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挥笔起长卷 今朝更好看

2022-01-25高晓东

山东画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界别协商委员

高晓东

如果把时间比作长卷,那在山东省政协的履职长卷中,2021年必定闪耀着熠熠光辉。

展开这一年的履职画卷,映入眼帘的是致敬百年、千帆竞发的同心气韵;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和合气象;是逢旗必夺、勇争一流的奋进气魄。扛实政治责任,立出政协担当;致敬建党百年,唱出政协心声;紧扣“十四五”开局,拿出政协智慧;围绕中心大局,献出政协力量;践行履职为民,走出政协脚步……这既是一幅气势如潮的“大写意”,也是一幅精雕细琢的“工笔画”、细针密缕的“鲁绣图”。

挥笔起长卷,今朝更好看。锚定时代坐标,凸显为民原点,延长共识轴线,刻写履职标尺,省政协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的一帧帧、一笔笔,汇成了多彩图案,绘出了精彩画卷。

致敬百年  摹绘“厚重底色”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初心映照厚重底色。一年来,省政协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中央和省委战略部署,扭住强化政治引领“牛鼻子”,把准党史学习教育“航向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初心为“出发点”,夯实理论武装“基础点”,明确政协方阵“主攻点”,起笔如风,连点绘线,串珠成链,镌刻出更为厚重的政治底色,涵养出更为鲜明的“政协意蕴”。

2021年4月2日,省政协举办第一期“四史”讲堂,这是省政协聚焦建党百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的特别“用笔”。用历史的长镜头聚焦,用前进的广镜头眺望,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教育长刘海涛系统概述了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进程,让包括委员、各界人士和机关干部等在内的聆听者畅游在历史长河中,对“三个为什么”有了更加清晰的答案。

“用笔”之妙,发乎于心,也呈现出特别之效。像这样的特别“用笔”贯穿全年,也挥洒在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中。“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学习百年党史,汲取智慧力量”专题报告会、庆祝建党百年书画文艺展演、“百年百人”大合唱、“致敬百年 同心颂黨”“品读红色家书”系列活动、10次学习研讨活动……在一个个活动的锤炼锻造下,山东政协人的政治品格更加过硬,红色信念愈发坚定。

“省政协的工作抓得实,抓得有特色、有成效。”2021年12月13日,前来省政协参加省直机关模范机关建设工作交流会的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八巡回指导组和省直部门有关负责同志,纷纷“点赞”省政协的“用笔”之法。

其实,像这样的特别“用笔”挥洒在省政协加强政治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政协组织是政治组织,必须打造“厚实底座”。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打造“政协讲堂”品牌,邀请重量级“播火者”开讲并担任省政协专家库成员;发挥研究基地作用,开展专题理论研讨……“雁阵式”理论武装格局,多元化学习“菜单”,常态化的“线上线下”学习活动,夯实了政治自觉,也塑造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的“政协模式”。

政治担当有底气,推动党建履职接地气。

“省政协可给俺们村帮了大忙了。”家住济南市章丘区文祖街道鹁鸽崖村村民张有虎,说起过去一年村里的大事,头一件就会提到省政协帮助协调的防汛应急治理和河道治理改造工程。而这一落地之措发端于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的一本“党建经”——依托工作特点,打造“兴农为农”党建品牌,鹁鸽崖村正是他们的党建工作基层联系点。

这是省政协把党的领导贯穿履职全过程、以党建引领激发履职活力的一个缩影。如今,在省政协,厚重的政治底色正氤氲出更加多彩的履职亮色。

勇立中流  凝染奋进气韵

“省政协专题调研成果丰硕,意见建议质量高,针对性、可行性强。”2021年10月15日,省委常委会会议听取了省政协专题调研工作汇报,省委书记李干杰,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等省领导对调研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从“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到2021年的“实施创新驱动,促进高质量发展”,省政协连续四年的专题调研,围绕的都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头部”议题。

