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格局下旅游新业态的培育逻辑

2022-02-05杜书云牛文涛

贵州社会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双循环业态培育

杜书云 牛文涛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一、引言

旅游产业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综合性服务产业,也是“双循环”政策语境下构筑区域经济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2020 年以来,中共中央多次提出建设双循环发展格局的伟大构想,“双循环”发展战略已然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建设的重要政策方向。[1]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已经成为新的历史时期中驱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水平市场体系的必由之路。因此,持续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关联效应”,赋能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实现过程,则构成了双循环政策语境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构成了我国旅游产业转型、业态培育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等外部冲击对境外旅游市场的持续影响,国内游客“出境游”的消费行为偏好受到显著约束,“出境游”市场已经开始被“境内游”市场持续替代,特别是伴随我国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推进,国内市场秩序已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2],国内居民外出旅游的意愿不断强化。因此,面对国内旅游市场需求的井喷式增长,持续推进我国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业态培育,不断改善旅游企业等市场个体满足公众多样化旅游需求的能力,赋能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具备现实的紧迫性。

如何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已成为热点问题,并获得了广泛讨论,普遍认为基本的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其一,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基础,通过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和继续扩大开放等推进国内国外循环主次结构的替换,实现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发展格局;[3]其二,从供求关系出发,通过不断改善供求结构,提升市场供给水平,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动态平衡;[4]其三,以提升双循环效率和质量为目的,通过高质量内循环、高水平外循环促进两种循环更加协调、更可持续,进而实现高水平的双循环。[5]因此,扩大国内需求、提升消费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点内容。学者们普遍认为驱动产业结构升级是构建“双循环”格局的关键所在,而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则将赋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6],最终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7],因此,关于旅游产业的发展问题已成为“双循环”格局构建中的重要观察维度。学者们围绕旅游影响因素、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发现旅游目的地气候[8]、产业结构[9]均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而交通基础设施则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作用[10],还有一些学者从不同省市层面[11][12]进一步探讨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现实观察发现,政府推动下市场优先发展模式[13]是推动中国旅游业实现适度超期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总体来说,中国旅游产业仍存在资源浪费、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14]关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学者们普遍认为目前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已经成为重要选择[15],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应通过坚持因地制宜、资源整合、品质导向、可持续发展等实现旅游的高质量发展。[16]旅游产业对扩大消费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已是基本共识[17],因此,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充分激发潜在消费,赋能国内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并为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效构建提供关键的产业基础。

旅游新业态培育也获得了广泛讨论。旅游新业态不同于传统的单一旅游观光行业,是一种突破传统旅游主体产业并具有可持续性、具备一定规模的业态情形。[18]旅游新业态的本质正是以消费者消费心理需求和市场现实需要为依据,以提升旅行者的满意度与舒适度为目的,以创新管理模式和产业形式为手段,不断对旅游主体行业进行可持续性的业态创新。[19]旅游新业态是产品形态、组织形态和经营形态的有机融合,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催生了旅游新业态。[20]因此,旅游新业态可理解为旅游业内部要素重组或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过程中,衍生出的新型产品和经营情形。[21]关于旅游新业态发展模式的分析,学者们则构筑了差异化的观察视角。若以业态功能的视角,旅游新业态的培育模式可划分为集聚型、专业型、在线型、复合型、衍生型和准公共型等6种情形;[22]而以市场营销的视角,旅游新业态的培育方式则可划分为全新型、改进型、换代型和仿制型等情形;[23]以旅游产业为融合主体,通过与生态文化、乡村文化、博物馆等的融合,也将进一步产生新的业态。[24]旅游新业态发展质量评价体系也获得了广泛讨论,普遍认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旅游内核因子、旅游交通因子、转型升级因子、经济支撑因子,而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则与产业要素、结构、运行、产品、环境和信息化质量、公共服务质量等紧密相关。[25]

