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话天津南开学校往事

2022-02-04张刃

工会博览 2022年8期
关键词:张伯苓南开格言

□张刃

南开大学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府,但在它的“乡亲”天津人的认知里,“南开”是个“系列”,是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包括女中)、南开小学的统称,不仅有百年历史,而且至今书声琅琅。南开学校培养的人才更是桃李满天下,而且多“重量级”人物。且不提诸多学科领军人物,只说南开学校培养出了新中国两任总理——周恩来、温家宝,就足以证明其荣耀了。

有关南开的话题很多,以下撮录过往二三事,以飨读者。

“南开校父”严范孙

提起天津南开学校,许多人都会想到张伯苓,认为他是南开的创办人,却忽略了有“南开校父”之称的严范孙先生。事实上,没有严范孙也就没有南开学校,因为南开是由严氏家塾发展而来的,张伯苓则是由严氏家塾的塾师成为南开校长的。张伯苓自己也曾说过,南开创办人是严范孙先生。严范孙逝世时,张伯苓正在英国考察教育,闻讯后极为伤痛,尊称“严范孙先生是南开学校的‘校父’。”

严范孙,名修,以字行,1860 年出生,天津人,清代进士出身,历任翰林院编修、贵州省学政、学部侍郎等职,在任时即积极倡导新式教育,曾以奏请光绪帝开设经济特科,改革科举制度而传名于世。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学者,也是革新封建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先驱。

戊戌变法失败后,严范孙辞职返乡,集中精力从事教育事业。他深信中国欲图富强,非变法维新不可,创办新教育实为救国之根本。1902 年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即开设了严氏家塾,聘请张伯苓和陶仲铭为塾师,教严家子弟以西学,是为南开学校的胚胎。严氏家塾也对外招生,包括女生,因此可谓中国最早的女学之一。女生除学习国文、算术、英文、音乐外,还请日籍教师教授手工、缝纫、洗衣、织布等课程。严氏家塾首倡妇女放足,严范孙手撰《放足歌》曰:“母亲爱儿自孩提,为何缚儿如缚鸡?儿足骨折儿心碎,昼不能行夜不寐”,“儿今不要缠足妻,缠足女子何太愚!”由此,严氏家塾的女生成为天津最早放足的女孩子。

1905 年,严范孙又创办天津第一家保姆讲习所(相当于幼儿师范学校),除国文、英文、算术外,还请日籍女教师教授保育法、音乐、体操、游戏课。与此同时还成立了蒙养园(幼儿园),保姆讲习所的学员都要到蒙养园实习教学,女塾随之也改为小学。后来小学改设中学班,成为南开女中的前身。讲习所改为师范班。一个多世纪前天津出现的严氏女塾、保姆讲习所、蒙养园,在中国妇女、儿童教育史上留下了珍贵的一页。

1904 年,严范孙与张伯苓一起创办了南开学校。严范孙爱惜人才,设立严范孙奖学金,以奖励优秀学子。周恩来在南开求学期间即深得严范孙的器重,据南开老校友透露,周恩来去日本留学及以后赴法勤工俭学,都得过严范孙的资助。

1929 年严范孙病逝后,南开校友集资在南开中学内兴建了“范孙楼”,并建立铜像,以永久纪念这位著名的教育家。

天津有个“张校长”

在天津,说南开必说张伯苓,谈张伯苓必谈南开。张伯苓与严范孙一起创办南开学校,但严1929 年早逝,张直到1951 年75 岁病逝,始终是南开校长。因此,早年天津人尊称的“张校长”,几乎成为张伯苓的专用代名词。

张伯苓15 岁入北洋水师学堂航海班学驾驶,毕业后到“通济”舰见习。时值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张伯苓痛感国势衰弱,认为“中国想在世界生存,唯有赖一种能够制造新国民的新教育”,决心“培育救国建国人才,以雪国耻,以图自强”。他针对当时中国现实,提出要“根除愚、弱、贫、散、私”。23 岁的张伯苓毅然“解甲还乡”,回到天津开始兴办他理想中的新式学校。

