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2022-02-04李仰光雷世阳

广东蚕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洛阳牡丹

李仰光 潘 瑶 雷世阳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李仰光 潘 瑶 雷世阳

(信阳农林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在洛阳牡丹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顺应“互联网+农业”这一时代发展趋势。文章在分析研究背景的过程中,突出“互联网+农业”的必要性,将其应用于洛阳牡丹产业发展过程中,进而提出建设性建议,以期帮助洛阳牡丹产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和标准化的发展目标;在探索“互联网+农业”的同时,通过找出有效研究方法,突出该类产业形式的形成过程,以及在洛阳牡丹产业发展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文章从多个层面入手,在掌握洛阳市牡丹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突出“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的产业优势,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互联网+农业”;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策略

在“互联网+农业”背景下,从洛阳牡丹产业入手,结合企业生产、加工、流通标准、信息交互、销售渠道等多项内容,找出其中的问题与不足,发挥“互联网+农业”的优势,促进生产加工作业有序进行。在构建现代化生产链条时,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制定统一化的产业标准,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实施“互联网+农业”时,可以确保产品流通环节的高效性与安全性,基于人才、品牌和市场方面的支持,为产品的营销环节提供助力。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牡丹原产于中国西北部,在中国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品种十分丰富,并早已引种至国外,为著名观赏植物。近年来,洛阳市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拓展观赏种苗和盆花牡丹销售渠道,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以合作建园、组织花展、支援建设等形式进行牡丹种苗种植、盆花和深加工产品的展销,盆花年销量保持在100万盆左右。在牡丹深加工方面,目前已开发出牡丹饮品、化妆品、精油、食用油、食品、保健品六大类、200多种产品,增加了牡丹的附加值。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我们迎来了“互联网+”时代。所谓“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重点促进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同时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影响不仅集中在第三产业,对第一、二产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互联网+农业”也在这个时代浪潮中应运而生。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牡丹产业因为市场信息的不完善,缺乏市场导向等因素导致其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洛阳市牡丹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明确指出,洛阳将建设市场流通、产业生产、产业研发、产业保障四大体系,助推牡丹产业快速发展,将不断提升牡丹品牌影响力、文化带动力、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特色优势产业[1]。在“互联网+农业”的风口之下,牡丹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要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对如何推进洛阳牡丹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

1.2 研究意义

目前,“互联网+农业”的研究多集中在提高组织化程度、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构建完整的信息服务系统、农资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等方面[2]。本文以洛阳牡丹产业为具体分析对象,探索其如何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发展,为“互联网+牡丹”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分析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现状,梳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掘其与互联网结合的运行规律,针对牡丹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提出相关的建设性意见,以期为洛阳牡丹产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各类文献,了解国内外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的相关内容,为本文研究提供可靠的背景资料;向洛阳市牡丹产业管理部门和统计部门查阅洛阳牡丹产业方面的统计年鉴,为论文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1.3.2 个案研究法

以洛阳牡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整合的信息,对比分析洛阳牡丹店铺与菏泽牡丹店铺的相关数据,在对比结果中总结出相关的结论。

2 “互联网+”助力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1 “互联网+”助力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洛阳传统牡丹产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受到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过分追求短期利益,缺少产业整体的长远规划以及生产大多为传统的劳动方式,效率低下等。同时产业资源相对分散、层次不高,导致洛阳牡丹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内生动力。

其次销售渠道单一、销售模式落后。洛阳市的牡丹往往以地方特产的定位进行销售。由于营销经验不足,洛阳牡丹产品在其他地区市场销售情况并不乐观,同时也没有稳定的流通渠道,不利于打造覆盖全国的销售体系。

而“互联网+牡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发展模式的不足,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可以清晰了解产业各个方面的情况,可以借此对产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同时也可进行资源整合利用,实现规模化发展。洛阳牡丹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之后,有利于促进牡丹生产销售渠道的变革,不仅可以拓宽销售渠道,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带来更高的利润。

