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智移云”背景下非财会专业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2022-02-06史婷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品牌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大智移云财会会计专业

文/史婷(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的时代被称为数字化时代。随着数字社会转型过程的推进,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也纷纷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大智移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高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为向数字化过渡发展做好准备。

许多高校的商务管理类专业都将会计课程加入其教学体系中,并且成为核心课程之一。会计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对于非财会专业的学生而言,在理解和掌握上存在一定难度。但是,部分高校始终把非财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教育挂钩,为非专业学生在会计课程学习上设置了高壁垒。在“大智移云”的发展背景下,会计专业已经进行了全方位变革,非专业教育却仍停留在之前的教育模式上。由此,探索非财会类专业会计课程在教学上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一、“大智移云”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财政部相继发布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及一系列指引文件。文件中明确表明会计人员要以“业财融合”为核心进行培养,即会计的培养方向不再是核算型人才,而应该向管理型人才转变。高校在政策的引领和当下社会发展潮流下纷纷进行了改革,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改变课程体系设置,并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在会计专业中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部分高校对会计专业教学体系进行了重构,删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减少核算类课程,比如不再进行手工做账等教学,全力构建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智能化会计专业。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会计信息化、战略财务、财务共享、大数据分析和ERP应用等,全面适应智能财务的发展[1]。

目前,部分高校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的新模式,“1+X”证书制度在各大高校开始普及,会计专业的学生对接行业需要,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数字化社会中,会计专业的变革与发展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在数字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会计专业已经跟上了改革的步伐。

二、非财会专业会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会计课程不够重视

会计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区分度不够,非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没有结合自身专业特色,缺乏个性化,也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专业特点和学习情况,导致学生对会计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不够重视本课程。比如《基础会计》的教学大纲设置和会计专业教育是极度相似的,从非专业教育的角度出发,这样的课程体系设置使得覆盖课堂的内容过多而课时量远远不够,且内容专业化程度过高,这对毫无会计教育背景的非专业学生在业务能力和操作能力上提出了极大挑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在学生的认知中,只有未来需要从事会计相关职业的人才需要系统学习会计课程。然而,在非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中,极少有学生对会计行业感兴趣。因此,大部分学生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学习会计课程,以考试为目标导向,而教师也以最终的考试成绩来判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机械化学习和教育最终失去了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二)教学形式和课程设计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把重心放在做账上面,机械性地完成凭证录入等工作,即核算会计,从会计科目开始到编制出各类账簿和报表。遇到一笔经济业务,就从借和贷出发,花大量时间把账做正确,但是却忽略了这些账目背后的实际意义,即业务和财务仍然是割裂的。这种教学形式单一而枯燥,理论知识过多,但内容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得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始终无法理解会计内在的逻辑性,知识浮于理论层面,那么教育也将失去其本质意义。

相较于目前会计专业的变革,非会计专业的应变力显得远远不够。作为非会计专业的课程,院系在资源配置上存在一定问题。由于专项资金的限制,院系基本不会单独为非财会专业引入针对会计专业的软件设备,没有专用的实训室,从而导致实训课程难以开展。学生学了大量理论知识,但是却没有机会接触财务软件进行操作。为了节约成本,甚至仍然停留在最传统的手工做账。对于非专业学生,手工做账的课程设置是不必要的,并且这个课程早已失去了适用性,不符合时代的发展。

在当下的“大智移云”背景下,部分高校的会计专业已经引入了财务共享系统。从目前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当下最基础的手工工作将被财务机器人所替代。在新机遇新时代下,高校必将带领学生跟上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接触行业前沿知识和技术。但是,考虑到资金的投入和软件设备的利用率,非专业教育难以跟上专业教育的改革,最终使得非专业学生还是只能接受最传统的教育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三)师资力量薄弱

在非财会专业中,由于会计课程的课时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少,所以该课程的授课教师人数较少,没有专业的课程组,因此难以形成稳定的师资队伍。

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授课教师本身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会计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扎实,但是社会实践经验不足,这个问题在青年教师队伍中显得尤为突出。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企业实际案例和当下的财会热点进行归纳分析讲解,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但是由于教师长期脱离企业,甚至没有实际的企业会计从业经验,那就很难引领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将会计知识融入到经济生活中,不利于学生思辨思维的形成。一些教师自身也没有转换思维方式,对新技术的学习兴趣薄弱,接受程度不高,没有掌握财务人工智能技能,也没有拓宽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渠道和动力,与智能化会计脱轨,培养出的学生自然对智能财税认识不足[2]。