总的来讲,学者们围绕“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构建思路、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逻辑以及旅游新业态的培育模式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已经形成基本共识,但关于“双循环”格局下旅游新业态的培育逻辑及其政策逻辑的讨论则相对缺失。当前旅游新业态的培育已构成旅游产业转型的关键,而旅游产业转型也将进一步驱动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结合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背景,本文提出“培育旅游新业态—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这一理论路径,通过培育旅游新业态,不断优化旅游资源配置,从而有效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消费需求以促进供需匹配,进一步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从而有效推动双循环。因此,如何厘清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内在联系与融合动力、探索培育旅游新业态的实现路径构成了本文相关研究的起点和落脚点。

二、“双循环”格局与旅游产业转型

“人”是旅游行为偏好形成和演化的选择主体,同时也是旅游市场产品和服务的核心需求者,因此,“人”构成了旅游产业的关键参与者。实际上,如何发挥旅游消费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增长上的正向传导作用是重要政策取向。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完善旅游市场发展的基础制度架构,为实现旅游消费的可持续增长提供了政策激励。[26]党和政府从改善旅游环境、新辟旅游市场、激发旅游需求等多方面部署,不断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尽管国内旅游市场不断扩张,但国内游客数量、国内旅游总花费增长则相对稳定。相较而言,国内旅游人均消费增长缓慢,游客潜在消费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掘,国内传统旅游消费模式亟需转型升级,国内旅游市场仍亟需品质升级。经济全球化的蔓延、国际航线的不断增加、收入水平的提高等多方面促使国内居民走出国门了解世界,但入境游客增长速度较低,与亚洲其他地区例如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中国接待入境游客相对较少。因此,打造中国旅游品牌,提高整体旅游质量,有利于吸引境外旅游者入境旅游,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国际地位。受疫情及国际形势等外部条件的制约,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1)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1年发展预测》显示,2020年我国全年入境旅游人数2720万人次,同比减少81.3%,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70亿美元,同比减少87.1%,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2023万人次,同比减少86.9%。但伴随我国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2021年端午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 8913.6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 94.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爆发前同期的 98.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294.3 亿元,同比增长139.7%,已恢复至疫情爆发前同期74.8%。。伴随我国旅游产业呈现快速复苏态势,国内居民出游需求逐步聚焦于国内旅游市场,并为有效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持。

致力于充分激发国内旅游市场活力,不断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旅游消费需求,当前亟待深入推进我国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与业态创新,遵循“资源禀赋优势—旅游景区或文化产品创新—市场需求激发—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推动旅游产业的增长逻辑由“高度聚焦市场”逐步转变为“产业关联效应”更为凸显的经济领域,并在“双循环”的政策语境下将旅游产业打造为新时期新阶段国民经济新的增长动力源。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或部门之间存在显著产业关联,其本质是指基于旅游产业的发展特性而引起其他相关产业或部门供需增加的作用效果。[27]实际上,旅游产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是一种涉及多种服务与消费的综合性现代产业,并呈现出明显的关联效应。[28]通过2002、2007和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2)相关数据的测算逻辑是:基于2002年、2007年与 2012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结合《旅游抽样调查资料》中的旅游消费结构统计项,从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其他(娱乐、邮电通信以及其他部门)六个方面出发,选取投入产出表中与旅游相关的部门进行测算。此外,旅游剥离系数计算所需的旅游消费结构统计数据来源于《旅游抽样调查资料》,旅游收入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旅游直接相关部门总产出数据来源于对部门进行合并调整后的《中国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可知,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不断加深,此外,旅游业关联产业的溢出效应能够强化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29]提升旅游产业中间投入部门的效率则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旅游市场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30]因此,以旅游产业为经济发展着力点,通过持续推进产业间的深度融合,带动旅游业相关联动产业的多维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体系的合理化和优化。

产业关联效应的存在性是产业边界重构并最终实现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旅游产业呈现出较强的无边界性,并具有较强的融合潜力,这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提供条件。此外,旅游产业呈现强关联性,能够有效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进行资源交换与融合,尤其是在“全域旅游”等大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推动旅游产业逐渐与文化、工业、农业实现融合发展,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提供重要动力。只有不断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才能实现要素的重组,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并能够不断形成新需求、新市场、新产品等,突破传统旅游业的发展瓶颈,成为新的价值点和动力源。[31]

