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进程中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对策研究

2022-02-05河北省水土保持工作总站石丽丽

区域治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进程城市化水土保持

河北省水土保持工作总站 石丽丽

自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以来,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将水土保持工作放在一些偏远山区,着重解决偏远山区的水土流失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目前我国城市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系统破坏也相当严重,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一些城市化建设中的挖填土石方、占压河湖水系以及破坏水土植被等各种各样的生态问题都引发并加剧了城市的水土流失进程。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理念对城市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背景下,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结合水土流失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城市化进程中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对策和建议,能够有效地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当前城市化进程中水土流失问题分析

(一)地面高度硬化,土石方工程密集,致使雨洪加剧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地面硬化率都高达70%以上,这些硬化地面直接影响了城市生态用地,导致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表径流增加了好几倍,城市地表水无法深入到地下,地表入渗能力的缺乏也直接影响了城市地缓洪能力,在一些恶劣天气的影响下,城市的雨洪形成相对较快,洪峰和洪水总量也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在城市化建设和扩张过程中,建设项目分布相对密集,在项目建设中涉及一些土方开挖以及填埋等工作,很多工地是裸露地面,在遇到降水大风等恶劣天气时会形成泥浆堵塞城市排水系统问题,加剧城市内涝灾害,不利于城市化建设的长远发展。

(二)河道水系填埋,蓄水滞洪功能缺乏,水环境恶化

在城市规划区内,一些排水沟渠和洼地、湖泊等会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被大量占用和填埋,这些行为在影响城市整体生态系统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城市自然蓄水和滞洪等方面的功能价值,导致城市雨水大量外排,地表水无法渗透到地下,地下水在长期得不到补给的状态下会直接出现城市缺水问题。除此之外城市化进程中的工地项目相对密集,在降雨时会有大量的泥沙造成淤泥,河流洼地的填埋也直接影响城市水系发展,降低河流纳污能力。

(三)城市绿地减少,热岛效应加剧,生态系统失衡

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物不断增多,房地产得到了发展,然而过多的建筑直接影响了城市绿地建设,水泥地覆盖面逐渐增大使得地面热辐射逐渐增加,城市温度以及地表温度都有所提高,热岛效应逐渐加剧。社会人群只能够依靠空调调节室内环境,这一过程再次加大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陷入了恶性循环,不利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城市资源的利用效率,导致城市化发展逐渐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四)城市工地密集,建筑扬尘严重,空气污染加剧

城市雾霾天气的形成与工业化密集存在较大的关系,社会石化能源消耗较多导致的大气污染物超标排放问题是导致雾霾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存在裸露地表以及建筑垃圾随意堆放等现象,容易形成建筑扬尘污染,这些扬尘问题在影响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占据很大的比重,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实现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以及资源利用,有效调整和改善城市化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生态危害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城市化进程中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的价值分析

(一)有利于发展城市生态环境,稳定生态系统

城市化进程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对于稳定城市的生态系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方面,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能够保持城市的水土,涵养水源,与林草相关的水土保持工作能够有效拦截降水,保持土壤的下渗能力,从而实现城市区域内地表径流的增多,在大规模降水的环境下来减缓内涝的发生,在干旱季节也能够起到蓄水作用,实现水分的良性循环,从而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另一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面硬化率相对较高,加强土壤改良工作在提高土壤含水率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城市林草区域的发展对土壤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林草成长,进而起到净化空气,提高空气环境质量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城市植物还能够阻拦风速,吸收滞留在空气中的粉尘以及反射噪音等,在加强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同时也能够体现生态保护价值。

(二)有利于发展区域绿色经济,保障生态安全

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工作及多学科、多部门,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为了保障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防止水土流失,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融入生态文明理念,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在城市化进程中可以通过发展城市区域绿色经济的方式来实现生态安全,这样既能够实现生态安全与脱贫致富的相互促进,也能够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一方面,在当前城市发展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各项规划编制工作,以水土保持工作为基础推动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规划的科学开展,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促进区域绿色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城市化的经济发展中结合区域特征进行针对性的生态保护工作,例如针对一些历史文化和绿色消费文化区域,可以发展生态旅游事业,既实现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发展,也能够在经济提升的过程中实现各项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丰富生态建设

在城市化进程中,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策略既能够有效地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推动城市区域生态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也能够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各项资源的科学配置和优化组合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为城市发展带来更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涉及的生态措施相对较多,既与土壤环境相关,也需要加强水土保护工作,在这些工作的有序开展中,城市化建设也更加注重生态保护,一方面,在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各种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区域的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维系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既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够充分发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指导价值,进而推动城市水土保持的良性发展,实现生态安全,推动经济发展。

