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场所精神的公共景观雕塑设计研究
——以增城广场景观雕塑设计为例

2022-01-26叶伟森广州华商学院

天工 2022年2期
关键词:场所雕塑广场

叶伟森 广州华商学院

场所精神概念由建筑师诺伯舒兹提出[1],指固定的空间环境、具象事物、活动人群之间的和谐共存,将精神需要与环境相融合,形成特定空间精神。

城市公园绿地,是人民休闲、聚集的空间场所,具有较强的公共属性,不但是城市的活动场所,也是城市性格的象征。因此,城市广场、公园的景观设计是城市的重中之重,特别是作为设计主体、小品呈现的景观雕塑,是定义景观设计空间场所精神的重要手段,能够提升观众对景观设计的体验,丰富景观设计的方式、方法,以共情的形式营造场所精神,具有空间标识、引导、分割、点缀的作用。[2]城市公共景观雕塑作为多重因素互生共融的概念,以雕塑立体空间的艺术形式介入社会、服务群众,在城市的景观设计中起着特殊、积极的作用,并能倡导该区域的公共精神,具有其他物质景观难以取代的独特功能,体现出民众对公共艺术及公共空间的理解与需求,通过景观雕塑的立体形态来传达公共精神。

一、增城广场景观雕塑的设计解析

(一)增城广场景观设计定义

增城区是广州副城区,是广州东部现代化的生态花园城市,增城广场作为城市的集散公共广场,兼具群众的生活娱乐性和休闲广场属性。将自然景观、文化、娱乐、休闲、人文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融汇在一起,在设计时体现了岭南特色的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音乐文化产业园、世界雕塑艺术群的特质。如此多重元素融合的具象表现正是取决于风格各异的多模块公共景观雕塑作品。

(二)增城广场景观雕塑设计的特色空间

增城广场是增城区最大的集散、娱乐性广场(如图1),在北门入口设计16根方形柱雕,两侧设置增城名人像,中轴线上设置历史文化长廊建筑作品,在其左右两侧为东方民乐雕塑作品群与西洋音乐雕塑作品群,通过这样的组合为增城广场构建空间区域的场所精神。在增城广场周边配设了表现社会家庭关系的人口计生文化公园、儿童公园,东汇城商业广场、万达商业广场(如图2),组合为增城广场城市公共景观雕塑群。

图1 增城广场空间布局图

图2 增城广场周边环境图

二、增城广场景观雕塑场所精神营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主体雕塑文化性不鲜明

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的营造设计囊括多重影响因素。其中广场的主体雕塑具有较强的影响力,雕塑创作灵感源于现实社会事例,把城市的精神、文化精髓体现于个体或群雕作品中(如表1)。因此场所精神的营造,需要公共景观雕塑更形象、更鲜明地传递给大众,让大众吸收更多的城市历史精髓,引导大众形成对城市历史的认同感,这也是增城广场作为增城区中心最大的集散、休闲广场所应有的场所精神效应,即通过场所精神的营造设计引导大众将认同感转化为人对环境深度认知的和谐状态[3]。

表1 岭南城市景观雕塑与城市人文精神(图表来源:资料整理)

增城广场的主体雕塑是北入口处的柱形雕塑(如图3),广场北门入口的红色砂岩方形石柱雕塑作为广场最为高大的群雕,位于广场的中轴核心空间,是广场场所精神营造的主要因素。共有16根80cm×500cm的方形雕柱,左侧为中华传统文化,右侧为增城的南越文化。通过问卷调研认为设计内容丰富,但与民众较难形成共情,民众认为图形烦琐,内容过多,特点不明晰,描述的历史事件较为久远,拼凑感强,同时由于高度原因民众难以观察到柱头部分的内容,在面对雕塑群时无法识别所要表达的意思,导致民众失去观察的兴趣。雕塑难以传递空间的精神特质,引导民众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增城的传统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无法传达增城的地域特色,无法为现代化的增城城市空间增添视觉风景和文化气息。失去了主体雕塑在公共空间中象征化的符号载体作用,与引导增城广场的场所精神的目的相差甚远。

