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图秦雪梅三元记宝卷》与明传奇《商辂三元记》之比较

2022-02-04刘贝贝

今古文创 2022年5期
关键词:对比

【摘要】 《商辂三元记》(又名《断机记》)是明代中期以来剧坛上长期上演的一部剧作,讲述的是明代“三元宰相”商辂连中三元的故事。《绘图秦雪梅三元记宝卷》在此基础上,将这一故事进行了改编。本文从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探讨这一故事的发展演变,并分析故事产生变化的原因,进一步了解两种通俗文学形式的特点。

【关键词】 《商辂三元记》;《三元记宝卷》;对比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5-0040-03

《商輅三元记》是明代中期以来剧坛上长期上演的一部剧作,也是宣扬封建伦理与贞节思想的代表作,自问世之后,一直受到观众的喜爱。当宝卷作为一种新的通俗文艺形式出现之后,艺人便迫不及待地将它改编成了适应新形势的文艺作品,使故事得到进一步传播。因此,从宝卷就可以看出明传奇《商辂三元记》在民众中的影响,从而分析出人们对该剧的社会与艺术评价。本文以明传奇《商辂三元记》与《绘图秦雪梅三元记宝卷》为主,分析两者在改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探讨故事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影响。

一、情节上的对比

《商辂三元记》讲述的是明代“三元宰相”商辂连中三元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商家与秦家同朝为官,商家之子商霖与秦家之女秦雪梅有婚姻之约。一日商霖在拜望岳丈时与秦雪梅相遇,自此便对秦雪梅一见倾心,回家后相思成疾,一病不起。父母情急之下,把家中养女爱玉许给儿子做妾室,试图缓解儿子的病情。但事与愿违,商霖最终病入膏肓,命丧黄泉。秦雪梅得知消息后,前来吊孝,因爱玉此时怀有身孕,雪梅认为既与商霖已有婚约,便不能再嫁他人,女子当秉持贞洁观念,身持节操。于是,雪梅决定留在商家向公婆尽孝,并对孩子悉心教导,以期抚养成才,光耀门楣。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商辂连中三元,朝廷荣封二母。

《绘图秦雪梅三元记宝卷》中在明传奇的基础上对故事加以改编。主要讲述了大明朝成化帝时期,户部商定国与秦国治大夫在朝为官,关系极好。但商定国打算告老归田,在饯行宴上,两家夫人一同生产,二人欣喜之余,为两个孩子立下婚约。多年之后,天不遂人愿,商家家产尽失,没有钱为商霖聘请老师,为了孩子的前程,商父把商霖拜托给了秦家。秦太师听说商家家境败落之后,意欲退婚,但碍于情面,只好先假意收留商霖。借住期间,凭借秦太师的宰相地位,商霖开始与一群趋炎附势的小人结交,整天不务正业,沉迷于烟花柳巷。雪梅听说之后,决定对商霖才学一探究竟,不料和商霖偶遇。自此,商霖相思成疾,秦父借此由头,将商霖打发回家。商父请求媒人张天官劝解秦太师允许一对良人提前完婚,但秦太师推辞等商霖中状元之后再说此事。无奈之下,商母让家中婢女爱玉代替雪梅趁天黑嫁给儿子,来缓解儿子病情。但由于商霖和雪梅是金童玉女,因犯错被玉帝处罚二人下界,三世不同婚,所以商霖不久之后便去世了。雪梅去商家吊孝,为了让商霖不留遗憾,不弃约定,决定留在商家,奉养公婆,抚养儿子。秦太师阻碍女儿不成功,便诬陷商父强逼女儿雪梅到商家,雪梅最后呈上血书将公公救下,皇帝欣赏雪梅刚烈,赏赐了商家。而秦太师却因此获罪,被贬为平民。最终,在商父的教导下,商辂连中三元,秦太师认错,两家合为一家,其乐融融。

