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同时依托城镇化安置的便利条件,通过多种工作岗位多渠道增加收入。人均纯收入由搬迁前的2 000 元左右增加到了5 000 元左右,有效推动了搬迁群众增收脱贫。此外,还通过采取劳务输转、自主创业、培训就业、公益性岗位开发、财政奖补等多种措施,成功解决了搬迁群众家庭的稳定就业问题。

三、安定区后续产业培育的不同类型模式与利益联结方式

培育发展后续产业,是易地扶贫搬迁综合效益的根本构成要素。基于工作重心转向后续扶持的发展趋势,安定区以稳定增加搬迁群众产业收入为重点目标,统筹整合各类产业扶贫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因地制宜推进马铃薯、草牧、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不同发展类型的产业培育模式。同时还补齐疫情影响短板弱项,加快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利益联结方式,确保搬迁群众持续增收。

(一)特色种养产业培育模式

特色种养产业是后续扶持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在中心村、集镇集中安置点更加具有区位优势[2]。安定区以“发挥优势、分类指导、群众自愿、市场导向”为原则,按照“一点一业,一户一棚,一户一圈,多户一小区”的发展思路,结合搬迁安置区资源禀赋,遵循搬迁群众意愿,大力发展“牛、羊、薯、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全面实施到户扶贫产业项目,给有需求的搬迁农户投放马铃薯良种、牛、羊等生产资料。同时,各乡镇还科学规划和发展培育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加快搬迁经济的发展速度。

如香泉镇围绕马铃薯育苗制种,培育种薯繁育产业;鲁家沟镇围绕易地扶贫产业园、东西扶贫协作产业园、先正达育种产业园,重点培育发展蔬菜制种、育苗等产业;内官营镇依托水川区蔬菜产业发展优势,培育有机蔬菜和优质蔬菜规模化种植产业;西巩驿镇围绕中药材育苗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发展中药材育苗、扩繁等关联产业;宁远镇依托民祥牧草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草牧产业;符川镇依托春香专业合作社,培育发展以设施蔬菜为主的扶贫产业;石泉乡依托台江帮扶发展食用菌扶贫产业;称钩驿镇依托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培育发展马铃薯淀粉加工薯种植扶贫产业。这些各具特色的优势特色产业,撬动了各类产业扶贫资金和社会资本,拉动了安置区所在地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搬迁户的收入来源。

(二)订单农业模式

安定区围绕脱毒种薯、加工原料薯和优质原料薯三大基地建设,通过筹措资金对有马铃薯种植需求的搬迁贫困户每户全额投放马铃薯原种1 000斤,按照“种薯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订单收购模式签订产销合同,全面实施合作社对搬迁贫困户0.40 元/斤、种薯企业对合作社0.45 元/斤的保底收购价以确保种植户的种植收益。新集乡通过投放马铃薯良种,扶持全乡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种植马铃薯3 000 亩。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辐射带动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分别建立1 000亩以上的马铃薯标准种植基地。积极对接蓝天企业,着力抓好以庄薯3号淀粉加工薯为主的订单收购,增强搬迁群众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按照“贮藏库+合作社+贫困户”的贮藏带动发展模式,依托全乡马铃薯原料储藏库,辐射带动搬迁农户马铃薯种植大户100多户,为马铃薯错峰上市提供保障。

(三)小众特色产业培育模式

安定区的养蜂、中药材、高原夏菜、蚕豆等也是具有典型区域特色的脱贫产业,通过发展这些特色产业,有力带动了搬迁群众脱贫增收。

内官营镇通过培育致富带头人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发展壮大小众特色产业,如以兵川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养蜂业,辐射周边搬迁贫困户发展蜂产业,带动农户增收。宁远镇、高峰乡利用当地塘坝多、气温低的优势,鼓励搬迁群众种植适合高寒地区生长的甘蓝、西葫芦、辣椒、莴笋和芹菜等夏菜产品,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小杂粮、中药材及养蜂等优势特色产业。高峰乡发挥高寒二阴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蚕豆产业,引导搬迁群众户均种植地膜蚕豆2 亩以上,人均增收超过1 000元。称钩驿镇依托定西春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柴胡和牛蒡子,依托陇赛枸杞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枸杞。辛集乡采取“合作社+基地+合作社”产业模式,建成3个200亩以上的黄芪种植示范点,将黄芪种植这一特色产业转变为主导产业。通过中药材种植,安定区逐步形成了中药材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四)产业园区带动增收模式