图3 增城广场16根方形柱廊雕塑

(二)雕塑艺术性不强

雕塑是通过对空间占有体现的造型艺术,形体的艺术性是公共景观雕塑的基础特性。作品的艺术性表达是其能够长久存在并与大众进行良好互动的首要原则。相比于展览雕塑作品或雕塑藏品,公共景观雕塑所体现出的艺术特质较为易懂,使民众能够从中体验到一定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在增城广场雕塑作品(如图4)中往往会根据人物形象,进行雕塑的批量化生产,缺乏对人物个性的雕刻,显得生硬化,尽管完成了作品,但是效果却是欠佳的。运用这种方式设计出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流水线式的存在状态,失去了应有的灵性与人文思想,违背了公共景观雕塑的初衷,不能满足大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

图4 增城广场空间布局图

(三) 雕塑互动性不强

互动性是公共景观雕塑艺术的重要特点,是场所精神营造的常用方法,公共景观雕塑要在城市中保持与民众的互动关系,其影响大众思想认知和对作品的理解。把公共景观雕塑与民众生活联系在一起,引起市民与雕塑之间的情感互动,让市民意识到城市公共景观雕塑的公共性,传递人文思想与文化内容,使公共景观雕塑艺术积累更多的社会存在价值,同时使大众更多参与到公共景观雕塑的传播过程中,让大众在观赏作品中达到思想与体验的统一[1]。而在增城广场,音乐人物雕塑与大众的生活相距甚远,大众只能在观看的过程中被动地接受科普音乐知识,缺乏与之互动的行为。

三、公共景观雕塑设计的优化与拓展

场所精神的营造作为公共景观雕塑设计的重要手段,被看作是社会思想文化的传播渠道,是城市公共景观雕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市精神、城市灵魂的符号与象征。它的非实用性决定了其应有的纯粹以及应当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公共景观雕塑所形成的场所精神正是其在环境空间内人文思想、文化思想、艺术思想的深刻体现[5]。

公共景观雕塑的场所精神营造,为城市公共景观雕塑设计提供了优化与拓展性的发展指导。指导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第一方面集中于艺术性与社会性并存;第二方面集中于公共景观雕塑设计横向上,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并存;第三方面集中于在社会发展趋势下,作品与环境的并存。第一种公共景观雕塑设计仍保留着社会价值部分,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种是公共景观雕塑设计在积累更多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系统化的理论研究,使公共景观雕塑研究更具说服力与可操控性;第三种是紧随社会发展趋势,利用更加环保的手段,达到雕塑作品与自然环境的全面融合。

(一)艺术性与社会性并存

公共景观雕塑设计的场所精神源于艺术形态构建下的人文思想浮现[4]。大众对文化的追求与认知也全面地体现在公共景观雕塑设计作品中。因此,大众在融入公共景观雕塑的环境时,更加迫切地希望自身存在于文化思想传递、交流的氛围之中,公共景观雕塑需要将艺术性与社会性的和谐状态视为设计的第一要义,这样才能实现公共景观雕塑的社会性价值。只有将艺术性和社会性结合,才能做到传播性与大众认知性的双面融合。在选题方面,作品应更加倾向于时代发展趋势与大众普遍文化层面和文化需求,通过公共景观雕塑的艺术性实现对大众文化的正确引导。如刘开渠在全国城市雕塑会议上提到过城市雕塑、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建设发展和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空间和视觉文化中最富有精神内涵、文化气质和美学韵味的景观,传达城市的精神气质,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潜移默化地塑造人的心灵。

在作品的表现形式方面,应力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的显现或是符合时代审美标准的艺术表达,同时在技法的处理上应使用较为合理的方法,过度强调技艺的凸显,会使得作品整体的文化认知度浅显。另外,在借鉴西方公共景观雕塑艺术的精髓时,需做到在中国社会环境基础上进行引申与拓展,而不是全盘照搬西方的设计思想与设计理念,并应努力打造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城市公共景观雕塑作品。

