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吕梁市造林合作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发展思考

2022-01-26李永红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2年1期
关键词:吕梁市林草管护

文/李永红

在生态脆弱与贫困山区相互交织的地区,如何在增绿中增收、实现增绿与增收互促双赢?这是一个长期面临的难题。在革命老区吕梁,农民群众大胆创新,充分利用合作社组织联结农民的优势,发展造林合作社,参与造林绿化生态建设。从2016年开始,由农村能人、造林能手领办,吕梁市开始组建成员不少于20户的造林合作社,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比例不低于60%。经林业部门对合作社成员进行造林技术培训,对合作社理事长和会计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财务知识培训后,造林合作社就近承担所在乡(镇)、村的造林任务。截至2020年,吕梁市共成立造林合作社1398家,完成荒山绿化330万亩,森林覆盖率每年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达28.86%,高出全省5.29个百分点,帮助11.5万个贫困人口脱贫,累计带动50万人增收,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吕梁市发展造林合作社,同时解决了生态与生计问题,市林业部门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国家林草局、发改委和原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在全国推广吕梁市造林合作社经验。

|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文琪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坚持制度上墙,规范运营管理。

如今,“三农”工作重心已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新的形势下,吕梁市造林合作社应不断完善提升,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实现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柳林县鼎盛源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机具

一、坚持基本原则,创新运行模式

1.明确发展目标定位。造林合作社要成为党和国家林业政策的践行者、分散林农的组织者、林业综合业务的经营者,成为建设生态林业的能手、落实林长制的抓手、促进林农增收的助手。

2.落实抓好属地管理。属地政府是造林合作社建设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实施主体,要加大政策、资金整合力度,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并抓好落实。其中,乡级政府负责监督指导造林合作社及其联合社的组建与管理。县级政府每年要开展绩效考评,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各业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负责行业监管和技术指导,督促规范运行。

3.坚持“党支部+合作社”。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严格按照“党建引领、能人带动、农民主体、共同富裕”要求,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占比不低于15%、领办人不高于20%、群众不少于65%,在村集体、能人个体、成员群体之间合理分配收益,防止合作社收入向少数人转移。

4.以乡镇为单元组建联合社。通过“合作社+合作社”组建联合社方式,以强带弱、抱团发展,壮大造林合作社发展实力。原则上每个乡镇组建一家联合社,综合经营本区域的林地林木。结合实际需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驻吕梁国有林局、大型绿化企业、科研单位等有实力的单位组织,拓展合作对象。

5.严格按照规范运行。建立成员账户,明确成员权益和责任,真正做到风险共承担、盈余有分红。认真执行合作社管理制度,“三会”正常召开,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支持政策

1.提高认识,建立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造林合作社规范发展作为弘扬吕梁精神、树立吕梁品牌、科学绿化蹚新路的大事来抓,建立县直接领导、乡镇组织实施、村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具体操作、各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机制,林草主管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确保措施落地见效。

2.创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合理安排资金,将国土绿化、林草资源管护、林下经济、林产业发展列入预算,不断优化投资结构。鼓励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创新国土绿化投入机制,解决合作社融资难题。市域内的生态建设工程、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原则上实行“造林合作社+”模式,由县乡各级统筹安排,采用议标形式落实实施主体。各业务主管部门在下达任务时,要明确提出要求、加强指导。

3.明确分工,协调搞好服务。林草主管部门应做好规划,合理安排绿化用地,把好作业设计关,选好地、选好树,指导科学造林、营林,科学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发展改革和林草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造林合作社发展的研究和指导,引导合作社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参与工程项目建设。财政部门应会同林草部门把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支出取得实效。银保监部门应督促银行、保险机构立足吕梁实际,出台利于合作社发展的惠农、便农措施。人社部门应对造林合作社经营人员、财务人员、技术人员及成员开展技能培训,研究制定针对农民合作社的职称评审、技能等级评定办法,组织评审、发放证书,依法依规落实失业保险、就业岗位补贴、技能提升补贴等社会保障补贴政策。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水利、交通等相关部门,也应结合自身职责,制定扶持造林合作社的具体办法。

|吕梁市石楼县造林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申报资料

三、拓展发展内涵,实现融合发展

1.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村集体和合作社成员除以现金入股合作社外,还可用林地、林木、设施、设备、资产等折股入社,由合作社统一经营。村民的林地、林木,可以通过流转或托管的方式交由合作社经营。合作社经营面积原则上不少于200亩,保持沟域、小流域单元相对完整,边界清晰、无权属纠纷。

2.造管用一体发展。合作社应以增绿、增彩、增财为目标,从单一造林向造林、管护、经营一体化方向发展。在县级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科学开展林草绿化、全流域治理、全林分经营,确保林草质量精准提升。县(市、 区)应结合国家、省、市任务,多方筹措资金,创新造林方式,积极实施购买式造林,支持造林合作社利用“荒山、荒沟、荒丘、荒滩”自主造林,结合当地造林标准,按每亩不低于800元投资细化测算,签订购买合同,明确回购办法,变过程管理为结果管理,确保绿化效果。

3.落实落地“林长制”。加强森林抚育管护、低质低效林改造和经济林提质增效,开展有害生物防治和林草防火、非法侵占等保护林地的巡防管护工作,把造林合作社发展成为基层一线落实“林长制”的最有力抓手。

4.拓展丰富业务领域。造林合作社业务范围经批准拓展后,可优先安排参与乡村绿化、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荒废和受损山体绿化、农村道路、水利等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现合作社常年有事做、成员常年有活干。

5.探索生态价值实现路径。

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在不影响森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各地自然立地条件、生态区位,因地制宜发展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森林康养、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实现山有人管、树有人栽、林有人护,大地增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

6.充实合作社人才队伍。

组建林业专业技术团队和半专业生态林管护队伍,吸纳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生态管护员,优先聘用有专业工作经历或专业技术且孰悉当地情况的人员。鼓励成员积极参加技术和技能培训,获取社会认可的职称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让每个成员至少掌握一门技术。

猜你喜欢

吕梁市林草管护
四川省林草碳汇能力建设研讨会在蓉召开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四川省林草湿调查监测工作进展
提高林草科技实效性的思考
吕梁市2022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乡村文明新风尚——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移风易俗新事多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吕梁市:召开第一届特约监察员聘请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