三、正确处理城市化进程中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生态修复与集中治理的关系

为了实现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有效发展,实现当前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注重生态修复与集中治理的关系。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系统的危害需要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和集中治理来恢复。一方面,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相对较强,然而在城市化建设发展中,很多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直接打破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平衡,人类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速度大于大自然的自我修复速度,从而影响了城市化进程中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工作,因此在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过程中,需要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城市化的发展中结合区域特点提高生态修复水平;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集中治理,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通过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多种方式来形成集中治理模式,保障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从而促进城市生态系统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各个环节的有机配合和可持续发展。

(二)正确处理水土保持与人民群众生活的关系

在城市化进程中,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也需要正确处理水土保持与人民群众生活的关系。一方面,要在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强化一些工程建设和非工程建设,通过依靠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来发展区域经济,与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结合,推动所在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在群众日常生活中,既要引导群众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强化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也应当引导人民群众增强节约资源的生态意识,既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资源保护工作,也应当积极配合国家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实现水土保持工作与人民群众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正确处理点上治理与面上管护的关系

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为了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工作的高效开展,需要正确处理点上治理与面上管护之间的关系。当前大多数区域生态建设过程中还存在重视建设而轻视管理的各种问题,这种管理问题的缺失使得水土保持效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巩固,在社会治理方面也缺乏生态管理,导致水土流失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和改善。因此,在点上治理和面上管护之间的有效协调过程中,强化水土保持管理工作,既能够有效地巩固现有城市化进程中的水土保持管理成果,也能够推动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工作的有序推进,从而实现水土流失预防工作、治理工作与管护工作的有机结合,切实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

(四)正确处理能力培育与执法监督的关系

正确处理城市化建设过程中能力培育与执法监督的关系,需要在生态保护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上,加强对社会群众与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进而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水土保持和资源利用氛围,这样一来,在开展执法监督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各项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也能够在城市化进程中强化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的管理工作,形成能力培育、监测监督与行政执法各个环节的有效配合。与此同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强化生态建设工作也需要通过良好的执法监督管理与能力培育来实现,在水土保持工作上协调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城市化进程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实现,从而提升水土保持效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城市化进程中水土保持与资源利用的对策分析

(一)宏观调控:丰富生态治理综合性指标,改革生态管理体制

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需要从宏观调控层面不断地丰富生态环境治理的综合性指标,通过各项指标的高效化建设来提升生态保护价值,保障生态环境保护效果,从而不断革新生态环境管理机制,推动资源利用效率的稳步提升。一方面,为了满足当前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从国家和政府层面制定相关的水土保持政策。以政策保障来推动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进而促进城市化进程中各个行业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学推进;另一方面,生态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和改革工作对于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强化水土保持各项经济指标、数量指标以及生态指标的建设,形成以生态评价作为基础的综合性经济发展指标,能够有效地落实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从而为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技术保障:采取综合性治理措施,提高城市土地生产力

从技术保障的层面推动城市化进程中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可以通过一些综合性的社会治理措施来提高城市的土地生产力。一方面,针对当前城市地面硬化覆盖率较高的问题,可以通过尽可能地使用一些透水砖、渗水砖和卵石等材料来降低城市的地表径流系数,从源头上减少城市内涝危害,在一些小区和各类场地中还可以建设一些中小型的地下蓄水池来回补地下水,从而增加城市的地表径流;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建筑施工场地应当部署监测和监控系统,通过强有力的施工管理来保障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例如可以减少裸露地面覆盖率以及加强视频监测与监控等方式强化社会监督和执法监督。与此同时,还可以采取一些农业种植以及生物工程技术等综合性技术保障措施来增加城市的植被覆盖率,从而不断地提升土壤的抗腐蚀能力,强化城市的蓄水保土能力,来减少水土流失问题的产生。

(三)组织建设:强化政府环境保护职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强化组织建设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有效参与,通过发挥政府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能来推动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开展对于强化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管理效果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中科学落实以政府主导、机构监管与企业参与的综合治理格局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城市水土保持效果,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上也能够结合区域发展特点选择和调整方向,实现各项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地和治理效果的稳步提升;另一方面,在水土保持工作中,也需要政府从法律层面不但完善水土保持执法监督体系,既要落实各项执法工作,也要强化宣传工作,以完善的水土保持执法队伍建设来提升管理效能。与此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完善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使执法人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面对破坏水土保持工作的违法行为严格执法,以执法效能的提升来增强城市化进程中的水土保持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化的发展模式给城市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以水土流失为代表的生态破坏问题不仅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现。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着重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关系,采取科学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加强监管和维护工作,提升城市水土保持水平,维持城市生态稳定,充分利用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以及资源利用的有效价值来改善城市发展环境,实现区域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进程城市化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