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2-02-06傅津山东省东营市水利灌溉管理服务中心

品牌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国资国有资产行政

文/傅津(山东省东营市水利灌溉管理服务中心)

现阶段,国资管理改革成效极其显著,国资管理由各单位所有转化为政府国资部门实行集中统一调配,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得到大大提高,资产闲置浪费现象得到很大改观。然而,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国资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管理观念不强、管理方式落后、国有资产财务关系未理顺、资产调配缺乏科学性、国有资产利用效率低下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不利于政府管理效能的提升。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对本级旗下的国有资产数量与规模进行清点,建立统一的国资台账,使用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构建完善的国资管理体系,制定国资管理目标,从全域视角对国有资产进行全面分析,统筹管理,使国资效益的发挥最佳,从而达到管理目标。

一、理论概述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含义

国有资产管理是指对权属属于国家的各类通过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等所采用的一系列管理方式的总和。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是指各级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所采用各类措施。狭义上讲是指国家通过授权方式,将国有资产授予经营者,由其在授权范围内依法经营所采取的系列活动。简言之,国有资产管理即是对权属国家的各类资产实施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等全方位的管理活动。它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理论综述

经过多年的管理实践,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理论相对成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

一是基本经济制度理论。从建国年到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为主体,国有资产因其非商品性,视同公共资源管理,管理的重点是确保社会效益的实现,主要是为了管好,不被破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助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国有资产管理不断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理论体系,即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它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理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重点是大力推进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着力构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防止国资流失。这对行政事业单位做好国资管理同样适用。二是现代企业制度理论。1993年开始,党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强调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突出强调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三是现代产权制度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产权理论研究和实践上不断探索,提出了以产权为基础,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推进股份制经济改革。明确国有资产的权属关系对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现代产权制度为依托,对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从而切实维护好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从而保证现代企业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四是分配理论。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推进“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规范分配秩序,收入分配与改革方向保持一致,符合大众的根本利益。

(三)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制度分析

从国有资产管理法律体系看,我国在国资监管上的法规制度尚待完善,政府监管主要侧重于规定方面,对如何监管、如何操作规定较少,没有单独的法律规范。从制度实施情况看,国有资产由国资委主导,代政府行使监管权,主要采用行政方式对国资进行配置,缺少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因而保值增值实现难度较大。从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看,由于其公益性较强,如何对国有资产实行优化配置,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促进其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必须从法规制度上进一步规范。

二、行政事业单位做好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与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提供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物质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对于其快速履行好本身职责,推进社会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有利于国有资产实现科学配置。从目前情况看,行政事业单位由于业务开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履行其职能,对国有资产的配置要求不断增加,资产数量不断扩大,而资金来源主要通过财政拨款解决,各个行政事业单位争相购置各类资产,出现了资产购置重复、资产在不同的行政事业单位间或部门内部出现闲置或浪费现象,导致大量的财政资金被浪费,资源得不到科学利用。因此,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就是要从全域角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内各类资产进行综合调剂,保证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努力提升国有资产的利用率,减少资产闲置浪费现象出现。

其次,有利于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与使用进行全面登记,运用系统化管理各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构建明晰的管理责任制度,强化使用者的保管责任,从而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如对国资损毁履行赔付手续,对违规重复购置实行责任追究,严肃国有资产管理纪律,对国资存量不清、台账不明的单位予以通报,对相关责任人的管理失职行为进行追责,加大惩处力度,引起单位重视,防止资产流失情况的发生,使国资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最后,有利于国有资产得到最佳利用。各个行政事业单位根据业务履行的需要,制定国有资产使用计划,对旗下的国有资产进行科学利用,对于不需用的国有资产提出处理意见,本级国资部门对各类国有资产进行科学调度,在全域范围内进行统筹,对各个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余缺调剂,实行动态管理,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将资产的利用效率提高,保证资产得到最佳利用,从而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其职能。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不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

与企业运营模式不同,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国有资产的取得大多通过财政资金安排购入。因此,资金使用属于无偿性质,缺少效益管理观念,与企业相比,行政事业单位对待国资管理的观念相对较弱,责任观念淡化,管理意识不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管理实际中,重购轻管的现象较为突出,管理责任没有明确,对国资保养维护不重视,国资清查盘点责任未落实,从而导致部分单位对其资产存量不清,资产的价值作用没有充分利用起来。