总而言之,两者在情节上做了很大改动,单从书名的角度出发,便可以体会出两者侧重点不同。《商辂三元记》与《绘图秦雪梅三元记宝卷》,前者以商辂在秦雪梅的教导下连中三元为主要内容,主要讲述了秦雪梅在未婚丈夫去世后为商霖守贞节,并把妾室儿子视如己出,僻庐伴读,断机教子,颇有孟母风范,最终商辂连中三元,光耀门楣。而后者则主要以秦雪梅在父亲再三阻碍下毅然决然要为未婚丈夫守节为主要内容,在传达女性要秉持贞节观念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雪梅赋予了抗争精神。除此之外,这个故事的背景发生变化,由两家同朝为官变为两家家境悬殊,所以也揭露了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唯利是图的社会现象。

二、人物形象上的对比

《绘图秦雪梅三元记宝卷》在《商辂三元记》的基础上改编而来,虽然故事整体结构大致相同,但其中具体内容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物形象也被重新塑造了一番。

首先,在明代初期,“儒家特别是理学的知识和思想的‘俗化’可能越来越严重”。①明代中期“皇权控制下的政治意识形态和道德伦理观念,通过考试、蒙学、通俗文艺、家族和宗族的礼法、风俗习惯,渗透到观念世界,并且仍然在表面上支持着生活,特别是这种政治意识形态和道德伦理观念已经世俗化和制度化,并进入了民众的实际生活”。②《商辂三元记》中秦雪梅作为太师之女,在社会环境与家庭教育下,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认为“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凡为女子,四德三从,不出闺门,女慕贞洁……”③可见秦雪梅从出生便被礼教深深束缚。即使商霖生命垂危,她依然坚守礼法,反对“押喜”。她是一个严格遵守理学思想的女子,贞节对于她而言格外重要。在未婚丈夫商霖去世之后,她坚信一女不侍二夫,决定为丈夫守节,奉养公婆,对妾室儿子视如己出,悉心教导。长年与儿子相伴读书,在商辂贪玩之时,断机教子,劝他读书须勤勉刻苦,不可半途而废。即使面对公公误会指责,她依然没有半点退缩。因此,明传奇中的秦雪梅不仅有秉持贞节、孝顺公婆的品质,更具有平常女性所不具备的宽容大度、理智,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女性。

《绘图秦雪梅三元记宝卷》中的秦雪梅和明传奇中一样都是为未婚丈夫守节,但是她在守节过程中还有一定的抗争精神。因为商秦两家家境悬殊,秦太师认为门不当户不对,不同意亲事,雪梅便穿孝服逼迫父亲,坚持为商霖守节。身为封建社会下被礼教束缚的名门女子,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反抗父母。而且,宝卷中没有具体描写秦雪梅断机教子的智慧,但是她的形象更加人性化,更加丰富饱满。在商家家境败落的情况下,她没有嫌贫爱富、背弃婚约。商霖去世之后,秦雪梅很懊悔自己先前没有委身于丈夫。这里的雪梅更加有血有肉,不再是理学思想下的没有感情的产物,而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正常女人。公公被父亲陷害后,为救公公,不惜大义灭亲,呈上血书,阐明事实。被皇帝夸赞“只是你女亲女血,原来是个烈性女。”可见,雪梅不仅守贞节,遵礼法,有情义,更是一个深明大义,有反抗精神的刚烈之女。宝卷中的秦雪梅形象由单一变为复杂,由扁形人物变为圆形人物,超出了观众的期待视野与预期,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心理满足感。

