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大历史观统筹过去、现在与未来
——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深层逻辑

2022-02-05党锐锋

实事求是 2022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徐 琛 党锐锋

(1宁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21;2宁夏大学 西夏学研究院 宁夏 银川 75002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是在建党百年的重大节点上对过往历史的一次全面总结,具有承袭历史进程、因应时代语境、展望长远未来的多重意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1](P14)“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发展事业的历史主动”。[1](P13)《决议》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一篇纲领性文献,贯穿始终的深层逻辑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大历史观,对此进行整体阐释,能够更加深刻地体悟《决议》的重大意义和历史地位,更加自觉地做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一、以大历史观的“长镜头”观照百年来党的奋斗历程

对于一个跨越世纪、历经百年的大党来说,要以精准而锐利的眼光刻画其奋斗历程,无疑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其中首要的难点就在于时间跨度之“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2](P427)以大历史观的“长镜头”观照党的奋斗历程。《决议》以“长镜头”的视野科学划分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的四个发展阶段,明确了不同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以及取得的主要成就。

第一,架设“长镜头”的远景观照,中国共产党成功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近代以来,民族凋敝、国家危亡、文明倾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沉重灾难。在时代的号角声中,封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等各方势力都进行了救亡图存的尝试,但无一例外都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软弱性、客观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而终告失败。历史已经走到了这样的境地,“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下解放出来”。[3](P9)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她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真理旗帜,发扬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和革命性,汇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伟力,准确研判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坚决揭穿国民党反动图谋,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根本上扭转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惨痛状况,实现了从落后挨打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庄严宣告了一个屈辱的旧时代的终结和一个光明的新纪元的开启。

第二,架设“长镜头”的中景观照,中国共产党成功带领人民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在许多方面都残余着旧社会的污浊,在社会民生的许多领域都遭受到反动派的威胁。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下,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扬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中国的确立和巩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时期,在经济、外交、文化、党建等诸多方面都实现了新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尽管出现了一些由于理论失误导致的路线偏移和政治误判,但总体而言仍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发展和理论创新成果,为开创新的历史时期积淀了深厚基础。

第三,架设“长镜头”的近景观照,中国共产党成功带领人民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实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觉醒,创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多方面体制保证和物质条件。“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4](P437)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入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充分发扬“闯的精神”“冒的精神”,[5](P372)以全局性、时代性、发展性的宏大视野对党和国家事业进行整体谋划,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准确回答了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础性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沉稳应对世界社会主义发生的剧烈动荡,始终坚持以底线思维统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深入回答了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一系列关键问题,顺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洞察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期的时代背景,创造性地回答了有关科学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有力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稳定,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期的成功实践表明,改革开放完全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决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第四,以正在进行时观照当下,中国共产党成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图景正波澜壮阔地展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态势整体向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实现更加长远的进步奠定了深厚基础。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上,一些更加棘手、更为深层、更显攸关的问题开始浮现:世界整体局势波谲云诡,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涌现;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掣肘改革发展稳定的利益藩篱和顽瘴痼疾亟待破除,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不容忽视;腐败现象依然存在、寻租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危及党的治国理政能力和党群关系;等等。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些时代难题,任何新的发展都难以为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洞察时代发展大势,深刻思忖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坚定继承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伟大飞跃。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印证,这一思想立于时代前沿、契合国家需要,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前行、鼓舞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信心,向世界宣告了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以大历史观的“广视角”综观百年来党的伟大贡献

如果说“长镜头”侧重于时间跨度的纵向观照,那么“广视角”就是侧重于空间范围的横向透视,二者共同构成大历史观的平面坐标系。《决议》以宏阔的视野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重大意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进步谋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第一,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命运的视角上,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扭转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屈辱蒙难的悲惨命运,擘画出一条通往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光明道路。近代中国深陷于列强欺凌、民生凋敝的囹圄之中,在各方势力都经过尝试而无计可施之时,中国共产党横空出世,“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此有了主心骨,封建专制和帝国主义的压迫被彻底清除。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奋勇拼搏,在七十多年里创造了世间罕有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人民的幸福感、满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显著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如期实现,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向着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稳步前行。