(二)国有资产存在重复购置问题,使用效率不高

有的单位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购置缺乏系统规划,与企业化管理相比,在购置资产时没有进行充分评估,购置的随意性较大,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权限大,内外制约机制少,从而导致重复购置时有发生。如对于一些可共用的资产没有建立共享机制,在内部实现共享,而由各部门使用,有的部门对某项资产并非经常使用,从而导致利用率不高,较长时间处于闲置状况。对于还有利用价值的国有资产,有的单位处置随意,有的甚至提前报废,而没有严格的报废程序,便又重新购置,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

(三)监管机制不足,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从监管方面看,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体系存在很大漏洞,缺乏健全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部分单位的国资管理处于“人治”状态,全凭员工个人的自觉性。由于国资管理手续不全,监督体系缺失,从而给某些员工可乘之机,利用管理上的漏洞,将部分国有资产带出“办公室”,归于个人名下,导致国资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如有的单位在国资管理上流于形式,监督检查走马观花,缺少实质性的动作,难以发现管理中的问题。

四、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转变管理观念,增强责任意识

要做好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认识到国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意识。一是构建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要根据国有资产的类型,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完善管理流程,运用制度强化管理,推进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化。在实际执行中,各单位、各部门必须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按审批流程做好常规管理工作,实行国资管理常态化。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管理需要,对国资购置、使用、处理等系列制度进行优化,使之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二是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配设国资管理机构,做好上下衔接与联络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应配设国资管理专员,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与使用台账,明确使用者的责任,由单位统一购置,集中统一管理。对于不需要的资产报告,同级国资部门处理,减少资产浪费现象的发生。三是做好培训工作,对国资专员进行管理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

(二)做好国资管理评估工作,促进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不断提升

行政事业单位业务运转需要多少国有资产?如何管理国有资产?如何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这是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做好评估工作,对本单位所拥有的国有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摸清家底,评估现有的国有资产能否满足业务运转的需要,是否急需购入或新增资产,是否有资金来源渠道,如何购置等,都要详细筹划。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采用不同的管理办法,实行区别对待。对于可共用的资产,应当建立公共区间,集中管理,不单独由部门使用或保管,部门根据使用需要提出申请,在公共区间使用,促进使用效率的提高。如设置公共机房,对于共享类的计算机进行集中统管,集中保养与维护,确保其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对于资产购置应当进行综合评估,要先清点本单位的资产,看看能否替代,如无同类资产且属于必须配备的,应当说明缘由,报经同级国资部门审查,确定资金渠道,履行政府采购程序,做好资产验收、入库工作,并录入国资管理系统,明确使用与管理责任。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借助国资管理系统,采用信息化方式加强国资管理,促进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管理效率不断提高,通过系统对国有资产进行科学配置,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率。

(三)健全国资监管机制,加强监督检查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量不断增多,国资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资产流失的风险不断增加,要做好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检查,对资产购入、使用、处置等全程监督。一是要发挥内审机构的作用,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各类资产进行盘点,做好资产清查登记,查找资产管理漏洞,不断改进管理措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发动员工做好监督工作。由于员工熟悉情况,对国资在用状况十分清楚,因此,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可以邀请员工参与进来,让他们在事前、事中与事后等三个环节融入、参与管理,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这是行政事业单位做好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保证。三是加强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对于国有资产的处置工作,应当符合法定程序,增强处置工作的透明度,对于本单位不需要但有使用价值的国有资产,报经国资部门处理,可以调剂给其他单位使用。本单位需要的资产,也可通过国资部门调剂获得。对于确需报废的国有资产,应当报经国资部门审批,经核准后,按程序报废处理,获得的收益应当入账,并对实物资产账务进行核销,保证国有资产处理规范化、科学化。

五、结语

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对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与服务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做好国有资产优化配备,加强监管体系建设,运用管理系统加强国资管理,促进国资管理精细化、规范化,从而促进国有资产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在经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国资国有资产行政
行政学人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超218万亿元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动人”又“动产” 山西国资改革按下快进键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