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远的红岩(连载六)

2022-01-28张玉清

东方少年·快乐文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江竹筠江姐特务

张玉清

·8·  江姐江姐,好江姐

江姐原名江竹君,1920年8月20日出生在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小竹君的爸爸常年在外,只有妈妈带着她和弟弟江正榜,过着清苦的生活。

小竹君8岁那年,家乡遭遇饥荒。一家人无以为生,妈妈只得带着姐弟两个逃荒到重庆,投奔了他们的三舅。

虽然小竹君的三舅李义铭经济条件不错,但他的妻子对这三个穷亲戚却不是很友善。两年后,妈妈带着他们姐弟俩离开了舅舅家,靠自己打工過活。

经历了一系列艰辛后,直到12岁,小竹君才得到了正式进入学校学习的机会。她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优秀,经常是班上的第一名。

1936年秋天,小竹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岸中学。从这时起,她开始接触到进步思想,参与到抗日救亡的活动中。

1939年,江竹君考入中国公学附属中学读高中。她性格坚毅,待人热情,进入高中不久就结交了很多好朋友,有不少都成为了她终生的挚友。

江竹君经常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谈理想、讨论时事。她说:“为什么那么多勤劳的人却整日不得温饱?这个问题怎么才能解决呢?”她的同班同学,也是她的好朋友戴克宇回答说:“这是社会制度造成的。只有改变那些不合理的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之后,戴克宇又找来一些国民党当局的“禁书”给江竹君看。原来,戴克宇和班里的另外一个同学都是中共党员。

和江竹君相处的这段日子里,戴克宇多次听到她说自己想参加革命斗争、想寻找党组织。由于了解江竹君的为人,戴克宇在请示了党组织并获得批准后对她说:“你想找共产党,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江竹君一听,高兴得跳了起来,立刻表示自己也要加入共产党。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党组织很快决定发展江竹君为中共党员。

1939年夏天,江竹君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小竹林里庄严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中国公学附属中学停办。考虑到会计工作很适合为地下斗争做掩护,组织上决定让江竹君到中华职校学习会计专业。进入学校后,党组织还任命她为该校党组织的负责人,在进步学生中开展工作。

1941年秋天,江竹君离开学校,进入了社会。因为能力出众,她受组织委派,担任了中共新市区区委委员,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危险了。

1943年5月,党组织派人找到江竹君说:“现在有一项特殊的任务要交给你……”原来,交给江竹君的特殊任务是:掩护重庆市委第一委员彭咏梧,与他假扮夫妻。

假扮夫妻?江竹君一听,瞬间红了脸。她埋下头,认真地思考着。

从事地下斗争几年了,江竹君深深地知道斗争的复杂与艰险,也听说过一些地下工作者为了掩护身份假扮夫妻的事。没想到,这样的任务今天落到了自己的身上。虽然在情感上有些接受不了,但她明白,这是革命工作的需要,她必须坚决服从党组织的安排。于是,她抬起头,坚定地说:“我愿意!”

不久,江竹君与彭咏梧以“夫妻”的名义住到了一起。在外人面前,他们是恩爱的夫妻;回到家里,他们便是一起工作的同

志。一年的时间里,他们逐渐适应了这种充满纯洁的革命感情和友谊的特殊生活,开展了大量地下工作。

一天,江竹君去书店买书时,发现自己被特务跟踪了。好不容易甩掉了特务,回到家后,她立马向党组织做了汇报。被特务跟踪是非常危险的,为了保证彭咏梧的安全,组织上决定让江竹君立刻转移到成都去。就这样,江竹君与彭咏梧分开了。

1944年5月,江竹君来到了成都。通过刻苦学习,她考入了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学习农业病虫害防治。她之所以选择进入大学学习这个专业,除了觉得这样能很好地掩护自己进行地下工作外,还因为她想在革命胜利后从事农业工作,让更多的人获得温饱。

自从离开彭咏梧,江竹君对他的思念与日俱增。因为在假扮夫妻的生活中,她已经对彭咏梧产生了真挚的感情,为了革命工作,她将这份深情藏在了心里。她多想给彭咏梧写封信啊!但是按照组织纪律,她不能随意给他写信。