同时可以借助互联网加大宣传力度,不仅有助于提高洛阳牡丹的美誉度,还可以提升洛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洛阳市旅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和信息服务流通效率低下的情况正在持续得到改善[3]。合理利用“互联网+”战略,能够推动洛阳牡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络购物用户体量在不断扩大,网络购物使用率也是连年递增(见表1)。由此可见,线上购物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代表着互联网营销的兴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牡丹”模式是推动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表1 2017—2021年中国网络用户规模及使用率(单位:亿人)

数据来源: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2 “互联网+”助力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的可行性

2.2.1 技术层面

洛阳牡丹产业在国内市场中之所以能够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不仅依赖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得益于走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与“互联网+”相结合的牡丹产业现代化的道路,“互联网+牡丹”也是一段时期内,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同时,洛阳拥有牡丹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牡丹种质创新与精深加工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牡丹研发与推广中心、洛阳市花木公司、洛阳祥和牡丹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牡丹科研机构和单位,已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技术和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同时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也为洛阳牡丹产业发展提供了不断的内生动力[4]。

2.2.2 政策层面

近年来,洛阳市政府在牡丹产业规划上,以“互联网+”和洛阳牡丹产业融合发展为主要方向,并且不断丰富“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尝试创建相关的网上信息交流平台,完善网络服务系统的和物流服务系统。同时为更好地支持洛阳牡丹产业的持续发展,市政府通过调研并印发了以《洛阳市牡丹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为主的一系列相关指示文件,利用现代信息交互和大数据统计,积极尝试打造“洛阳牡丹”IP,进一步推动其发展。

2.2.3 企业层面

在围绕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企业也是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探索产品与“互联网+”结合发展。例如,洛阳市全福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烘焙食品生产和承办政府放心早餐,兼营宾馆、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该公司通过加大食品的研发力度,以食用牡丹作为原料,成功研发出“盛唐牡丹饼”。2006年,“盛唐牡丹饼”被省餐饮业协会和省八大委局评为“金牌名点”;2007年,“盛唐牡丹饼”被全国工商联烘焙业公会授予“中华特色名点”称号。正是凭借着洛阳市全福食品有限公司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过硬的生产能力以及良好的产品品质,迅速打开了市场,同时积极布局网络营销,并在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设立了专卖店。通过这几年的电商运营,其店铺陆陆续续推出好几款爆红产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4 人才层面

洛阳市政府根据发展“互联网+牡丹”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不仅积极出台相关人才引进政策以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同时与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等高校开展人才输送合作,成功培养并输送了一批技术骨干,在大数据种植培育以及相关信息平台建设等环节中都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为洛阳牡丹产业发展增添了一份力量。

3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洛阳市牡丹产业发展现状

3.1 洛阳牡丹产业市场稳中有升

3.1.1 市场规模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洛阳牡丹产业不仅是种植面积、培育的新品和相关的深加工产品种类数量不断增加,同时与洛阳牡丹产品相关的网络店铺数量也在持续增加。截至2020年底,洛阳牡丹种植面积累计达36余万亩,规模以上牡丹观赏园20个,从单纯种植延伸到日化、食品、药品和工业原料等牡丹全产业链,形成了4大类12小类300多个品种,线上运营店铺多达1 000多家。

3.1.2 产品种类和平台分布

A.产品种类

在众多的网店之中(以淘宝平台为例)以洛阳牡丹产品和菏泽牡丹产品冠名的店铺居多,而洛阳牡丹产品的店铺与菏泽牡丹店铺数量之比也是相差无几,几乎持平。从此也可以看出虽然洛阳牡丹产业相关网店的市场规模并不小,但是并没有占据很大的主导地位,甚至面临着其他地区牡丹产业的威胁。

在这些洛阳地区的网店中,其所销售的产品按照功能可分为4大类:

(1)观赏类产品,主要是包括牡丹观赏品种选育、种苗培育、牡丹盆花、牡丹(芍药)鲜切花等以观赏为主的产品。

(2)深加工产品,主要是以食用或油用牡丹为原料所生产的牡丹鲜花饼、牡丹籽油等。

(3)药用产品,主要指以丹皮和白芍为主,牡丹籽粕中的芍药苷类化合物等成分有显著的抑菌效果,牡丹种皮(种壳)中白藜芦醇低聚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抗肿瘤活性强等药用成分特点。

(4)牡丹文化衍生品,主要是指以牡丹以及与牡丹文化相关的产品为主,包括纪念币、服饰、手工艺产品等。

B.平台分布

通过对各大主流电商平台的调查研究发现,洛阳牡丹相关的网店基本分布在淘宝、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上,且淘宝平台中的占比最高,店铺的数量最多,其次在近些年快速发展的拼多多中也是占据了不小的比例。

3.2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洛阳牡丹产业竞争优势初现

以淘宝平台为例,作者通过搜索“牡丹”的关键词,并在店铺综合排行榜上找出前十名的店铺作为我们的研究样本,并对比各个店铺的宝贝数量、粉丝数量以及销售额等因素,得出以下结论。如表2所示,A、B、C、D为洛阳牡丹店铺,E、F、G为菏泽牡丹店铺,H为彭州牡丹店铺,I、J为亳州牡丹店铺。

表2 牡丹网店对比

3.2.1 店铺占有率较高

从表2可以看出,在以“牡丹”为关键词搜索下,前十名的店铺中以洛阳牡丹冠名的有四家,菏泽牡丹冠名的有三家而其他的分别是彭州牡丹和亳州牡丹。由此可以看出,平台中洛阳牡丹店铺与其他地区相比数量更多,所占比率也更高。

3.2.2 洛阳牡丹产业知名度高

从表2可以看出,虽然洛阳牡丹的店铺起步时间较晚,但是其粉丝数量和月销售量和销售额都是居于领先地位,一方面是店铺运营得当,另一方面就要得益于洛阳牡丹本身的知名度。2012年,洛阳市被中国花卉协会授予“中国牡丹花都”称号。截至2021年,洛阳市已连续举办3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如果大力推动“互联网+牡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加大对其的宣传,更是能为洛阳牡丹产业的发展增添助力。

3.2.3 产品种类相对丰富

根据调查,洛阳牡丹的店铺所经营的产品数量更加丰富,产品类型更加多样,除了牡丹花之外,还会销售一些牡丹加工产品,如牡丹茶、牡丹饼、牡丹籽油等。这类加工产品不受季节的影响,网店可以常年销售。此外,有的店铺推出关于牡丹的文创产品,有效延长了产业链。

4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洛阳牡丹产业面临的困境

4.1 生产加工较为分散、智能化程度偏低

洛阳牡丹的种植面积总体规模较大,但是相对来说,其集群化程度较低,对引进“互联网+”时代兴起的智能化机械设备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这样的盲目引进不仅不能得到相应的效果,反而会造成资源浪费。

以洛阳市老城区牡丹种植业为例,其区域内大约有4 000亩地种植的为观赏牡丹或药用牡丹、油用牡丹等[5]。这些种植地主要分布在国际牡丹园、国家牡丹园等观赏园区以及专门种植牡丹的自然村落,如水口村、土桥村等。由此可见,洛阳市老城区的牡丹种植区域极为分散。因此,从长远来看,洛阳牡丹产业要想与互联网结合发展走智能化、机械化道路,生产种植资源的集群化是必然趋势。

在互联网时代下,洛阳牡丹产业不断发展,洛阳地区的牡丹产品加工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规模在不断扩大。然而,这些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智能化程度偏低,目前需要大量的人力在各个环节协调。因此,要积极引进互联网技术和现代化生产加工链条,以降低人力成本,实现高效生产。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以菏泽为代表的其他牡丹生产区域内的企业也在不断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本地企业发展的滞后性,使得洛阳地区的牡丹产业面临较大的挑战。

