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贵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四重逻辑

2022-02-03曹志峰

贵州社会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逻辑贵州高质量

曹志峰

(1.安顺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2.贵州省教育科学院,贵州 贵阳 550081)

一、问题提出

教育公平与质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做出了重要指示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迅速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等一系列文件,上述文件对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做出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是新时代基础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21年3月,我国颁布并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纲要指出“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的主要目标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调“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1]。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对基础教育的战略定位、历史使命以及目标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贵州省委、省政府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教育发展全局,以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为主攻目标,以提高高等教育普及水平为主抓手,以加强基础教育办学力度为主支撑,大力推动全省各级各类教育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完善教育发展体系,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为推动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创新动力。基础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具体囊括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它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奠基性工程,也是民族复兴与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2]。有鉴于此,在构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全方位、多角度和深层次地分析贵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嬗变与实践自觉背后的社会动力机制,梳理出贵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四重逻辑——即时代逻辑、理论逻辑、政策逻辑和实践逻辑,有助于为推动贵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丰富的历史经验和科学的行动指南。

二、时代逻辑:基础教育质量从“传统标准”迈向“新时代高度”

时代逻辑决定时代理论观点,时代逻辑的演进规范着时代理论体系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3]。贵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的具体内容和表达方式扎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以及他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此,充分认识和深入剖析当前促进贵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动因,有利于明确新时代贵州基础教育质量的方向与目标。

(一)准确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认清贵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起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标志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4]。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郑重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从党的十九大到十九届五中全会,仅历时三年,高质量发展就已经从对经济的发展要求逐渐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对我国经济社会各行业领域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显然,教育发展应当立足于时代的坐标之上。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社会整体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它既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在教育系统的创新型概念表征,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的现实回应。进入新时代,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科学统筹教育改革发展,将教育公平和质量作为根本追求,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的历史新征程。在全省人民和教育系统共同努力下,贵州基础教育事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体现在教育脱贫攻坚、教育普及水平、教育支撑能力、教育发展活力以及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就。当前贵州基础教育正处在由规模扩大到质量提升为主的转型期、基础教育体系结构由粗放型发展到集约型发展为主的重塑期。为此,贵州需要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从教育的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实现基础教育的“再出发”,这是新时代贵州基础教育再改革的历史新起点。

(二)积极因应新时代社会矛盾,明确贵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5]党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理解与深刻认识,为新时代贵州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与战略部署提供了根本遵循。就基础教育领域而言,也相应地表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6]。这是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前进中的问题,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强不强”的问题。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资源供求关系不平衡。据《2020年贵州省教育事业发展概况》数据显示,普惠性幼儿园8722所,占全省幼儿园的比例79.17%,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0.3%;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1%;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9.84%;高中阶段毛入园率90.7%[7]。这一系列数据表明贵州人民群众“有学上”“好上学”的教育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但是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需求更为迫切,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二是教育发展资源要素配置不平衡,主要包括区域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基础教育校际发展不平衡、教育结构发展不平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平衡以及家长对教育的心态不平衡。它主要指向基础教育发展起来后的短板与不足,表现为整体中的局部。而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充分发展不仅表现为整个教育发展水平偏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也存在较大差距,未能有效地满足国家发展对人才发展需求。它主要指向基础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体现为部分中的总体。它们作为基础教育的难点和重点,只要基础教育某一事物或者要素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它就会呈现一种不平衡的发展状态[8]。为此,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就是新时代对基础教育工作的使命要求。

(三)全面把握新时代历史机遇,实现贵州特色教育强省跨越式新突破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希望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为贵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领航定向[9]。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贵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贵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抓“四化”,就必须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先手棋,紧扣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科学统筹各级各类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调整教育空间结构布局,有效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力服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特色教育强省,基于对“强”的理解,可包含两层涵义,当“强”作为形容词时,“特色教育强省”是指教育的特色突出,即在一定标准衡量下,贵州某些教育领域、关键环节的文化特征、特殊成就、创新体制机制、育人效果等方面,较之全国其他省的相关方面有明显优势,成为特色教育强大的省,这是贵州特色教育强省战略的主要内涵。当“强”作为动词时,“特色教育强省”既可指通过发展特色教育促进全省教育事业整体高质量发展,还可指通过发展特色教育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特色教育强省既要求我们从特色入手,建成教育特色突出、强大的省,又要求我们通过发展特色教育推进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从而促进教育强省建设,更要求我们通过建设特色教育强省推动省域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特色教育强省中,特色是路径,教育是载体,强省是目标,通过特色发展建设教育强省,既是因地制宜探索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也是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新方略,更是推动贵州特色教育强省跨越式新突破[10]。

