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运动康复专业发展动态的可视化分析

2022-01-26王会会高晓峰韩金明罗贯军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发文康复机构

王会会 高晓峰 韩金明 邱 程 罗贯军

(1.遵义医科大学,贵州 遵义 563000; 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8; 3.北京教育学院,北京 100120; 4.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5.成都铁路卫生学校,成都 611741)

0 引言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提高全民健身水平,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1]。运动康复也称体疗,是对伤病或伤残者通过采用相应的运动方法,使其在身体功能、精神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获得改善或提高。运动康复专业是结合医学、教育、体育对个体情况进行诊断、干预或合理安排教学的前沿学科。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首次在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和天津医科大学开设运动康复与健康学院,运动与医学的结合为实现人类健康提供了更好服务[2]。2012年教育部将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更名为运动康复专业并定为特设专业。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关于运动康复专业方面的研究,但对国外运动康复的发展脉络进行研究的文章不多。本文通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运动康复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以丰富和充实我国运动康复的理论体系。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国外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TM(WOS)核心合集数据库,搜索主题词为“运动康复专业”相关词汇:“sport(s) and rehabilitation and professions,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and professions,sport(s) and medicine and professions,physical and medicine and professions,sport(s) therapist,physiotherapist”。时间范围为1990—2020年(具体时间为2020年2月,1990年为WOS数据库最早收录时间),检索到文献7 832 篇,文献类型用“journal”进行精炼,检索到3 129 篇文献。

国内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搜索主题词为“运动康复专业”,时间范围1979—2020年(具体时间为2020年2月,1979年为CNKI数据库最早收录时间)。搜索到279 篇文章,根据题目筛查得到274 篇文章。

1.2 研究方法

将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CNKI数据库中收集的数据分别导入CiteSpace软件,各项数据设置如下:TimeScaling(时间范围):1990—2020;Years per slice(年度间隔):1;Term Source(主题来源):Title(题目)、Abstract(摘要)、Author(作者)、Keywords(关键词);Node Types(交点类型):Author(作者)、Institution(机构)、Country(国家)、Keyword(关键词)、Reference(参考文献);Top N(最高数量):50;Top N%(最高占比):10%;Thresholds(阈值):(2,2,20),(4, 3,20),(3,3,20)[3]。本文所选取的软件版本为CiteSpace5.6.R2。经过CiteSpace软件处理得到3 079 篇文章,然后将分析出来的文章通过可视化的手段呈现出相应的知识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国家合作网络结果与分析

2.1.1 发文量与中心性

发文量(Count)是指某个国家关于此主题所发文章的多少。中心性(Centrality)是CiteSpace中使用此指标来发现和衡量文献的重要性,中心性越高说明与其他国家的研究在逻辑上的联系越密切,越具有相似的研究背景[4]。运行“Country(国家)”,得到关于运动康复发展的地域合作网络图,如图1所示。

图1 运动康复发展研究“国家”合作网络

图1中每个节点代表1个国家,圆环的大小与发文量成正比,连接圆环的线条表示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联系,线条的粗细与其联系的紧密程度成正比;最外层的圆环表示中心性,圆圈的宽度与中心性的强度成正比。

从图1可以看出,发文量超过100 篇的国家依次为:澳大利亚、英格兰、加拿大、瑞典、荷兰、美国、挪威、爱尔兰。从中心性结果来看,澳大利亚发文量虽然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但是其中心性排在第5位;英格兰发文量为694篇,中心性排名第9位;加拿大发文量和中心性排名都比较靠前,均为第3位;美国发文量也在150篇以上,中心性排名第2。由此,说明加拿大和美国在运动康复方面的研究与其他国家的研究联系相对密切,研究范围也较为广泛,在该领域也处于相对领先地位。

2.1.2 发文突增性

发文突增性(Burst)是指发文频次突然增加,增长速度较快。国家的发文量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突增性,说明该主题在此时间段内是研究的热点。运动康复专业发展研究国家发文突增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运动康复专业发展研究国家发文突增图

从图2可以看出,一共有9个国家发文显现了突增性。其中,英格兰最早,从1996年开始一直延续到2002年,且从图1可知,英格兰发文量为694篇,排在第2,也具有一定的中心性。因此,可以认为英格兰国家在该领域处于相对领先地位。查阅国内CNKI可知,国内学者已有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但与国外学者互动较少。笔者推测这是由中文与英文之间的语言割裂因素造成的,如果国内学者能以英文形式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展示于世界平台,尤其是传播中国传统的运动疗法,如太极、传统养生功法等等,可以进一步建立我国在国际运动康复学科独有的话语权。

2.2 机构合作网络结果与分析

2.2.1 国外机构合作

运行WOS中的“institution(机构)”得到国外机构合作情况,发现研究机构共683 家,其中主要研究机构为大学。研究机构之间的连线较多,说明各机构之间的研究问题具有一定的紧密性。其中,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文章被引量达到了146 次,澳大利亚拉特罗布大学117 次、墨尔本大学98 次、昆士兰大学95 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95次。从聚类分析上看,所有研究机构以患者、实践操作、康复师、护理、方法、证明为主要关键词,其中出现2次患者和康复治疗师。研究机构的中心性为0。