这种令人煎熬的思念一直持续到了1945年的春天。这天,江竹君忽然收到了彭咏梧的来信,信中写道:“竹君,我们结婚吧!”信中虽然只有这几个字,但江竹君看到后,瞬间流下了热泪。

原来,彭咏梧也一直深深地思念着江竹君,他向党组织打了报告,请求组织批准他们结婚。

1945年7月,江竹君回到重庆,与彭咏梧完婚。1946年4月,她生下了一个男孩,彭咏梧给孩子取名彭云。

1946年夏天,江竹君读完了大学二年级,趁暑假带着孩子回到重庆,与彭咏梧团聚。这时,彭咏梧的工作更繁忙了,组织上决定让江竹君留下来做彭咏梧的助手。虽然有些舍不得放弃学业,但是江竹君依旧坚决服从了党的决定,结束了四川大学的学习生活。

1947年夏天,《挺进报》出版了。作为《挺进报》的联络人,江竹君为《挺进报》的出版发行做了大量工作,还经常抱着孩子,亲自分发和邮寄报纸。

自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江竹君就把自己的全部生活交给了革命工作。她内心最坚定的信念就是:只要革命需要,党让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党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1947年冬,江竹君随彭咏梧到下川东农村地区筹备武装暴动,并担任该地区与上级机关的联络员。他们在短时间内开展了大量筹备工作,武装暴动之前,江竹君奉命回重庆向上级汇报工作,同时组织输送一些知识分子干部到下川东地区补充力量。

1948年1月中旬,江竹君完成了汇报任务,带着四名新干部返回下川东地区。这四位知识分子干部中,女学生周毅只有16岁。一路上,江竹君对她倍加爱护,传授给她很多地下斗争工作的经验。

1948年1月31日,江竹君带着大家在云阳县一处联络点等待与地方上的同志接头。谁知,却传来了武装暴动失败,彭咏梧壮烈牺牲的消息。江竹君强忍巨大的悲痛,冷静思考了当前的形势,决定让同志们立即分散隐蔽,自己则和奉大巫工委副书记卢光特一起赶回重庆,向上级报告下川东武装暴动失败的情况。

回到重庆汇报完工作,春节就到了。正月初一,江竹君去蒋一苇家看望了小彭云。想到彭咏梧已经牺牲,小彭云再也见不到爸爸了,她抱着孩子失声痛哭。

离开小彭云,回到挚友何理立家,江竹君沉默了好久,忽然说:“理立,你说两岁的孩子能记得父母吗?”

何理立当时并不知道彭咏梧牺牲的事,不明白她为什么说这话:“怎么了竹君?舍不得离开孩子了吧?等你和老彭从下川东胜利归来,就能天天和孩子在一起了。”

江竹君终于忍不住,哭出了声:“老彭他再也回不来了……”

这时,何理立才明白发生了什么。她紧紧地抱住江竹君说:“等孩子长大后,一定能记得他有一个革命的父亲。”

其实,江竹君说的那番话,还暗含着另一层意思:她要返回下川东地区,在老彭牺牲的地方继续与敌人战斗,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所以,上级为照顾江竹君,要留她在重庆工作时,她谢绝了这份好意。看到她的坚决,上级只好同意了她的要求,但鉴于当时的形势,让她暂时到万县隐蔽待命。

1948年2月下旬,江竹君到达万县,隐蔽在万县伪地方法院做了一名会计。很快,她便参加了万县地下县委的工作。正当她准备配合万县县委在当地开展工作时,由于叛徒出卖,她被捕了。

万县县委遭受了毁灭性的大破坏,包括万县地下县委副书记和江竹君在内的多名地下党员落入敌人的魔掌,被关押在特务机关,遭受了严刑拷打。但是,大家都非常坚强,县委副书记李青林被特务用老虎凳折断了腿,依然一个字都没有说。敌人什么情报都没得到。

特务们将在万县抓获的地下党员用船押往重庆时,江竹君在船上的大舱里冷静地梳理着思路,推断出了谁是叛徒。她悄悄对身边的年轻党员黄玉清等同志说:“一定是涂孝文叛变了,因为小黄的组织关系只有我和涂孝文知道。”大家看了看缩着头坐在一边的涂孝文,他一副不敢抬眼看人的样子,心里立刻什么都明白了。