产业融合立足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以消费者高品质需求为导向,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进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的三位一体。[32]产业融合根植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路,以创新理念为核心,实现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不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经济结构,为旅游发展提供新动力。[33]产业融合围绕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以发展质量为基本要义,寻求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建设高质量的产业体系,持续优化产业内部管理职能关系。产业融合能够不断深化旅游市场改革,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重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因此,在“双循环”的政策背景下,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指向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当聚焦于旅游产业关联效应的充分发挥,严格遵循“旅游产业关联效应—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产业业态创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传导路径,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追求为价值取向,以旅游新业态创新、培育和持续运营为关键手段,持续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不断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在开辟旅游产业新赛道的征程中赋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潜力。

三、旅游产业融合与旅游业态创新

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离不开具体业态创新的内在驱动,而旅游业态的创新又离不开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所提供的关键载体。因此,旅游产业融合与具体业态创新构成了互为因果、互助发展的双向关系。以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载体,以具体业态创新为驱动,最终则将助力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旅游产业自身具有创新边界宽、创新动力足等的基本特点,构成了产业创新与产业融合交互实现的有效载体。旅游产业的边界融合促进了具体业态创新,而具体业态创新则构成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边界融合的直接呈现。

政府管制放松以及科技进步为旅游产业创新与融合发展提供了关键动力。[34]技术进步已构成产业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技术进步有助于降低旅游行业的进入门槛,加快了这一领域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速度。信息技术最有效的作用在于减弱不同产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关系,提高了产业内部之间信息传递的效率,实现产业从低端向高端的跨界融合,并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传递到其他领域。具体到旅游产业,作为一个对资源禀赋要求高、地理发展要求特殊的代表性行业,政府管制放松以及技术进步,有利于深度挖掘民俗文化、地理特色文化等资源,加速了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效率。同时,政府管制放松则是旅游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外在动力。政府管制放松逐步降低了行业进入的壁垒,尤其是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体制障碍正在逐步消除,为旅游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与具体业态创新的内在动力,则主要源于旅游业的自身特点与禀赋优势:无边界性和强关联性。产业无边界性的存在性要求产业自身具有丰富的内涵,呈现较强的产业包容性。实际上,旅游产业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六种关键要素,产业内涵丰富,外延较长,其本身的无边界性较强。旅游产业强关联性的存在性则源于旅游产业能够与众多行业之间进行跨界融合渗透,形成产业创新融合体系。依据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统计,超过110个含交通、住宿餐饮、文化娱乐、体育等行业与旅游行业相关,尤其是在“全域旅游”等大旅游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产业已经逐渐与工业、农业实现融合发展,成为实现一二三产业之间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旅游产业融合和具体业态创新的外部动力主要包括旅游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动态化,技术创新的示范性、渗透性和外部性,以及旅游市场竞争的低端化、合作化和外显化。[35]传统的旅游产业发展方式及其所供给的产品服务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倒逼传统旅游产业围绕具体业态创新实现自我变革,并通过旅游产业边界的分离、重构与融合不断满足公众多样化旅游消费需求。通过在产业边界不同区域的逐步扩散,技术创新为破解产业融合的技术瓶颈提供了重要基础,其通过持续推进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之间的渗透与融合,不断降低旅游产业的市场进入门槛,持续拓展旅游产业的实际边界,旅游市场绩效改善也因此获得正向激励。实际上,技术创新不仅能够推动旅游产业内部要素的重组和优化,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旅游消费需求,同时能够驱动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自我变革和绩效提升。

伴随旅游业市场个体之间的竞争程度越来越高,旅游企业等市场个体的生存压力持续显化,倒逼这一群体进行自我突破,积极寻找新的发展点,并不断重构其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逻辑。同时考虑到目前国内旅游市场普遍存在产品同质性强、创意创新不足等现实情形,对于旅游企业等市场个体而言,如何依托“旅游+”的产业融合范式开展旅游新业态的培育、运营和发展等工作,将是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其能否把握全新发展契机的重要考量,而对于旅游产业整体而言,根植于旅游市场竞争绩效提升的旅游产业融合与具体业态创新,则将构成目前旅游产业低质量发展困境的重要突破口。实际上,依托“旅游+”的产业融合范式,通过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农业、工业和房地产业等相关产业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旅游产业的具体业态创新,将有助于改善我国旅游市场运营的总体绩效。同时“旅游+”产业融合范式将有利于实现旅游产业的产业链条延伸、供应链拓展和价值链提升,并在旅游产业“三链协同”的语境下,实现旅游产业外部边界的持续扩张和内部结构的持续优化,旅游产业的“内涵”也将在产业边界分离和融合过程中不断更新。

