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2-01-26朱超胜王雨苗陈亚红李运林韩松芳陈春华杨志广

广州化工 2022年1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

朱超胜,王雨苗,陈亚红,李运林,韩松芳,陈春华,杨志广

(周口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当前各院校工科专业课程教学面临三大新需求:一是工程教育认证的迫切需求;二是课程思政内容的合理融入需求;三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需求,需要基于新的教学理念,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工科专业专业课教学[1]。本文以周口师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环境影响评价》为例,结合当前环评改革的新形势和我院的实际情况,从满足三大教学新需求的角度出发,针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改革尝试,以期为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1 教学理念

本课程教学团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并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的指导,按照《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2018版)》要求,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利用系列化、功能化、主题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组成课程内容,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的有机统一,力争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两大教学理念:一是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为教学导向,突出学生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明确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评价手段[3-4]。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有机统一的教学理念,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和实践过程中加入志愿服务环节,使学生在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体制与法律法规体系的信心,激发学生对本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5]。

2 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个层次,其中,知识传授目标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并熟悉我国环境管理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能。能力提升目标为使学生能够针对复杂环境问题,使用合适的工具,对环境变化趋势进行预测,针对特定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合理的方案,能够独立完成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的编制。价值塑造目标为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懂得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嘱托,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3 教学设计

本课程通用教材按照环境要素分类编排,不符合实际环评程序,基于OBE教学理念,本课程围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重构教学内容,按照项目委托、准备工作、工程分析、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保护措施、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等环节对知识的具体需求设置教学内容,系统地教授学生如何开展具体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通过与环评企业合作,创设实践教学环境,如图1所示,让学生实际参与真实项目完整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和企业员工一起深入项目现场进行工作,在此过程中重点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此外,本课程还拓展了实践环节内容,根据每个环节的工作实际设置环保公益志愿服务或创新创业启蒙训练,引导学生关心环境问题,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最新发展动态,如法律法规的修订、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等,并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本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引导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等教法和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学法,力求实现教与学的一体化。

图1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Fig.1 Design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course

4 教学评价

本课程优化传统评价方式,由单一的考试考核模式转变为知识应用和综合能力提升的培养考核,从过去期末考试的结果评价模式改变为全过程考核模式。过程性评价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

具体考核内容包括课程考核(考勤、作业、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表现)、任务完成情况(小组任务完成情况、个人任务完成情况)、项目成果展示(学生、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评价),为避免学生因参与实践活动造成理论基础薄弱的情况,本课程也保留了期末卷面考试的考核方式。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学生小组任务为部分实际环评案例分析,由行业专家和有经验的工程师评审学生编制成果,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并打分给出具体评价。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组织学生依托课程实践活动材料参加竞赛,通过竞赛来检验课程效果。

5 课程特色

项目全过程现场训练:要求学生参与环评项目全过程训练,即通过课程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从现场查勘、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项目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撰写与审批等全程参与,使学生真正具备环境影响评价实战经验。

实践环节融入思政教育:在环境现状调查、工程分析等课实践进行的同时要求学生进行区域污染调查、环保知识科普、垃圾清理等公益活动,在此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民众环保意识的同时塑造学生环保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感与自豪感。之前课程中进行的“逐梦绿水氢情以待”黄河保护调查、“宣传环保知识 争做绿色标兵”、“大手携小手 创美丽家园”、“争做环保使者 学习垃圾分类”等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多项省级社会实践荣誉。

课程中深植创新创业理念:周口师范学院是“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旗下大学科技园和3A支点众创空间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本课程应用型较强,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具备了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战经验,课程中设置的环保行业市场前景调研,企业法人创业讲座等环节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市场动态,树立创业意识。有意愿的学生可以组建创业团队,由本课程教学团队老师指导,入住学校创业中心,孵化后走向市场。

6 改革成效

由于本课程坚持以实际建设项目作为案例,要求学生全程参与环评过程,两年来学生参与完成了数十项建设项目环评报告,均成功获批,其中包括加油站改扩建、混凝土搅拌、日化产品生产、食品加工、涂料生产、农药开发等,涵盖多个行业,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此外,本课程实践过程中坚持同步进行环保公益活动,并利用活动材料参与各级社会实践类竞赛,在完成思政教育目标的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团队和个人获得多项荣誉,包括2019年河南省高校共青团工作项目大赛三等奖、2020年河南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铜奖等。课上传输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也得以开花结果,在本课程教学团队老师的指导下,在校生王雨苗等5位同学组成创业团队,凭借课上所学专业技能,依托学校创新创业中心平台孵化,注册“河南杏坛科技有限公司”,承接环评项目,进行市场化运作,在进一步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也为本课程积累更多实际工程项目教学案例。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高超声速热化学非平衡对气动热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