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融入技能教育的实现路径与对策研究*

2022-02-05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林婷

区域治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劳动院校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林婷

一、劳动教育与技能教育相融合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无法满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提出的需求。但是,近些年来,我国对职业教育的关注不断提升。与课题相关的研究也在持续增加。但目前更多的研究集中于实践层面。各方研究都表明,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担着为国家培养、输出劳动型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2]。如果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如果继续沿用之前的传统教学模式,那么为国家输出高质量专业技能人才的动力支撑明显不足。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相比,高职院校艺术专业教育目标主要在于不断提升在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就业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在校生和毕业生不仅可以将其专业作为未来中国各行各业的产业创新领导者和专业技术生力军,理论上应该同样要求其专业具有更强的吃苦精神和动手能力[3]。因此,在开展劳动教育背景的当下,根据我国各产业所需专业技能的具体发展特点,积极开展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完美融合的教育和理论实践,培养一批符合我国各项核心产业产业发展要求的劳动型技能人才,这无疑是我国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重要代表性研究课题。

二、高职院校技能教育融合劳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水平大幅度得到改善

1.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基本完备。随着国家对劳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部署、落实,各高职专科院校都已深入开展劳动教育的改革,以此更好地为国家培养、输出劳动型专业技能人才。劳动教育的课程普遍被作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程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里,体现在学生学分制度中,这些课程包括“专业劳动技能基础”等,至少要满足三个学时,学分不低于一分。相关课程信息化建设工作教育也取得了良好地落实,比如以尔雅、慕课等为代表的视频公开课,初步形成了教育教学资源良性分享体系。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出台的标准教材,包括学校体现自身教学特色的校本教材,由行业相关领头企业编写的专门的劳动教材、手册或课本,以更好地满足各学科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教学需要。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所有学科,劳动技能与相关专业技能相结合也日趋完善。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4]。因此,在应试教育中既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又要解决“重智轻劳”的问题,使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劳动素养与助人精神。为此,应开展丰富而又富有活力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将劳动教育上升至新的高度,给学生有效引导,使其在亲身经历、动手实践、积极参与中感悟生活智慧、体会劳动的乐趣。劳动德育教育不应只停留在课本理论上,学校应积极开展劳动特色活动,为培养中职生劳动技能,提高中职生劳动素养搭建平台,把学生从狭小的教室中解放出来,积极投身到各类特色劳动活动中[5]。

2.劳动教育课程师资专业能力水平日益提高。在劳动教育课程刚开始时,大多数授课教师都是非全日制工作,在短期培训后即可讲课。随着劳动教育改革的进展以及在各种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的助推下,越来越多的自身专业实力优秀的教师参与到竞赛辅导中,或者选择当一名专职的任课教师。与此同时,随着劳动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研究水平增加,关于专业技能培训和教学方法的培训以及工作领域学术交流的增加,为授课教师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使技能职业教育和实践指导水平稳步提高。

3.多层次劳动孵化平台普遍建立。随着我国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高职专科院校的专业实操实训基地等用于劳动教育教学的平台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是建立校内劳动教育实操基地,依托校内学生的工作室或其它校内活动场所,承担起各种劳动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执行任务;二是借助校外实训基地,组织有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增强自主创新和实现创业梦想的能力。孵化平台体系初步形成,为广大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提供了场地、指导、经费和配套服务等支持。学校要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课堂这一重要阵地,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每个成员都应该付出劳动,如每周的清洁,每天的教室喷洒,清洁等,使这个“大家庭”更加清洁和美丽。其次,要重视劳动教育,开展相应的培训,统一学生劳动实践的思想和行动。比如,当学校要利用校园里的空间,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工作基地-一个小菜园-我们举行了一个小型的赛前动员会。在会上我们教育学生,学校是我们的“家”,要使这个“家”充满活力和生机,我们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劳动基地是我们的“责任领域”,我们要付出行动,使自己的“责任领域”朝气蓬勃、绿意盎然,为校园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此外,我们还开展了“我命名的劳动基地”活动,在同学们积极参与下,经过大家讨论后,决定命名为“我的家园”,反映出劳动基地的孩子们充满了亲切和期待。

4.各类专业劳动教育人才效果初显成效。各类专业学生在高校劳动教育改革中,尤其是以实践教育为主导的高职院校中,始终是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各类实用型专业人才基本都有较强的应用技能,且便于直接同社会接轨。通过在各个专业开设劳动教育系列课程,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性较强的赛事活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度融入劳动教育和劳动精神启迪,能极大地促进各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6]。利用学校各专业工作室、创业孵化园、校内外实训基地、横向课题等平台,结合所学专业从事各自擅长的劳动项目,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有一些高职院校开设的一些专业类劳动课程如劳动基础、模拟创业等课程,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专业课程挂钩紧密结合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对劳动教育课程掌握程度欠佳,不能很好地理解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实质内涵。除此之外,教授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自身劳动水平不足,缺乏实际经验。各专业劳动教育课程,需要将劳动核心素养完美融入到各专业课程中,但有相当一部分专业课程教师毕业之后就开始从事教学活动,从高校到高校,缺乏劳动经验。