到中流击水,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传递“政协声音”、留下“政协印记”、书写“政协篇章”、贡献“政协力量”,这是省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军令状”,也是专题调研的“出征号”。

春华秋实。一路走来,专题调研不仅成为了硕果累累的“智慧树”,更成为了汇聚力量、锻炼队伍、凝聚共识的“大舞台”。

2021年,由60个调研组、500多名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组成的专题调研队伍,对“分析典型—解剖麻雀—总结提炼”链条式工作模式的运用更加游刃有余,形成的调研“成绩单”也更加厚重。60篇调研报告总结出典型经验做法148条、启示41条,查找问题204个,提出对策建议505条,总计20.8万字;提炼出的综合报告,概括出我省创新驱动发展路径的10种主要类型,并提出了“核心技术攻关”“数字经济赋能”等6方面的建议。

调研是政协工作的基本功、压舱石。专题调研的四年磨练,让省政协的调研“功夫”更上层楼。有了调研“真功”在身,省政协的协商议政也更加得心应手,局面日新。

“这个议题抓得准。山东的黄金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是生产大省,却不是产业强省。做大做强黄金产业,事关我省发展大局,非常必要,补短板、延长产业链是当务之急。”2021年11月8日,参加“推进山东黄金精深加工,延长黄金产业链条”界别协商会议的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孔庆成,对协商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而在召开协商会议之前,调研组已做足了“功课”,走遍了省内外黄金产业发展集聚地的一线,趟深水捉到的“活鱼”自然可观。

在省政协“1+3+10+N”的协商图谱上,像这样切中肯綮的议题比比皆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弘扬齐鲁优秀文化……在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潮头”,省政协以“有事多商量”协商品牌为平台,唱新声、聚共识、汇合力,交出了一份勇立中流的精彩协商答卷。

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专题调研的牵动之法,同样也运用在民主监督、建言资政等重要工作中。以重点提案督办为牵引,组建由省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领衔的9个督办调研组,深入12个市25个县(市、区)58个单位、村居、企业、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召开协商座谈会14次,推动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落地。开展为重点工作建言活动,围绕“七个求突破”中的难点热点堵点,紧扣各方面的大事要事难事,反映问题,提出对策,全年报送专刊32期,反映问题20项,提出建议39条,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26次。一件件建言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决策中得到转化落实。

豪迈入画,齐鲁山河多娇。奋辑中流的政协画卷,腾涌着奋进者的生动气韵。

心怀民生 勾描和合之美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协商之要,在于为民。

2021年9月29日,省政协首批5个“政协委员协商议事室”挂牌。这是省政协践行履职为民理念的具体举措。以协商议事室建设为抓手,把政协协商民主推进到离群众最近的“最后一公里”。

协商议事室的建立,让委员不再是摸不着的一张“名片”,而成为了百姓的身边人,激励着委员们当好百姓利益的守望者、代言人,也能让群众家里家外的“急难愁盼”有地方可说、有委员帮解。

“委员协商议事室,建在老百姓的家门口,在第一线亮出了委员身份,深感重任在肩。从委员履职角度来说,我们的履职有了烟火气,更加接地气,也就更能交出高质量委员作业。”虽然只有3个多月的运转时间,但省政协委员刘德明已经用“忙得不亦乐乎”来形容这个“新差事”了。

其实,为民情怀蕴藏在每一位委员的公心中,“百姓”元素已是省政协履职画卷中最厚重的“色彩”。围绕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婴幼儿照护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开展协商监督;发挥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作用,把基层一线的声音收集起来、反映上去;打造“民声连线”为民平台,成立“百姓智库”,开展“政协委员公益行”系列活动,邀请群众代表旁听全会、走进政协……省政协解出的为民“多元方程”,有效疏通了老百姓心中的“堵点”、消除了“痛点”,成为党委政府回应群众关切、协调各方关系的重要渠道,成为化解矛盾、凝聚共识、汇集众智、推动工作、实现和谐的一把“金钥匙”。

