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科学材料 提升探究实效

2022-01-25林钧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2年2期
关键词:实效科学课改进

林钧

【摘   要】科学探究必须要以相应的材料为基础,尽管小学科学教育设备在逐步完善,但已有的教学材料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科学探究的效果。对此,教师可以动手开发和改进材料,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有质量吗》一课为例,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材料的细节性缺陷,从多个角度思考改进方案,并用下水实验改进材料,提升了课堂探究的实效性。

【关键词】科学课;材料;改进;实效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目标,小学科学的教学活动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己任,以科学探究为课堂教学的核心。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处处都是探究活动。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教材中的一些探究实验缺少合适的材料,导致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收获甚微。这必然会影响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在教科版新教材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改进探究材料是科学教师应关注和思考的事项。以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空气有质量吗》一课为例,教师结合自身的备课、试教、反思过程,尝试对教学材料进行改进,使科学课的课堂探究更有效率。

一、研究教材,提供保障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离不开物质材料的支持,精心设计的教具和学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难懂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其思维。教具和学具是实现课堂精准探究的必要材料,有时,教师需要依据教材中的科学概念对其进行设计、改进。在做改进之前,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研究,为后续的改进活动提供保障。

(一)通读教材,熟知科学原理

教师要通读教材,一方面,要研读包括相关课程标准、教师用书、学生活动手册等配套书籍;另一方面,要研读本课所在单元的内容。如《空气有质量吗》一课的教材研究要兼顾整个“空气”单元,了解学生课前已学过的内容和后续将要学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读本节课教材中设置的两个基本实验,了解教材的基本布局、文字和图表,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基本概念及其后隐藏的科学原理,在现象和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

(二)读通教材,知其所以然

通读教材后,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反思、拓展,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倾听学生的需求,使教学设计能够符合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使科学课堂有浓厚的探究味。

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是“空气有质量吗”。众所周知,空气就在我们周围,但学生很少能直接感受到空气的质量。通过课前调查,教师发现,许多学生根据飘浮在空中的气球和可以上升的氢气球,认为空气没有质量或者无法判断。本课实验探究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能否正确建构科学概念,因此,有效的实验探究显得尤为重要。教材中有两个实验活动:实验1——在简易的天平一端放一个刚充好气的皮球,另一端不断加入绿豆,直至天平平衡。拿下皮球,用打氣筒给皮球打进10筒空气,放回天平,观察天平的状态,直观感受空气是有质量的;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如果发现天平不平衡,通过加绿豆的方法让天平再次回到平衡,为下一课《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打下基础。

可以说,实验1为实验2做了铺垫。一方面,在具体操作方法和使用工具的维度,两个实验呈现层层深入的趋势;另一方面,实验1呈现的是定性观察,实验2偏向于定量测定,如实验2通过“打进去10筒空气的质量相当于一定数量的绿豆质量”这一事实,使学生的思考更科学、全面。

二、下水实验,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尝试用教材中提到的材料进行下水实验,在反复、多次的操作过程中汲取科学实验的成败经验,不断反思这样操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尝试更有效的实验方法,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如教师抓住本次两个实验共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罗列问题清单,并形成初步的设想。对教材中的两个实验进行下水试验后,可以暴露这套材料在教学中的细节性缺陷,而这些缺陷确实会影响实验的精准达成。

缺陷1:杠杆的轴和杠杆之间存在较大的滑动摩擦力,导致杠杆的偏转不灵敏。因此,当两边的托盘上不放任何物体时,天平的状态可能是水平平衡状态,也可能是向一边倾斜的状态(如图1),这样就会使实验结论不够科学。

缺陷2:原有教具虽然有指针指示偏转方向,但没有具体的分度指示。因此,测量像空气这类质量较小的物体时,指针只会发生十分细微的偏转。如果没有分度盘,学生不易观察到天平的变化。

缺陷3:刚刚充好气的皮球和再打进10筒空气的皮球,二者体积不同。皮球最大横截面的周长从27.3cm变成了31.8cm,这个现象会导致学生认为皮球变重的原因是体积变大。通过计算可得,这些体积的变化会使皮球因为空气浮力的影响产生大约0.2572g的质量误差。各类数据具体如表1。因此,有必要对本课的实验材料进行改进。教师关注细节,结合原有教具提出以下几个改进思路。

(1)杠杆的灵敏度怎么提升?