4.2 流通标准不统一、信息交互不及时

在互联网背景下,交易日渐频繁,作为洛阳牡丹产业经营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物流承担着连接生产、加工和终端销售的重要作用。消费者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去购买想要的产品。但是现阶段洛阳牡丹物流体系并不健全,依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流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分散化的特点,相对具有实力的运输公司并不多,未形成统一的物流标准。(2)物流信息不透明,导致牡丹原料和产品运输环节复杂、效率低下,并且使加工企业不能更加系统、及时地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做出回应。(3)牡丹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无法实时监控,而且由于冷链技术尚未完全普及,盛花期的观赏牡丹以及以一些需要保鲜的牡丹产品面临着变质的风险。

5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策略

5.1 利用“互联网+”赋能生产加工

在生产方面,尝试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在洛阳牡丹原料生产区建立农业服务平台,支撑企业种植大户、种植小户以及周边村落散户等牡丹产业的种植主体和下游企业进行信息交互,加强衔接,实现规模化生产。对土地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推动构建智慧化、机械化种植园区,提高生产的科技化和机械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合适的区域可以依靠现代互联网技术尝试建立智慧种植实验室,基于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实施牡丹种植环节的精准化作业,为大规模的应用打下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资源,构建洛阳牡丹产品的质量安全溯源公共服务平台,保证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清晰可查,实现流程的全透明化。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信息进行统一的规模化管理,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二维码识别等技术在生产、加工包括物流销售中的推广应用。

在加工方面,积极推动洛阳市各个牡丹企业构建现代化生产链条,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要推动生产供应链信息交互系统的建立,使其在协调各方资源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各个企业在统一的市场规则下公平竞争。构建信息分享平台,推动企业间及时进行基础信息交互和资源配置,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也能为洛阳牡丹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市场进行整体分析,制定统一的产业标准,规范产品生产流程。积极推广应用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技术,实现牡丹产品加工的实时跟踪,也有利于库存透明化以及产品上下游流动对接。

5.2 利用“互联网+”保障流通高效安全

整合物流主体资源并加强对其资质的测试,制定统一的物流标准,防止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

在以“互联网+农业”为大背景的战略支持下,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系统的精准性、快速交互性等特点,推动洛阳牡丹产业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这对于“互联网+牡丹”的产业化经营也有着不小的作用。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各方人员都能了解产品在流通中的状态。不断提升产品物流领域的智能化、数字化、精准化水平。同时,充分利用流通过程中收集、储存的数据信息,结合洛阳牡丹产业生产过程中收集、储存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将地域、季节、文化等因素结合起来,利用数据分析市场动向,从而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对于冷链物流技术,首先要通过大力完善牡丹产品在流通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然后加大投入力度,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冷链技术的普及程度。

6 结语

因为在“互联网+农业”背景下洛阳牡丹产业发展在生产加工、流通、营销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发展。因此各方主体要协同实施规划智能化产业园区、构建透明化产业链条、引进电商人才等措施,推动洛阳牡丹产业高质量发展。

[1]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牡丹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J].洛阳市人民政府公报,2018(1):34-44.

[2]张媛媛.河南省“互联网+农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7.

[3]宋宝香.“互联网+”背景下棉花产业的转型升级研究[J].中国棉花加工,2015(6):4-7.

[4]宋伟宏.从专利技术角度分析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现状[J].河南科技,2021,40(19):146-148.

[5]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洛阳年鉴:2021[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21:270.

F326.13

A

2095-1205(2022)12-67-04

10.3969/j.issn.2095-1205.2022.12.19

信阳农林学院乡村振兴战略下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科技服务团队阶段成果

李仰光(1994- ),男,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农村电商、县域经济。

猜你喜欢

互联网+农业洛阳牡丹
洛阳正大剧院
“三不够”牡丹节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自古繁华
牡丹的整形修剪
绿牡丹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牡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