在683 所国外机构合作中,有31所机构的文章出现了突增性,图3展示了前15家出现突增性的机构。从排在前10位的机构可以看出,机构的突增性都出现在2011年以后,一般时间持续在2~3年间。结合前述“国家”合作网络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机构的中心性为0,但是发文量和突增性靠前的机构所在的国家发文具有中心性,说明研究机构的发文量、突增性决定了该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先进性,表明该国家在学科建设引领方面具有很好的主导作用。

图3 运动康复专业发展研究国外机构突增图

2.2.2 国内机构合作

在对国内“机构”的研究中,吉林体育学院文章被引次数最多,达到32 次,其次是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西北师范大学,但北京体育大学的发文量排名第1。单位之间没有连线,说明单位之间的联络较少,一般都是独立的。在国内机构中,高等院校占了主要部分,但体育类院校占了主导地位。在国内有63 所大学设立了运动康复专业,其中,医学类院校21所,师范类学校9所。机构之间连线很少,说明国内之间的机构合作较少。在国外机构的聚类分析中,所有研究机构以患者、实践操作、康复师、护理、方法、证明为主要关键词,其中出现2次患者和康复治疗师,说明不同国家对患者和康复有不同的定义和治疗方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机构中出现中心性为0的原因。但是在国内的机构中没有出现聚类现象,中心性为0,说明单位之间都是相对独立的,相互合作与联系较少,研究背景的相似度较低,也说明了国内机构对运动康复专业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或建议。

高等院校开设的运动康复专业体现了各自的优势与资源。例如,医学类院校以医学为主、兼顾体育的康复治疗专业、运动医学专业,体育类院校以体育为主、兼顾医学的运动康复专业。政府部门应多借鉴国外对科研机构的管理方式,寻求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到优势互补、资源、成果分享。

2.3 关键词共现结果与分析

2.3.1 国外关键词

软件中选择Node Types(节点类型)中的“Keyword(关键词)”,得到关于运动康复专业的关键词共现图,如图4所示。

图4 运动康复专业国外发展关键词共现图

图4右侧将关键词进行了聚类,分别为:定量研究、颈椎、急诊、高级物理治疗师、心理因素、手法治疗、长期受益、控制多中心试验、评价、标准、限制因素。关键词的中心性都为0。

2.3.2 国内关键词

对国内运动康复专业发展关键词进行共现研究,发现有59个关键词出现了突增,其中,突增幅度排名前10的依次为:处理方法、颈部、综合医疗、脊髓损伤、运动、颈椎、物理疗法、随机对照实验、脊柱、实验,如图5所示。以上关键词突增性都发生在2008年以前,2016年以来,出现突增的关键词有:社会心理学、膝骨关节炎、调查、治疗专家、定性研究。

图5 运动康复专业国内发展关键词共现图

图5出现的关键词中,具有中心性(出现频次)的有66个,其中心性在前10的关键词有:运动康复、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体育院校、康复专业、运动康复专业、现状、人才培养、研究、康复、教学方法。按共引频次排名前10的关键词依次为:运动康复、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就业方向、人才培养、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康复专业、现状、健康中国、心脏康复。以上关键词的排名恰好反映了一个新兴学科成长的过程,但是该过程还不够完整。研究者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如何完善运动康复专业方面,只有少数研究者意识到该专业学生毕业后的状况,这显然是不够的。前10个聚类关键词为:运动康复、健康中国、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康复专业、康复治疗师、中医院校、运动康复与健康、教学方法、康复、运动队,大多数文章的发表时间出现在2007年以后,同一年教育部成立了康复治疗学专业。

对运动康复专业国内关键词突增性进行计算,其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运动康复专业国内发展关键词突增性

图6中有5个关键词出现了突增,突增强度的大小依次为(括号内的时间段代表了突增的时间段):

(1)就业方向(1990—2008年)。就业方向关键词的突增性从1990年延续到2008年,运动康复专业作为新兴产业,人们对运动与康复、健康之间关系的意识淡薄,特别是2004年北京体育大学成为首批设置本科运动与健康专业的院校后,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培养单位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2)体育院校(1990—2010年)。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1年教育部在医学类院校开设康复治疗学,2004年在医学类院校和体育类院校同时开设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以天津医科大学为例,运动康复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3)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2010—2015年)。2009年9月11日,《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简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规范研制组组长季浏教授,代表研制组报告了《普通高等学校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规范(讨论稿)》,提出了应明确区分运动康复与保健同运动人体科学的专业差异,这使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北京体育大学于2012年将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更名为运动康复专业。

(4)健康中国(2017—2018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实施,提出了“体医融合”政策,促进了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

(5)运动康复专业(2018—2020年)。2015年7月31日,北京联合河北省张家口市获得了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2016年,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加快运动防护和运动康复等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需要更多的运动康复专业人才。