(2)杠杆的偏转怎么能够清晰可见?

(3)有没有一种容器可以在充了气以后不发生形变或少发生形变?

三、改进材料,解决问题

改进的材料一般要遵循方便实用的原则,可以在一般小店、商场购买,也可以在网上采购。购买前,教师要罗列好清单,而后按照设计图纸或初步预想进行制作。首先制作关键部分,控制尺寸和形状,其次再对其他部位进行制作,及时试验,不断修正改进。最终形成的材料还可以适当美化,以求更加精致。

(一)改进杠杆的灵敏度

原有教具中,导致简易天平不灵敏的最大原因是轴和杠杆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其摩擦力会严重影响杠杆的平衡情况。把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就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摩擦力的影响。为此,教师把杠杆尺中间的塑料轴用一枚外径为6mm、内径为2mm的轴承和一根外径为2mm的不锈钢棒代替,并用502胶水进行固定(如图2)。这样设计之后,装置的摩擦力大幅度减少,一颗绿豆就可以使其发生偏转。

(二)保证实验现象易观察

结合原有材料指针的优点,教师在杠杆尺上增加了一根更长的指针,并制作分度盘,指示指针的偏转角度,由此帮助学生观察微小的变化。

(三)制作合适的空气容器

为减少空气浮力这一因素的干扰,实验时需要使用一个打进10筒或20筒气体后体积也不发生变化或变化不明显的容器。经过对多种容器进行测试,教师发现600ml的雪碧瓶效果最好。因此,教师给雪碧瓶的瓶盖上装上英式自行车气嘴(如图3),并用橡胶垫圈进行密封,再用一个脚踩打气筒给雪碧瓶打气(如图4)。经测试,往雪碧瓶中打进50筒空气,瓶内气压值达到5个大气压,但瓶身形变不明显。这就保证了实验的科学性以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

四、检验应用,有效探究

改进后的材料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试教过程中,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提升改进后材料的价值。教师要反复试验,记录、分析数据,考验材料是否达到了实验的要求。同时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看法,思考是否已经完成探究实验中预设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达成科学概念的建构。

实践证明,改进后的实验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非常方便。教师提前调平杠杆,学生在杠杆平衡的状态下开始操作,降低了实验的操作难度。探究时,学生在天平左盘放上雪碧瓶,右盘放上绿豆,直至天平平衡。随后,学生通过脚踏打气筒给雪碧瓶打进20筒空气,再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经过课堂验证,该套实验材料的效果明显。所有小组都能够在几分钟内完成实验。学生发现打了气的雪碧瓶所在的左盘明显下沉了,由此在较为轻松的氛围和有趣的实验现象中推出“空气是有质量的”的结论。在下一环节中,学生添加绿豆再次让天平平衡,从而得出20筒空气的质量相当于30颗左右的绿豆的质量,实验结果相对比较精确。使用本实验材料后,学生在探究与空气的质量有关的问题的效率以及课堂效果明显提高,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了拓展。

小学科学中,教师不难发现部分实验材料的不足之处。对此,教师应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以生为本,围绕教学目标,积极寻求方法,改进科学实验材料。由此,实验中不必要因素给教学带来的影响得以减少,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精准的科学探究活动中,为科学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義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俞伯军.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郁波.科学教师教学用书三年级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西店镇樟树小学   315613)

猜你喜欢

实效科学课改进
难忘的科学课
为一二年级小学生准备科学课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这样的科学课,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