三、理论逻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理应遵循教育基本伦理价值

理论逻辑是研究对象自身发展演进过程中内在要素之间形成的客观必然性和内在特质规定性,反映出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发展方向与轨迹。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1]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实践中总结提炼的基本规律和根本属性,它具体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性、公共性和属人性等教育基本伦理价值。

(一)根植于新时代基础教育五育并举的育人性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2]至此,“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然成为全体教育人共同的奋斗目标[13]。五育并举是重建基础教育生态、回归教育原点、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其中,德育是五育的灵魂与方向,智育是五育的依据与目标,体育是五育的前提与基础,美育是五育的桥梁与动力,劳动教育是真正实现真、善、美内在统一的现实途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五育”并举就是促进人全面而丰富的系统发展,把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4]。十三五期间,贵州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提前2年实现100%全覆盖。截至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0.3%、95%和90.7%;与2015年相比,分别提高10.3个、7.4个和4.6个百分点,国民学习机会进一步扩大,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尽管如此,基础教育仍然存在“五育缺失”(疏德、偏智、弱体、抑美、缺劳)和“五唯顽疾”(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问题[15]。这正是五育之间“彼此分离”“相互割裂”“互不相关”等痼疾的具体表现,以至于部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片面发展,存在明显的短板甚至偏废的问题,这正是“五育”不协调的一种典型表现。基础教育的育人性强调其教育的内容必须符合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传授的知识应具有可接受性和可传递性[16]。为此,新时代基础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掘并把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以德立人、以智慧人、以体健人、以美化人、以劳塑人,着力构建基础教育高质量的综合育人培养体系,努力追求“五育”协同效应的最大化,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公共性

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社会价值追求,教育价值取向亦表现出别样的范式与偏好[17]。现代社会的人不仅仅是个体人,更重要的身份是社会人。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学生不仅仅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教育学生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也需要学校和社会的紧密配合。公共性作为基础教育的基本伦理价值,它指向学生全面而长远的发展和社会整体公共利益,具有普惠性、平等性和共享性等基本意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发展抓公平”的工作思路,教育资源配置向弱势群体和困难地区倾斜,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努力让每个学生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贵州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受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和现实诸多重因素的影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较少关注教育的公共性,忽视了多元教育利益主体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的真实表达,由此往往导致教育改革与发展动力不足,而教育公共性缺失与规范失位正是阻碍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涉及公共领域各方主体的利益协调,需要学校、社会和政府等不同主体在政策制定、资源分配、监督保障等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紧紧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要求,坚持教育公共性原则,形成基础教育发展新格局。体现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政府不仅需要不断满足对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量的需求,还需要不断满足对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质的期待,确保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普惠基本可持续发展,更需要通过坚持探索公共教育服务理念,确保基础教育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层次特色化、提供方式差异化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求,不断推进优质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织就密实的基础教育民生保障网提供有效支撑。

(三)立足于基础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属人性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18]。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人民教育的主体地位,始终做到教育发展为了人民、教育发展依靠人民、教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受教育权利,不断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习者生命个体的健康成长与完善,强调在开放世界、生活世界中构筑人的使命,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理想转化[19]。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它决定了国民的基本素质。因此,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更应当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在行动上是一套落实“人民中心”发展思想的务实举措,彰显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人的基本权利。一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了人民。教育事业关系千家万户,基础教育变革与发展关乎每一个人的教育权益。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培计划”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回信时强调:“要让每一个孩子充分享受到充满生机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20]。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把更好更优质的教育作为美好的生活愿景和庄严的教育承诺。二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依靠人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社会行动和实践经验的有效载体,它的实现有赖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同样,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需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才有望形成共建共治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三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表现为过程上的共建共治,每一个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的个体,也将是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果的受益者和分享者。