结合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园区建设,安定区建立了流转土地、就近务工、合作经营、联合生产等搬迁经济多元化增收模式,引导搬迁群众入园发展增加收入。

鲁家沟镇充分利用当地的日照时间长、洮河水灌溉、巉郭公路穿境等便利条件,引进定西齐馨苑生态园林有限公司,投资5 000 万元建成了占地1 000余亩的花卉苗木产业扶贫园区。通过发展花卉苗木培育产业,将搬迁群众融入产业链条、参与生产经营、分享发展红利,有效实现了农牧与新型经营主体利益共享、互惠互赢,形成了“五园一体保增收”的后续产业培育发展新路子②“五园一体”是指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打造成为集“土地流转托管园、稳定务工就业园、联合经营创业园、职业农民孵化园、休闲农业观光园”为一体的农业扶贫产业园。。在带动农户增收方面,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以700 元/亩的标准,带动农户240 户,其中贫困户109 户;通过资产收益扶贫的方式,按照“农投代持、产权到村、主体经营、保底收益”的原则,带动1 580户贫困户,每户保底收益800元/年;通过吸纳搬迁群众就近务工的方式,带动农户150 户,每年务工平均按8 个月计算,每户劳务收入可达到1.6万元,为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提供了可靠保障。

类似地,西巩驿镇投入资金500万元建成了占地227.8亩的易地搬迁扶贫产业园。通过定西旺农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先期入驻运营,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建立了以马铃薯脱毒原种繁育为中心,形成集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反季节果蔬新品种展示及现代物联网智能控制等为一体的寒旱农业产业示范园。示范园可安排劳动就业人员100 多人(人均年收入3 万元左右),为发展当地设施农业、带动周边易地搬迁农户增加收入和巩固脱贫成果夯实了基础。

(五)创新农企利益联结模式

为了更好地保证搬迁群众稳定增收,安定区在资产收益扶贫中通过不断完善产业益贫带贫机制和创新利益联结模式。如对已建设的9 个扶贫产业园,鼓励引导有能力、有意愿的搬迁农户积极参与产业园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效促进了搬迁群众融入产业发展链条,增加了财产性收入。

如香泉镇通过扶贫产业园的建设,探索出了“一园生五金”③即土地入股、配股分红、就地务工、联合经营、光伏扶贫的“一园生五金”增收体系。的增收体系,是拓宽搬迁群众增收的典型模式。具体来说,一是搬迁户将土地流转或入股给合作社从而获得土地入股收入,户均年收入超过2 000 元;二是将筹措到的各类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培育资金以集体的名义注入定西马铃薯研究所,该所每年按照固定比例给村集体和搬迁户分红,户年均配股分红收入超过3 000元;三是搬迁群众可以常年在扶贫产业园务工(大概可吸纳160名务工人员),月收入2 100 元,每年有将近2 万元的就地务工收入;四是搬迁户直接承包企业的温室大棚,由企业负责提供种苗、技术和收购服务,农户进行种植,户年均联合经营收入2 万元以上;五是光伏扶贫收入,户均年光伏补助收入在3 000元左右。

(六)“四定四联”的后续产业扶持模式

巉口镇为抓好产业园的规范运行,探索建立了“四定四联”④即定特色产业、定经营主体、定运营机制、定增收目标、组织联建、产业联抓、项目联推、风险联控。的产业扶贫机制,初步形成了党建引领、龙头带动、主体驱动、农户参与的产业扶贫模式,这也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的另一个典型模式,自实施以来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实现产业分红超过110万元。