脚下沾泥土,心中有力量。2021年8月,围绕“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开了一场“马扎”座谈会,老百姓坐在自家的马扎上,心情舒坦,说得真诚,情况、顾虑、建议都是掏心窝子的话,让参加座谈的委员无不动容。

有“为民情怀”做底,履职覆盖面越宽,共识半径就会拉得越长,团结奋斗的同心圆就会画得越大。在为民鼓与呼的道路上,省政协不断延伸履职触角,不仅打造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履职矩阵”,还派出了驻村“第一书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万名干部下基层”服务队和“四进”攻坚工作组等组成的“攻坚队”,更开设了“民生云对话”“云平台”等全时在线的“新渠道”,让八方民意汇聚而来,也把“麦克风”架设到了百姓身边。

民心顺则共识生。在为民的旗帜下,省政协心怀民生,运笔如飞,汇聚的合力越来越大,同心奋斗的“朋友圈”越来越广,和合之美跃然纸上。

“练笔”求新  皴画模范风骨

“宣讲接地气、有活力,听得进、能领会、可落实,既是一堂生动鲜活的学习辅导课,还是一堂发人深省的思想启迪课。”2021年6月,省政协委员宣讲团成立,并先后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宣讲活动7次,所到之处反响良好。

这一创新之举,不仅让委员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也让政协履职“百宝箱”里多了一支“新画笔”。

为让委员站在履职舞台唱主角,2021年省政协的创新之“笔”不止于此。制定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界别平台作用,建立界别委员全员入委制度,建设界别活动室,搭建界别履职平台,推动界别工作内通外联,形成链条化履职机制,激发出委员更大的履职热情。864名委员共参与各项履职活动6947人次,界别提案、界别建言比例也显著提升。

向创新要成效,用创新解难题。省政协始终把创新作为推动工作提质增效的第一动力,贯穿政协工作各个环节。实施流程再造,推动制度创新;开通遠程协商系统,推进融媒体建设,开展“云调研”“云协商”“云访谈”,举办“云上联欢会”,打造服务委员的“网上政协”;改进调研协商方式,开展“微调研”“开门协商”“上门协商”;加强与党派团体的经常性联系,建立与职能部门、民主党派、工商联等联合调研机制……一个个创新之策、创新之举喷涌而出,一个个工作品牌也在创新中创立、发展、叫响。

2021年5月17日,为做好十二届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协商议政工作,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开设“委员论坛”,首设委员坛主,就“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议题听取意见、建议,实现云端参政、线上建言,吸引200多名委员和专家参与,发表观点意见500多条。打破时空限制的“云上履职”方式,以数字化赋能政协工作,将委员有效链接起来,扩大了委员参与度,推动了履职现代化建设。

“创新提升法”也是省政协在创建模范机关中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方法。对照标准、确定目标——找出差距、查摆问题——明确路径、创新提升——评价考核、总结提炼,全程挂图销号,每项创新求效。模范机关创建的政协“坐标系”上,是一条接续攀登的创新“路线图”。

举办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书画展,开展“泉城暖意·共享书房”“绿色小屋”公益活动、委员读书分享会……一个个富有特色的创新“音符”,既让创新有载体,也为履职增活力,汇成了一首“政协新曲”。

“创新是政协工作的底色和基因,是以高质量履职推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金钥匙’,也是我们走在全省机关建设‘第一方阵’的第一动力。”省政协研究室副主任柳庆发说。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展卷回望,更知来之不易;挥笔续章,更须砥砺前行。锚定“三个走在前”目标要求,聚焦省委中心大局,广泛凝聚共识,汇集奋斗伟力,省政协整装待发,必将以更加澎湃的动力,阔步新征程,再谱新华章。

(山东省政协宣传处/供图  编辑/王立群)

猜你喜欢

界别协商委员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中共界别要突出党性特色,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从“古运河的新故事”看提案办理协商
人大协商研究综述
河南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名单
看望委员、代表
香港立法会功能界别制度30年之重思与展望
协商民主的生命力在于注重实效
代表、委员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