第二,在人类文明演进的视角上,中国共产党以自身的奋斗经验开拓了全新的文明形态和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受到世界瞩目和广泛认同,助推人类文明取得巨大进步。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的显著之处就在于其秉承着崇高的人类理想与阶级使命。就此义而言,中国共产党是典型的使命型政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2](P45)长期以来,在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上,西方资本主义处于霸权地位,“历史终结论”的论调不绝于耳。然而,究其本质,这种所谓的普世价值、普适道路潜藏的唯一底层逻辑就是资本逻辑,“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6](PP31~32)而资本的本质就是无限增值,为此它就必须竭力鼓吹竞争的重要意义,从而使自己在激烈的、你死我活的竞争中得到成倍的积累和增长,不断提升自己攫取利益的能力。近年来西方社会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主义、恐怖主义、“黄马甲”运动等一系列乱象都深刻证明:固守资本逻辑只会让“西方之乱”进一步加剧;曾经在历史上起到过积极作用的资本现在已经成为社会的束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经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7](P22)中国共产党深谙时代主题与历史大势,秉承全球视野与人类情怀,在发展好自己的同时也致力于推动各国实现共赢互利,愿意为那些陷于现代化发展困境的国家提供新的道路选择,着力打造彰显人类共同价值的公共产品,宣扬代表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以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全方位的参与推动构建新的全球治理体系,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中充分彰显了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8](PP12~19)

第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视角上,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旗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制度与意识形态博弈向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趋势转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9](P311)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挽救中华民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找到了“革命的理论”。作为先进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一经问世就成为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始终发挥着鼓舞广大人民披荆斩棘、同旧的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实现最彻底的决裂的革命作用,极大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历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断谱写着崭新篇章。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引领下,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大批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深刻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历经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不遭风浪只是虚幻的妄想,乘风破浪才是常存的真谛,恰如列宁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10](P649)随着20世纪末的苏东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马克思主义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对此,中国共产党以无畏的责任担当扛起世界社会主义的大旗,在各种反动论调的攻讦中稳守思想底线,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借鉴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焕发新的理论生机与思想活力,成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步的强劲内核。新时代以来,中国创造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宣告了中国共产党重新在世界上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2](P70)

第四,在党的建设的视角上,中国共产党坚持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锤炼了坚韧的无产阶级政党意志,锻造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伟大政党,成为领导党和国家事业、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坚强核心。依靠一个具有高度组织性、严格纪律性、强大号召力的先进政党,是无产阶级开展社会革命、推进社会建设的必要前提,“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的联合权力的斗争中,只有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11](P165)因此,党能否建设得坚强有力,是直接关涉到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肇始,就将自我革命、自我批评的基因刻印在党的血脉中,纪律、监督、干部队伍建设、纠正错误路线政策等关键词始终贯穿党的历次会议和重要文件。例如,党的一大纲领中就明确强调要发挥好“监督”在组织生活中的关键作用;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份党章将“纪律”单独列出一章,凸显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的先进品格;党的三大报告严肃指明了党领导罢工失败的原因,以毫不避讳的自我批评反思党的建设的不足,等等。同时,党历史上的两个《决议》也都是在党内错误滋生、消极情绪盛行、党的领导面临重大考验的严峻背景下,坚决进行自我革命和自我批评的成果,有效达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情、世情、党情发生深刻变革,党的建设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形势,若不及时彻底地加以应对,就可能危及党和国家事业,重蹈苏东覆辙。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继承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向党内存在的顽瘴痼疾开刀,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全党上下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弱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得以有效祛除,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显著增强,党内政治生态明显改善。

三、以大历史观的“深层次”归总百年来党的宝贵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7](P405)对历史的回顾不仅要进行时间长度的基本呈示和空间广度的整体展示,更要将视线转向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规律等深层逻辑的细察与归总,以达到资政育人、以史鉴今的作用。《决议》以宏大历史视野归总了十方面必须始终坚持并不断发展的宝贵经验,深刻指明了党能够不断于挫折中奋进、育先机于危机的根源所在。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强调发挥一个具有高度权威性的领导核心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要观点,恩格斯在回顾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时就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12](P375)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脱离了一个坚强有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只能让党和国家事业坠入深渊,苏联解体前谋求所谓的“多党执政”、大肆宣传“和平过渡”、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的惨剧,正是对此鲜明的印证。因此,必须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根本原则,深刻认识到“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1](P21)不断将党浇筑为“一块整钢”,充分发扬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伟大梦想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二,坚持人民至上。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表现为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对立。信奉唯心史观的旧阶级畏惧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将人民视作低贱落后的“群氓”,因而只能成为历史的过去式,被人民的汪洋大海所淹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观点,将人民拥护不拥护、幸福不幸福、接受不接受作为开展工作、检验成效的重要抓手,“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1](P15)只有为民而生,才能因民而兴、同民而进,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凝聚长久不衰的磅礴力量。