所谓“四定”,一是将马铃薯、草牧业、蔬菜、劳务、乡村旅游等明确为全镇的特色主导产业;二是将定西蓝天马铃薯淀粉公司等定为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三是将巉口古镇·康庄花苑田园综合体的固定资产全部折股量化到贫困村集体资产,按照比例进行固定分红,明确了资金使用权、资产所有权、收益分配权;四是通过建立订单保护价收购、土地流转入股、劳动力就地转移、惠农资金补贴、带动分红等利益分配机制,全方位、多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通过扶贫产业园的带动,户均增收3.6万元以上,实现稳定脱贫。

所谓“四联”,一是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在产业扶贫中的核心作用,组建成立村级产业专业合作社,组织联建抓好双向进入;二是产业联抓推广蓝天模式,即党组织引领、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跟进的产业推进路径;三是项目联推实行“四跟进”机制⑤项目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市场需求走“四跟进”的产业发展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对接市场难、企业原料供应缺、扶贫资金效益低等问题;四是风险联控落实四项措施,即全面落实风险抵押评估、村集体参股、集体工作协商、购买农业综合保险等四项风险防控措施。2020 年全镇5 150 亩订单种植马铃薯和1 645 头饲养畜全部参加了农业综合保险,有效兜住了市场风险的底子。

(七)不同组织形式的产业培育模式

安定区结合农村“三变改革”,进一步创新完善产业扶贫“四跟进”模式,建立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与搬迁户紧密衔接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国有平台+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等多种组织形式的带动模式,通过将搬迁农户的土地、家畜等生产资料入股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多措并举增加搬迁群众各类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确保脱贫致富。

鲁家沟镇依托东西部协作帮扶、新型际华集团定点帮扶、精准脱贫产业扶贫等一系列帮扶平台,按照定西市“551”产业扶贫模式⑥第一个“5”是构建“特色品种—品质标准—带动主体—营销体系—风险防控”为一体的全产业发展链条。第二个“5”是构建“扶持政策—‘三变’改革—技术培训—责任体系—基层组织”为一体的全产业保障体系。两个“5”互相作用、共同发力,致力打造具有定西特色的“陇原品牌”这个“1”,不断提升产品“三品一标”,为实现产业兴旺奠定基础。的要求,围绕党建“双进双促”⑦村两委成员进入新型经营主体,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党组织促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促贫困群众精准脱贫。和“三带三进三联”⑧龙头企业带品种进村,新型经营主体带农民进社,农民带土地进园和支部联建,产业联抓,项目联推。的产业发展思路,基于“七区一中心”⑨即搬迁改造区、特色种植区、规模养殖区、产品加工区、科技研发区、环保生态区、休闲旅游区和冷链物流中心。的总体布局,采取“党支部+产业园+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流转10 000多亩土地建立扶贫产业园,引进18 家不同类型的新型经营主体入园。通过“党建+”等模式,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带动了搬迁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一系列后续产业培育模式和相关数据表明,各地都在积极谋划发展,通过筹措资金、凝聚力量,千方百计地保障搬迁群众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从各地实际来看,不同安置区的配套产业发展有如下特点:一是产业覆盖面高,基本实现了有劳动力家庭产业全覆盖;二是政策叠加效应,多数贫困户享受到2~3项扶贫;三是形成了各种扶贫带动模式,且扶贫带动模式卓有成效。这些后续产业培育措施提高了搬迁农户产业发展的能力,增强了自我“造血”功能,有效解决了搬迁农户持续增收的问题。

