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把“写清楚”的要求教清楚

2022-01-22杜蕴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编者细化习作

杜蕴

“写清楚”作为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的重点训练目标,先后共有七次单元习作(三年级三次、四年级四次)中都提出了“写清楚”的习作要求。因为“写清楚”既是培养学生借助选择、判断、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把所表达的内容变得清晰有条理的过程,又为后续写具体、写生动打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写清楚”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具体要求,让学生经历“写清楚”的训练后,学到“写清楚”的本领。

中年级的七次“写清楚”训练,有一个内在的螺旋上升的梯度。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编者意图,理清每次训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适度训练。

如教学《推荐一个好地方》,这是编者给四年级学生安排的第一次“写清楚”训练。如果将“写清楚”的目标确定为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运用修辞三个方面,这样的目标要求明显欠妥,因为动静结合是五年级学生阅读和习作训练的重点,详略得当是六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为此,教师要理一理三年级学生与四年级学生“写清楚”的目标要求有何不同,再看看本次习作在“写清楚”方面的教学目标:从题目内涵看,“推荐”与“好”之间关系密切,推荐的理由就是这个地方在“我”看来,有哪些是“好”的;进入“好”的具体层面,可以是风景好,可以是民俗好,可以是美食好,可以是人情好等,但凡有迷人之处,都可以称之为“好”;接着,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确怎么感知“好”的内容——可以是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闻到的,这些内容都是“写清楚”的关键所在,学生只有按照细化的“写清楚”目标去写,才能把推荐一个“好”地方的理由“写清楚”,习作训练才是适度的。

在教学中,“写清楚”的教学目标不是一步到位的训练,是循序渐进的。在每次“写清楚”的训练中,教师要进一步细化教学目标。

如教学《生活万花筒》,这是编者给四年级学生安排的第二次“写清楚”训练。根据学段目标和编者意图,结合学生在“写清楚”上已经具有的表达能力,本次训练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两个目标要求:一是讲究顺序,不颠倒;二是有景物,让人物活起来。对此,教师可以借助两篇习作例文中呈现的相关表达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先以“讲究顺序,不颠倒”为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小木船》一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方法,把一件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接下来,教师再让学生阅读《我家的杏儿熟了》,从中找出写活人物的方法是“人物会说话有动作”,以这样的方法修改习作中所写的人物;最后,教师再让在“写清楚”方面有优秀表现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做到的,让其他学生从中体会本次“写清楚”一件事的方法。

检验教师把“写清楚”的教学目标是否落实到位,关键是看学生能否做到将所学的表达方法进行迁移运用。

如教学《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这是编者在三年级下册给学生安排的第三次“写清楚”训练。本次习作对学生做怎样的实验没有提出具体要求,学生有比较多的选择,关键是要落实“把实验过程写清楚”的两个细化目标:一是用连接词写清楚实验的顺序,二是用动词写清楚实验是怎么做的。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乌鸦喝水》一文中描写的乌鸦想办法喝到水的情形,自己先做实验,说一说做实验的情况:材料准备、做的过程、做的结果;接下来,学生写下做这一实验的情形,再进行修改。学生迁移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了。

总之,“写清楚”的要求只有简单的三个字,做起来却很复杂,教师要关注教学梯度,细化教学目标,寻找教学方法,注重迁移运用,让学生把习作“写清楚”。

猜你喜欢

编者细化习作
编者语
“细化”市场,赚取百万财富
编者语
“住宅全装修”政策亟需细化完善
编者语
基于数据分析的大气腐蚀等级细化研究