其次,是秦父形象。明传奇中,秦商两家同朝为官,太师与宰相,门当户对。商霖去世后,秦父作为理学思想守卫者,同意雪梅吊孝和守节。而宝卷中,秦商两家地位不同。商家败落,秦父贵为宰相,想要违背婚约。并趁商霖得病打发他回家。商霖去世之后,秦父不仅不同意女儿吊孝守节,而且上朝奏书诬陷商父,最终被皇帝贬为平民。可见,宝卷中的秦父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心狠手辣、品行不端。改编后的秦父形象不仅更加丰富,而且但反映了当时普遍的社会现象,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与秦父形象相反的是秦母,明传奇中,对秦母的描写较少。在人物出场时对其进行了一番描写,并限定了人物形象。出场秦母对雪梅有一番教诲。“执麻枲……以供衣服,女子出门,必墉薮其面,夜行以烛,无烛则止,再不要胡行”。④可见,秦母是一个严厉的母亲,是封建理学思想的守卫者。宝卷中增加了许多对秦母描写,面对丈夫对女婿的言语羞辱,她非常气愤,认为既然商霖是家里的女婿,就不可“小鬼贫鬼”地稱呼,也不能毁掉婚约让女儿另嫁他人,这不仅有损女儿清誉,更有违道德。与秦父的尖酸刻薄相较而言,秦母思虑周全,为人更加正直、识大体。而且受时代的影响,自蒙古族侵入中原,在一定程度上对儒学思想下的婚姻观发生了冲突,为中原女子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在他们男女较为平等观念的影响下,中原女性地位有所提高,她们对丈夫不再是“盲目服从”,无条件地顺从与崇拜,而是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纠正丈夫的错误。这里秦母便是如此,她身为夫人,不仅遵循三从四德,还担任规劝丈夫的责任。对于丈夫嫌贫爱富、唯利是图的势力之心,她没有顺从丈夫,而是发泄出自己心中的不满,规劝丈夫要端正品行,支持女儿守节思想与行为。因此,宝卷中秦母的贤妇形象不再是寥寥几句话,而是将贤妇行为具体化,贴近底层民众的心声。

三、主题思想上的对比

首先,明传奇《商辂三元记》以秦雪梅吊孝守节、僻庐伴读、断机教子,最终商辂连中三元为主要内容。可见明传奇的主题思想是通过秦雪梅守节、教子的故事向民众宣扬封建伦理思想,告诫民众学习当勤奋刻苦、孜孜不倦,不可半途而废,让接受者从心里对剧作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满足他们的审美期待。而《绘图秦雪梅三元记宝卷》的主题思想在此基础上,又丰富了一些内涵。宝卷不仅宣扬了封建礼教,教化民众要有贞节思想,遵守孝道,还揭露了嫌贫爱富、唯利是图、趋炎附势的社会现象,告诫听众为人要正直,遵守礼法,去除邪念,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其次,宝卷添加了神权的力量,宿命论的思想更强烈。明传奇《商辂三元记》中蕴含了一些宿命观,例如,文昌君因为雪梅节孝双全,给即将出生的商辂“注个天下头名状元”。但相对而言宿命观流露较少。而在宝卷中宿命观表现得格外强烈。秦雪梅与商霖的真正身份是金童玉女,由于金童在灵霄大会上对玉女失礼一笑,玉帝罚他们二人下界,三世不同婚,以儆戒失礼者。所以,秦雪梅与商霖的命运是上天安排好的。其次,增加了雪梅游地狱的情节,“回头即命土地晓,领她去游十殿门……刀山地狱面前存,过了此间抽肠狱”,而宝卷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宝卷是宗教的产物。明中叶之后,民间教派纷纷创立,为了宣传宗教、教化民众,宝卷成为了它们的布道书与宣传工具。编唱宝卷的艺人为达目的,借上天安排命运、阎王惩戒去世之人的超自然能力,向民众展示神的巨大力量,让人们意识到神一直都在他们的身边,要想平安顺遂,就要按照神的旨意为人处世。要遵守教规和封建社会的礼法,要心存善念。所以,每个宝卷的最后,都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类的话语,以警醒世人。