四、安定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后续产业培育的内在机制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后续产业培育的发展实践和诸多理论研究均表明,产业培育存在扶贫资源瞄准偏离、目标靶向偏差、精英俘获[3]等问题。同时,产业培育背后还隐藏着政府主导与市场逻辑相悖的矛盾,即政府主导具有政策性强和可持续性弱等特征,而企业主导又容易出现监督机制不健全挤压搬迁群众利益空间等困境。安定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培育,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构建政府、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可持续性的常态性的利益联结机制;优势特色产业选择和品牌营销机制以及风险联控机制。总结理顺产业培育机制的安定经验或模式,既有助于突破产业培育的现实困境,也可以为其他安置区后续产业培育提供经验借鉴,这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政府+产业主体+农户”的有效联动机制

无论是安定区的产业园区带动增收模式还是农企利益联结等模式,都暗含了构建基于政府、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动态利益联结机制,即“政府+产业主体+农户”的有效联动机制。特别是在加强和规范产业扶持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安定区按照“注资入企(社)、折股到村、主体经营、农户分红”的模式,将资金投入产业主体,带动搬迁农户发展。产业主体通过市场赋能,围绕当地马铃薯、蔬菜、草牧业、中药材、食用菌培育等优势特色产业和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方面进行经营。产业主体将产业扶持资金的收益资金归集到区凤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且规定年收益分红率不低于7%。收益分红资金的70%用于当年度建档立卡搬迁农户分红,30%作为项目实施乡镇贫困的村级集体收益(5%原则上可以作为安置点新型社区管理费)。该种有效联动机制,既保障了产业培育资金的使用效率,又充分发挥了政府行为和市场力量的显著优势,在小农户、政府和大市场之间寻求到了有效的利益联结点和相容机制[4]。

(二)优势特色产业选择和品牌营销机制

安定区特色种养和小众特色产业培育等模式所体现的就是优势特色产业选择机制,而“551”产业扶贫模式中体现的则是品牌打造及营销机制。安定区大力开展品牌化营销,做大做强一批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社会认可度高的马铃薯“金牌产品”“名牌产品”,积极推进安定马铃薯进超市、进高校食堂、进终端市场,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农超农校对接”的市场营销体系,与北京新发地等大型终端市场建立稳定营销关系,推动本地企业由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不断提升。马铃薯成功晋级“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并列为“甘味”优质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进行扶持。

(三)产业培育的市场和价格风险联控机制

该项机制在安定区“四定四联”产业培育模式风险联控落实四项措施(“四联”之一)中最具代表性。由于安定区干旱少雨,且属于自然灾害较多的地区,因此,针对马铃薯等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构建农业保险体系,既可以防范产业培育所面临的市场和价格风险,又可以为搬迁农户的收入预期提供稳定保障,真正起到了农业保险在产业培育中“安全网”的作用。为此,安定区全面落实农业保险“赠品扩面、提标降费”政策,明确了“8+2”(马铃薯、玉米、蔬菜、饲草、牛、羊、猪、鸡8 个特色优势产业主保品种+冬小麦和中药材2 个附加品种)的农业特色种养产业综合保险产品体系,基本实现了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主要产品保险全覆盖。

五、安置区后续产业培育的现实困境

虽然各地都在加大后续扶持力度,但是受自然资源条件制约,一些安置区基础设施薄弱、地方财力有限、迁入区后续产业培育缓慢,造成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仍不牢固,社会发展对接缓慢。

(一)产业基础薄弱,搬迁群众后续生计不稳固

1.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绝大多数安置区是在脱贫攻坚期才开始实施产业扶贫,因此很多主导产业尚处于起步和培育阶段[5],龙头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产业链条不完整、对安置区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显著、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不足。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周期又普遍较长,这就造成了部分企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程度较低,加之自身没有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良性循环,从而对安置区以及搬迁群众内生发展的带动能力较为薄弱。

2.产业基础配套不完善。受地理条件限制,部分安置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总体较差,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信息化建设、冷链物流、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体系不完善。安置区自我“造血”功能弱,对搬迁群众的支撑性和包容性不强。

3.产业承载能力较弱。安置区产业发展绝大多数以传统种、养业为主,且大部分停留在出售原材料和初级加工阶段,组织化程度较低。主导产业承载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自身实力不强、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资金和科技创新能力,产业承载能力较弱。