1904 年,经过四个月对日本教育的细心考察回国后,张伯苓决定成立新式中学。在严范孙的赞助下,将严氏家塾改为私立中学堂,张伯苓也成为学监。1907 年,学校在天津城区南部的开洼地,即民间所称“南开”所在建成新校舍,遂改称南开中学堂,从此声名渐著,天津现在的南开区也由此得名。

南开中学初创时,经费来源、建校土地,除得自创办人严范孙的大力支持外,大多是由张伯苓募捐而来。他说:“南开是私立学校,学费收入有限。我不偷不骗不抢,只靠到处求助化缘。”张伯苓办学为公且卓有成绩,所以当时的军、政、工、商各界与地方士绅都乐于资助南开。为表彰捐款人,南开校内留下了多处纪念性建筑物,如慰亭堂、秀山堂、思源堂、木斋图书、芝琴楼等,都是以捐款人的名字命名的。由于奔走各方募捐不易,张伯苓常常感叹“南开!难开!”然而,他以“越难越开”的坚韧精神,把南开中学办得十分出色,赢得了各界的赞誉。

到1917 年,南开学校学生已逾千人,中学基础日臻巩固,教育设施逐渐完善,张伯苓觉得应该为中学毕业的学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普通教育仅为国民教育之初步,创办高等学校乃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大计。”于是,他赴美学习和考察,入哥伦比亚大学专修教育学。1918 年,严范孙也到了美国,与张伯苓结伴遍游美国各地,考察了许多私立大学。年底游美归国,便积极筹募经费创办南开大学,并于1919 年秋季正式开学。

南开大学创办伊始,就建立了理科。当时北京、上海的许多大学都是只办文、法、史、地、国学等文、法科,教师抱的是线装书去上课,而南开大学除开设文科外,还设理科和商科,后来改称文、理、商三个学院,聘请“海归”任教。1923 年建立了南开女中,1928 年设立了小学部,1927 年和1932 年创办了南开经济研究所和应用化学研究所,从而构成了完整的南开教育体系。张伯苓也因此成为当时天津文化教育界最活跃的人物之一。

南开学校“容止格言”

许多南开学子记得,学校走廊内悬挂有要求学生做到的“容止格言”,被列为“新生入学须知的第一条”。格言的撰书者就是“南开校父”严范孙先生,张伯苓校长在讲话中也必多次训导。

格言共四十字,曰“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敬宜壮。”格言虽然是对学生仪容和举止的要求,但在道德修养上却具有丰富深刻的含义,对青年成长中优良气质、情操的培养起着积极作用。

严范孙给南开学校撰书的格言,体现了他个人的道德修养。他严以律已,行必践言。他认为“惰既废事,慢亦败德,二者终身戒之,惟恐不力。”因而他在日记中常有自省之语。他30 岁戒赌,40 岁戒烟,60岁因病从医嘱才稍进酒。他曾撰文痛斥麻雀牌是“恶道”,彩票是“罔民”,吸烟为无形之害,呼吁人们除此三害。他反对冶游狎妓,参加友人宴会,遇有征妓侑酒者,即借故辞去。得知北京有一“社会改良会”反对纳妾,他即加入为会员,并投寄文稿,为之声援。

严范孙生活朴素,自奉俭约,但乐于助人,在乡里扶危济贫,多行善举。特别是他居官清廉自守,虽曾任贵州学政和学部侍郎,但却两袖清风。蔡元培曾说,严范孙“对于旧道德素称高贵”,胡适称颂他是“中国旧道德传统和学识渊博最可敬佩的代表人物。”严范孙的为人如此,他所撰书的南开格言也自然体现他的道德修养了。

猜你喜欢

张伯苓南开格言
格言
格言
格言
格言
《南开话语研究》系列丛书再推出两本新书
张伯苓去世时口袋中仅有6元7角钱
自黑也能激励人
我是爱南开的
张伯苓在教育与政治之间
张伯苓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