这时,船舱外有不少乘客在走动,江竹君突然对着窗子大声骂道:“涂孝文你这个黑心肠的家伙,害得这么多人被抓!你一定没有好下场!”乘客们顿时议论起来。

就这样,江竹君机智地把大批党员因叛徒出卖被捕的消息传了出去,避免了党组织遭受更大的损失。

和同志们一起被关押进特务的看守所——渣滓洞后,江竹君知道,自己从现在起就要经受新的考验了。为了表明自己宁折不弯的斗志,她在入狱登记的资料上,特意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江竹筠”。

关押在渣滓洞的革命者,每个人都遭受了敌人的酷刑逼供,而江竹筠经历的,是最为残酷的考验。

特务从叛徒那里得知,她是地下党领导的妻子和助手,同时还是上下级机关的联络员,手里掌握着大量情报和地下党员的名单,因此特务头子徐远举亲自上阵审讯。

徐远举先是假惺惺地劝降:“你一个女人家,参加什么革命?你不要怕,只要把组织交代了,就把你放了。”

江竹筠回答:“我只是法院的一个小职员,不懂得什么组织不组织的。”

“你要放明白点!冉益智和涂孝文已经把你的事情都交代了,你的情况我们都了解。彭咏梧是你什么人?”

江竹筠摇摇头:“不认识。”

徐远举气得一拍桌子,指着各种刑具大声威胁:“你这么不老实,我看你顶不顶得住这些东西!”

江竹筠平静地说:“那你就试试吧。”

特务们拿来了早已准备好的四棱拶子,夹住了江竹筠的十个手指,拼命用力。十指连心啊,江竹筠疼得汗如雨下。

徐远举在一旁叫道:“你说不说?”

江竹筠忍受着巨大的疼痛,说道:“拶子不行,拿刀子来!”

徐远举气得挥着手喊:“你还嘴硬?再夹,使劲夹!”

巨痛让江竹筠昏了过去。特务用凉水把她泼醒,徐远举说:“怎么样?说不说?”

“我没有组织。我什么也不知道。”

徐远举气急败坏:“给我上老虎凳!”

更残忍的刑具——老虎凳搬了上来,江竹筠又一次受刑不过,昏了过去。

被敌人的凉水泼醒后,她仍是一口咬

定:“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好啊,把辣椒水给我拿来!”徐远举几乎要发疯了。

特务们把能用的酷刑都在江竹筠身上试了一遍。江竹筠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但口中始终就是一句话:“不知道!”

敌人无计可施时,江竹筠说:“还有多少种酷刑,你们都使出来吧!我把这条命给你们了!你们这群禽兽,不会有好下场的!”

江竹筠的坚贞不屈和大无畏的精神让特务们胆寒,他们议论纷纷:

“怎么会有这样的女人?这也太厉害了!”

“这就是共产党员……不用审,她肯定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特务们怕江竹筠死了,他们彻底失去线索,只得把她押回了牢房。

此时的江竹筠血肉模糊,奄奄一息。同志们小心翼翼地把她抬到床上,一个年轻的战友心疼地叫道:“江姐,江姐……”

也就是从这天起,战友们开始把他们万分钦佩的江竹筠稱为了“江姐”。这个称呼很快就在渣滓洞传开了,连年岁比较大的同志也都尊称江竹筠为“江姐”。

这时候大家还不知道,“江姐”不仅会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一个永远闪光的名字,而且还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代表,成为革命者对党无限忠诚的象征!

(面对特务的酷刑逼供,江姐坚贞不屈的精神让人们敬佩。她的命运将会怎样?请看下期。)

猜你喜欢

江竹筠江姐特务
“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致敬英雄
由档案史料管窥上海解放
“江姐”领路人戴克宇去世
江姐的信使 :一生无悔的选择
AB换数
郭沫若巧戏特务
“江姐”大战“鼠小弟”
一块明代“特务”的牙牌
江竹筠:化作红梅映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