(二)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产业增收基础并不牢靠

通过已有的调查以及前文的总结可以发现,当前各类产业融合的参与主体比较雷同且利益联结机制也较为松散。纵向的组织形式大体上以“农户+合作社(基地)+龙头企业”“农户+产业园区+企业”“农户+村(社区)集体经济+企业”等单一联结形式为主,相对来说缺乏金融机构、社会资本、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生产要素供给者的参与。由于脱贫攻坚期内有大量的扶贫资金以及政策红利,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这些产业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的弊端,短期内脱贫效果显著。但随着对接乡村振兴时代的到来,原有的各类扶贫项目资金会逐步减少或者是资金投向发生改变。而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等参与主体的目标是要发展要追求利润,一旦后续各类脱贫政策力度削弱,则会为企业带来内生发展能力不足的预期,加上原本就较为松散的利益联结机制,可能会导致企业选择撤资或者退出,最终恶化甚至破坏了产业扶贫的组织形式。因此,将搬迁群众嵌入到更多的产业链条当中[6],确保具有更多增加收益和生计资本的选择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三)搬迁群众内生动力不足,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并不充分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培育的核心是提升搬迁群众的内生发展能力和生计能力[7]。仅仅依靠脱贫攻坚期以及后脱贫攻坚时代简单持续的“输血式”的扶贫方式并不是摆脱贫困,实现富裕的治本之策,并容易造成搬迁群众内生动力不足以及自我发展能力因长期的政策帮扶而不断弱化。虽然搬迁群众住进了“新房子”,但仍然装着“旧思想”[8],由“散居”到“集聚”,部分搬迁户不适应,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认为扶贫搬迁是政府的事,自我担当意识较差。实践证明,“泛福利化”式扶贫会导致搬迁群众产生政策依赖性,且一旦政策退出,还可能产生对政策不满的负面情绪。

此外,现有的脱贫成效在不同程度上依赖脱贫攻坚期内的各项精准扶贫政策叠加所产生的红利,如各类转移支付、资产收益类扶贫项目、教育培训补助、大病保障、针对贫困群体生产的农产品的定向采购政策,等等。而随着这些政策的截止期限逐步迫近,搬迁群众获得的支持强度会大大降低,其享受的政策红利也会不断减弱,这些更加验证了“输血式”的扶贫方式具有长期不可持续性的特征。只有在筑牢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减少对搬迁群众的各项叠加扶贫政策,形成劳有所得、多劳多得的正向激励和价值取向,才是走向富裕的关键。

(四)产品存在同质化倾向,主导产业优势特色并不突出

尽管经过脱贫攻坚期的不懈努力,安置区产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但是产品同质化的问题比较突出,产业增收的基础并不牢靠,不利于后续产业培育。在脱贫攻坚的工作压力下,企业难免倾向选择“短平快”的项目帮助搬迁群众实现短期增收致富。进入后脱贫攻坚时期,随着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和帮扶资金的逐渐退出,安置区内各类企业也面临着项目转型难、无法获取较高利润的困境。目前各地产业发展模式大体如此:即土地要素充裕的地区种植马铃薯和蔬菜、土地要素稀缺的地区种植菌类、无地的地区发展畜牧业养牛养羊。这些产品往往都因为具有生产周期短、劳动投入多、产出水平高等特点,而成为当地选择作为扶贫产业的重要依据。但是从长期来看,同质化特征使得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产业体系不健全,难以形成有效供给和产品定价权,最终产品销售和搬迁群众收入都面临较大影响,企业带贫益贫积极性受挫。如何规避产品同质化倾向,选准优势特色产业,创建区域公共品牌,是安置区后续产业培育的关键所在。

六、安定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培育的对策建议

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培育尤为重要。其核心思路是要促进扶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从短期性、外援式的产业扶贫转向长效性、内生型的产业振兴,提高收入与就业的安全性[9],通过产业培育带动就业扩容,才能提升搬迁群众减贫的内生动力[10],为就业增收提供有利支撑和保障。