四、旅游新业态培育与旅游产业转型

旅游新业态的创新、培育和运营过程是旅游产业边界分离、重构和融合的过程,并为旅游产业与其他关联产业之间的要素流动、交互和融合提供了逻辑起点,其将在旅游产业边界的分离之处,通过要素之间的融合与重组,逐步实现旅游产业与其他关联产业边界的交融和围合,进而衍生出新的产业边界,并最终显著强化旅游产业的市场适应力和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不断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坚持整合旅游资源要素,推动旅游与文化、医疗等产业融合,能够打造适应新生代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提高综合品牌竞争力;另一方面,旅游新业态要素结构的变动能够增加推动技术、服务与产品创新,促进生产、服务模式创新,有利于实现旅游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并有效提高产业关联度。[36]因此,旅游新业态的培育对于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方面,旅游新业态是旅游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在消费升级和产业融合深化的背景下,旅游产业升级要求资源要素的重组与配置优化,旅游产业与其关联产业跨界融合赋能旅游新业态发展趋势日益显著;另一方面,旅游产业升级是旅游新业态的最终目标,旅游新业态的培育能够适应并满足消费者不断涌现的新需求,促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双循环”的政策语境下,“旅游+”的产业融合范式已构成旅游新业态创新和培育的内核所在。依托“旅游+”这一产业融合的基本范式,以旅游产业为核心载体,以满足人的多样化旅游需求为基本宗旨,通过旅游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的实质性融合,并以旅游新业态的呈现形式实现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联动发展。因此,依托“旅游+”的产业边界融合逻辑,深入推动旅游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的有机融合,逐步实现旅游新业态创新、培育和持续运营,显著提升国内旅游产业的产品品质与服务吸引力,将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发展格局的有效构建提供重要的产业基础。

其一,“旅游+文化”的旅游新业态培育方式。文化和旅游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游客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也在一定意义上构成了文化的传播与推广过程。同时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也能不断激发旅游产品的创新过程。实际上,旅游者已经开始更加注重追求旅游所传递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因此,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深化文化与旅游融合,是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在“双循环”的政策背景下,在新常态新阶段新格局的基本语境下,文化与旅游的相互渗透、功能互补、以及价值共生已经成为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文化旅游业态是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依托当地特色文化或历史背景等,一般由当地居民提供旅游向导服务、参与文化演出、制作纪念品等,以满足受文化驱动的游客对文化吸引物及文化活动需求的具有强烈文化色彩的旅游方式。文化旅游业态的内在价值表现出显著经济效应,尤其是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偏远山村以及少数民族村庄来说,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产业支撑。

其二,“旅游+农业”的旅游新业态培育方式。与第二、第三产业相比,农业仍存在产业规模化发展动力不足和集约化生产经营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引致了农业生产的边际成本普遍较高,单个农户平均收益水平也相对较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旅游+农业”的旅游新业态培育已经成为农民群体就业增收的重要基础。因此,将旅游产业作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关键载体,通过持续推进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凸显农村三产融合之于农民就业增收的正向传导效应,将有助于显著改善农民群体的实际收入水平和获得感。实际上,农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资源合理配置,推进农村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进而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旅游+农业”所形成的新型业态有多种表述,而乡村旅游业实则构成了农旅融合的重要衍生业态。乡村自身所具备的传统文化及特色民俗文化,承载着城市个体回归田园的朴素愿望,唤起旅游参与者最为纯朴的“心动”,并逐渐成为这一群体“乡愁”的精神寄托。此外,休闲农业是通过利用田园风光以及自然资源等,以农业经营活动、农村生活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体验式旅游活动,是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代表性产业,也是旅游与农业融合的主要产物。

