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更多技术工人跻身“工人教授”

2022-02-04夏钦

工会博览 2022年9期
关键词:高技能职称工程师

□夏钦

近日报道的一篇关于兰石集团全面打破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身份界限”的消息,再次引发职场强烈反响。报道称,兰石集团首次聘任两名“工人教授”为正高级工程师。按照相关规定,正高级工程师的待遇和地位等同于教授、研究员。同时,还有32 名一线技术工人获评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职称。获聘的两名“工人教授”分别是该集团冷作工首席操作师和车工首席操作师。两位首席操作师于去年底通过当地特殊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成功取得正高级工程师职称资格。

评职称往往是教授、专家、工程师等高学历人才的专属,而技术工人在获得高级技师后,技能等级也就到头了。如今工人也能成为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这对技能人才来说不仅是鼓舞,更释放出导向价值和强烈信号。

当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 亿人。然而,长期以来,企业对“蓝领”和“白领”执行两套不同的评价体系,二者互不相通。对一线工人来说,要想获得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职称资格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这无疑阻碍了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不利于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

2020年11月,人社部印发通知,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贯通的机制。这让奋斗在一线的技术工人有了动力,看到了职业发展的“奔头”,浙江、北京、吉林等多地先后开展了“工人教授”的评定。

浙江省早在2018年专门出台 《关于高水平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意见》,推进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的融通,鼓励符合条件的技能人才申报参加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评审或考试,搭建起技能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随后,老焊工丁卫松成为浙江首位获评正高级职称的技术工人。

北京市2020年发布 《北京市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按照“干什么、评什么”,分层、分类为工程技术人才量身订制了清晰的职称评价标准,提出职称评审代表作清单,完善了正高级工程师直通车评价机制,进一步规范了评价方式。

吉林省2021年开展首批“高精尖缺”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定,60 名高技能人才获评“工人教授”。

推动政策落地,就要破除旧观念,让技术工人通过奋斗更有职业发展的荣誉感和获得感。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3700 多家企业、近900 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备案,104 万名劳动者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随着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到“工人教授”转变,打破了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天花板”,技能人才应该也必须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尊崇。这不仅是对创新劳动的肯定与认可,更树立起职业人才评价导向和用人导向。

微 评

康劲:长期以来,一线技术工人即使能力水平再高,也只能获评高级技师,要想获得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职称资格,将会涉及身份、学历、论文等限制,特别是正高级工程师的待遇和地位等同于教授、研究员,对一线技术工人来说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产业工人的成长。如今,越来越多的“工人教授”获得殊荣,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大国工匠在崛起。

猜你喜欢

高技能职称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高技能人才“四元三阶六同”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青年工程师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