而明传奇与宝卷的主题思想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不同,首先编撰作者的身份很重要。明代大量文人参与戏曲创作,加上科举制度渐趋完善,上到国府下到宗族、家庭开始日渐重视教育。所以,为了迎合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戏曲中着重描写了雪梅教子与商辂连中三元的情节。其次,就是当时的创作观念。早期戏文创作中,崇尚虚构。“凡传奇以戏文为称也,无往而非戏也。故其事欲谬悠而无根也,其名欲颠倒而无实也。反是而求其当焉,非戏也”。⑤而明代中期,很多文人开始向写实靠拢。所以,在明代中期的戏曲创作中会看到尚虚与尚实的碰撞。《商辂三元记》中就体现出了这一现象。由于创作群体属于文人,连中三元是每个文人所艳羡的事情,所以,作者把真实状元商辂作为书写对象则不足为奇。而且,作者在剧作中,把商辂中状元的过程、中状元后写家书报喜以及回乡祭祖,这些细节都描写得很详细。这是尚实观念的体现,尚虚体现在虽然书写对象是商辂,但是其中的经历却不全是事实,而是杂糅了他人经历。例如:幼时丧父、断机教子就不是商辂身上所发生的事情。

而在《绘图秦雪梅三元记宝卷》中则不存在追求史实一说,由于宝卷的创作群体属于民间艺人,他们的生活与底层民众接近。他们在创作宝卷时,会站在受众角度有选择性地对母体故事进行选用。宝卷中,由于底层民众中对女性学识要求并不高,只要求她们遵循封建伦理,因此教导商辂的人成了商父,对商辂科举中状元的过程也只是一笔带过。而对商父与商霖初次登门秦家遭受屈辱、秦父陷害商父的过程不惜笔墨。在底层百姓生活中,因家境悬殊而遭受冷眼相待、嫌贫爱富这种事情司空见惯,所以当受众听到商霖与商父在秦府遭受羞辱时,会随之产生情感共鸣。当听到最后结局秦父被贬为平民,商家受到赏赐时,心中会有一种满足感与快感。而科举对于他们而言则有些距离。因此,作者站在受众群体的角度,选择性地改编一些情节内容,会使演出效果更好。与此同时,因为宝卷作为宣讲宗教的一种工具,所以它还应具有教化民众作用,而且特别强调对女性的教化。女性是宣卷过程中的主要听众,在闲暇之余有些女性还会把宝卷当作案头读物来打发时间。这样一来,女性便成了接受教化的主要群体,而让妇女明白妇道、遵守封建伦理、做到三从四德便成为了宣讲宝卷的目的。例如“大众妇女听仔细,苦尽甜来果不虚。男儿万事孝为首,女子贞节所当先。试听孟女能忍耐,贞节二字万古香。父母抚养恩似海,丈夫又是一重天。堂前翁婆多孝敬,和睦妯娌小姑贤。三从四德常挂念,让人一步自然宽”。⑥所以,宝卷中极力描写秦雪梅在父亲再三阻碍下,依然要为丈夫守节。并在公公被父亲诬陷后,大义灭亲,呈上血书,阐明真相,从而加深对妇女贞节观的教化。

总而言之,从《商辂三元记》与《绘图秦雪梅三元记宝卷》的对比可以看出,宝卷在改编过程中,沿用故事题材的同时,为符合自身文体特点,根据受众群体特点,对母题故事进行了选择,改造明传奇的形式和具体内容。而这种改编,不仅可以扩大文人系统下的明传奇传播范围,还可以使故事更加贴近底层民众,更加适应底层民众的接受心理,加强故事的教化作用的同时,让故事深入人心。

注释:

①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58页,第261页。

③④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编:《商辂三元记》,《古本戏曲丛刊初编》,商务印书馆1954年版,第15页,第12页。

⑤(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⑥马西沙主编:《中华珍本宝卷第三辑(3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317页。

参考文献:

[1]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编.古本戏曲丛刊初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3]马西沙主编.中华珍本宝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张勇风,韩晓.文学与史实:宋明两位三元“入戏”现象探析[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2019,(15):238-247.

[5]刘晓珍.《商辂三元记》本事与作者考述[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2):106-111.

[6]朱恒夫. 《窦娥宝卷》与北杂剧《窦娥冤》之比较[J].戏曲研究,2003,(3):67-73.

[7]安荣权.俗文学故事宝卷对戏曲的改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

刘贝贝,女,汉族,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2019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对比
“鱼”不如“渔” “渔”不如“欲”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监测与分析(下)
俄汉语名词的对比分析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影响脚斗士与跆拳道运动项目发展因素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