其三,“旅游+工业”的旅游新业态培育方式。工业旅游是现代旅游产业的重要形式,它以提升企业综合效益为经济目的,以保护工业遗产和发扬工业文明为文化目的,以广大工业城市、工业基地、科技园区、老字号制造商以及现代高科技制造产业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旅游新产品。工业旅游产业是伴随人类工业文明而诞生和发展的新兴产业。通过持续提供工业旅游产品和服务,有助于更新传统工业城市面貌、改善工业园区经营环境、优化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改善游客的体验感。互联网平台的普及和使用则为工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整合提供了新的载体,并推动了工业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理念更新。伴随旅游产业与工业的深度融合,逐步衍生出新的业态,即旅游工业。实际上,工业旅游不仅可以利用工业园区等发展,还能够以旅游为核心发展旅游用品、户外休闲用品等,引导旅游与工业的融合产物由传统的“工业旅游”转变为“旅游工业”。旅游工业围绕旅游产业开展相关工业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包括围绕景区生产与销售旅游商品,基于户外旅游开展旅游户外产品的生产及营销,以及旅游装备制造业的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

其四,“旅游+服务业”的旅游新业态培育方式。发展服务业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路径,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载体。一是服务业发展代表消费者消费的新热点,通过增加服务业的种类以及提升服务业质量,不断扩大内需;二是与农业、工业相比,服务业的附加值较高,发展服务业能够不断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三是服务业是以供需匹配为目的发展的,发展服务业能够实现资源配置优化,解决当下资源错误和供需错位的问题。因此,推动旅游与服务业的融合,是实现旅游市场供需匹配、调整国内产业结构、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与服务业融合的新型业态种类较多,例如自驾车房车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以及体育旅游等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形式。以康养旅游为例,其以实现旅游者幸福快乐为目的,并通过旅游的方式不断提升旅游者幸福感[37],本质上是在旅游过程中为游客提供中医药养生、美容、心理疏导等服务。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和社会压力增强的双重压力下,加之生活质量的提升及消费品质的升级,康养旅游已成为旅游与服务业融合的重要内容。

五、结论与讨论

结合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属性,深刻剖析旅游产业转型的内外动因,本文对双循环发展格局构建背景下旅游新业态的培育逻辑进行了讨论,获得了如下基础结论: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指向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当聚焦于旅游产业关联效应的充分发挥,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追求为价值取向,以旅游新业态创新、培育和持续运营为关键手段,持续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不断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将旅游产业打造为新时期新阶段国民经济新的增长动力源。旅游新业态的创新、培育和运营过程也是旅游产业边界分离、重构和融合的过程,其将在旅游产业边界的分离之处,通过要素之间的融合与重组,逐步实现旅游产业与其他关联产业边界的交融和围合,进而衍生出新的产业边界。在“双循环”的政策语境下,“旅游+”的产业融合范式已构成旅游新业态创新和培育的内核所在。因此,依托“旅游+”的产业边界融合逻辑,深入推动旅游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的有机融合,逐步实现旅游新业态创新、培育和持续运营,显著提升国内旅游产业的产品品质与服务吸引力,将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发展格局的有效构建提供重要的产业基础。

基于前述研究的基本结论,获得“双循环格局”下旅游新业态培育的政策逻辑:第一,构建以网状结构为特征的旅游产业治理新体系,破解旅游新业态培育的精细化治理困境;第二,构建以互联网为关键媒介的旅游市场营销新模式,破解旅游产品信息流的精准化传播困境;第三,构建以转型升级为核心政策取向的旅游全产业链,破解旅游产业价值增值的多维传导困境。第四,不断培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新主体,突出旅游龙头企业带动,引导旅游中小企业集聚。第五,完善促进中小旅游企业产业集群生成的协调机制,使其成为旅游新业态培育、运营的发源地和新载体。积极推进旅游新业态的培育和运营,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适应新时期旅游消费市场需求演化和“双循环”背景下新发展格局构建的路径归依。

猜你喜欢

双循环业态培育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谢先文:面对新常态 开创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