(二)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并存

通过调研增城广场公共景观雕塑设计,发现公共景观雕塑的构建仍然缺乏理论上的正确指导,无规划性地增加雕塑作品数量以及缺乏深刻内涵的表现形式等现象,都说明了公共景观雕塑艺术研究中过度的实践倾向性,公共景观雕塑艺术设计不够深入化、具体化。

运用相关专业理论指导公共景观雕塑设计的构建,不仅仅是根据理论完成对作品的设计,而是通过理论来改造当前作品的状态,用更加丰富的理论完善作品,让作品更具层次感与多元视角,使之从单纯的作品模式转换为文化思想的载体与传播体。理论的叠加需要涉及的方面很多,在形式上需要依托于艺术理论、在视觉上需要依托于美学研究、在传播上需要依托于文化研究、在认知上需要依托于大众传播学等[6]。这种多方位理论方法的渗透,正是公共景观雕塑作品实现真正价值意义的前提。不同的理论方法在作品的每一个构成环节形成了具有针对性的前提指导,无论是作品外观具象还是思想流露方面,理论升华后的公共景观雕塑作品具有更为深厚的人文价值与社会价值,而不再拘泥于固定模式化的作品制作。另外,从经验积累的方向入手,实践经验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使理论研究避免停滞不前,而是根据实践的发展变化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与梳理。因此,在公共景观雕塑作品中,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并存是作品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多元理论的驱动下,作品的实践过程具有更加专业性的引导,作品本身才会产生一定的价值;而多重实践活动会为公共景观雕塑艺术的理论研究带来更加全面、多样的实践经验,使得理论研究充满时代性与高度的实用性。

(三)作品与环境的并存

从增城广场公共景观雕塑作品的状况看,部分金属焊接、抽象的几何形体、批量化的流水线的雕塑作品、与城市历史文化关联度不高的雕塑作品等安置在主要的公共区域,形成了城市精神垃圾。当前阶段,人为化的公共景观雕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的,公共景观雕塑无法对自然环境的良好发展与维护起到积极作用,甚至会对环境发展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而对于自然环境来说,在有限的空间中是无法承载与环境状态不平衡的公共景观雕塑作品的,虽然现代公共景观雕塑设计作品有着极大的包容性,也以层出不穷的新的艺术样式开阔公众的审美视野,但公共景观雕塑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有美学的标准,包含城市中的地域文化、人文景观,要有适当的视觉美感,在人文主题和寓意中表达感人的力量,具备美的特质,与城市文化相呼应,产生场所精神,构建城市精神,形成公共景观雕塑艺术发展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6]。

作品与环境的并存主要集中在对城市场所的历史资源和传统特色文化进行保护、重新开发利用和传播,实现城市广场公共景观雕塑的可持续运作,对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公共景观雕塑参与民众记忆、和人文情感发生深度关联的直接有效途径。如中山市岐江公园原是粤中造船厂,是工业化进程的产物。岐江公园在规划设计上按照现代城市更新的思路,把原来代表场地精神的造船厂房、设备、船坞、车间、灯塔、龙门吊等旧物通过雕塑设计艺术语言重新加工,赋予新的功能和形式,实现公共雕塑的可持续发展,既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原场地面貌,记录城市记忆,又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体现了现代环保节约、概念创新的设计理念。

四、结语

通过对增城广场公共景观雕塑作品的调研分析,总结得出基于场所精神的公共景观雕塑作品的设计不仅指技法研究、艺术形式、设计思想,同时要兼有社会性、互动性、传播性、作品与环境的共存。无论是增城广场中的人像雕塑、群体雕塑,还是具有抽象主义色彩的“标识性”雕塑作品,都应与城市所倡导的精神相结合。场所精神概念体现在公共景观雕塑作品设计的每个环节,让公共景观雕塑作品在场所精神概念的烘托下,实现艺术方面、社会方面以及文化传播方面的认知。同时,公共景观雕塑的良好发展,离不开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并结合新技术、新手段,实现场所精神中所强调的人与自然的融合、共存。

猜你喜欢

场所雕塑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在广场上玩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写实雕塑
远离不良场所
广场
恋爱场所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