四、政策逻辑:基础教育顶层设计与特色教育协同发展根本遵循

政策逻辑从理性上规范政策思维,在实践中决定政策过程;通过梳理政策逻辑,目的在于明晰政策的价值旨趣、挖掘政策的潜在内涵[21]。而政策概念谱系是指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话语,在不同时间、场合、语境下差异性的正式表达,但又集中趋向某种教育目的或精神,由此形成了连续而有异、紧密而包容、独特而相关的创新性政策话语实践。由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设计到实施的政策概念谱系分析,可以得出顶层设计与特色教育协同并进是贵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工作,从顶层设计架构起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四梁八柱”,基础教育已经迈向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顶层设计引领之下,地方政府纷纷响应国家号召,聚焦问题、补齐短板,积极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并积极多举措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近年来,贵州基础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但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城乡基础教育供给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随着社会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高质量等特点。有鉴于此,贵州必须响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新期盼、新要求,努力在破解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上出实招、硬招,加快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具个性的基础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2021年4月,贵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提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特色教育强省建设;推动教育评价改革,优化调整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基础教育办学力度,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提质,实施义务教育公办强校计划,推进普通高中示范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22]。这就必须围绕城乡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薄弱环节和人民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加强谋划、深化改革、分类施策、补齐短板,坚持改善办学条件和提升教育质量并重,推进城乡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全面实施《贵州省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计划(2021—2030年)》,扎实抓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提升、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提升、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提升等工程,全力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力服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二)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

2018年12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贵州省推进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实施纲要(2018—2027年)》,期望通过十年时间,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23]。特色教育强省,是指通过发展特色教育建成教育强省。其中,特色是路径,教育是载体,强省是目的。贵州建设特色教育强省不是凭空想象设计出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发展和丰富完善的,其形成是一个教育长期去粗取精、扬其所长的能动创新过程[10]。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要立足贵州,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做足特色文章。一是凝练教育特色,形成特色发展。特色教育强省需要对省内基础教育某些重点领域以及关键环节,例如义务教育基地营养改善计划、“校农结合”产销对接扶贫模式、东西部对口帮扶工作以及“组团式植入”帮扶教育模式等项目的机制上形成特色,以支持其更好发展。二是实施教育特色,推进特色发展。通过扩大城乡学前教育资源、推进学前教育健康普惠发展,实施义务教育学区化和集团化特色办学、促进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特色优质均衡整体推进,通过贯彻国务院“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高考综合改革新模式,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三是巩固教育特色,强化特色发展。贵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以及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具有独特的民族知识体系和地域文化优势。实施特色教育强省必须立足于贵州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机遇,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机制上突出特色,使特色更实。

五、实践逻辑: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实观照

实践逻辑是当下的实践、发展了的实践,是理论在现实中贯彻、实施以及检验的过程。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是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链接到基础教育发展历史实践中的必然性法则,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历史实践之间的桥梁。马克思曾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呼声”[24]。贵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对新时代之问指向实践的回答,反映出理论和实践要求相统一的逻辑关系。

(一)全面落实基础教育领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落实基础教育领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立德树人,首先要明确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所谓立德,就是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作为灵魂加以强调和落实,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所谓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5]。立德是过程与方法,树人是结果与目的,两者辩证统一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立德树人揭示了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突出地位,强调德性成长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对教育本质的最深刻认识。习总书记强调:“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26]。基础教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说到底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就是基础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的关键所在,更是贵州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教育强省的必然要求。通过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贵州缩影、贵州样板和贵州新路”作为鲜活的教材体系、教学内容和教研手段有效转化为中小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同时,中小学校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用好用足贵州富集的红色资源,讲好贵州红色故事,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将良好的情感、端正的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努力推进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最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转变中小学生的学科学业评价方式,通过积极探索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路径和方法,创新初中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过程性评价办法,依据国家对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要求,全面落实高考招生“两依据、一参考”,努力构建小、初、高有效衔接的一体化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二)努力构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时代新格局