第三,坚持理论创新。理论的生命力在于结合变动发展着的实际进行创新,一旦忘却这一原则,任何科学的理论最终都会演化为束缚发展的教条。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同时深谙理论创始人所给予的警示,“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13](P576)创造性地将其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以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的成功实践深刻印证了创新理论的科学性所在,作出了因应时代和实践之问的正确回答。历史的洪流不断涌动、实践的环境日新月异,唯有始终以永不停息的创新精神发展理论,才能持续焕发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

第四,坚持独立自主。人类文明发展史已经深刻证明,不论在国家、民族还是阶级之间,企图依靠别人实现发展都是天方夜谭,这是我们党历经惨痛教训所得来的宝贵经验,只有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才能真正迎来中华民族的光明前景。值得注意的是,强调独立自主并不意味着闭关自守,而是要以兼容并包的态度谦虚学习、合理吸收。例如,对于构成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代议制、多党制,我们要擦亮眼睛、坚决抵制;对于其他国家所实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积极因素,从而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全面进步。

第五,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14](P14)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坚定前进的方向,进而寻求一条正确的道路。党从成立伊始就确立了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根本方向,并在长期艰难而曲折的探索中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正确道路,成功带领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寻道不易、证道亦难。中国道路作为一种独特的创造,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范本和模板,它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只要始终坚持沿着这一道路前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党就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断将中国的发展推向新的境界。

第六,坚持胸怀天下。“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3](P66)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结束语,也是无产阶级人类情怀的最好表述。无产阶级之所以具有无与伦比的先进性,就在于不仅专注于本国、本民族、本阶级的局部解放,而且放眼于整个世界,追求真正的“人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也具有“和合共生”“天下大同”的理念。这就共同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然是秉承“为世界谋大同”崇高使命的光荣政党。特别是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形势下,人类面临的诸多共同问题越来越复杂化,“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2](P46)

第七,坚持开拓创新。在复杂变动的局势面前,能否做到奋力开拓、锐意创新,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开拓创新,关键是解放思想。”[14](P115)在各个时期的奋斗历程中,党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勇气和坚毅的定力,敢于破除固化僵化的旧思维,不断以创新思维为引领,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前无古人的复兴之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人类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就越是会不断涌现出更为棘手的难题,唯有坚持开拓创新的思维品格,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真正谱写出不畏时代考验的新篇章。

第八,坚持敢于斗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新的胜利、取得新的伟大成就,不是屈膝投降、妥协退让得来的,而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在斗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15](P12)敢于斗争是深刻镌印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的天然基因,也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内在蕴涵的鲜明品性,二者共同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同时,敢于斗争不意味着没有原则的斗争,而是“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3](P5)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审视现实、用积极主动的态度攻坚克难,不断赋予斗争精神新的时代意涵。

第九,坚持统一战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16]党对于统一战线作用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在党的一大制定的决议中,明确规定了党对其他政党和民主党派的态度,“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17](P6)体现出初生的党对于国情态势、理论掌握、实践方针等方面的理解仍然处于比较模糊的阶段。党的二大提出“民主的联合战线”主张,正式将统一战线主张提升到战略策略的地位,表明党对联合战线的重要性开始有了比较清醒的理论认识。此后,这一主张被广泛地应用于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中,如大革命时期形成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土地革命时期形成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以及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等。历史和现实深刻证明,统一战线是团结各界群众、汇聚广泛力量、保障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必须矢志不渝地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十,坚持自我革命。列宁认为:“一个政党假如不敢如实地说出自己的病,不敢进行严格的诊断和找出治病的方法,那它就不配受人尊敬了。”[18](P317)中国共产党是敢于自我革命的忠实践行者,从不避讳对错误进行主动揭示和自我反思。当前,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必须将自我革命贯彻到底,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不断在新征程上书写新辉煌。

四、以大历史观的“未来时”展望“新的赶考路”

我们党之所以始终重视回顾历史、总结历史,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指引未来,“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1](P13)《决议》深刻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的科学意蕴,以“长”“广”“深”的三维视域勾勒出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的奋斗历程、伟大贡献和宝贵经验,为充分掌握历史发展的未来主动权提供了宏观路径,更加坚定了党在“新的赶考路”上奋发前行的信心勇气。