三、非财会专业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明确课程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向

从本质上而言,会计工作是记录经济行为的统计表现,它通过专业方式记录了社会的经济发展,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在信息化时代,财务也将逐步创新,做到财务自动化和智能化。

会计课程需要在非财会专业的教学中把握方向,明确定位。非会计专业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对于会计信息的应用,提升学生对于会计信息的分析能力,在教学之前让学生明白,会计作为一门商业语言,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改变教学目标。与会计专业的学生不同,非财会类专业的学生无需达到“精通”的程度,只需要学生能够将会计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从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3]。在非财会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会计课程的教育并非是传统的专业技能训练,而应该是对学生在以“数据”为中心的商业环境中进行指导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性和思辨性思维。《2020年就业未来报告》指出了2025年的十大技能中就包括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积极主动的学习策略、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因此,在人才培养上需要从培养技术性人才转向引导学生自我和专业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当前是共享时代,网络上有相当多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比如大学慕课等,一些名校名师以创建精品核心课程为目的进行了教学资源共享。在互联网+时代,师生要合理利用这些平台,借助云端资源,最大限度地筛选出能利用的资源进行整合,打破教学孤岛,发挥出数字时代的最大优势,提高教学资源共享的利用化程度。

在硬件方面,非财会专业由于教学资源的配置问题,无法拥有专业的实训楼,那么就需要与会计专业进行合作,不同院系专业可以合作交流,让非专业学生也能够在实训基地进行操作,零距离感受大数据与会计的融合,比如财务机器人的应用与开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知识的迭代。在师资队伍上也应实现交流互通共享,非财会专业可以请经验丰富的会计专任教师兼课教学等,非专业教师可以参与到专业教师的教学研讨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三)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着主角,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较少。基于此,教师要积极推进翻转课堂建设,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汲取”的角色。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将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和思考见解带入课堂,进行反思并和同学讨论研究。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了解学生带入课堂的内容,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观点,进行简单的头脑风暴活动,打开学生的思维,深入倾听学生的意见,并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跨学科思维体系。教师要选择跨学科的综合案例,鼓励学生在结合如企业战略课程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出会计相关知识点,进行开放式和启发式教学,使得原本枯燥的会计课程变得有趣又富有实际生活意义。

创新性教学方式摒弃了传统程序性任务和死记硬背的财务标准,而采用一种更具反思性的教育学习形式,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激活和创造自己的学习发展能力并进行自我反思,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意识以及全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学生需要转变角色,不再将自己定位为等待知识的待哺者,而是积极主动思考的思辨型人才。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非会计专业的师资队伍需要做出相应调整。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师资队伍不可能引入大量具有大数据知识和社会经验的教师,那么就需要加强对现有任会计课程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给予其更多的进修学习机会。教师首先需要转变的是观念,不能局限于当前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式,要积极参加会计相关前沿会议和论坛讲座,增长见识,主动提升学习能力,增加专业知识储备,同时了解行业动态,掌握一手数据,并与其他优秀教师进行研讨,改变以往的教学定式和思维模式[4]。学校应积极联系协调相关企业,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在寒暑假期间,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去了解企业目前实际的财务管理需要并积累实践经验,改变以往偏重理论教学的方式。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充分利用智能化平台完成课件制作,结合商管专业的特点,多平台多方式地打造一支独具特色的金课。教师在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应当进行跨学科学习,确保会计的应用性可以与课程更紧密地衔接起来。高校在对大数据知识的培养方面应加大经费支持,让教师能够掌握新技术、新方法,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现代化教学工作的需要。

四、结语

财务从最原始的手工做账到全面完成会计电算化,目前正在经历业财一体化和财务共享服务化发展,逐步进入财务数字化时代。在“大智移云”的环境下,高校的财会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发生改变,未来的职业发展将要求高校毕业生超越传统的学科界限,拥有高度的创造力和社会智慧,并能够以新颖、综合和适应性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5]。这种大环境为培养非专业教育的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由“专”转“能”,培养出具有跨学科思维的人才。非财会专业的教师要积极进行课堂改革创新,学习新技术,接受新思想,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为自己的专业服务。

猜你喜欢

大智移云财会会计专业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廊坊智慧城市建设思考
“大智移云”助力河北产业升级
2017年全国商务财会学术论文获奖名单
基于“大智移云”技术的C2C网络交易税收征管创新措施探讨
“大智移云”时代企业财务共享业务流程再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