构建时代发展新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十四五”及长远发展目标做出的战略部署。新发展格局离不开高水平的人才支撑和教育保障,而基础教育在构建时代新发展格局中将会凸显出基础性、先导性以及全局性作用。当前,贵州基础教育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的需求,就必须加强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协同,在政策供给、办学育人、校园环境和服务保障等方面同向发力,构建起“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教育格局,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为此,通过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构建起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时代新格局的关键措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到具体工作上,一是完善学前教育健康普惠性发展。通过强化各级地方政府在普惠性学前教育制度建设和物质资源供给的责任担当,坚持“农村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城镇新增幼儿园以公办为主”的原则,努力提高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比例,城镇小区严格依标配建幼儿园,确保学前教育普惠实效。二是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强校计划,严格落实城镇小区依标规划建设配套义务教育学校并举办成公办学校,有序增加学位供给保障,构建以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和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为主体、乡村小规模学校为补充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27]。通过科学合理资源布局,有效引领和支持乡村振兴。三是促进高中教育普及、特色化发展。积极探索综合高中、特色高中、普职融合课等多种模式,缓解高中入学的恶性竞争,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鼓励和支持创建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特色高中,增强学校办学活力,推动贵州特色教育强省跨越式发展。

(三)创新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8]推进基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举措。基础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在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框架下,通过吸引更多社会主体参与到教育治理活动中来,把制度优势转化为高效管理教育能力和水平,从而组建一个新的教育治理系统[29]。它具体包括作为教育制度导向的教育价值追求,例如社会群体以利益相关者身份参与到教育管理工作中来;也包括贯彻教育制度的政策行为,如何引入第三方力量并给予参与教育治理权能。这两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只有有了好的基础教育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也只有提高基础教育治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基础教育治理体系的效能。2020年,贵州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呈现出多层次、个性化以及高质量等特点。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贵州教育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基础教育供给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仍待提高,城乡差距大,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为此,创新推进贵州基础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意味着组建一个新的教育治理系统,以实现贵州基础教育整体现代化。一是优化基础教育结构,促进各级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当前应当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还要谋划好、推动好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创新,努力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二是强化基础教育督导,逐步实现“管、办、评”相对分离,有序推动“放、管、服”递进改革,进一步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通过对中小学教育质量进行“绿色评价”,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评价学校和学生,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和全面发展。三是体现办学自主,完善学校自主管理机制,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建立以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为导向的工作机制,依法制定学校章程,规范学校治理行为,提升中小学校治理水平。

六、结语

基础教育发展诚然有其自身运行规律的“小逻辑”,但它只有立足于更大社会空间的、为社会系统所包容的多重逻辑体系所建构的“大逻辑”之中,才能找到适合自身前行的道路或释放可能的空间[30]。因此,新时代贵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植于时代逻辑、理论逻辑、政策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共同塑造,它们四者之间并非彼此孤立,而是具有内在统一性。其中,时代逻辑决定了时代理论体系的生成与发展方式,体现了贵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理论逻辑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时代逻辑进路与理论逻辑进路的客观反映,蕴含着贵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表征;政策逻辑是基础教育发展在不同时间、场合、语境下形成连续而有异、紧密而包容、独特而相关的创新性政策话语,表现为贵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实践逻辑是基础教育发展当下实践的客观关系,是现在呈现出来的基础教育发展实践行动必然性和规律性,彰显出贵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观照。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逻辑、理论逻辑、政策逻辑和实践逻辑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方位与内在规律的展现与演绎,它内在地包含构建基础教育高质量时代发展新格局、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开启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新征程的价值追求与实践要求。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科学地运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四重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框架为新时代贵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方法论借鉴,坚持以教育改革促发展、以教育创新促突破,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努力把贵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绘就的基础教育蓝图变为现实,确保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早日实现。

猜你喜欢

逻辑贵州高质量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逻辑
创新的逻辑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贵州,有多美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