第一,以底线思维谋划未来。从哲学视角来看,任何伟大事业都是“守底”和“有为”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任何事业都会预设一个所要达成的最低目标,这是衡量事业成败的根本标准,为此就必须以“守底”为原则,对一切可能迟滞、破坏甚至颠覆事业的因素进行预判、前瞻和消解;另一方面,区别于一般事业,伟大事业往往都是不断追求更高成就的过程,而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最低限度的临界点上,致力“有为”是伟大事业的显著标志。“守底”是“有为”的基础,“有为”是“守底”的升华,二者共同构成底线思维的基本规定。中国共产党立志千秋伟业,必须用底线思维谋划未来,既要守底、更要有为,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与定力。一是做到未雨绸缪、严守底线。船到中游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百年以来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不容置疑,但这并不意味着前进路就会畅通无阻。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都决定了未来的挑战依然严峻,必须“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性风险”,[19](P334)在暗流涌动的国际发展环境和繁重复杂的国内改革形势中先行预设、沉稳应变,打好应对危机风险的有把握之战。二是做到主动出击、奋发有为。一味的被动防守只会将事业推入受制于人的消极局面,唯有积极求变才能拨开云雾见日出。在新时代,只有不断发扬斗争精神、把握斗争方向、讲求斗争艺术,才能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不断驱散前路上的乌云迷雾,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舰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第二,以科学理论引领未来。列宁指出,“没有理论,革命派别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利,而且不可避免地迟早注定要在政治上遭到破产”,[20](P367)强调了科学理论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导的事业的先导性作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行动的科学指南,并结合具体实际对其进行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不断将党和国家事业推向前进。“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21](P66)必须始终坚持发挥其引领时代的真理作用。具体到当代中国,就是要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具有飞跃性的最新理论成果。一方面,要将这一思想作为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理论旗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锚定事业前进方向,纵深考察国计民情,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一系列关乎发展全局的决定性问题作出深刻回答,有效应对了国内外环境的复杂考验,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中国之治”图景持续推进。可以说,《决议》郑重提出“两个确立”的号召响应了全党全国全军以及各族群众的一致期待,是不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前行的关键一招。另一方面,要将这一思想作为为人类社会谋发展的智慧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人类共有的价值理念,是完全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为世界各国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第三,以人才方针培育未来。“人才是第一资源”,[22](P113)失去了人才这个活力剂,党和国家事业就难以为继。《决议》着重强调要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既是依循党的百年历程所作出的深刻总结,也是走好“新的赶考路”的必要方针。其一,在干部选用上,要以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作为根本标准。选什么人、用什么人,是关乎事业成败的核心问题,这就决定了必须以政治立场作为衡量合格人才的首要导向。对于有才无德之人要一票否决,坚决杜绝给党的事业埋下祸根和隐患。大力选用信得过、靠得住、立场坚定、堪当重用的干部,不断以选人用人的火眼金睛推动事业工作的全面进步。其二,在党员吸收上,要将先进分子特别是优秀青年作为重点对象。列宁指出,“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23](P38)指明了在党员吸收上的选择性原则而非全盘性原则。要着重吸收那些坚定拥护党的纲领旗帜、深刻领会党的坚韧意志、勇于赓续党的红色血脉的先进青年,不断为党的组织发展壮大提供新鲜血液。其三,在人才培养上,要把爱国奉献、勇于创新作为基本目标。党不仅肩负着为党育人的责任,更承担着为国育才的使命。要坚持完善党领导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破除唯资历、唯学历、唯职称的机械评价倾向,注重培养实践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爱国情怀深的全方位人才,让真正的人才在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奋斗中找到用武之地。

第四,以宗旨立场守护未来。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对党的一切事业来说,最为根本、最显切近的衡量标准就是人民满意与否,“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P15)因此,在百年大党意气风发向新征程迈进时,必须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立场,为伟大事业提供源源不竭的强劲动力。一方面,要对“国之大者”有清醒的认识,充分领悟“国之大者”的丰富内涵,树立起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深厚情怀。另一方面,要对社会主要矛盾有准确的把握。从物质满足到精神满足,从基本生存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都深刻展现出党对社会主要矛盾发展路向的深刻把握,在新时代,党要继续秉承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工作要点,透彻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呈现与阶段展现,不断书写人民幸福、国家强盛的优异答卷。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