综合国内外关键词中心性、突增性和共现性发现,国外的运动康复与康复治疗、物理治疗、运动干预、护理、疼痛等学科联系十分紧密。国外关键词“护理”和“残疾”也排在了前10名,而国内却没有出现这种关键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国内与国外对康复的关注度不同,例如,欧洲许多国家的康复对象主要关注于残疾人,对残疾人康复的关注不仅仅限于自己所从事专业的护理而是综合护理;支持健康专业的学生进行跨专业学习,掌握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模式知识,这种模式的教学应该在拥有多种相关专业的综合院校开展;鼓励学生在康复中注重团队的作用,并要求在团队中理解和掌握自己的专业角色和有效的沟通能力[5-6]。国外关键词中心性均为0,且关键词数量远远多于国内关键词,说明国外对运动康复的研究范围较广,也可能是因为每个国家对运动康复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挪威人认为运动康复师与体育教师在治疗方面没有明显的界线[7]。从突增性上可以看出,国外出现突增的关键词有59 个,国内只有5 个,而大多涉及的是健康中国视阈下的大学生培养和就业问题。国内具有中心性的关键词有66 个,中心性越高说明该关键词越能更好地反映研究热点,也反映了此领域的研究基础。国内5 个关键词的突增代表了某一时间段内动作发展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2.4 文献共被引结果与分析

选择“reference(参考文献)”,运行软件,得到被引次数前10的文献,如表1所示。这些文献在运动康复领域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文献共被引的中心性为0。

表1 国外“文献”被引次数

ELVEN等[8]研究学者根据患者多方面因素造成健康问题的行为划分了阶段,并根据不同的阶段建立了不同的康复治疗模型及系统理论,并验证了其有效性。有调查问卷显示,欧洲一些国家中的医学与康复医学专业的学生在看待功能缺陷与功能康复之间的关系中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在欧洲一些国家也是一个新的分支,例如,匈牙利、波兰、克罗地亚等国家。

研究热点指在某一时间段内,有数量较多且有内在联系的一组文献所探讨的科学问题。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在某学科领域内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一般被认为是该领域研究热点的集中体现[9]。其中,国外有118 篇文章出现了突增性。国内发表的关于运动康复的文献可以分为11 个聚类:(1)运动康复体系结构及功能定位;(2)运动康复产业供给结构性改革研究;(3)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4)我国运动康复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5)医学院校运动康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6)中医药院校运动康复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发展探讨;(7)我国大众运动康复人才发展战略研究;(8)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9)运动康复专业大学生就业;(10)“运动康复”新修订课程设置;(11)大健康背景下运动康复专业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国外运动康复研究中,有很多国家、机构和学者从事该领域研究,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国家有加拿大、美国、英格兰。国外机构间有一定的合作,发表文章较多的机构有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亚拉特罗布大学、墨尔本大学、昆士兰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国内关于机构间的合作较少。

(2)国外文章突增性较强的机构有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基尔大学、北爱尔兰国立阿尔斯特大学,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

(3)国外研究注意关注于康复专业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专业角色和有效沟通能力,残疾人长期康复、康复专业学生的跨专业学习和综合护理能力。我国目前关于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主要集中于专业的建设和课程体系的发展,对就业去向的探讨。国内作者和机构的合作较少,定量研究较少。

(4)运动康复专业在国内发展时间短、毕业生从业资质与就业岗位明晰度不高、晋升体系不畅等问题导致该专业学生从事运动康复工作的人数较少,这也是国内运动康复专业文献及研究方向与国外出现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3.2 建议

(1)我国相关学者应多关注文中所列国家和机构所发的文章,把握文中的热点关键词、文献和期刊。主动向不同国家和机构学习并寻求合作,关注运动与各专业之间的联系,为高校专业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注重量化研究方法的应用。

(2)充分利用大型体育赛事红利,紧跟《“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政策导向,鼓励研究者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目前,国内已有学校将中医康复课程加入运动康复专业中,建议进一步结合国外康复理念,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运动康复专业,努力在世界运动康复学术舞台上崭露头角。

(3)政府部门在加强对专业建设引领的同时,应尽快完善运动康复人才的从业资质认定、岗位设置及晋升体系,拓展健康、通畅、宽松的职业渠道;加大公费医疗保险对运动康复治疗项目的覆盖程度,鼓励商业保险增加运动康复项目,减轻患者个人负担;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进而刺激、修正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使运动康复专业服务方向更加明确、具体;建立与卫生医疗岗位相区分的独立岗位群以及有发展丰富、严谨、前沿的深造资源的培训体系;建立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核心技术人才、运营管理人才,等等。

4 结语

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从“国家”合作网络中发文量、中心性以及发文突增性,“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分析,“文献”共被引4个方面对国内外运动康复研究进行梳理,发现相对于国外之间合作关系上,国内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较少,我国运动康复发展较晚,发文量也较少。建议研究发达国家运动康复中心性较好、发文量较多及引文较多的国家的发展战略,来丰富和充实我国运动康复的理论体系。

猜你喜欢

发文康复机构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