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路径探究

(1)在高职专业技能课程中推动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教育事业对于一个国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将思政教育与我国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劳动教育进一步融合,就是要充分深耕和综合运用劳动教育课程中所蕴藏的思想政治要素,紧密地结合各专业的具体特征,力求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广泛深度整合,推动各专业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及其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而行,以达到“1+1>2”的效果[7]。当代教育观念的实质内涵是立德树人,而根本任务就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其中最核心要素就是为了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之心、民族之魂。各专业的创新与不断发展,就是我们进行技术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将技术行业的革新性、创造性根植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根植于我们的中华民族传统与伟大的时代精神。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与鲜活的发展动力。在组织和实施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创新时,都一定要把弘扬真善美或者鞭笞伪恶丑的文化融入其中,把继承我们的民族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以及坚定的理想信念融入其中,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融入其中。在对各专业的学习、传递、创新、构建中融合思想政治文化教育的元素,这也是各专业应用型、劳动型人才得以健康成长的一个必然需要。劳动教育作为一门培养和指导学生综合素质较高的教育课程,这其中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及开展课堂讨论、分享其个人经历等教学内容和形式较为丰富。教授劳动课程的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提前对有关的教学内容做了梳理,重点挖掘与创新型、高层次创业型专科技术人才的核心素质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在组织教学活动的同时恰当地结合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来进行扩散拓展及引导,就能够达到很好的育人效果。例如,指导学生在考虑创业项目时,融入对国内外环境情况和形势的分析与判研,引导学生自觉将自己的创业项目同补齐国家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及有关需求相结合,同解决民生问题的需求相结合,使自己努力的方向同社会和国家的利益、人民的需求相一致。用爱国主义的精神和使命担当的意识去鼓舞和激励广大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创新和开拓事业中追求人生的价值,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造福于人民和群众[8]。

(2)各专业技能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升级融合。更好地培养各专业应用型、劳动型专门人才,必须以各类创新创业企业孵化服务平台为基础和依托,为广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孵化工作提供了实践性学习的环境和条件。在搭建各类创新创业企业孵化服务平台时,应当重视劳动技能水平对企业孵化活动的影响,在场所设置励志性的标语,能够真正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除此之外,从创新创业孵化项目的筛选,到对创新创业孵化项目进行指导和帮扶的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全程跟进指导专业技术,不能仅对书面报告进行审查或者不参与实际实践过程。劳动与学生的生活关系更为密切。学生作为跨世纪的一代,历史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使命。所谓的一家不扫为什么扫天下,劳动是一个人良好品德和素质的重要体现。一名学生应该培养工作情感,养成工作习惯,珍惜劳动成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对于每一项任务,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并认真地完成。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做简单的家务开始,比如洗碗、洗衣服、拖地板等等。在学习生活中,要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完善和发展自己,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班主任可以寻得学校的支持,对学生劳动教育资源进行校内外有效的整合,为学生搭建劳动教育的实践平台,使劳动教育的形式多样化,不局限于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为学生劳动实践创造条件。在学校,应该为劳动课配备劳动技术所需的设备:劳动工具、器材,让学生可以在教室里就可以进行日常劳动实践,使其能够接触到日常生活相关的劳动项目,从而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另在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还可以建设劳动情境区,如:植物园林、饲养场,让学生在学校就可以进行植物的栽培、花草的修剪等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生活当中的劳动项目,将劳动付诸行动,在实际劳动中体会劳动的乐趣,感悟劳动的价值,以及收获成功的喜悦,这样学校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校内的劳动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切身参与劳动,形成良好的劳动认知,建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真挚情感。在校外,学校可以联合政府部门或者教育部门为学生提供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如让学生走进养殖场、农业生产、工业制作等劳动场所,为学生提供劳动体验感,让学生可以走出校园,参与更多的劳动实践。通过校内和校外的资源整合,学生参与劳动实际感受劳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在今后生活和社会当中的劳动意识,拥有必备的劳动技能,从而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

(3)加快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各专业技能课程的整体教学必须充分具备教学针对性和教学有效性,从事教授专业技能的教师可以通过分层进行教学、分类实践等多种教学模式上课并不断优化教学路径。注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教师将各项市级、省级、全国甚至国际各类竞赛的考试题目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任务中,作为学生的训练课题,以达到最终训练学生对接实践、对接高水平的教学目的,成绩优异的学生亦可将最终课程设计作品投稿参加各专业技能比赛。如今“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主要实践模式,但大多处于探索阶段,对于个别专业出现为了完成“合作”指标而合作的情况,导致实践合作方式“水土不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注意与产业转型升级对接,基于区域性、高教性、实践性的高职教育观,据此制定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而细化到课程的教学计划,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到课程单元,再从课程单元到院校的办学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需要进行走访并了解专业所涉及的企业、产业、行业、职业中所需要的实践技能,并据此进行课程安排与设置,这样才能真正地使劳动教育具有可实施性。同时这些要素也会在学校的运行机制、办学模式和教育观中发挥作用。除此之外,也可以注重“对接企业真实项目”的教学模式,改变之前只注重课堂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将企业真实项目作为学生的研究课题,设计产品直接参加比赛或者为企业所用或者申报设计专利。当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劳动计划训练或完成企业真实项目时,或者参加全国“互联网+”劳动大赛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外观造型专利的过程中,学校可以聘请相关具有丰富专业技能劳动经验的企业导师讲授专业课程,并进行全程指导。

四、结语

我们要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并最终把中国建成为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新兴强国,需要全面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数以万计的各级各类创新型、技术型人才。在课堂教学中,深耕专业技能教育与劳动教育、思政教育完美融合,才能保证我们所要培养的学生真正发展成为一个认同并且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科学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的坚定拥护者、专业应用型劳动型技术人才,并最终成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主力军。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劳动院校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专业技能库建设初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