(一)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

加大安置区后续产业培育力度,应按照“小品种、大产业”的思路,选择在优势特色领域系统谋划集中发力,充分融合全区特色优势产业和当地整体产业布局,加快培育发展“搬迁经济”。

1.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后续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安置区农业资源状况、产业发展条件和搬迁户自身发展能力,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制定后续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和实施路径、配套支持政策等。

2.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立足安置区资源禀赋和县域经济发展方向,持续培育“薯、牛、羊、菜、种”等优势特色产业。以种薯扩繁为核心,加快推进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以设施农业发展为重点,加快培育陇中“优质高原夏菜”品牌,进一步壮大蔬菜产业;以农业技术推广为措施,不断提高旱作农业水平。因户施策,对插花安置点和有种养条件的集中安置点,按照“安置房+养殖小区”的发展模式,加大到户产业项目扶持力度。同时,要建立相应机制,对全区有需求发展“五小”产业⑩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短平快的增收小产业。的搬迁户进行适当补助,增强自我发展信心。

3.强化品牌培育促进三产融合。要在安定区传统工艺、文化传承、民俗风情、自然资源等方面探索创新,积极开发具有区域特色、品牌特色、附加值高的“甘味”产品,防止产业同质化,减少恶性竞争。要注重突出当地文化底蕴和优势,充分挖掘特色农业文化内涵,讲好特色安定农业产业故事。将传统民间文化、农耕文化、地域文化等结合起来,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鼓励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建立和完善搬迁群众与不同带贫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应结合“党支部+”“优势资源+”“特色产业+”等不同模式的发展经验,综合施策,使之形成紧密联结的产业共同体,最终实现“有经营主体、有特色产业、有要素入股、有群众参与、有分红收益”的目标。

1.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鼓励和引导产业经营者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利益为纽带依法进行生产经营,实现抱团发展。为经营主体提供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农户培训等多方面支持,创新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模式。充分发挥乡镇合作社辅导员作用,逐村逐合作社帮助指导,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成果。充分利用“特色产业贷款”“兴陇合作贷款”、东西部协作帮扶等项目资金,增强合作社运营能力。

2.完善后续产业带贫益贫机制。加强安置点周边重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培育,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积极引导搬迁群众以承包地、资金、资产等入股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推广“保底收益+按股分红”运作模式,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化解搬迁群众产业发展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3.加强安置点扶贫项目资产收益使用管理。对安置区各类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项目资产,采取“资产收益+带动就业”的模式,选择符合要求的经营主体,将扶持资金形成固定资产(基础设施和设备购置等)量化到安置区村集体并进行分红,从而带动安置区村集体和搬迁群众增加收入。

(三)补齐配套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短板多数安置区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加之大量搬迁群众迁入,会增加基础设施承载力和基本公共服务压力,加之后续产业发展的需求迫切,亟需补齐各类配套设施短板。

1.加快补齐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综合安置区人口特征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统筹整合各类资金重点用于补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水、电、路、暖、气、网等基础设施短板。实现大型安置区邮政、金融、医疗、教育、文化、物业、托老、安防、电商等全覆盖,增加公交服务线路、站点等,提升社区服务中心服务能力。中小型安置区在保障交通、水、电、教育医疗等必要公共服务配套要求的基础上,其他辅助设施可以适当降低。

2.加快安置区公共服务提质升级。统筹优质教师资源,多渠道为安置区中小学配备专业教师。推进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优秀教师交流轮岗,保障安置区学生共享优质师资。全面提升安置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和设备配置水平,选齐配优安置区卫生机构技术人员,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下沉。

3.依托安置区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围绕搬迁安置区,在乡村振兴规划实施中,力争建成一批“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的乡村振兴示范点,提升安置区产业承载能力。将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纳入乡村振兴建设行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猜你喜欢

安定区易地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定西市安定区耕地主要养分含量分析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试验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定边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