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点是“被骗”而不是“大学生”

2022-01-28丁弋原刘典邓可薛思远陆思轶中国人民大学

大学生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学历反诈诈骗

文/丁弋原 刘典 邓可 薛思远 陆思轶(中国人民大学)

据“大学生反金融欺诈认知民意调查”统计,在近2400份样本中,有47.4%的受访者称自己或自己的同学遭遇过诈骗,其中,约两成金钱损失在5000元以上。而据央视报道,国家反诈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涉及“注销校园贷”类的诈骗案件就高达1.7万起,损失金额高达13.3亿元。

在社会的固有思维中,诈骗案件受害者以中老年群体居多,大学生作为“高学历、高智商、高水平”的一类群体,似乎应该与“被骗”这一词汇相去甚远。但赤裸裸的数据告诉我们,大学生也是一个庞大的受害群体。然而,一旦有“大学生被骗”的新闻标题出现在网络平台上,就会引发众人对大学生智商的质疑与群嘲:“不是吧,大学生还能被骗?”

高学历或许可以成为高智商的代名词,但高自我保护意识与反诈意识却不可与之划上必然的等号。不是拥有高学历就能识破骗局,更不是上当受骗就理应被嘲笑,没必要对大学生求全责备。并非人人都是天生的反诈专家,但大学生群体的确需要提高反诈意识。

大学生被骗事件频发,公众对此类新闻的关注也存在着一种“幸存者偏差”,即人们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却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大学生被骗固然有其特殊原因,但或许“被骗”才是此类事件的常态。诈骗新闻中的“大学生”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热议,主要是因为被骗人身份的反常性和个案性。一个博士被骗10万元的关注度远比一个普通人被骗20万元的关注度更高,前者因其身份的特殊性而成为能够吸引大众眼球的对象,后者则沉入了“生活之海”被人忽视。

此类报道诱导人们走入“身份嘲笑”的误区,揪住“大学生”“高学历”等字眼不放,试图将其作为文章的“流量密码”,忽略了诈骗事件本身的普遍性和恶劣性,歪曲了诈骗新闻的本义,消解了反诈宣传的严肃性和有效性,这反而为反诈宣传平添了阻力。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作为身处信息浪潮前沿的社会群体,看似游刃有余地“玩转”互联网,实则经常被困在“信息不对称”的包围圈中,面对诈骗分子在骗局中提供的“准确”个人信息不知所措,很容易掉入诈骗分子利用“信息不对称”设下的陷阱。

互联网时代的新型诈骗案件中,诈骗分子往往准确地有针对性地利用网络技术,掌握了法院传票、优惠返利渠道等大量对大学生来说并不熟悉的信息资源,利用与学生切身相关的话题如“学业”“就业”“兼职”“网购”等,引起受害人的焦虑和急迫心理。同时,诈骗分子还会用带有精准个人信息的“恳切”言辞骗取大学生的信任,从而轻易实现“一招制胜”。在整场未见硝烟的“信息战”中,处于被动的大学生占据相对劣势。

“我没想过自己会这么轻易地被骗,因为我的网购经验其实是比较丰富的。”被骗取414元的大二学生小雨回忆说,“他(诈骗分子)伪装成中通快递员,说我的快递在中转时候被弄丢了,希望通过对我进行双倍金额赔偿,来让我不要投诉他们。让我放下警惕的,或许就是电话那端详细地说出了我的姓名、电话,甚至我买的是什么尺码的灰色毛衣。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快递信息如此完整地被陌生人知道了,但我也确实太容易相信别人了。”

“除了侥幸心理,我也犯了过度自信的错误。”大三金融专业的王同学承认,“我以前从来没想到过会被骗钱,即使在运用已有知识进行风险判断后仍然难免出现这样的结果,或许是自己的反诈意识还不够高吧。”大学生们一方面对于自己的反诈能力过于自信,一方面也过于信任虚拟环境。然而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诈骗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个人反诈水平的提高,不仅在于扩充专业反诈知识,更需要培养的是在突发情况面前保持冷静的能力。

“我已经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了。”凌阳轻轻叹了一口气之后,笑着冲我们晃了晃手机。

(文中小雨、王同学、凌阳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高学历反诈诈骗
反诈公益广告
“反诈”鸡蛋 为何上热搜
“反诈宣讲员被骗18万元”更具警示性
汉滨:村干部趋向年轻化、高学历
高学历人才未必“低就”
“半数富豪没有高学历”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高学历人才实现价值谈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